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更关心的是河湟的两万四千朔方军是否北援?”
    “当然北援,由兵马使仆固怀恩统领北上,在原州和朝廷军队汇合,然后大军北上。”
    “祖父要去朔方吗?”
    李林甫摇摇头,“我只去原州,正如你的建议,天子也同意把后勤支援放在原州,天子只给我一个月时间,光去原州的路上就要来回二十天,我在原州最多只能呆十天,具体带兵北上的主将是副元帅广平王李俶。”
    说到这,李林甫淡淡道:“这下你明白了吧!天子只是名义上让我为主帅,但并不会真正把军权交给我,实际掌握军权的,一定是皇子皇孙。”
    广平王李俶还不错,只要不是长子李琮或者李瑁之流带兵就行了。
    “那么安禄山呢?”李邺沉吟一下又问道。
    李林甫叹息一声道:“前天晚上,我考虑了很久,你说得也有道理,一旦胡人和河北集团勾结,那确实是大唐的灭顶之灾!”
    李邺建议道:“其实可以进行轮岗,比如安禄山出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去坐镇范阳,关键是不要在一处长久,容易产生根基。”
    李林甫点点头,“你这个建议不错,可以考虑!”
    李邺又道:“祖父去朔方,可否将我带上?”
    李林甫微微笑道:“你也想去?”
    “孙儿是宣节校尉,高力士告诉我,可以任选职官,既然有出战机会,孙儿不想放过!”
    李林甫捋须道:“吾孙欲以军功立身,其志可嘉,祖父全力支持你的想法,回去告诉你母亲,五天后出征!”
    “感谢祖父支持!”
    李林甫又取出一张柜票递给李邺,“这是天子赏赐你的一万两白银,一并交给你母亲吧!”
    这时,王宽上前附耳对李林甫低语几句,李林甫点点头,“让他进来!”
    他对李邺淡淡道:“安禄山求见我,你猜是为何?”
    李邺笑了起来,“他恐怕不知道,天子已经下旨了。”
    “你说得对,他想做我的副将。”
    片刻,身材高胖的安禄山快步走进内堂,抱拳躬身行礼,“下官安禄山,参见相国!”
    第129章 严厉警告
    李林甫淡淡问道:“安使君几时来长安?”
    “回禀相国,卑职昨天刚到,这不是五强赛吗?卑职想来给球队鼓鼓劲!”
    说完,安禄山取出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温润如脂的美玉,约莫拳头大小,通身没有一丝瑕疵,恭恭敬敬呈给李林甫。
    “这是卑职托人从安西于阗国带回来的美玉,献给相国!”
    李林甫接过盒子端详片刻,点点头放在一旁,“安使君有心了!”
    李林甫笑问道:“刚才安使君应该遇到高翁了吧!”
    安禄山连忙道:“正是!”
    李林甫便淡淡道:“该说的,高翁已经说了,就不用我再重复,安使君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
    安禄山心中暗暗叹息,心中还是有点不甘心道:“禄山愿为相国鹰犬,为相国围猎同罗!”
    李林甫看着他似笑非笑道:“今天比赛的狼牙不是史思明吧!”
    安禄山心中一跳,李林甫怎么知道?
    “这....史思明身体不太好,确实没有来,狼牙是卑职手下另一员大将,蔡希德。”
    “胜州官员发信来说,中受降城那边出现一支两万人的唐军,我没猜错的话,主将应该就是史思明吧!”
    安禄山见什么都瞒不过这个老狐狸,他额头上的汗出来了,低声道:“之前天子告诉微臣,要把同罗部安置在幽州,他们人数众多,扶老携幼,长途跋涉不便,卑职就派一支军队去迎接他们,护卫他们前往幽州。”
    李林甫喝了口茶,淡淡道:“看在你送玉的心意上,我提醒你,任何事情都有边界,不要轻易越过界线,是你的,朝廷会给你,有时候吃相太难看,反而会适得其反。”
    安禄山吓得后背出了一身冷汗,连忙道:“卑职立刻撤军回幽州!”
    “未奉诏书擅自进京,本身就是大罪,这次我就不追究你了,下午就回去吧!有人可是盯着范阳节度使的位子呢!”
    “是!是!感谢相国提醒!”
    安禄山连忙退了下去,走出酒楼,安禄山这才松一口气,感觉后背都湿透了,他长长叹息道:“这只老狐狸,厉害啊!”
    .........
    李邺一直坐在一旁,安禄山太紧张,没有注意到李邺,待安禄山走了,李邺起身道:“祖父,孙儿也告辞了!”
    李林甫点点头,嘱咐他道:“离他远一点,那家伙心狠手辣,自己当心!”
    “孙儿记住了!”
    李邺行一礼,告辞出去,他翻身上了马,远远跟着安禄山的马车。
    今天猎鹰表现得太反常了,感觉就是故意放水,用师父去世为借口,根本就解释不通,猎鹰什么时候变得那么重情重义了?
    李邺有一种直觉,猎鹰输球和安禄山有关。
    安禄山的马车刚到光宅坊门口,旁边闪过一人,躬身行礼道:“晚辈参见节度使!”
    马车停下,安禄山拉开车帘,看了他一眼,“你怎么在这里?”
