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向来用实力说话,这时他还没有立过多大的功绩,因此只是再一旁听着。
    “如今已经四月,还未曾找到伊稚斜单于本部,不知将军是否还要派大军出塞?”说话的是公孙敖,此次战役,他被刘彻封为中将军。
    卫青还未说话,一旁的李广已经开口:“如今两次出塞,都未曾找到伊稚斜,若是继续让大军深入大漠,军中的粮草经不起如此大的消耗。”
    李广作为后将军,最重要的是负责粮草补给。
    一旁的公孙贺提议:“不如先派斥候前往大漠搜寻,若是找到单于主力,便派斥候将消息传递回来,派大军支援。”
    “这个提议甚好。”李广赞同。
    公孙敖同样点头。
    赵信却有些犹豫:“我手底下就一万人,若是碰到单于本部,战力悬殊,我怕难以对付。”
    赵信本是匈奴的高官,后来投靠了汉庭,对于匈奴习性非常的了解,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因此有些犹豫。
    卫青也不放心赵信一人带兵深入大漠,他既然能投降一次,保不准打不过便会投降第二次,不由问道:“既然如此,可有谁愿意与赵将军一起作为斥候,搜寻匈奴王庭?”
    众将士商议了许久,最后右将军苏建出列:“末将愿作为斥候,与赵将军一起深入大漠。”
    苏建出身世家,根基在大汉,有苏建监督赵信,卫青总算点了点头。
    他淡淡道:“允。”
    此时,一旁的霍去病道:“启禀将军,末将愿与苏将军和赵将军一同出塞。”
    这话一出,众将领的目光移向了这个俊俏的少年身上。
    霍去病寡言少语,擅骑射,作为天子近寺,卫青的外甥,此次前来,他们只当他是来混军功的。
    这两次出塞,虽然他都有参与,但都是跟在卫青身侧,并未出战。
    见霍去病请求一同前往,苏建立即拒绝:“此行危险,霍校尉还是留在营帐为好。”
    赵信也道:“对啊,若是遇到匈奴主力,我等可无暇顾及你。”
    霍去病面色无常:“末将既然来到了军营,岂会害怕危险?苏将军可是看轻我了?”
    此言一出,苏建只好闭嘴,却挤眉弄眼地示意卫青。
    这可是你侄子啊,你舍得他一同前去?若是他遭遇不慎,怪罪下来,他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卫青看了一眼霍去病,他本就是想让他上战场历练。
    雄鹰不是家燕,拘着他,可就成为不了天空的王者。
    既然他也愿意出去历练,他岂有阻拦之理:“允了。”
    苏建与赵信见卫青应允,脸上的表情一变。
    两人不由对视一眼。
    到时候前往大漠不仅要搜寻伊稚斜单于,还要看顾这为霍校尉,真是难搞。
    于是便这样定了下来。
    战事商议结束之后,霍去病便回到了自己的营帐。
    勾钺和青章由于在前两次战役上杀了十余个匈奴人,由此被升为百夫长,每人管理一百骑兵。
    霍去病被封为校尉,手上只有四位军侯,分别是高不识、仆多、邢山以及徐自为,每人各管理两名百夫长。
    只是如今霍去病的手上只有八百兵,而且大多都是匈奴的降奴。
    刚回到营帐,他便找来了军侯告知情况:“明日,赵将军与苏将军作为斥候打探敌方消息,此次我也向主帅请令一同前往。”
    几位军侯与小霍将军相处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对这位上司有了不少的了解。
    他向来是有主意的人。
    而且既然来战场,大家都是为了来立功的,若是一直龟缩在营帐里,岂不是给人看了笑话。
    见霍去病并非只是来混军功的孬种,他们自然高兴。
    只是……
    “校尉,末将怕两位将军将您了留在后方……”徐自卫谨慎的开口。
    霍去病道:“无妨。”
    他自会寻找战机。
    ……
    军队休整一日,赵信与苏建便作为斥候,一人带一万大军出了卫青大营往东南方向行军。
    到了半路,为了利于侦查,赵、苏两位将军带了三千轻骑先行查探,将两万大军留在后方。
    作为卫青的外甥,赵信和苏建带着霍去病出来,便已经足够担心,定然不敢再让他与他们一起前往。
    便也将霍去病留在了队伍的后方。
    戈壁滩上,大风吹过,便扬起了一层黄沙。
    寸草不生,满目荒芜。
    这便是大漠。
    霍去病见到赵信与苏建率轻骑离开,便带着自己的八百轻骑自行寻找战机。
