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妇当年得以照顾九殿下,是得了皇后娘娘凤谕,同其他数位宫人一同分派照顾诸位殿下而已。殿下身侧自有乳母嬷嬷们跟着,民妇不过是做些浆洗洒扫的粗活,只管做活,其他的都不知道。贵人要问九殿下的事,也该去问当时照顾殿下的乳母周嬷嬷。”不怪康王放这宫女出宫却不灭口,从头至尾,寻芳瞧着害怕,可萧恪问及康王的事时,她仍是抗拒着不答的,嘴是真的严。不过如此避重就轻转移话题,萧恪也确信寻芳一定知道些旁人都不知道的。
“呵。姑姑还真会说话,那位周嬷嬷在今上登基第二个月就生了疾病暴毙了,那时姑姑还没被放出宫,怎么忘了?”
“民妇记性不好,贵人见笑了。”
当真是萧恪说一句才蹦一句,萧恪不由摇头轻笑道:“难怪九皇叔除了他母妃外谁都杀了,单单放过了姑姑,甚至不惜动用人脉改了姑姑的年纪,只为早早把你放出宫去。姑姑今日同本王嘴硬,想来也是为了还昔日旧主的情谊。”
所有退路都被堵死,寻芳干脆缄默不语。
萧恪也不急,开口示意洪喜和左右侍卫在院外守着,等人都离开了才缓缓开口道:“不知姑姑可知,数月前宁王长子在北境御敌,以身殉国?”
“…民妇不知。”
“不知也不碍事,本王慢慢说给姑姑听。希望姑姑听了之后,愿意给本王答疑解惑。”萧恪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只是这些事发生时他还为出生,陈年旧事被康王主仆俩瞒得死死的,旁人不得而知。如今想要验证心中猜测,便只能从其中薄弱的那一方撬开口子,忠心又多年为主子默默保守秘密的贴身宫女最是合适:“不过若是姑姑听完内心毫无触动,本王就权当今日是弄错了,自会派人好好送姑姑回家与家人团聚。当然,我不是今上那等残暴之君,姑姑尽可放心我害你全家性命。”
软硬兼施,既给寻芳施压,却也不至于将人逼得太紧,不然触底反弹,他反倒什么都问不出来了。
“本王事后探得伏忠亲王身故…是中洲之人蓄意挑唆,意欲借此加深齐燕矛盾。而本王在查可疑之人时,恰巧发觉九皇叔的人也在查这件事,这才生出些好奇心来。本王查,是为了给亲兄长报此血仇,九皇叔又是为何如此上心实在是令我十分费解。”萧恪缓缓说起,因为反复提及兄长亡故之时,他说得很慢,并不单纯只是说一件事,“后来九皇叔先本王一步将那可疑之人捉拿至府中严刑逼供,本王将人劫回时,那人已只差了一口气,可见九皇叔似乎同样痛恨中洲之人谋害本王兄长的事。但据我所知,大哥与九皇叔并无交集,姑姑可否告知这其中有何事,是本王不知道的?”
萧恪说完就静静看向寻芳,对面的妇人低头,眼神有些飘忽。内心挣扎了许久,她才重新抬起头,将信将疑问了一句,“贵人是七殿下的……”
“儿子。先宁王萧佑炀是本王生父,本王与伏忠亲王为一母所出的亲兄弟。姑姑若是不信,马车就停在院外,可与本王一道去王府,那里总做不得假。”
寻芳听罢深吸了一口气,她面上尽是纠结之色,布满老茧的双手攥紧了布裙。
见对方仍是不愿开口,萧恪随即说道;“姑姑或许还不知,九皇叔为了将如今的皇帝陛下拉下皇位,不惜串通北燕谋朝灭国。此番决绝,本王先前虽已调查许久,隐隐有些猜测,却不敢肯定,这才请姑姑来为本王解惑。”
‘康王谋反’这个念想深深刻入寻芳脑海,她缓缓抬起头,声音微微颤抖问道:“殿下他……会被问罪吗?”