    “父亲让晚辈带话给节度使,晚辈一直在找节度使,听说节度使去了光宅坊,晚辈便赶过来!”
    安禄山看了一眼周围,低声道:“这里人多眼杂,以后有事直接找庆宗,先上车吧!”
    远处,李邺闪身在远处的一棵大树后,他看得很清楚,猎鹰果然来找安禄山了,车门开启,猎鹰上了安禄山的马车,马车走了。
    李邺冷冷哼了一声,猎鹰是武家子弟,看来武家和安禄山交情非浅。
    ........
    吃晚饭时,李邺向母亲述说了自己的决定。
    裴三娘半晌没有吭声,旁边木大娘劝道:“三娘,孩子有这个想法,就让他去吧!反正是跟随祖父出征,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再说,小鹰的翅膀硬了,就应该让他高飞,他会有出息的!”
    裴三娘叹口气道:“伱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自从你开始练武,我就知道你迟早会走上从军这条路,像你外祖父和几個舅父一样,只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你才十四岁啊!”
    李邺笑道:“这次其实只是体验,还不是正式从军,从军至少要十七八岁吧!”
    “体验没有问题!”
    裴三娘听说不是正式从军,她便答应了,“你尽管去吧!你去朔方,娘也想回凉州看看了。”
    李邺又把一万两银子的柜票和取钱玉珮递给裴三娘,“这是天子赏赐我的!”
    裴三娘心中有了心事,也没有了往日得到大笔钱财的惊喜,更重要是她已经知道儿子将得到一笔重赏,惊喜已经过了,现在不过是惊喜兑现而已。
    裴三娘接过信封点点头,“我原本打算在宝记柜坊租了一间小仓库,但一个月要三贯钱,简直就是明抢,我最近考虑把白银都取出来,咱们在家里挖个地窖,把白银放在地窖内。”
    李邺踌躇片刻,还是回房把地契取来,递给母亲,“这就是太平坊那边的宅子,母亲去看看吧!”
    自从上次儿子提到太平坊那边有一座三亩小宅,裴三娘一直就心心念念,就等着儿子把地契拿出来呢!
    从古至今,女人对房子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唐朝女人也不例外,裴三娘连忙接过地契,眼睛一亮,地契上竟然是儿子的名字。
    “你什么时候过户的?”裴三娘惊讶道。
    李邺无奈道:“我拿到地契就是我的名字,应该是飞龙真人处理好了,要不然我没法过户。”
    地契的制作时间是两个月前,那时候儿子还没有户籍呢,哎!权贵做事情不是普通百姓能理解的。
    这时,裴三娘心中的期待感熊熊燃烧起来,“明天我们就去看宅子!”
    .......
    次日一早,一家三口乘坐牛车来到太平坊。
    “就是这条巷子!”
    李邺将牛车叫停,他抢先付了车钱,省得老娘又讨价还价半天。
    裴三娘还想着少付几文车钱,没想到儿子抢先付了车钱,她没办法,只得下了车,打量一下周围环境道:“大娘,这里比咱们那里安静多了,水也清,到处绿树成荫,还真不错!”
    “巷子里就一户人家,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木大娘小声嘟囔一句,她最近和隔壁的老太太关系很好,常在一起聊天。
    “先进来看看吧!”
    李邺开了大门,一家三口进府宅里逛了一圈,不到半个时辰,裴三娘和木大娘便做出了决定。
    这里不是她们住的地方,太冷清了,坊内店铺都没几家,完全没有一点生活气息,或许这里住的都是权贵,但她们不适合。
    “阿邺,房子就留给你吧!我们还是回常乐坊。”
    “娘,要不你帮我找个人看宅子吧!老实的,完全信得过的人。”
    木大娘小声道:“老寇怎么样?”
    裴三娘点点头,“老寇夫妇不错!”
    老寇夫妇是他们在永和坊的邻居,凤翔府人,儿子战死了,两老口带着一个小孙女来长安谋生,租了一间屋子,就靠给别人浆洗衣服度日,大家相处多年,知道他们是本分老实人。
    李邺把一串钥匙递给母亲,“让他们住在外面,内宅不用他们清扫,但要他们每天晚上去走一圈,我每月给他们三贯钱。”
    “三贯钱差不多,放心吧!我给你安排好。”
    第130章 东市遇熟
    李邺独自来到了东市,还有五天出征,他需要买一些东西。
    东市的货物普遍比较高端,价格昂贵,远没有西市那样接地气,也没有西市热闹,人流不大,和西市的摩肩接踵、人流如潮相比,东市甚至显得有点冷清,很多店铺里都看不到客人。
    但人流少并不代表东市生意不好,很多店铺都是送货上门,比如某个权贵家眷要做衣服,绸缎店的掌柜就会带着伙计送绸缎上门,给权贵家眷挑选。
    珠宝首饰也是一样,权贵豪门人家基本上都不用来店铺,都是店铺上门。
    李邺来到了兵器坊,这里是卖兵器的一条街,按照大唐律法,重兵器和弩不允许民间装备,其余刀剑弓矢和各式盔甲,都允许公开售卖。
    尤其是剑,更是男子必佩之物,除了低层百姓和小商人不怎么佩剑,其余中产阶层以及学子都人人佩剑。


章节目录



藏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高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月并收藏藏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