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吩咐周全、成安关好大门就歇息,他却了无睡意,到书房消磨时间。
    母亲给他的书里,夹着两张图。
    顾月霖展开来看,不至于如同看天书,却也没好到哪儿去。
    应该是机关消息、密室暗道的图,但他在这方面的涉猎,仅限于懂得怎样打开一些书柜书架的暗格,再多的一无所知。
    顾月霖没有做无用功的习惯,很快收起图,斟酌着放在什么地方最稳妥。
    下意识的,他视线落在空荡荡的偌大的书架和两个书柜。这是书房本有的,也不知有没有暗格、机关之类。
    他几乎是一寸一寸地检查、寻找机关,大半晌过去,一无所获。唯一算得上新发现的是,书架、书柜底部都已嵌入地下,无法移动。
    想多了?
    顾月霖有些累了,坐回到书桌前,喝了一杯已放至冷却的茶。
    随后脑筋一转,仍是不死心,开始研究眼前的书桌。
    又反反复复折腾了小半个时辰,按、拉、转地鼓捣一层抽屉的拉环期间,他听到了很轻微的一声响动。
    声音是在这房间响起,却绝不是书桌何处发出。
    顾月霖尽快回顾一番自己进门时的情形,绕着室内查看不同之处,没发现,注意力又回到书架、书柜。
    终于,他找到了答案:
    靠墙角的书柜底层的木板居然开启了,现出一个不大的黑漆漆的空间。
    顾月霖耐心即将用尽,也懒得顾忌别的,直接伸手下去摸索。
    到手的是一本小册子,再无其他。
    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回去落座,在灯下细看。
    那是一本言简意赅的手札,纸张为褐色,一页通常只有一两句话,看纸张、字迹的新旧程度,起码已有二十来年。
    手札上记载的,都是皇室、朝廷、顾家、蒋家近三十年的大事,譬如先帝驾崩、今上登基、朝廷用兵的年月日,譬如顾家老太爷、蒋氏的父亲病故。
    这些是顾月霖必须有所了解的大事小情,他的记忆与手札所写的完全吻合。
    再往下翻,逐页记录的是:
    元和十二年九月十三,顾逊身死;
    元和二十二年十月十九,五皇子端王身死;
    元和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七,京城及周边三省遇百年罕见之雪灾,遇灾身死者不计其数;
    元和二十三年正月十一,京城及周边时疫爆发,入夏方止。
    顾月霖没再往下看,心里、后背直冒寒气。
    今日之前的事记载无误,他可以认为是某个人经历之际便记下,那么,端王、雪灾、时疫的事便是未卜先知。
    要他斥一声胡说,就得先一步否定自己甄别纸张笔迹年月的眼力。
    他做不到。
    藏的如此隐秘的手札,是某个人恶作剧的可能有多大?
    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如果是真的,仅凭母亲和自己那点儿傍身的钱财,能不能支撑着熬过雪灾、时疫?
    时间相加长达半年左右,几乎不可能。
    顾月霖的心乱成了一团麻。
    第2章 二老爷展开顾月霖写的状纸,一字一句地阅读。
    夜已深沉,整座宅院陷入沉睡。
    醒着的只有顾月霖。
    他终于平静下来,有心再看手札,念头一起便打消。
    这一日受刺激的事情委实不少了,没必要给自己雪上加霜。
    他感兴趣的只是手札到底记了多少页,便从最后一页往前翻。
    翻了两页,头脑还来不及辨清楚意识到了什么,手已自有主张地翻回先前一页。
    褐色的无字纸张在灯光映照下,现出几行字的凹痕。
    逐个辨认实在太吃力。
    顾月霖从自己的书箱里找出一把吸墨的细沙,均匀地洒在纸上,再以一把小尺子来回轻推,字迹大致呈现出来,足够他读懂:
    手札为泄露天机之作,得遇有缘人时,余必已命归黄泉。
    此蒋氏一门,祖先蒋松。
    此宅为蒋家别业,地上为名家手笔,地下另有乾坤。
    芸芸众生劳苦一生,半生皆荒废在床榻之间,思来无益亦有趣。
    梦里不知身是客,梦里别有新天地。
    落款没有名字,只有年月日。
    竟然是皇帝登基那年。
    顾月霖脑筋一刻不得闲,手里也没闲着,将书房一切恢复到原样,母亲给的图揣在怀里,熄了灯,踏着月色回了寝室,和衣歇下。
