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府学只是教书的地方,但府学教出来的士子多半是要去春闱的,春闱每三年就要上榜那么多人。
因而没人谁敢小看这样的地方,没人敢轻视这里的师长。
而叶子皓以状元之名、城守之尊,从一开始就以谦和后进的姿态与师长们相处,也得到了师长们的看重和信赖。
未来,他们都会是亦师亦友的存在。
几筐莲蓬、几个西瓜,不值什么钱也不是重点,重点是今天他们来了,也交流、沟通了最近的事情。
这不是普通吏政,不是叶大人正在审理的案子,而是事关百姓、士子福祉的事情。
自然,府学师长们知情有数,也会在必要时为人证、为上达天听时帮叶子皓美言几句。
盛名在外固然累,但若无名,谁听你说?谁信你说?
叶子皓以农门状元的身份,初到青华州就顺风顺水、广积声望、以自身魅力得到无数人追随、爱戴、称赞、信赖。
凭的就不只是他十几年寒窗所读的书了,他懂得利用一切资源为自己造势、把握一切机会将百姓利益最大化。
他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百姓的人气,正所谓水涨船高,也便是如此。
回到府里,大家便各自回去歇息,既然事情都忙完了,当然要好好歇歇,明天又是新的忙碌一天。
自七月二十二开始,当初分派几路下去县城送钱的一行人,便浩告荡荡、热热闹闹地陆续进了城。
不过大家去的县城不一样,回来也就从不同的城门回来。
但每支队伍也都有不少人,再加上车马、吏从、府卫、府兵的阵仗,立刻就轰动了街头。
第857章 带着他们发家
知道他们是一路奔波去县城送钱粮的,百姓们夹道相迎,说了许多感谢的话。
那些在官场混了多年的主簿们、从官们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面,而且自己的努力被人如此肯定、赞扬,
一时之间心里也是激动欢喜,有的还热泪盈眶,觉得自己这一路的辛苦都值得了。
为官者若能得朝廷嘉赏、得上司倚重、得百姓爱戴,便是最荣耀的事情。
陆续回来的人都被叶子皓特许先回家休息,歇好了第二天再来汇报工作。
如此有人情味儿的上司,可让大家更加感受到了温暖。虽然他们此行是职责需要,也是领命而行,再辛苦也是他们份内的事,必须做到的事。
但上司却知道你的辛苦、体谅你的辛苦,这就够了,比说一百句虚伪的客气话更实在。
第二天早上,大家都早早地来了,在叶子皓到衙门时,便过来汇报工作,将这一路拟写的资料、文书交给他。
叶子皓匆匆看了一眼便道:“一会儿我还得升堂,稍后再看,你们辛苦了,晚上到我那里喝一杯,再来详聊。”
几人立刻高兴地作揖答应了,便识趣地退下。
大人不但许了他们休息时间,晚上还摆犒赏宴,而不是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们的辛苦,跟着这样的大人当官,真是幸运。
他们走后,叶子皓便将那些资料交给叶华英,低声道:“华英哥,你拿回去把这上面的数目都算一遍,等中午再与周先生对一下。”
叶华英便领了任务回后衙去了,而叶正诚则收拾了今天要升堂的的东西,同叶子皓往前头去了。
叶正诚和叶华英回来,叶子皓就觉得轻松多了。
再加之最难办也最有大成效的三个项目如今都落实了,而且取得不错的成绩,叶子皓心里是松了一大口气的。
就算这官只能做到这里,他也觉得值得了。
而那八十三件案子,估计这个月就能全部审完,虽说最近又收到几张新状,但多是民事纠纷,容易调解。
而且有人递新状,也是因为信任新任城守,觉得自己处理不了了,就跑来找叶大人评理。
但叶子皓身为城守却不能私下调解,不然私下发生了什么,若有人诬陷他私收贿赂,他都有嘴说不清。
因而,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儿,他也会先收状纸,再择日升堂当众处理。
而今天,因为六房主簿都已回岗,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有个结局。
当天衙门也更新了这个结果,让外面关注的百姓们都知道,钱已拨到了百姓和各县学还有府学手中,而剩下的钱还有多少,打算做何用,也在墙上写着呢。
当天中午,叶子皓也给颜榜眼和李探花写了私人书信,又写了折子,准备第二天送出。
当天傍晚,叶子皓在水榭设宴款待一众从官们,又说了一些此行辛苦但大有收获的话。
