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安排就是了。”
“晴芳,要是我把二姐夫和二姐带出来打工,你说怎么样?”
夏晴芳想到上辈子,二姐两口子也出来打工的,只是过几年了。
“可以啊,只要他们出来就行。”
“好,等过年的时候,就问问看,要是在外面打工,我二姐的日子也好过些。”
晚上的时候,还在下雨,不能去摆摊了,休息一天,也没做什么。
就是挽了不少毛线,不光是有羊毛的,还有兔毛的。
她晚上的时候就开始起针了,织毛衣的针早就买了。
开始秦乐阳还没有注意,等看到她已经织出一厘米的时候,十分惊讶。
“你这么熟练啊,跟谁学的?”
“在厂里缝盘的时候,跟她们学的,我还去她们宿舍学过呢。”
“原来如此,我看你这要不了几天就能织好一件毛衣了。”
“没有花,只是平针的话就很快,我还是打算织一点简单的花,小孩子穿着好看。”
“行,以后你就织毛衣,活我来干。”
下半夜雨小了,他们想着明天可能就不下雨了。
早上一看,果然没有下雨了,秦乐阳开始整理院子的落叶。
“刚刚肖主管传呼我,让我去拿货,说最近要清理夏季的尾货。”
秦乐阳和夏晴芳打招呼。
“嗯,注意安全。”
刚刚台风之后,也不知道街道怎么样。
“我等会去街道那边看看,要是可以摆摊,就准备晚上摆摊的事情。”
两人分工合作。
夏晴芳去了街道,看到一些工作人员在清理街道的水和树枝,估计晚上是真的能摆摊了。
两边的门市和商场在正常营业。
她去逛了逛,给孩子买了一些秋冬装。
现在这边要买很厚的外套,那是没有的,羽绒服都没有买的。
因为这边的冬天不冷,不穿羽绒服,最多就是棉服。
她也不打算给孩子买羽绒服,怕跑毛,就买了厚的棉外套裤子,袜子都买了。
当然还有鞋子。
都是估算着买的,要是孩子在身边的话就好了。
夏晴芳就想给自己买很多得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现在有钱了,自然是把钱花在孩子身上。
这边商场里面的衣服也不贵,都很平价。
她很快就买了两大包,然后才去买大人的。
买了孩子的,自然也要给公婆买,给公婆买了,当然也要给自己爸妈买。
最后买得实在太多了,还是叫商场的人送回来的。
秦乐阳那边拿了货回来,夏季的很多。
这些衣服估计北方不会喜欢,那边都冷起来了,这样现在这里还在穿短袖。
她把衣服压实,用一个大袋子装上,给自己爸妈写信。
看到秦乐阳回来,让他给他爸妈写信。
秦乐阳写了几句话,下午就把这些拉去寄了。
还给其他下线寄了货出去。
回来的时候说道,“我还以为要等你把毛衣织好再寄呢?”
“毛衣还要等等,现在寄回去,他们就能穿上。”
夏晴芳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么多时间织毛衣,一忙起来,就真的很忙。
下午秦乐阳和她一起去摆摊,今晚他也不打算自己出摊了,刚刚台风之后,很多地方还在清理。
别说夜市还真的很热闹,刚台风之后,就有很多年轻人出来逛街了。
可能是因为下雨,买毛衣的人还多了起来。
她今天把刚刚拿回来的夏季货带来了,这些都卖得很便宜,可以说是半买半送。
就是快点把货给卖出去,他们是不能挤压太多货的。
夜晚恢复了原本的热闹,他们到十一点才收摊。
回去的时候就没那么多货了,轻松不少,依然是带了宵夜回去吃。
晚上到这个时候真的饿了。
她爸妈那边卖货也不知道怎么样,一直没有回信,也没有再说要拿货。
很想问一下,但也只能是写信,电话都到不了。
第四十三章 老丈人夏父
说曹操,曹操到。
第二天,秦乐阳就收到了老丈人打来的传呼。
他马上找公用电话打了过去。
“爸,我是乐阳,你们好吗?”
夏父对于打电话还很新奇,有些紧张,听到电话那边传来女婿的声音。
大声的说道,“好,好,都好。”
想到这边的工作人员说电话费很贵,一分钟一两块,要赶紧说事情,不要拖拖拉拉。
“乐阳,你们的货我都卖了出去,现在你们可以再寄一点过来。”可能是觉得说话不方便,也没有细说。
“我给晴芳写了信,可能几天就到了。”
秦乐阳马上应道,“好,我知道了,爸,你和妈在家多注意身体,天气冷了,多穿点衣服。”
“知道知道,你们也别那么累。”
夏父好像有很多话说,但是女婿不是女儿,也没说什么了。
“那就这样,这边说电话费很贵,节约一点。”
说着就想要挂电话。
秦乐阳才想起,“爸,电话是我打给你的,接电话不贵,不用挂,我问你,那些衣服都卖完了吗?”
