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这次京察时间十分的特殊,正好赶上了国本之争。
    太子党和齐王党于是乎撕得不亦乐乎。
    而岑文道作为齐王党的魁首更是不断的在算计,为齐王李象谋得利益。
    这个过程可能会稍稍的有些艰难,但是岑文道从来没有过任何的矫情和怀疑。
    因为他的内心十分的清楚在这种时候他必须要保持一个强势的态度。
    如果在京察之中他都不能够保持一个非常强势的态度的话,那么就不可能对太子党的成员造成巨大的打击。
    这就会导致相当多的麻烦。
    呼...
    这个时刻,对于岑文道来说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考验了。
    这个阶段他能否顶得住压力直接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齐王党的走向。
    可以说岑文道的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
    如果他没有办法能够顶住的话,是一定会一泻千里的。
    这个阶段的掌控力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决定了一切。
    这些压力的迸发可以在一瞬间给到人一种巨大的冲劲。
    其实岑文道是从来不缺乏动力的。
    他只可能在某种情况下遇到一些所谓的波折。
    但是这些波折都爱无法最终使得岑文道放弃。
    一直以来岑文道都是具备一种极致的张力的。
    当他可以全方位的获得这种优势的情况下,就绝不会给对手留情。
    在岑文道看来,唯有他对对手非常的狠辣,才有可能是的齐王党彻底的占据上风。
    其实京察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京察的核心就是考核官员,对大周官员任期内的政绩进行一番考评。
    一般而言,大周官员的任期都是三年。
    当然也有意外。如果遭遇到了灾祸、战争,一般而言都会顺延。
    但是通常来讲,大周官员任期为三年,所以京察的时间也是每隔三年一次。
    可以说这真的是极为有意思了。
    京察既然是对于大周官员政绩的考评,那么政绩绝对是最关键的因素。
    如果一个官员没有政绩的话,那么哪怕是他的靠山再硬也很难能够在京察之中获得上等。
    所以不管是哪些官员都会在京察之中绞尽脑汁的表现自己的政绩。
    有没有政绩是一回事,政绩能不能被人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所有的大周官员整个时候都挤破了头想要很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
    这个时刻,有关系的走关系,没有关系的也要想着临时抱佛脚。
    毕竟抱了佛脚总归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这种时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越是这样的时刻,越是需要能够使出十八般武艺。
    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大周官员们最容易暴露出问题的时候。
    只要想要去查那么一定是会查出问题的。
    对此,岑文道可谓是了如指掌。
    朝廷党争其实说白了就是权力的争夺,也是权力的重新分配。
    在这个过程之中,不管是哪一派占据了上风,都会对对手狠命的打压。
    岑文道也不例外。
    越是在这样的时刻,其实越是考验他的定力。
    如果岑文道可以充分的展现出自己的定力的话,就可以给到齐王党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毕竟齐王党现在有点散,这一点其实岑文道能够非常明显的感受到。
    所以岑文道在整个过程之中其实一直都是在努力的发挥着带头作用。
    他是齐王党的魁首,所以在这些方面他可以说是责无旁贷的。
    但是仅仅如此肯定是不够的。
    他必须要狠狠的抓住对手的缺点一通爆锤。
    只要能够将对方的得力干将在京察之中重创,那么对于太子党的打击将会十分的明显。
    越是这样的时刻越是不能够有丝毫的慌张。
    越是这样的环节越得要尽可能的控制好情绪。
    不然的话,发生的事情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变故。
    对于岑文道而言,肯定是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在他看来,如果可以将危机尽可能的淡化掉的话,那么齐王党的前途将会变得十分的顺畅。
    这是没有任何的好聊的。
    岑文道知道太子党的核心是吏部左侍郎姜良。
    此人乃是太子党的中流砥柱。
    如果可以将姜良搬倒的话,那么太子党将会元气大伤。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要怎样才能够将姜良搬倒呢?
    其实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因为姜良的个人作风还是很正的。
    一般而言,在京察之中要想搬倒一个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就是个人作风问题。其二就是政绩问题。
    相较于后者,其实前者更加容易实现。
    仔细想想也能够明白,这是一个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刻。
    所以读书人的地位很高。
    而读书人都是爱惜羽毛的。
    如果名声受损,那么对于读书人的打击是相当巨大的。
    尤其是已经入仕的读书人。
    那就更加不同了。
    对于这些读书人而言,如果名声受损,可不仅仅是被人在背后戳着脊梁骨痛斥一番那么简单了,很可能他的整个官宦生涯就此终结。
    就是这么的可怕,就是如此的严重。
    每当这个时候,其实大周官员们被揪住小辫子的情况就会非常的多。
    有的确实是本身不怎么靠谱的,但也有的是被对手陷害的。
    总而言之,用个人生活作风问题来攻击对手,可以说是一个杀手锏,屡试不爽。
    这一招正是切中了读书人的要害。
    可以说读书人完全没有办法抗拒。
    如此一来的话,效果可以说是相当的好了。
    每当这个时刻,其实就是考验人的关键时期。
    谁能够顶住压力,谁能保证自己不被政敌揪住小辫子,谁就可以笑到最后。
    越是这样的时刻,越是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度。
    这个时期其实真的是相当的关键的。
    岑文道其实很清楚姜良是一个很正直的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想要在生活作风问题上作文章陷害他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能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
    姜良就属于这种类型。
    即便是岑文道炮制出一系列的罪名,姜良都难以被搬倒。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政绩入手。
    其实一个官员要看有没有政绩,有一些极为直观的方法,那就是和他的前任做比较。
    人就怕对比。
    本来看起来或许没有什么所谓,但是一番对比之后感觉可就是完全不同了。
    那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被拿来晒的感觉。
    一旦有了这样的感觉之后,整个人内心深处就会处于一种非常绝望的感觉。
    即便是姜良也是如此。
    所以岑文道就会极力的在这些方面入手,给予姜良沉重的打击。
    还有一点原则就是,宁可不做不要做错。
    对于大周官员而言,如果做错了事情那影响可谓是十分的深远的。
    所以大周官场之上奉行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章节目录



大周不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一袖乾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袖乾坤并收藏大周不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