傍晚时天气也凉爽起来,秋风晚起,拂过池面,将荷叶吹得微微摇晃,他们喝酒也很尽兴,到夜渐深时才撤席。
叶子皓安排了城守府的马车送他们回去,因人数太多而且住的方向不同,他也没有多的马车。
因此,他用自己的城守马车送了主簿们回去,再安排了几辆平板马车把其他从官们送回。
这样体贴细心的安排,让大家都很感动。
不是他们没钱到街上叫马车,而是叶大人担心他们醒多了路上不安全,要派了马车送到家才放心,而且每辆马车还带了两名府卫。
大家开开心心地离开了,叶子皓和周先生却又到西厢房说了许久的话,因为他需要司户跟进那些穷苦百姓的后继生活。
不是说今天我行善给了你一笔钱,我得了善名以后就不管了。
要知道不管是富裕的还是穷苦的人,不管是繁荣的县城还是贫瘠的县城,都是他的管辖之地。
他不是博名而来,而是要真实为百姓做点事。
因而他在第一步解决了百姓眼前的苦之后,就要想办法改善他们生活的环境,甚至要带着他们发家才行。
若将穷县变富县,将富县变更富的县,这才是本事,是官绩。
就如叶青凰以前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靖阳时,他们发家后不是给亲戚们钱财,而是带着他们一起做买卖,帮着他们把买卖做起来。
这样即使他们离开了靖阳,大家的生活不会有丝毫退步,赚头一样还在。
而今他身居四品城守之位,有更大的权利、有更多的机会,也有更好的便利,当然也有更重的担子。
此翻周先生他们下县城,通过核实有资格领取衙门接济钱粮的人家,也将名单与各家实情都记录在档。
各镇上报各县,各县上报府衙,府衙再上报朝廷,这样朝廷、皇上就能知道这天下是个什么情况了。
而现在叶子皓就是要通过这份在档名册,了解各家实情后,做出一些实际的带动。
比如这座穷村地贫,是因为种稻产量不高导致收粮不多而穷苦,那若是种红薯呢?种大豆呢?
如果这座穷县水资源丰富,田地却少因而产粮也不多,那若是捕鱼呢?大量养鱼往邻县供货呢?
以往一个渔夫,也就是靠水吃水,自家打渔自家卖,自家赚钱自家用,但若是官方牵头送你鱼苗,或者依靠本身就拥有的丰富鱼资源,帮你找到销路,或是以市价收了你的鱼,再由官方转卖给别处呢?
这样不但百姓有了稳定的收入,衙门里也能赚上一笔呢。
总不能因穷而闲坐等死吧?只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带动人手都忙碌起来,自然会找到商机,也就找到可吃的粮。
这想法,自他们往县城送钱后,叶青凰就和叶子皓提起了。
俩人商议过许多种可能性,现在也只和周先生沟通一下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还没有在衙门公开说。
周先生听后却是哈哈大笑,说出一句话。
“子皓啊,我都担心咱们东华州那位,自己已不用操心什么事儿了,跟着你走就行了。”
第858章 提前防冬
“到时你们两大青天回朝述职时,可要扬眉吐气、昂首挺胸了,皇上也会以你们为荣的。”
“呵呵,若是那样也值了。”叶子皓笑道。
到不觉得那样就一定扬眉吐气,但昂首挺胸是肯定可以的。
俯仰人间、无愧天地君亲师。
既然想法可行,接下来他们就要为这计划做准备了。
“子皓,眼下到没什么,百姓总还有口饭吃,但要提防寒冬。”
周先生却突然想起来一些事情,表情严肃起来。
“这青华州有不少县城在西北方向,冬天一样很冷,又没有八王山屏障,怕是寒风猎猎、冰封千里。”
“听闻以往每年冬天都能冻死不少人,若塌了屋院,又能死一批,还有牲畜、田地损失也不少。”
“正所谓屋漏偏缝连夜雨,受灾最重的往往都是穷县,富县百姓家房屋多是泥砖,甚至青火砖,反而安稳许多。”
“这些都是我们这一趟听垦荒百姓说的,也有寒门学子反应过自己村子的情况。”
“因不与咱们正在办的三个项目有多少关系,便没有在文书中写出来,目前只是我们听说了,要及早防备才好。”
因而没人谁敢小看这样的地方,没人敢轻视这里的师长。
而叶子皓以状元之名、城守之尊,从一开始就以谦和后进的姿态与师长们相处,也得到了师长们的看重和信赖。
未来,他们都会是亦师亦友的存在。
几筐莲蓬、几个西瓜,不值什么钱也不是重点,重点是今天他们来了,也交流、沟通了最近的事情。
这不是普通吏政,不是叶大人正在审理的案子,而是事关百姓、士子福祉的事情。
自然,府学师长们知情有数,也会在必要时为人证、为上达天听时帮叶子皓美言几句。
盛名在外固然累,但若无名,谁听你说?谁信你说?