萧恪却在这时候笑了一声。
“呵。姑姑误会了,本王不是奉命来查九皇叔的,而是要与他做一样的事。只是本王与九皇叔之间有些误会嫌隙,又不敢确信,生怕一步错祸及满门,故才有今日之举。”
若说刚刚萧恪说康王有谋反之意已足够骇人了,此刻对着自己承认亦有谋反之意,寻芳一时震撼,半晌没说出来一个字。
萧恪却也不急,只耐心品茶等着对方开口,他此刻已确信面前的妇人定会告知他当年宫中无人知晓的秘闻。
果不其然,在经历了一番挣扎之后,妇人长叹了一口气,松开了攥紧的拳头,抬头直视萧恪,慢慢开口道:“当年无人知道,殿下他……对七殿下有爱慕之心。”
第一百一十三章
“爱慕?姑姑这话本王倒听不明白了。”
萧恪眉头微皱,虽说爱慕一词可有多种解义,但也是多用于男女情爱。康王再怎么说也是先帝的儿子,与他父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又谈何爱慕可言。
那妇人便道:“民妇不通文采,不知如何说才算合适。只知道从前九殿下是想对七殿下掏心掏肺得好,可惜老天不佑,七殿下没当成皇帝。”
“九皇叔对我父王如此在意,宫中上下倒是瞒得严实。”
别说宫里了,就连萧恪这样活了两世的人都丝毫不知康王和他父王之间竟还有这层关系,不过若是照这宫女所说,先前种种疑点便也都说得通了。齐帝逼死亲兄弟,触了康王的逆鳞,只是那时萧佑涟还小,这才筹划了这么多年,不惜通敌卖国也要毁了齐帝的江山。虽手段各有不同,但到底也是同自己是一道人。
当然,这个前提是寻芳所言皆是真,而非她个人臆测或是旁人教唆。
毕竟他时至今日都不知道康王和他父王竟曾有过这么深的羁绊,又是何种情感才能促使康王蛰伏这么多年伺机报复,他总归要知道才能相信。
妇人答道:“是九殿下刻意让瞒着的。民妇一直守口如瓶,不曾透露给旁人半分,哪怕是殿下的乳母和太嫔娘娘也都不知道。”
“兄友弟恭本是常事,再则承太嫔出身不高,即便是当时有人知道九皇叔同我父王走得近,他一个无依无靠的小皇子也碍不着旁人的事,何以这么谨慎?还是说……当日九皇叔已然察觉到了什么?”
寻芳却摇了摇头,道:“其实当年殿下本是活不下来的,是七殿下不顾其他救下他的性命,之后还偷偷为七殿下授课,为此还曾遭了先皇责罚。殿下是怕同自己太亲近了让人知道累及七殿下的名声,殿下还时常说将来要做个贤王报答七殿下。”
说起当年旧事,寻芳面上有些不忍,她犹豫再三又追问道:“殿下他真的…卖国……”话未说完却又哽咽住了,尽管已经出宫十多年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寻常日子,但她仍然无法忘记年少的萧佑涟同她说那些话时的神情,尽管寻芳只是个粗使宫女,并不完全明白九殿下当日的心境,可今时今日听到萧恪告知她萧佑涟为了给七殿下报仇而通敌卖国,寻芳一时难以相信。
萧恪对她肯定点了点头。
事已至此,所有困扰的谜团都已解开,可他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话已至此,本王还有些事想请教寻芳姑姑。当年动手要除掉九皇叔的……是否是先皇后的人?先皇在这之中又作何角色?”
看到寻芳震惊的神色时,萧恪知道自己猜对了。谋害其他皇子的事历朝历代并不少见,但那都是彼此皇子都有继位可能才会如此,康王是先皇幼子,其母承太嫔不过是个小门小户的秀女,这皇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若有人公然谋害皇子,要么胆大包天,要么……是奉了皇命而为,先宁王能够提前得知消息,从而救下康王,证明动手之人多半就是当时的皇后娘娘。由此,先皇责罚父王的缘由也说得通了。
“民妇真的不知是谁要杀殿下。”
寻芳能活到这么久,一来是她真的打心眼里为主子着想,二来其人并不算聪慧,有些事不懂也不好奇。不过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尽管没能从她口中确定猜测真假,萧恪心里却也有数了。
“本王明白了,有劳姑姑。姑姑可要见见九皇叔?本王正打算稍后去皇叔府上一趟。”
寻芳却摇了摇头,只道自己已经出宫十余年,早已和宫中人和事无关,今日听到九殿下的消息便已心满意足,并恳请萧恪放她回家与丈夫孩儿团聚。
“既如此,本王知道了。姑姑跟着带你过来的这个侍卫离开便是,他会将姑姑安全送回家中。”
妇人起身向萧恪行了个礼后随着来时接她的侍卫离开。
“看来我得再去一趟康王府了。”萧恪按了按额角,神情有些疲惫。
洪喜再旁主动上手接过,替主子按揉着额头,一边小心问道:“主子刚刚听完那老宫女所说,即刻便要去康王爷府上吗?”
