如此,他自然不会对其出手,不仅不出手,还给予庇护,不少想去郭北书院找那些妖精麻烦的道法修士,都被他义正词严的“劝说”了回去。
    而那些心怀歹意,欲要拿善类精怪练法的邪修,更是有一个算一个,都被他雷法轰杀,灰飞烟灭。
    可见他道德之高,虽修雷法,嫉恶如仇,但绝非黑白不分,是非不明,不由分说便下杀手的迂腐修士。
    倘若那阴山道人真如他所说,那他与其八拜为交,也是情理之中。
    青河道人哂笑一声:“石兄当真性情中人!”
    白山和尚亦是点头:“百鬼林之事,乃是贫僧鲁莽,来日必定上门向阴山前辈负荆请罪。”
    “这就不必了。”
    许阳摆了摆手,轻声笑道:“阴山道兄为人豁达,此等小事必然不会记在心上,他又是一心苦修之辈,如今正在百鬼林中收拿恶鬼炼法,我等还是不要前去打扰的为好。”
    说罢,又向二人宽慰道:“哪日有了空闲,我再穿针引线,请他与两位道友一聚,大家把酒言欢,自然释去前嫌。”
    “这……”
    “好吧!”
    白山听此,也没有太过坚持:“还请石兄为我转达一份歉意。”
    许阳点了点头:“这是自然。”
    只有青河道人微微皱眉,欲言又止:“石兄,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
    许阳一笑:“道友但说无妨。”
    青河道人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道出心中忧虑:“石兄眼光自然不会有差,但据我所知,那增寿损命二将,乃是万恶之鬼,极容易失控,镇压得住还好,若是镇压不住,反噬其主,那就分外不妙了。”
    “是啊!”
    白山和尚亦道:“那增寿损命二将已至极境,再有一步便可晋为鬼王,我这纯正佛法对其都没有效果,若是失控,那还了得,石兄若有机会,不妨劝一劝阴山前辈,压一压那二将进境。”
    许阳一笑:“诸位放心,阴山道兄自有手段,我也可以性命担保,若是那增寿损命二将为祸苍生,我豁出这一身修为,也要将其诛杀。”
    “这……”
    “石兄如此说,我们便放心了。”
    见许阳如此作保,两人相视一眼,也不再多言此事。
    青河道人更是转开话题:“石兄,那李解元是否已拜入你门下。”
    许阳摇了摇头,轻笑说道:“剑臣与我,忘年论交,平辈相称,不言师徒。”
    “哦?”
    青河道人眉头一挑:“此人才高八斗,文武双全,可惜如今时局不定,大势不明,若否,他进京赴考必能高中状元,未来成就大儒也是轻而易举。”
    “是啊。”
    白山和尚亦道:“如今天下,儒法难修,此人高才,可谓璞玉,若入修行之道,必有不凡成就,我与清河道友一直想引他入门呢。”
    许阳一笑:“我已送了一本道法真经予他,想来不要多久我们就能再多一位道友了。”
    “石兄豁达。”
    听此,青河道人却是苦笑:“我等虽然爱才,但碍门户规矩,也不能轻易传法,若那李解元入我二人之门,怕要虚耗十余载光阴,如今有石兄传法,我等也能心安了。”
    白山道人点了点头:“此人身怀大才,名扬天下,文运雄厚,踏入门径之后,必定一日千里,将来成就,必然要胜过我二人,唯有石兄能可与之比肩啊。”
    许阳一笑:“两位道友谬赞了。”
    青河道人此时却道:“不过近年来,郭北书院行事,稍有几分出格,石兄得空,还需劝诫那位李解元一二,否则如此下去,恐是福非福啊!”
    许阳听此,却是正色严肃:“剑臣与我,忘年论交,他之为人,我深知晓,绝不会行不正不义之事,只要他不入邪道,不行恶事,那便永是我石坚好友,谁人与他为难,便是与我石坚为难,无论什么来历,都要做过一场!”
    “这……”
    青河道人与白山和尚相视一眼,随后全都面露苦笑:“石兄性情中人,是我等不堪了,罢了罢了,就如石兄所言,只要他不入邪道,不行恶事,那出格跳脱一些又如何,我等同修情谊,自当共同进退,岂能背信弃义?”