叶子皓以农门状元的身份,初到青华州就顺风顺水、广积声望、以自身魅力得到无数人追随、爱戴、称赞、信赖。
凭的就不只是他十几年寒窗所读的书了,他懂得利用一切资源为自己造势、把握一切机会将百姓利益最大化。
他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百姓的人气,正所谓水涨船高,也便是如此。
回到府里,大家便各自回去歇息,既然事情都忙完了,当然要好好歇歇,明天又是新的忙碌一天。
自七月二十二开始,当初分派几路下去县城送钱的一行人,便浩告荡荡、热热闹闹地陆续进了城。
不过大家去的县城不一样,回来也就从不同的城门回来。
但每支队伍也都有不少人,再加上车马、吏从、府卫、府兵的阵仗,立刻就轰动了街头。
第857章 带着他们发家
知道他们是一路奔波去县城送钱粮的,百姓们夹道相迎,说了许多感谢的话。
那些在官场混了多年的主簿们、从官们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面,而且自己的努力被人如此肯定、赞扬,
一时之间心里也是激动欢喜,有的还热泪盈眶,觉得自己这一路的辛苦都值得了。
为官者若能得朝廷嘉赏、得上司倚重、得百姓爱戴,便是最荣耀的事情。
陆续回来的人都被叶子皓特许先回家休息,歇好了第二天再来汇报工作。
如此有人情味儿的上司,可让大家更加感受到了温暖。虽然他们此行是职责需要,也是领命而行,再辛苦也是他们份内的事,必须做到的事。
但上司却知道你的辛苦、体谅你的辛苦,这就够了,比说一百句虚伪的客气话更实在。
第二天早上,大家都早早地来了,在叶子皓到衙门时,便过来汇报工作,将这一路拟写的资料、文书交给他。
叶子皓匆匆看了一眼便道:“一会儿我还得升堂,稍后再看,你们辛苦了,晚上到我那里喝一杯,再来详聊。”
几人立刻高兴地作揖答应了,便识趣地退下。
大人不但许了他们休息时间,晚上还摆犒赏宴,而不是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们的辛苦,跟着这样的大人当官,真是幸运。
他们走后,叶子皓便将那些资料交给叶华英,低声道:“华英哥,你拿回去把这上面的数目都算一遍,等中午再与周先生对一下。”
叶华英便领了任务回后衙去了,而叶正诚则收拾了今天要升堂的的东西,同叶子皓往前头去了。
叶正诚和叶华英回来,叶子皓就觉得轻松多了。
再加之最难办也最有大成效的三个项目如今都落实了,而且取得不错的成绩,叶子皓心里是松了一大口气的。
就算这官只能做到这里,他也觉得值得了。
而那八十三件案子,估计这个月就能全部审完,虽说最近又收到几张新状,但多是民事纠纷,容易调解。
而且有人递新状,也是因为信任新任城守,觉得自己处理不了了,就跑来找叶大人评理。
但叶子皓身为城守却不能私下调解,不然私下发生了什么,若有人诬陷他私收贿赂,他都有嘴说不清。
因而,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儿,他也会先收状纸,再择日升堂当众处理。
而今天,因为六房主簿都已回岗,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有个结局。
当天衙门也更新了这个结果,让外面关注的百姓们都知道,钱已拨到了百姓和各县学还有府学手中,而剩下的钱还有多少,打算做何用,也在墙上写着呢。
当天中午,叶子皓也给颜榜眼和李探花写了私人书信,又写了折子,准备第二天送出。
当天傍晚,叶子皓在水榭设宴款待一众从官们,又说了一些此行辛苦但大有收获的话。
傍晚时天气也凉爽起来,秋风晚起,拂过池面,将荷叶吹得微微摇晃,他们喝酒也很尽兴,到夜渐深时才撤席。
叶子皓安排了城守府的马车送他们回去,因人数太多而且住的方向不同,他也没有多的马车。