说了一会儿了,夏父也逐渐适应,声音没有刚刚那么大。
“卖得差不多了,我们都是赶场(赶集)的时候拿到街上来卖,第一次卖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没有卖出去几件。”
“只有认识的几个来买了,第二场,我们就适应了些,按照晴芳说的喊了一下,这下买衣服的人就多了起来。”
夏晴芳说了,老家那边的毛衣价位肯定不是他们在这边的价位,那边要高一点,最低的毛衣也是八块一件。
所以,夏父第一场卖了几件毛衣,也有几十块左右。
尝试到了赚钱的甜头,心里有了动力,第二场就放开不少。
“爸,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毛衣应该很好卖,我再给你多发一点。”
上次发了两百件,按照家里赶场的日期,应该没几场。
“好,好,本钱我给你们汇款过去。”
“爸,不用不用,到时候我们过年回来一起算。”
“那不行,你那边也要钱周转,就这样说定了,我给你们汇款过去,现在正好在邮局,我已经汇过去了。”
两人再说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秦乐阳这才忙自己的事情去。
他这边忙完就拉着货回去了,现在他每天的出货量很大,主要是毛衣。
现在夏装就只有广东这边还在卖,所以晚上摆摊的时候,他们还会继续卖夏装。
他回去就和夏晴芳说了夏父的事情,“你爸今天打我传呼,我回了电话过去……”
夏晴芳也想和家里面通电话。
但她知道,她娘家想要打电话就只有去镇上打,还要走几里路,一点也不方便。
不是随时随地能打电话的。
不过看样子她爸把货卖出去不少,那就有得赚了。
他们这些断码的处理货,拿货价很低,如果最低八块一件,那就能赚不少。
两百件,按最低八块的算,也有一千六的收入。
这样的收入能够让她娘家轻松很多。
秦乐阳看了她几眼,才慢吞吞的说道,“你爸说把本钱也用汇款的方式汇给我们,我说不用了,他非要给……”
“给就收着吧,一码归一码,咱们孝敬的钱归孝敬的钱,做生意归做生意,不要搞混了,不然我爸也不会好意思继续找你拿货。”
她太了解自己爸爸那个人了,非常有分寸感,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不会麻烦别人。
“晴芳,要是我把二姐夫和二姐带出来打工,你说怎么样?”
夏晴芳想到上辈子,二姐两口子也出来打工的,只是过几年了。
“可以啊,只要他们出来就行。”
“好,等过年的时候,就问问看,要是在外面打工,我二姐的日子也好过些。”
晚上的时候,还在下雨,不能去摆摊了,休息一天,也没做什么。
就是挽了不少毛线,不光是有羊毛的,还有兔毛的。
她晚上的时候就开始起针了,织毛衣的针早就买了。
开始秦乐阳还没有注意,等看到她已经织出一厘米的时候,十分惊讶。
“你这么熟练啊,跟谁学的?”
“在厂里缝盘的时候,跟她们学的,我还去她们宿舍学过呢。”
“原来如此,我看你这要不了几天就能织好一件毛衣了。”
“没有花,只是平针的话就很快,我还是打算织一点简单的花,小孩子穿着好看。”
“行,以后你就织毛衣,活我来干。”
下半夜雨小了,他们想着明天可能就不下雨了。
早上一看,果然没有下雨了,秦乐阳开始整理院子的落叶。
“刚刚肖主管传呼我,让我去拿货,说最近要清理夏季的尾货。”
秦乐阳和夏晴芳打招呼。
“嗯,注意安全。”
刚刚台风之后,也不知道街道怎么样。
“我等会去街道那边看看,要是可以摆摊,就准备晚上摆摊的事情。”
两人分工合作。
夏晴芳去了街道,看到一些工作人员在清理街道的水和树枝,估计晚上是真的能摆摊了。
两边的门市和商场在正常营业。
她去逛了逛,给孩子买了一些秋冬装。
现在这边要买很厚的外套,那是没有的,羽绒服都没有买的。
因为这边的冬天不冷,不穿羽绒服,最多就是棉服。
她也不打算给孩子买羽绒服,怕跑毛,就买了厚的棉外套裤子,袜子都买了。
当然还有鞋子。
都是估算着买的,要是孩子在身边的话就好了。
夏晴芳就想给自己买很多得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现在有钱了,自然是把钱花在孩子身上。
这边商场里面的衣服也不贵,都很平价。
她很快就买了两大包,然后才去买大人的。
买了孩子的,自然也要给公婆买,给公婆买了,当然也要给自己爸妈买。
最后买得实在太多了,还是叫商场的人送回来的。
秦乐阳那边拿了货回来,夏季的很多。
这些衣服估计北方不会喜欢,那边都冷起来了,这样现在这里还在穿短袖。
她把衣服压实,用一个大袋子装上,给自己爸妈写信。
看到秦乐阳回来,让他给他爸妈写信。
秦乐阳写了几句话,下午就把这些拉去寄了。
还给其他下线寄了货出去。
回来的时候说道,“我还以为要等你把毛衣织好再寄呢?”
