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巧燕见状就说:“妈,你换换思想,别总想着老一套,不就和俺们一样‘常有理’了吗?”
    大舅妈指着许巧燕笑道:“说你胖你还喘上了,你这妮儿现在是给梯子就爬啊!”
    许巧燕揽住大舅妈的胳膊,亲热道:“都是俺妈教得好。”
    说说笑笑,气氛为之一松。
    大舅妈虽然受老思想的影响,但本质上还是疼孩子的,不然也不会让许巧燕母女一直住在家里。
    她接受了贺明珠的说法,只是还有些担忧。
    “灵灵咋办?那到底是她亲爹……”
    许巧燕沉默了。
    坦诚地说,灵灵是她一手拉扯大的,说她自私也罢,她就不想让灵灵认贾志文这个亲爹。
    但论情论理,不让贾志文见孩子又说不过去……
    她迟疑地问贺明珠:“那要咋办呢?要让贾志文见灵灵吗?”
    贺明珠完全没当这是难事。
    “这有什么难办的,贾志文这个亲爹没养过灵灵,从小到大没掏过一分钱。当爹的不养闺女,这事到哪也说不过去。他要是想见灵灵,可以,让他把该补的抚养费都补了,一个月就算十块钱,一年也有一百二十块,从七八年知青回城起到现在也有七年了吧,让他把这七年欠的抚养费都补上,再加上从今往后每个月的抚养费。也别光口头上说什么父女情深,总得行为上有所表示吧。”
    许巧燕忍不住笑了起来。
    “明珠说得对,就按这个法子来办!想白捞个爹当,哪有那么好的事!”
    大舅妈笑着摇头:“还是你们年轻人有主意,读书的人到底脑子好使。”
    麻烦事解决了,心情就格外舒畅。
    中午饭是许巧燕的手艺,炖肉足有小孩拳头大,一块就足以吃撑。猪蹄烀得软烂,皮滑肉嫩,蹄筋柔韧有嚼劲。
    一大桌的农家菜,虽然卖相和味道没有饭店精致,主打一个滋味浓厚,量大管饱,上菜的不是盘子,而是铁盆,里面的菜堆得冒尖。
    贺家五口捧得肚子直呼吃撑,贺小弟抓着根猪尾巴恋恋不舍地啃。
    小孩都是别人家的饭更香,贺小弟吃得都让齐家红担心地让他少吃点,今天出门没带乳酶生。
    许家村的人得知贺明珠来姥姥家了,饭后不断有人上门拜年,花生瓜子杏干红枣堆得满桌都是,热情地招呼贺明珠尝一尝,都是自家做的。
    实在太热情了,贺明珠有些吃不消,觑了个空子尿遁了。
    当她来到屋后时,却见地上蹲了个人,正在享受地吞云吐雾。
    贺明珠奇道:“表哥,外面这么冷,你怎么不进屋?”
    表哥慌慌张张地从地上站起来,将手里的烟头碾灭。
    “就去,就去……”
    他逃也似的走开,贺明珠注意到,在他刚刚蹲着的位置上,除了一地的烟头,还有一个被丢弃的烟盒。
    烟标是两个正在劳动的人,下面写着一行字——
    【劳动牌香烟】
    第147章 第147章陈世美的小算盘
    贾志文回到城里丈人家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午饭的时间。
    城里媳妇瞅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送完东西了?哼,就你们家事儿多,大年初三都是回娘家,就你要回舅舅家送什么东西,你妈也真好意思使唤你。”
    贾志文堆出一脸笑,把单位过年发的水果一筐筐地往丈人家里搬。
    “我这不是办完事就赶紧回来了吗,就怕误了咱家过年。咱爸咱妈还好吧?今天中午都别做饭,我来露一手。”
    城里的丈母娘端着一副和蔼的笑,亲切地说:“小贾,来家还带这么多东西啊。我和她爸单位都发了,现在家里最不缺的就是水果,暖气热,放几天就坏,你等下还是带回家自己吃吧。”
    贾志文丝毫不觉尴尬,一脸都是笑:“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怎么能带回去呢?我去厨房帮忙……”
    他换上拖鞋,一溜烟进了厨房,没一会儿,原本在厨房的丈人就走了出来。
    “小贾太客气了,非说让我歇一歇,还说给我带了两瓶粮食汾,这可是好东西。”
    丈母娘低声哼笑,悄悄地说:“就他那家庭,能不赶紧巴结着咱家吗?不是说他那个叔叔又被抓起来了吗?”
    贾志文的城里媳妇嗔道:“妈,你怎么又说这个,不是说好了不提吗?”