“若这宫女所言不虚,那我倒是知道九皇叔为何一直在背后推动诸事还要杀我了。”康王对于先宁王没当上皇帝的事耿耿于怀,并且因为先宁王之死而憎恨上了齐帝,那么他这个替齐帝办事的狗腿子自然也会招来康王的憎恶,更不要说他还是先宁王的儿子。只怕康王一早就琢磨要替宁王府清理门户了。只是事到如今,他仍有一事想不通。
“呵。姑姑还真会说话,那位周嬷嬷在今上登基第二个月就生了疾病暴毙了,那时姑姑还没被放出宫,怎么忘了?”
“民妇记性不好,贵人见笑了。”
当真是萧恪说一句才蹦一句,萧恪不由摇头轻笑道:“难怪九皇叔除了他母妃外谁都杀了,单单放过了姑姑,甚至不惜动用人脉改了姑姑的年纪,只为早早把你放出宫去。姑姑今日同本王嘴硬,想来也是为了还昔日旧主的情谊。”
所有退路都被堵死,寻芳干脆缄默不语。
萧恪也不急,开口示意洪喜和左右侍卫在院外守着,等人都离开了才缓缓开口道:“不知姑姑可知,数月前宁王长子在北境御敌,以身殉国?”
“…民妇不知。”
“不知也不碍事,本王慢慢说给姑姑听。希望姑姑听了之后,愿意给本王答疑解惑。”萧恪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只是这些事发生时他还为出生,陈年旧事被康王主仆俩瞒得死死的,旁人不得而知。如今想要验证心中猜测,便只能从其中薄弱的那一方撬开口子,忠心又多年为主子默默保守秘密的贴身宫女最是合适:“不过若是姑姑听完内心毫无触动,本王就权当今日是弄错了,自会派人好好送姑姑回家与家人团聚。当然,我不是今上那等残暴之君,姑姑尽可放心我害你全家性命。”
软硬兼施,既给寻芳施压,却也不至于将人逼得太紧,不然触底反弹,他反倒什么都问不出来了。
“本王事后探得伏忠亲王身故…是中洲之人蓄意挑唆,意欲借此加深齐燕矛盾。而本王在查可疑之人时,恰巧发觉九皇叔的人也在查这件事,这才生出些好奇心来。本王查,是为了给亲兄长报此血仇,九皇叔又是为何如此上心实在是令我十分费解。”萧恪缓缓说起,因为反复提及兄长亡故之时,他说得很慢,并不单纯只是说一件事,“后来九皇叔先本王一步将那可疑之人捉拿至府中严刑逼供,本王将人劫回时,那人已只差了一口气,可见九皇叔似乎同样痛恨中洲之人谋害本王兄长的事。但据我所知,大哥与九皇叔并无交集,姑姑可否告知这其中有何事,是本王不知道的?”
萧恪说完就静静看向寻芳,对面的妇人低头,眼神有些飘忽。内心挣扎了许久,她才重新抬起头,将信将疑问了一句,“贵人是七殿下的……”
“儿子。先宁王萧佑炀是本王生父,本王与伏忠亲王为一母所出的亲兄弟。姑姑若是不信,马车就停在院外,可与本王一道去王府,那里总做不得假。”
寻芳听罢深吸了一口气,她面上尽是纠结之色,布满老茧的双手攥紧了布裙。
见对方仍是不愿开口,萧恪随即说道;“姑姑或许还不知,九皇叔为了将如今的皇帝陛下拉下皇位,不惜串通北燕谋朝灭国。此番决绝,本王先前虽已调查许久,隐隐有些猜测,却不敢肯定,这才请姑姑来为本王解惑。”
‘康王谋反’这个念想深深刻入寻芳脑海,她缓缓抬起头,声音微微颤抖问道:“殿下他……会被问罪吗?”
