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是大唐律例明令禁止的,各府必会推诿撇清,但文脉却是永昌人最看中的东西,抢夺脉势犹如挖人祖坟,如此仇怨,他们必生嫌隙。”
    “永昌想筑起铜墙铁壁,内里早就烂透了。”无奇顺着姜宴清的话说了一声。
    随后,他又拿出一封信,“九公子,益州府送来消息,找到那位老兽医了,他说记得卖鹰卫马的那个人。”
    “兽医铺子开张第一日,卖马人是最后一位客人,他到铺子里寻医,却自己动手给马修理鬃毛、钉马掌手法娴熟。”
    “刻意伪装、上等宝马加上怪异举动,令兽医印象深刻,甚至记得卖马人无意间掉落的路引上写的是周。”
    周……
    姜宴清点点头,心中已有计较。
    林府那日,帮助沈缨往林玉泽院中送匕首的人叫周小成。
    他是林府的一个护卫,不甚显眼,今年二十七,还未娶妻。
    沈缨虽算不上聪明,但并不莽撞,办事前还是有几分谨慎的。
    今日若不是知道这个地方有人设阵,绝不会贸然过来查看。
    她既然选择隐瞒,必定是相熟之人。
    按年纪推算,二十年前,四、五十岁,身体健壮,擅养马。
    当时能远行至福州,并且有机会为冯华效力的只有周家祖父——周庚年。
    这个人善名在外,对沈家颇多照顾。
    周、沈两家交情较深,甚至,他还查到周小成对沈缨颇有心意。
    难怪沈缨要隐瞒。
    但他们有言在先,可由不得她坏事。
    姜宴清眯眼望向远处,沈缨单薄的身子已融入雨中,只留了一道灰影。
    他不由得在想,若霍三肯留下助他,鹰卫一案定然事倍功半。
    只可惜,狡猾之人最懂趋利避害。
    霍三如今只想隔岸观火,留下沈缨也是笃定自己不会拿个女子如何。
    永昌之事复杂难控,他虽早有准备,却也诸多受限。
    皇帝还说偌大的小长安人才济济,必能寻得良将。
    谁曾想,他能用之人竟只有一个心思复杂的小女子?
    另一边,沈缨跑得急,一想到姜宴清还在后头,她便没了避雨的心思。
    于是一路疾奔回家,湿成一只落汤鸡。
    然而,她刚换了衣裳雨就停了。
    她泄气地坐在床边,觉得姜宴清简直就是克星,每次遇见,她就要遭殃。
    晚间,沈诚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狼吞虎咽吃了八个包子才缓过劲来。
    据他说官府经过一整日排查,总算找出几可疑之人,多是乞丐,也有两个途径此处的游侠。
    各府也协助抓人,送来几个疑犯,姜宴清全都收押却未审问。
    沈缨“哦”了一声,并未细问。
    她比谁都清楚死者情形,根本就不是被谋杀,哪有凶手?
    沈缨又忍不住劝导了沈诚一番便回屋了。
    她从柜子里翻找出最后一瓶给周小成特制的药粉,又从柴房里挑了件还算华贵的礼物。
    周庚年生辰快到了。
    周家虽不大办,但她作为晚辈还是得尽些心意的。
    况且,她还有更紧迫的事要和周庚年商议。
    再晚,姜宴清就该查到周家头上了。
    然而,第二日清早。
    当她极其小心地抄近路拐入周家住的那条巷子时,却看到了靠墙而立的无奇。
    他一身墨色常服,站在树荫下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
    他既然守在这里,那么姜宴清……定然也在。
    “吱呀”,周家的门被推开。
    沈缨面色一变,下意识地站直身子,却是周小成走了出来,看样子是着急出门。
    “阿缨,你这么快就到了?”
    这话听着奇怪,沈缨看了眼树荫下的无奇,走到周小成跟前,疑惑道:“你知道我来?”