    丈母娘小声埋怨:“还不是你当初非要嫁他……”
    丈人欣赏着贾志文送来的汾酒,漫不经心地说:“行了,大过年的,都高兴点,我看小贾人不错,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他倒是比我儿子还亲热些呢。”
    厨房里,贾志文吭哧吭哧地削土豆皮、剥蒜、砍排骨,在狭小的空间里忙得团团转。
    他手上忙个不停,脑子也没闲着,还在不断想着之前在许家村的所见所闻。
    许巧燕这个小村姑有出息了啊,居然能自己办了一家粉条厂。
    要不是贾忠实告诉他,贾志文想也想不到当初被他抛弃的农村媳妇现在居然这么有钱。
    贾志文往看守所送了几次东西后,贾忠实终于松口,告诉他自己曾在饭店门口看到许巧燕来送货,足有上百斤的粉条,每周都要往城里送几次。
    贾忠实找原来乌金年代的服务员打听消息,得知许巧燕是大老板贺明珠的表姐,别看她是个农村妇女,在村里开了一家粉条厂,做的粉条供不应求,一个月能赚不少钱。
    贾志文从来没带许巧燕来城里见公婆走亲戚,理论上贾忠实应该是不认识许巧燕的。
    可偏偏巧了,贾志文抛妻弃子后,许巧燕上城里找他要说法,贾忠实正好遇到她。
    他躲了起来,没说自己是贾家亲戚,偷偷记住这个农村陈香莲的长相,打算走亲戚时拿来当谈资。
    当时贾忠实还在心中偷笑,幸灾乐祸极了,自己那个心高气傲、看不起人的侄子居然会娶个农村女人,真是太好玩了。
    几年过去,就在贾忠实快要忘记农村陈香莲时,又遇到了已经大变样的许巧燕。
    贾志文在听到贾忠实的话后,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又嫉又恨,心头像是被人浇了硫酸。
    许巧燕这个村妇怎么能过得这么好!
    他现在每天在单位溜须拍马,回了家还得对城里老婆做小伏低,削尖了脑袋四处钻营,一个月到手也不过才百十来块,吃顿好的、买件
    好衣服就没了。
    被他抛弃的许巧燕反而开了家粉条厂,自己当起了老板,每个月比他这个城里人挣得还多,这还有天理吗?!
    贾志文气得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
    他还四处找人打听要怎么举报农村办厂的个体户,想把许巧燕的粉条厂搅和黄了。
    过了几天,贾志文从满腔翻滚的硫酸中冷静下来,意识到也不是非得给许巧燕背后使坏才行,他是不是也能沾点光呢?
    毕竟他和许巧燕可还没离婚,这粉条厂赚的钱应该也有他的一份。
    当初两人扯结婚证时是在县里的公社办的,这年头没有信息联网的说法,各地的政务数据还处于封闭状态,就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
    加上此时交通和通讯不便,信息流通受限,相隔百公里,就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社会。
    于是,有人就像老母鸡下蛋一样,东边结个婚,西边扯个证,南边办个席,北边生个娃,处处都是他家,村村都有丈母娘。
    贾志文听说过有人这么操作,心里羡慕不已。
    如今他也有机会了,城里一个家,村里一个家,两边拿好处,一点也不耽误。
    虽然贾志文在城里结婚时是扯了证的,但县里又不知道,理论上来说,他和许巧燕还是夫妻。
    既然是夫妻,是不是也该让他从粉条厂拿点钱?
    想到这里,贾志文心里像揣了块火炭,热乎乎的,烧得他坐立不安。
    可是平时城里媳妇管得严,贾志文没借口回村,好不容易找机会和他妈串通口供,说他要去村里舅舅家送东西,这才能在初三去找许巧燕。
    只是没想到,许巧燕现在变精了,居然对他抛出的“回城团聚”的诱饵无动于衷。
    贾志文心里又气又恼,这女人可真不识相!
    看看许家新起的砖瓦房,再看看村里的粉条厂,那都是一摞摞的钱啊!
    人可以不要脸,但不能和钱过不去。
    急切间,贾志文想出了新主意,只要把灵灵带走,许巧燕这个当妈的还能不听他的话吗?
    自古男人对自己抛弃前妻所生孩子的感情有限,极端些的恨不能这个孩子赶紧死掉,不要留在这个世上耽误他的新生活。
    贾志文虽然还没极端到想要弄死灵灵的地步,但对这个从没养过的女儿,他的父爱有限到还不如有爱心的陌生人。
    捏着这个女儿,就像捏着一个小人质,啊不,分明是摇钱树。
    但没想到,农村丈人居然会护着外姓孙女,真是倒反天罡了。
    贾志文被许大舅的烧火棍打得狼狈不堪,一路逃到了村外,见身后没有许大舅的身影了,他才松一口气。
    但这口气松得早了些。
    “你跑啥?”
    身后突然传来男人声音,贾志文吓得一个趔趄,差点连手里的东西都没拿住。
    “你咋走了,不领灵灵和巧燕回城了?”
    贾志文转身,见来的人是许巧燕的亲哥,村里出了名的懒汉,他眼睛一转,想出了个主意。
    “我想带她们回家,但你爹不让,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见妹夫唉声叹气的,表哥幸灾乐祸地说:“哎呀,谁叫你这么些年不管她们,你进城吃香的喝辣的,让俺家替你养媳妇闺女,俺爹能不生气吗?你就是该的。”
    贾志文心中不快,但面上不露出来,反而向对方求助。
    “你说我要怎么办才行?我是真心想让巧燕和灵灵和我回城里团聚,我们一家子分开太久了。”
    表哥嘴上说着话,眼睛不住地往贾志文手里提着的袋子上瞅。
    “你咋能光就嘴上说说,咋说也得有点表示啊!哪有空手来走亲戚的,俺爹肯定不高兴啊。”
    贾志文心中偷笑,就知道这个大舅子眼皮子浅。
    他作势把袋子往前递了递,苦恼地说:“我准备了烟酒,还准备了红包,但你爹都没给我说话的机会,我就算想送礼也送不出去啊。”
    表哥眼中露出贪婪的光芒,忙不迭地伸手去接袋子。
    “俺来,俺来,俺替你送!这么好的东西,俺爹看了肯定高兴!”


章节目录



1983发家致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吹笛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吹笛人并收藏1983发家致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