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人经历的事情多,不到一日工夫,陶老娘的日子就好过很多,有女儿做她的底气,以后日子不会太难。
    那陶家其他人倒是想找纪楚告状,想跟他讲要管管娘子,娘子这般刁蛮可怎么办?
    但看人家那模样,分明就是故意纵容,明摆着要撑腰,再去告状又有什么用。
    对纪楚他们来说,处理这些事确实很像调剂,两人甚至抱着踏青的心,慢悠悠地回纪家。
    家里该处理的事都处理了,剩下便是度假一般。
    吃吃家乡美食,再应付一下躲不掉的交际。
    再有便是等着李师爷家中的祖坟修好,可李师爷那边却频频推迟。
    纪楚左右无事,干脆去看看情况。
    要修祖坟,算是李师爷的心病。
    他家里爹娘走得不巧,就在他考上秀才的第二年,所以也没享什么福,更没沾过他的光。
    就连下葬也颇为寒酸。
    李师爷就想着,等他攒够银钱,一定要给爹娘再修坟墓,现在也算达成心愿。
    去了才知道,李师爷把爹娘的坟墓修得十分豪华,这才耽误时间。
    看着李师爷通红的双眼,纪楚稍稍叹气。
    道士来做法事时,纪楚肯定在场,以至于县里官吏全都来了。
    原本无人问津的李秀才,如今成了村里最众星捧月的那个。
    李娘子只觉得狠狠出了口恶气。
    当时欺负他们,现在后悔了吧!
    美中不足的,是儿子李纹不在,否则他肯定要出言嘲讽的。
    即使到现在,李娘子还觉得,肯定是这些人欺负他们,所以儿子才想习武,才想去当兵的。
    李师爷哭笑不得,反而冲淡了悲伤。
    纪楚一行人在老家待了一个多月,七月二十总算要出发了。
    临行前黎士杰的家人专门过来感谢,再有州里的官吏也来相送。
    纪楚看向送别的家人,朝众人深深拜别。
    不管老家有多好,都要继续出发。
    火器重启还未完成,边关大概率还有战事,他们必须去完成。
    七月二十一早,纪家爹娘便目送孩子远去,擦擦脸上的泪水。
    当天晚上,纪楚久违梦到现代。
    梦里是个六岁的小男孩满脸疑惑,对他道:“你穿得好奇怪啊。”
    “我今年要上小学了!”
    等纪楚梦醒,只觉得那小孩长得眼熟。
    再想想,那不就是小时候的他,或者说是小时候的原身?!
    难不成原身不仅投生在现代,还要上小学了?
    算算年纪,好像差不多?
    纪楚摇摇头,托梦这种事,确实有些神奇。
    眼看近在咫尺的陇西一带,纪楚一行人松口气。
    一个多月的赶路,终于要到地方了!
    进了陇西,那离陇西右道,以及曲夏州还远吗!
    一进这里,明显能看到不少地方的棉花幼苗已经冒出来,还有即将成熟的油菜到处可见。
    纪楚在曲夏州这些年,改变的岂止是一州一地。
    整个陇西,基本因为他的举措变得不同。
    而这次回来,他要带来的东西显然更多,也会改变更多人的生活。
    火器重启,终于可以正式开始了!
    虽然这东西,基本已经成型,只等着组合就是。
    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大批量生产。
    希望赶在过年之前,就把这些东西都做出来。
    不管西北边关,还是广宁卫那边,关外都是趁着过年期间闹事。
    今年倒是看看,他们还敢不敢再闹了!
    对了,还有托付给景大人的工业作坊园,应该已经投入使用了吧。
    第88章
    九月初五, 纪楚一行终于回到曲夏州。
    一别半年时间众人都心生感慨。
    李娘子还道:“再回来,怎么那么不一样啊。”
    虽说每次过来的时候,人都不多, 可上次到曲夏州纪大人只是县令,如今已经是通判。
    而这次来的曲夏州, 明显比之前富裕不止一倍。
    乐薇也笑:“就是富裕了, 才能做更多事。”
    没错,而且至今曲夏州也没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顶多是比之前好上一点点。
    他们还有更多的事需要做。
    先不说平临国全国的军备都要清查,就说纪楚手里火器重启的文书, 便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之前先皇在时,周围小国便蠢蠢欲动。
    如今平临国经历那样多,不信他们不知道。
    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机会。
    而且新皇刚刚登基,朝中很多事情都不稳,这种情况下, 周边的安全最为要紧。
    纪楚一回来, 便有许多官员跑过来询问情况。
    “京城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是五王爷登基?!”
    “沈通判升任, 你接任了?!”
    “二王爷真的是被天雷劈死的?”
    “别磨叽啊,快说。”
    纪楚在曲夏州五六年时间, 跟大家关系十分熟悉, 官吏们也不用客气的。
    纪楚只好挑能说的说, 让大家听到京城的一手消息。
    他们一行在京城胆战心惊, 处在旋涡中心。
    曲夏州这边基本上维持平稳, 大家生活变化并不算大,顶多每每惊叹京城那边的消息。
    但要说完全平稳,那也不是。
    “关外不少部落起了心思, 要不是岳将军在,真要打进来了。”
    “因为去年引起百姓们恐慌,今年没有多说。”
    去年岳将军把边关骚乱的事说出来,反而是有信心解决,只是让朝中紧张些,好快点重启火器,重整军备。
    今年不说,证明事情更严重了。
    邓成早就已经回来,他没跟纪楚一起去原化州,而是从京城直接回的西北常备军,所以比纪楚早到很久。
    不过他在常备军忙得厉害,只给纪楚来了封书信。
    信里说过的,跟州城同僚讲得差不多。
    关外真的纠结兵力,试图跟常备军作战。
    这一年他们的贸易都不顺畅,关外缺衣少食,反而关内日子蒸蒸日上。
    两者对比,不起心思绝不可能。
    等同僚们应付完,纪楚便去衙门寻廖知州与沈通判。
    想当初纪楚前往京城,也是大家一致同意。
    只是谁都没想到,京城情况复杂到那种程度。
    但不管怎么样,平安回来就行。
    沈通判看着纪楚,一个劲点头,十分感激他为许大人请求。
    作为许大人一手提拔的手下,他对纪楚的感激只能道:“我沈家欠你一个人情。”
    纪楚却道:“沈大人,京城的情况您应该也知道,新皇无论如何都会放许大人的。”
    “是会放,但不会那么早。”
    若等朝中一切尘埃落定,再把许大人放出来,那就赶不上这一茬了。
    京城是混乱,但乱中又有机会。
    错过这个机会,许大人的身份就尴尬了。
    就连他也是沾了这次的光,得以调往京城,还是被调到吏部。
    很难不说,是跟纪楚,以及许大人他们这派关系有关。


章节目录



穿越当县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花白茶并收藏穿越当县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