萧恪却在这时候笑了一声。
“呵。姑姑误会了,本王不是奉命来查九皇叔的,而是要与他做一样的事。只是本王与九皇叔之间有些误会嫌隙,又不敢确信,生怕一步错祸及满门,故才有今日之举。”
若说刚刚萧恪说康王有谋反之意已足够骇人了,此刻对着自己承认亦有谋反之意,寻芳一时震撼,半晌没说出来一个字。
萧恪却也不急,只耐心品茶等着对方开口,他此刻已确信面前的妇人定会告知他当年宫中无人知晓的秘闻。
果不其然,在经历了一番挣扎之后,妇人长叹了一口气,松开了攥紧的拳头,抬头直视萧恪,慢慢开口道:“当年无人知道,殿下他……对七殿下有爱慕之心。”
第一百一十三章
“爱慕?姑姑这话本王倒听不明白了。”
萧恪眉头微皱,虽说爱慕一词可有多种解义,但也是多用于男女情爱。康王再怎么说也是先帝的儿子,与他父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又谈何爱慕可言。
那妇人便道:“民妇不通文采,不知如何说才算合适。只知道从前九殿下是想对七殿下掏心掏肺得好,可惜老天不佑,七殿下没当成皇帝。”
“九皇叔对我父王如此在意,宫中上下倒是瞒得严实。”
别说宫里了,就连萧恪这样活了两世的人都丝毫不知康王和他父王之间竟还有这层关系,不过若是照这宫女所说,先前种种疑点便也都说得通了。齐帝逼死亲兄弟,触了康王的逆鳞,只是那时萧佑涟还小,这才筹划了这么多年,不惜通敌卖国也要毁了齐帝的江山。虽手段各有不同,但到底也是同自己是一道人。
当然,这个前提是寻芳所言皆是真,而非她个人臆测或是旁人教唆。
毕竟他时至今日都不知道康王和他父王竟曾有过这么深的羁绊,又是何种情感才能促使康王蛰伏这么多年伺机报复,他总归要知道才能相信。
妇人答道:“是九殿下刻意让瞒着的。民妇一直守口如瓶,不曾透露给旁人半分,哪怕是殿下的乳母和太嫔娘娘也都不知道。”
“兄友弟恭本是常事,再则承太嫔出身不高,即便是当时有人知道九皇叔同我父王走得近,他一个无依无靠的小皇子也碍不着旁人的事,何以这么谨慎?还是说……当日九皇叔已然察觉到了什么?”
寻芳却摇了摇头,道:“其实当年殿下本是活不下来的,是七殿下不顾其他救下他的性命,之后还偷偷为七殿下授课,为此还曾遭了先皇责罚。殿下是怕同自己太亲近了让人知道累及七殿下的名声,殿下还时常说将来要做个贤王报答七殿下。”
说起当年旧事,寻芳面上有些不忍,她犹豫再三又追问道:“殿下他真的…卖国……”话未说完却又哽咽住了,尽管已经出宫十多年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寻常日子,但她仍然无法忘记年少的萧佑涟同她说那些话时的神情,尽管寻芳只是个粗使宫女,并不完全明白九殿下当日的心境,可今时今日听到萧恪告知她萧佑涟为了给七殿下报仇而通敌卖国,寻芳一时难以相信。
萧恪对她肯定点了点头。
事已至此,所有困扰的谜团都已解开,可他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话已至此,本王还有些事想请教寻芳姑姑。当年动手要除掉九皇叔的……是否是先皇后的人?先皇在这之中又作何角色?”
看到寻芳震惊的神色时,萧恪知道自己猜对了。谋害其他皇子的事历朝历代并不少见,但那都是彼此皇子都有继位可能才会如此,康王是先皇幼子,其母承太嫔不过是个小门小户的秀女,这皇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若有人公然谋害皇子,要么胆大包天,要么……是奉了皇命而为,先宁王能够提前得知消息,从而救下康王,证明动手之人多半就是当时的皇后娘娘。由此,先皇责罚父王的缘由也说得通了。
“民妇真的不知是谁要杀殿下。”
寻芳能活到这么久,一来是她真的打心眼里为主子着想,二来其人并不算聪慧,有些事不懂也不好奇。不过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尽管没能从她口中确定猜测真假,萧恪心里却也有数了。
“本王明白了,有劳姑姑。姑姑可要见见九皇叔?本王正打算稍后去皇叔府上一趟。”
寻芳却摇了摇头,只道自己已经出宫十余年,早已和宫中人和事无关,今日听到九殿下的消息便已心满意足,并恳请萧恪放她回家与丈夫孩儿团聚。
“既如此,本王知道了。姑姑跟着带你过来的这个侍卫离开便是,他会将姑姑安全送回家中。”
妇人起身向萧恪行了个礼后随着来时接她的侍卫离开。
“看来我得再去一趟康王府了。”萧恪按了按额角,神情有些疲惫。
洪喜再旁主动上手接过,替主子按揉着额头,一边小心问道:“主子刚刚听完那老宫女所说,即刻便要去康王爷府上吗?”
“若这宫女所言不虚,那我倒是知道九皇叔为何一直在背后推动诸事还要杀我了。”康王对于先宁王没当上皇帝的事耿耿于怀,并且因为先宁王之死而憎恨上了齐帝,那么他这个替齐帝办事的狗腿子自然也会招来康王的憎恶,更不要说他还是先宁王的儿子。只怕康王一早就琢磨要替宁王府清理门户了。只是事到如今,他仍有一事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