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下一辈多出去看看。
    年轻人出去长见识了,才能看的多,也许能看到我们这些老人看不到的东西。
    也是那时候,我放手让你爸还有你的那些叔伯们出去的。
    以前,只要赵家庄有什么大事情,都是我带着两个兄弟一起去。
    后来,基本上都是你爸他们这一辈出去了。
    你别说,他们出去后,还真提了不少意见。
    那时候你应该记事了。
    那时候,我们赵家庄只有一个烧砖窑,还是因为庄子上不少人家自己要起房子,有需要才弄的。
    你爸他们经常往城里跑,送菜卖菜什么的,这慢慢的就知道了市场上需要什么。
    烧砖窑规模扩大了不说。
    还有那些蔬菜大棚,养鱼塘和养虾塘。
    养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价格贵,能多赚点。
    城里人喜欢什么,不都是你爸他们琢磨出来的。
    眼界宽了,这见识就多了。
    有见识了,不就有本事了。
    赵家庄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大家都有了除了田里的活之外的其他赚钱门路。
    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样?“赵金富笑道。
    赵丙超想了想,好像的确是这样。
    以前那些长辈们聚在一起,多数说的都是田里的活。
    后来......
    即使说田里的活,那说的也不光是种什么庄稼,很多人说的是,今年城里什么东西多了,不怎么卖上价钱了。
    或者是他们四处逛了一下,今年种什么的少,明年什么东西价格贵,应该种什么。
    不过,更多的人说的是,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活,又赚了多少钱。
    那时候,庄子里不止有烧砖窑了。
    还有你奶奶们的蘑菇房,豆腐坊,麻油坊,专门挂粉丝或者弄挂面的手工坊。
    往外面看呢,你二伯弄了几辆卡车,全国各地跑拉货。
    你爸呢,拉了一帮人弄了个施工队,到处给人家盖房子赚钱。
    当然了,庄子里原来的那些产业也没有荒废。
    因为生产模式比以前先进了,不再是一把锄头,一把镰刀在地里干一天。
    机器派上用场后,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
    农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土里刨食的代名词了。
    再后来......
    “爷爷,其实我还有个问题。”赵丙超突然笑了笑。
    “你说,爷爷听着呢!”赵金富笑眯眯的捧着玻璃瓶子。
    难得啊,宝贝孙子主动来找自己问这些问题。
    这点可比他爸要强多了。
    “爷爷,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不止是赵家庄,全国各地,几乎都掀起了一股南下打工的风潮。
    因为这股风潮,不少地都荒废了。
    还有,能出去打工的都是壮劳力。
    这在无形中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和弱小化。
    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爷爷,那时候您不担心赵家庄也会变成这样吗?
    那时候赵家庄虽然日子过的也挺好的,但是年轻人都喜欢往外跑,不会把赵家庄原本的平衡打破吗?“赵丙超认真问道。
    赵金富仰头哈哈笑了笑。
    然后又拿起瓶子喝了一口枸杞水。
    “当然想过了,我也害怕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起初,我心里是有点抵触的,我那时候觉得农民的本分就是在地里忙活。
    农民不种地了,都跑去工厂里打工了,那谁种粮食给大家吃?
    那时候已经不像以前了。
    以前的时候,只要是庄子上的人出去,离开县城,都是要开介绍信。
    到了一个地方,要是拿不出介绍信出来,那是要被当成盲流的。
    哪像现在啊,一张身份证,想去哪就去哪。
    所以,开始的时候,我有点抵触。
    但是你姑奶和我聊了一次。
    她说,年轻人对什么都好奇,你越不让他们去干什么,他们越想干什么。
    与其这样,堵不如疏,不如大大方方的让他们出去。
    在他们的眼里,外面是个花花世界,是天堂一样的地方。
    好,那你们就去享受吧!
    你姑奶有几句话说的很对。
    是大家想去打工吗?是喜欢进厂吗?
    都不是,他们只是被迷惑住了,认为那边到处都是黄金。
    认为到了那边就能发财,就能挣的比赵家庄要多,这才是他们想去打工的目的。
    要是他们在外面过的还不如赵家庄呢?“赵金富笑道。
    赵斌超明白了。
    说白了,还是爷爷对赵家庄有信心。
    赵家庄的日子过的舒坦,那是全省有名的,政府宣传了不知道多少次,谁不知道淮县的赵家庄人日子过的舒服?
    而苏省又是全国有名的经济大省,这日子肯定比很多地方要强。
    “要是说自己学习好,去外面上学这些,我大力支持。
    就像是你德水叔叔一样,人家不止是去了首都上大学。
    还一直念到博士,去了国外上学。
    这样的人我都不希望他回来,回来没前途。
    但是纯粹的就是想赚钱的呢?
    行,你们去,我不拦着,但是我也不会说像支持德水那样支持。
    你在外面挣到大钱了很好,我替你家里人高兴。
    要是挣的不如家里多呢,那还不如回家呢,家里老人在,至少能享天伦之乐,不在外面受苦。
    超超,在外面打工的日子不一定很舒服的。“赵金富意味深长的说道。
    赵丙超怎么可能不知道。
    在外面打工可没家里舒服。
    吃住不如意不说,还不能偷懒。
    要说挣的多,能存下钱还好,外面诱惑那么大,年轻人怎么可能存的下钱呢?
    “每个人想出去打工,都会来我家和我说一声。
    那时候,我就说了,年轻人多出去走走挺好的。
    我就一个要求,不准干犯法的事情,谁干犯法的事情了,我不会再让他进赵家庄。
    不过还好,赵家庄的孩子从小就懂事,这还真没人敢干犯法的事情。“赵金富笑道。
    赵丙超点点头。
    好像是。
    不过,出去打工的风潮也就风靡了一两年,然后出去打工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第944章 番外赵家庄三部曲(八)
    “年轻人出去,总算也是见了点世面。
    钱挣没挣到不说,这看到的事情肯定要比在县城看到的要多。
    还是有点好处的。
    我当时记得很清楚。
    就村尾的那个你老憨爷爷家,不是三个儿子吗?
    最小的儿子小儿麻痹症,腿不好,基本上不能算个劳动力。
    其他两个儿子日子其实过的不错,但是当时那个二儿子不也是跟风出去了一趟吗?
    结果呢,出去不到半年就回来了。“赵金富笑道。
    赵丙超笑笑,好像是这么回事。


章节目录



回归八零再就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迷途不迷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途不迷途并收藏回归八零再就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