因此,他用自己的城守马车送了主簿们回去,再安排了几辆平板马车把其他从官们送回。
这样体贴细心的安排,让大家都很感动。
不是他们没钱到街上叫马车,而是叶大人担心他们醒多了路上不安全,要派了马车送到家才放心,而且每辆马车还带了两名府卫。
大家开开心心地离开了,叶子皓和周先生却又到西厢房说了许久的话,因为他需要司户跟进那些穷苦百姓的后继生活。
不是说今天我行善给了你一笔钱,我得了善名以后就不管了。
要知道不管是富裕的还是穷苦的人,不管是繁荣的县城还是贫瘠的县城,都是他的管辖之地。
他不是博名而来,而是要真实为百姓做点事。
因而他在第一步解决了百姓眼前的苦之后,就要想办法改善他们生活的环境,甚至要带着他们发家才行。
若将穷县变富县,将富县变更富的县,这才是本事,是官绩。
就如叶青凰以前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靖阳时,他们发家后不是给亲戚们钱财,而是带着他们一起做买卖,帮着他们把买卖做起来。
这样即使他们离开了靖阳,大家的生活不会有丝毫退步,赚头一样还在。
而今他身居四品城守之位,有更大的权利、有更多的机会,也有更好的便利,当然也有更重的担子。
此翻周先生他们下县城,通过核实有资格领取衙门接济钱粮的人家,也将名单与各家实情都记录在档。
各镇上报各县,各县上报府衙,府衙再上报朝廷,这样朝廷、皇上就能知道这天下是个什么情况了。
而现在叶子皓就是要通过这份在档名册,了解各家实情后,做出一些实际的带动。
比如这座穷村地贫,是因为种稻产量不高导致收粮不多而穷苦,那若是种红薯呢?种大豆呢?
如果这座穷县水资源丰富,田地却少因而产粮也不多,那若是捕鱼呢?大量养鱼往邻县供货呢?
以往一个渔夫,也就是靠水吃水,自家打渔自家卖,自家赚钱自家用,但若是官方牵头送你鱼苗,或者依靠本身就拥有的丰富鱼资源,帮你找到销路,或是以市价收了你的鱼,再由官方转卖给别处呢?
这样不但百姓有了稳定的收入,衙门里也能赚上一笔呢。
总不能因穷而闲坐等死吧?只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带动人手都忙碌起来,自然会找到商机,也就找到可吃的粮。
这想法,自他们往县城送钱后,叶青凰就和叶子皓提起了。
俩人商议过许多种可能性,现在也只和周先生沟通一下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还没有在衙门公开说。
周先生听后却是哈哈大笑,说出一句话。
“子皓啊,我都担心咱们东华州那位,自己已不用操心什么事儿了,跟着你走就行了。”
第858章 提前防冬
“到时你们两大青天回朝述职时,可要扬眉吐气、昂首挺胸了,皇上也会以你们为荣的。”
“呵呵,若是那样也值了。”叶子皓笑道。
到不觉得那样就一定扬眉吐气,但昂首挺胸是肯定可以的。
俯仰人间、无愧天地君亲师。
既然想法可行,接下来他们就要为这计划做准备了。
“子皓,眼下到没什么,百姓总还有口饭吃,但要提防寒冬。”
周先生却突然想起来一些事情,表情严肃起来。
“这青华州有不少县城在西北方向,冬天一样很冷,又没有八王山屏障,怕是寒风猎猎、冰封千里。”
“听闻以往每年冬天都能冻死不少人,若塌了屋院,又能死一批,还有牲畜、田地损失也不少。”
“正所谓屋漏偏缝连夜雨,受灾最重的往往都是穷县,富县百姓家房屋多是泥砖,甚至青火砖,反而安稳许多。”
“这些都是我们这一趟听垦荒百姓说的,也有寒门学子反应过自己村子的情况。”
“因不与咱们正在办的三个项目有多少关系,便没有在文书中写出来,目前只是我们听说了,要及早防备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