    周小成擦了擦汗,说道:“姜县令说来的路上他托你去市集买东西,所以让我过去接你,没想到,你这么快。”说着便接过她手上的东西。
    沈缨抿了抿唇,松开手揉了揉胳膊,勉强笑道:“是啊,周家是整个永昌最和睦良善的人家,县令大人早就想来探望,这些都是他吩咐买的。”
    她将背篓放下,将自己收拾好的几条鱼也递上去,“这是我自己抓的,你和祖父炖汤喝吧。”
    周小成高兴地将鱼拎在手上,随后压低声音说:“这位新县令可真能折腾,不过,他怕是做不了几天就得打道回府了。”
    竟连周小成都这么说,看来姜宴清短短时日内得罪了不少人。
    见沈缨疑惑地看向过来,周小成重重点了下头,又说:“听闻,黑市有人买他的命,价值一万金。林府出事后,他又是招募新衙役,又是整顿诏狱,还到王家游说,建议玉山雅集重开。”
    “你也知道,林家为了将王家在学子中的威望压下去没少下功夫,费了好几十年的功夫才将鹿鸣苑做得如今声势。姜大人简直就是虎口夺食,这种做派谁能容他。”
    沈缨不予置评,顺着他的话说了句:“此人确实狂妄。”
    周小成一路又说了不少消息,还问起凶肆的那个案子,说官府对流民和外域商人登记不力,类似命案以前就发生过,但从未被重视。
    “人们都说,那一带阴气重,常有恶鬼索命,乞丐流民本就弱势,寄居在那种屋子里,压不住邪气。”
    “简直是胡说八道……不过,小成,眼下是多事之秋,以后这些事还是少听少说为妙。”
    周小成点点头,说:“听你的。”
    沈缨微微一笑,没有多言,看上去对这些事浑不在意。
    她心中却忍不住担忧,谁能想到她还在浑水中插了一脚?
    又有谁能想到所谓的荒宅案不过是开头,往后还不知要挖出多少乌糟事来。
    此时,恰好走到厅堂门口。
    她一抬头就看到姜宴清一袭天青色常服端坐在主位,清隽的面容上挂着三分薄笑。
    他手上拿着茶碗,正与周小成祖父周庚年说话。
    他的声音清润如泉,不急不徐,能轻而易举地令人放下戒备,若不知其手段还真以为是什么良善人。
    他正在说:“周老先生常做善举,宅心仁厚,帮扶邻里,家中子孙上进,友爱亲睦,难怪家族繁荣,永昌百姓理应以周氏一族为楷模。”
    “不敢当,大人过誉了。”
    周庚年坐在下首位,依旧穿着一身半旧的衣衫,神情谦卑,听到夸赞淡淡笑了一下。
    姜宴清嘴角挂起一个浅浅弧度,忽然抬手,指着墙壁上一幅达摩图,说道:“一切人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
    “本官听闻周老先生颇好佛理,不知对这番说辞有何解?”
    “草民字都不识几个,哪敢说懂。”
    周庚年面色微变,谨慎地回了一句。
    见姜宴清依旧看着他,于是又说:“心境澄明,便能避神弓鬼矢,老夫也只有这般拙见了。”
    “澄明,甚好。”姜宴清抿了口茶,放下茶碗,向门口看来。
    注:
    1.“一切人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引自佛经《长阿含经》
    2.《菜根谭》中有言:“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
    第十九章
    沈缨抬手将往里冲的周小成往后拨了一下,自己走上前行礼。
    随后,她便站在堂屋中间。
    而周小成则走到周庚年身后,目光谨慎地看着姜宴清。
    屋内气氛凝滞而紧绷。
    主位上的姜宴清将各人神情收入眼底,随后将一只铜铃铛放在木案上。
    他望着沈缨说道:“昨日,你与本官说沈家与周家相交数年,关系亲厚,知之甚深,那便由你向周老先生请教,此物与文昌塔阵法有何渊源。”
    那铜铃铛里头挂了一张符纸,摇动并无声音,但若在野外,以特殊阵法排列,遇风便会有响声,呜呜声如号角。
    沈缨心中早有准备,知道姜宴清绝不会无故来周家做客,定是查到了证据。
    而她,也会因为刻意隐瞒而被他迁怒。
    沈缨从未想过开罪姜宴清,既然他已经查到这儿,自己装糊涂也没用。
    于是她并未迟疑,向周庚年跟前走了两步,认真道:“周祖父,昨日,官府在西郊山上发现诡异阵法,有巫蛊诅咒之嫌,大唐律例对此明令禁止,你为何明知故犯?”
    她说得直白,一双眼紧盯着周庚年,发现他眼神晃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如初。
    他皱起眉头,在眉川折起一段深痕,不解道:“这话从何说起,老夫从未摆过什么阵法。”
    “您精通相马之术,可闻声辨马的好坏。其实,辨人亦是如此,掌纹、指印、足迹……各人各异,您是否去过,杜鸾一验便知。”
    <a href="https:///yanqing/27_b/bjzmk.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27_b/bjzmk.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章节目录



应长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龙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龙楼并收藏应长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