    话语最终,无奈尽去,也是情真意切。
    近些年来,随着郭北书院发展做大,那位李解元的一些作为,确是出格了一些。
    虽然凭他在江浙儒林的声名影响,人脉势力,还能勉强压住局面,但若不收敛,继续这般发展下去,最终必会遭遇冲击,甚至为各方所不容。
    所以,二人才会如此劝诫,想要通过“石坚”这位挚友令其收敛一些。
    但不想他们这位石道兄与那李解元交情如此深厚,全然一副死保架势。
    如此,二人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他们这位“石兄”的性情便是如此,要他背信弃义,绝无可能。
    不过,有他这位堪比真人的雷电法王作保,再加上刚刚与之结义的阴山道人,还有他们这两位法明寺与清平观的正道修士,如此连成势力背景,那李解元便是行事出格一些又如何?
    只要他不入邪道就行。
    其他事端,就如石兄所说,做过一场就是,手下见高低。
    此事不说,三人把茶言欢,又是其乐融融。
    如此,直至日暮西山,饮宴方才结束。
    三人分手,各回道场。
    第103章 收获
    积雷山鸣霄观,许阳驾云而归,落入道场之中。
    “师尊!”
    今时不同往日,道观之中满是弟子,虽然大多都是道童,但也有不少道人乃至道士。
    “收坛吧。”
    许阳收起雷云,抛下一句话语,便往大殿走去。
    “是!”
    一众弟子齐声,开始收拾法坛。
    许阳也回到殿中,来到雷法总坛之前。
    这个世界的修者,与现实世界的修真者相比,应该算是古法修者。
    古法未必不如今法,今法也未必不如古法,只能说各有独到之处。
    许阳两不排斥,只要有用,他都不介意接纳修习,化为自身底蕴。
    此法有一大特点,那便是法坛,相当于现世修真者的法器,但又有些许不同,乃是法器与阵道的结合,有助法力,道行,咒术,神通,还能连天接地。
    所以,此世修者斗法,基本都会开坛,平日修行更要供奉法坛。
    如许阳,便在观中供奉了一座“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法坛,以此施展雷法,事半功倍,威能大增,可谓斗法必需之物。
    此外,法坛还有诸多妙用,练法炼器,炼丹制符,布阵施术,行功悟道等等都有增益,还能接受香火供奉,吸收信仰愿力,增强法坛威能。
    毫不夸张的说,此世修者,必备法坛,没有法坛支持,根本不算修者。
    而法坛也成为此世修者的底蕴之一,尤其是那些传承千万年的正道大宗,其法坛受千万年香火供奉,信仰加持,不知积累了多少法力。
    一旦逼急他们,动用此等底蕴,那便是万年老妖也要大吃苦头。
    许阳入主积雷山不到十年,这法坛建立更是只有数年,香火供奉不多,信仰愿力寥寥,即便如此,也给予了他极大支持,不可忽视。
    如今斗法归来,也未立即坐下,查看战利收获。
    而是先取香火,点燃插入鼎中,供奉法坛祖师。
    “祖师护佑,我道昌隆!”
    如此诚心一拜,奉上香火之后,许阳方才坐下。
    祖师?
    哪位祖师?
    自是道门之祖,太清道德天尊。
    此世修者,皆为道祖弟子,供奉太上老君!
    但此太上老君,非彼太上老君。
    十年苦修,参悟道法,又查阅诸多典籍,许阳确定了一件事情。
    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贫瘠的。
    上古时期,这个世界,也是元灵充裕,神佛漫天的仙灵盛世。
    只是后来不知因为什么缘故,天地元灵逐渐枯竭,仙灵世界化为末劫恶世,漫天神佛破界而去,各大道门亦纷纷举派飞升,只剩一些修为浅薄的传人留于此界,苟延残喘。
    所以,这个世界才会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这种体系完整,品阶高超的雷法真经。
    都是上古仙神,各大道门遗留于世的传承。
    就连那借假修真的神魂修法,都是上古仙神破界之前,为不能飞升的弟子后人们创造的新法,想要以此保留一分传承,一线生机。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斗法,许阳咒念,召请雷部诸神的原因。
    一是传承如此。
    二是确有法力。
    虽然上古仙神已经飞升而去,不在此界,但并不代表祂们的“神名”就没有作用。
    那些上古仙神的神名神职,实际都于天地大道相关,念之便可勾动天地大道之力。
    别的不说,就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一句,基本所有咒法都会以此收尾。
    为何?
    便是因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乃是“大道”的化身!
    道门术法,太上律令,并非真请太上道祖出手,而是勾动天地大道之力。
    请的是“道!”
    只要有天,只要有地,那就会有大道,就有太上老君。
    老君如此,其他仙神,也是一样。


章节目录



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忘记穿马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忘记穿马甲并收藏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