“毛衣还要等等,现在寄回去,他们就能穿上。”
夏晴芳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么多时间织毛衣,一忙起来,就真的很忙。
下午秦乐阳和她一起去摆摊,今晚他也不打算自己出摊了,刚刚台风之后,很多地方还在清理。
别说夜市还真的很热闹,刚台风之后,就有很多年轻人出来逛街了。
可能是因为下雨,买毛衣的人还多了起来。
她今天把刚刚拿回来的夏季货带来了,这些都卖得很便宜,可以说是半买半送。
就是快点把货给卖出去,他们是不能挤压太多货的。
夜晚恢复了原本的热闹,他们到十一点才收摊。
回去的时候就没那么多货了,轻松不少,依然是带了宵夜回去吃。
晚上到这个时候真的饿了。
她爸妈那边卖货也不知道怎么样,一直没有回信,也没有再说要拿货。
很想问一下,但也只能是写信,电话都到不了。
第四十三章 老丈人夏父
说曹操,曹操到。
第二天,秦乐阳就收到了老丈人打来的传呼。
他马上找公用电话打了过去。
“爸,我是乐阳,你们好吗?”
夏父对于打电话还很新奇,有些紧张,听到电话那边传来女婿的声音。
大声的说道,“好,好,都好。”
想到这边的工作人员说电话费很贵,一分钟一两块,要赶紧说事情,不要拖拖拉拉。
“乐阳,你们的货我都卖了出去,现在你们可以再寄一点过来。”可能是觉得说话不方便,也没有细说。
“我给晴芳写了信,可能几天就到了。”
秦乐阳马上应道,“好,我知道了,爸,你和妈在家多注意身体,天气冷了,多穿点衣服。”
“知道知道,你们也别那么累。”
夏父好像有很多话说,但是女婿不是女儿,也没说什么了。
“那就这样,这边说电话费很贵,节约一点。”
说着就想要挂电话。
秦乐阳才想起,“爸,电话是我打给你的,接电话不贵,不用挂,我问你,那些衣服都卖完了吗?”
说了一会儿了,夏父也逐渐适应,声音没有刚刚那么大。
“卖得差不多了,我们都是赶场(赶集)的时候拿到街上来卖,第一次卖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没有卖出去几件。”
“只有认识的几个来买了,第二场,我们就适应了些,按照晴芳说的喊了一下,这下买衣服的人就多了起来。”
夏晴芳说了,老家那边的毛衣价位肯定不是他们在这边的价位,那边要高一点,最低的毛衣也是八块一件。
所以,夏父第一场卖了几件毛衣,也有几十块左右。
尝试到了赚钱的甜头,心里有了动力,第二场就放开不少。
“爸,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毛衣应该很好卖,我再给你多发一点。”
上次发了两百件,按照家里赶场的日期,应该没几场。
“好,好,本钱我给你们汇款过去。”
“爸,不用不用,到时候我们过年回来一起算。”
“那不行,你那边也要钱周转,就这样说定了,我给你们汇款过去,现在正好在邮局,我已经汇过去了。”
两人再说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秦乐阳这才忙自己的事情去。
他这边忙完就拉着货回去了,现在他每天的出货量很大,主要是毛衣。
现在夏装就只有广东这边还在卖,所以晚上摆摊的时候,他们还会继续卖夏装。
他回去就和夏晴芳说了夏父的事情,“你爸今天打我传呼,我回了电话过去……”
夏晴芳也想和家里面通电话。
但她知道,她娘家想要打电话就只有去镇上打,还要走几里路,一点也不方便。
不是随时随地能打电话的。
不过看样子她爸把货卖出去不少,那就有得赚了。
他们这些断码的处理货,拿货价很低,如果最低八块一件,那就能赚不少。
两百件,按最低八块的算,也有一千六的收入。
这样的收入能够让她娘家轻松很多。
秦乐阳看了她几眼,才慢吞吞的说道,“你爸说把本钱也用汇款的方式汇给我们,我说不用了,他非要给……”
“给就收着吧,一码归一码,咱们孝敬的钱归孝敬的钱,做生意归做生意,不要搞混了,不然我爸也不会好意思继续找你拿货。”
她太了解自己爸爸那个人了,非常有分寸感,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不会麻烦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