    再多的,他实在没心力探究下去,得睡一觉缓缓神。虽然,已经数度怀疑自己在梦游。
    -
    卯正时分,蒋氏走进厨房。
    赵妈妈刚蒸好一屉千层馒头,见到自家太太,很是不安,“您怎么来了?时辰还早,再多歇一阵多好。”
    蒋氏笑容可掬,“晓得你厨艺好,可月霖在跟前儿的时候,我就想亲手给他做饭菜。”
    “明白,明白。”赵妈妈指了指居中长案上的食材,“您瞧着给少爷做些小菜,奴婢把粥熬好,备好带来的几色酱菜。”
    此时的顾月霖正绕着架子床寻找蹊跷之处。
    梦里别有新天地,绝不是写手札之人的感慨,只能是给有缘人的启示。
    比起昨晚,这次用的时间不长便有所斩获。
    架子床一个小小的暗格里,有一把钥匙;
    架子床向外挪动一截,靠地面的墙角糊着褐色的纸,纸质与手札所用的一样,扯下来,现出的平滑砖块中,有一块上面有个锁孔。
    顾霖试了试,钥匙和锁孔纹丝合缝,随即收好钥匙,把床挪回去,拭去挪动间留下的些许痕迹。
    所谓地下乾坤到底是怎样的,不妨留到晚间继续探究,白日里他另有要紧事。
    早餐就着熬得香浓的小米粥、千层馒头,享用母亲做的几色小菜,顾月霖吃得心满意足,告辞时说:“我到书房写点儿东西,随后得骑马出门一趟,见见旧相识,最迟傍晚回来。”
    蒋氏在意的是:“见同窗?自己去?”
    “自己去。”顾月霖笑得现出整洁的白牙,“娘,我十六了,同窗成婚早的都有抱上孩子的了。”
    蒋氏莞尔,“说的也是,尽量早些回来。”
    “成。”
    顾月霖在书房忙碌一阵子,便策马出门,径自去往城里。
    他要见旧相识不假,却非同窗,走这一趟是为讨债。
    -
    上午,顾家二老爷坐在书房,心不在焉地听管事挨个进来回事。不会有大事,也不会有喜人之事,他一味嗯啊地应声敷衍,吩咐管事自己看着办。
    顾家繁荣过三世,其后渐渐趋于没落。
    顾逊在世的时候,境遇有所好转,怎奈身子骨不好,是个短命的。
    二老爷是庶子,很多年时时记得嫡庶之分,满心巴望着长兄长袖善舞,给自己谋个小官,或是谋一条财路。
    等长房只剩下孤儿寡母,二老爷就把嫡庶之别抛到了九霄云外——三房四房也是庶出,谁也别说谁。
    近几年,二老爷满脑子想的都是把能撵走的撵走,这样一来,分家的时候能多得一些产业。要是不分家强撑着,最终只能是耗尽公中所有,一大家子抱团儿喝西北风。已然如此,就得做最划算的选择。
    做局撵走长房之后,二老爷大大地松了口气,有了这开头,日后拿捏顾月霖那小子更不在话下。
    假如那小子在窘境中还能参加乡试且能金榜题名,顾家自然要毕恭毕敬地请他回来光耀门楣;
    若相反,乡试过后便寻由头将之逐出宗族,那么,二房便是正正经经的一家之主,接手嫡枝该分的祖业是顺理成章。
    如何都有利可图的大好局面,二老爷只一想便喜上眉梢,笑弯了双眼。
    有小厮进门来通禀:“回二老爷,四少爷来了,要见您。”
    顾月霖在同辈间行四。
    二老爷的笑意敛去大半,眼中闪过狐疑,“请。”
    顾月霖进门来,恭恭敬敬行礼问安。
    二老爷让他落座,唤人上了茶点,笑呵呵问道:“为何回来见我?”
    顾月霖欠一欠身,道:“二叔是知道的,我出外求学之前,课业之余,管着家母陪嫁的产业。”
    “我自然记得,但你如今不是运道不济么,放心,等你们的背运过去,一切如常。”二老爷愈发地和颜悦色,“若是你在外头,过起了自己的一份日子,外人定要生出诸多猜测。你若是手头不富裕,我每个月多给你十两银子便是,到底才十六,哪有花钱的地方。”
    “家中的事长房自然能搁下,可我娘那些陪嫁,于情于理都该由我们掌管,不论我们身在何处。”顾月霖的语气不容置疑。
    二老爷不由得凝眸打量说话的人,或者说,到此刻才正眼看这个侄子。
    那小子身上竟有了几分慑人的气势,眉宇间却没了年少时惯有的忧郁,显得平和内敛。


章节目录



首辅生平二三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步云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步云时并收藏首辅生平二三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