    他并非莽撞之人,匈奴有诸多小部落,他带着八百轻骑只想早些小部落练手。
    霍去病便带着轻骑离开大军,经过商议,准备前往夫羊句山。
    第70章
    夫羊句山是在后世的蒙古国南戈壁省布勒干一带,这里是沙漠地质,却水草肥沃,曾是匈奴的草场。
    当初卫青大败匈奴右贤王便是在此。
    霍去病从张骞口中知道匈奴人的习性。
    他们是以放牧而生,哪里的草料肥美,就会将营帐扎在哪里。
    并且,匈奴人还会隔个两三年回到原来的草场进行放牧。
    夫羊句山附近有水源,水草肥沃,想来匈奴人不一定会放弃这片草场。
    霍去病想着与其在大漠中猫抓耗子,不如往夫羊句山方向,向沿途一路搜寻匈奴人的踪迹。
    数日之后。
    霍去病一行人奔袭了几百公里,越过戈壁沙滩,来到了夫羊句山。
    “校尉,属下在前面抓到了一个匈奴斥候。”勾钺将人带上来。
    霍去病骑在马上,看着跪在地上的匈奴人。
    这个匈奴人的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头发和胡子花白,年纪很大了。
    “籍若侯的人?”高原上阳光直射,霍去病微眯着眼睛,用匈奴语淡淡的问。
    那老年斥候本是认命的低着头打算一言不发,听闻这个汉庭的小将竟然道破他的来历,瞬间抬起了头。
    这是一个年轻小将,身上穿着一身软甲,手握长枪,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见他猛然抬头看他,小将声音依旧淡然:“看来我没猜错。”
    斥候在战场上征战十数年,从没有见过这般敏锐的小将,他泄了一口气:“看来这位小将很了解匈奴的情况,没错,我是籍若侯的人。”
    斥候作用是侦查,斥候在附近,说明籍若侯的大军便在这附近。
    因此,霍去病问道:“籍若侯的大军在哪?”
    这斥候避而不答,反而恐吓道:“不过就算你找到我匈奴大军,以你带来的这些人马,也不是对手,我劝你还是早点逃吧,莫要以卵击石。”
    不愿意带路,便没必要留其性命。
    “那我就偏偏以卵击石。”霍去病眼神看向前方,干脆利落的发号施令,“杀了。”
    刀起刀落,溅起的血,洒在了黄沙上。
    霍去病立即下令:“籍若侯大军可能就在附近,各带一对人马搜寻其踪迹,若搜寻到匈奴军队,都不要轻举妄动,先回来向我禀告。”
    籍若侯?若籍若侯真在这附近……
    众人心中一喜,齐声道:“诺。”
    青章学过几句匈奴语,他听得一脸懵,不由询问霍去病:“公子,您是怎么知道籍若侯就在附近的?”
    霍去病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青章闻言挠了挠脑袋,依旧不明白,他不敢问勾钺,忍不住求助的看着一旁的徐自为。
    徐自为瞥了一眼他:“你知道籍若侯是谁吗?”
    “不知道。”青章摇了摇头。
    徐自为解释道:“籍若侯是冒顿最小的弟弟,是伊稚斜的祖宗辈,都已经有七十五岁了。匈奴习俗是重少轻老,人老了,便容易老无所依,而籍若侯对这些老兵很好,因此有很多年纪大的匈奴兵前来投奔他。”
    青章一脸懵懂的看着徐自为。
    徐自为见青章的模样,失笑道:“你没有注意到吗?那个斥候是一个老人。”
    斥候是一个重要的兵种,若是匈奴其他的队伍,自然不会用一个老年人担任,唯有籍若侯。
    “原来如此。”青章闻言,恍然大悟:“难怪公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了目标,霍去病一行人在夫羊句山进行搜寻之后,在一处湖边找到了籍若侯的大军所在。
    经过勾钺的观察,发现籍若侯负责匈奴大军的粮草压送,并摸清了负责压送粮草的匈奴兵大概有三千人。
    他们这运气真是没谁了。
    不过八百对三千人,双方人数差距很大。
    勾钺向霍去病禀告了对方人数后,不由问:“公子,人数悬殊,是否要发起攻击?”


章节目录



穿越西汉我治好了霍去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木红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红溪并收藏穿越西汉我治好了霍去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