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一个年逾六十的老臣,还没说话,便先将翅帽取下,“殿下何必赶尽杀绝!”
    宋枝鸾停下,倚靠着门口,“王大人何出此言?”
    “殿下与废太子一母同胞,乃是世间至亲兄妹!废太子虽有过错,可先帝已经放他守陵,殿下才是先帝所托之人,废太子仁厚,从前待殿下也是极好,殿下如此行事,日后怎得民心!”
    “王大人哪里的话?分明是兄长他畏罪潜逃,本公主派去的人,不过是想将他捉拿问罪。”
    王大人大声道:“殿下说这话,可是问心无愧!殿下敢当着先帝的面,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再说一次吗?”
    话至此处,天上竟然真的响起了雷声,阴云徜徉在满宫明黄琉璃瓦上。
    宋枝鸾从檐下走出来,走到毫无遮掩的空地,“本公主也不知,王大人如此义愤填膺,以命相谏,如此言之凿凿,咄咄相逼,身后那人,可问心有愧啊?”
    “许清渠,你说呢。”
    许相握着木笏的手抽动,仿佛痉挛,收紧。
    都是聪明人,他瞬间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
    她问的是,太子意欲复位,被她派人截杀,反过来他们却占据高点,朝她施压,让她收手,他心里可有愧。
    但许清渠耳中好似还有其他的声音。
    十年前长白坡,弃她姊妹可有愧。
    做局逼她南下,可有愧。
    他一直有愧,其实心中,却似乎并不以为意。比起万里江山,牺牲一两人又有何错。
    可如今宋枝鸾盯着他,用同样不以为意的语调道破他心中所想,许清渠好像首次看清了自己的本性。
    清渠。清渠。
    他也藏污纳垢,自私卑劣。
    大臣们噤若寒蝉,周围的宫女太监一个个更恨不得把头埋进地里。
    宋枝鸾等了一会儿,没等到回答,天上却飘起了细雨,她仰起头,深吸一口气,余光瞥见良久不动的许清渠有了动作。
    他像王大人一样,解下翅帽,但没有停,解下官袍,整理好,呈到她面前。
    “殿下,微臣愚钝,年岁渐大,怕是帮不上殿下的忙了,有违先帝所托,臣,自请辞官还乡。”
    “许相!”
    “大人!”
    一语激起千层浪。
    许清渠还不到四十,谈何“年岁渐大”。
    就这么忠于宋怀章吗。
    宋枝鸾收回眼神,要走过他时,轻声道:“许相既然如此说了,本公主也不好挽留。这身官袍,你就带回去,交给许尧臣吧。”
    这是宋枝鸾回京以来,第一次任命官职。
    接下来的两日,朝堂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尧臣成为姜朝建朝以来最为年轻的丞相。
    玉奴被封为上将军,执掌金吾卫,稚奴被封为正三品女官,常侍在宋枝鸾身侧。
    ……
    但有一个人,宋枝鸾却不知该如何处理。
    这日,她从公主府的密道进入,来到谢国公府。
    正好有人端了药来,能近身服侍的都是可信之人,见着宋枝鸾也并不惊异,听她的将药碗放置一旁,便带上了门。
    谢预劲还没有醒。
    听说这两日伤口发炎,又是转季的天,故而发起了烧。
    宋枝鸾拿起药碗,搅动药汁,等药渣都沉下去,她舀了一勺,喂到男人嘴边。
    经此一役,谢预劲的面容似乎更成熟了些,皮肤晒的黑了点,眼窝深邃,唇薄的有些冷情。
    越来越像前世的他了。
    她轻轻撬开他的牙齿,把药给他喂进去。
    一两勺之后,宋枝鸾放下碗,慢声道:“你醒了吧。”
    空气安静了几个瞬息。
    谢预劲缓慢掀起眼,没有看向她,而是靠着墙坐起。
    宋枝鸾与他隔着一段距离,却能感受到他身体散发出的烫意。
    “先把药吃了。”她说。
    闻言,谢预劲看向她递来的药,把药喝完了,放在一边,他擦了擦嘴角,低声道:
    “我没有死,你是不是很失望?”
    这话任谁来说,都像是挑衅,但从谢预劲这里说出来,却掺了些难以明辨的小心翼翼。
    宋枝鸾沉默了一下,“有一点。”
    谢预劲好不容易养出的血色散了个干净。
    “但是,”她停顿了数秒,眼眸移向别处:“你这次也算帮了我大忙。”
    “前尘往事,我就当从未发生过……”
    谢预劲愣住,下意识去看她的眼睛。
    宋枝鸾道:“现在我们两不相欠了。”
    听起来似乎是好事,但不知为何,这样的话反而让谢预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痛意,从五脏六腑开始变得冰冷,难以抑制的发抖,蔓延到他看向她的视线。
    他宁愿欠着她什么。
    她便能时不时想起他。
    两不相欠。
    也就意味着他不值得她再多花些心思了。
    宋枝鸾站起来,用一种释然的语气道:“好好休息,别错过本公主的登基大典。”
    第71章 空虚
    养心殿内焕然一新,一切喜好都由着公主府的来,宋枝鸾白日里在这里处理公务,有时累了会小憩一会儿。
    这日稚奴正想去太医署熬药,就见玉奴来了。
    “公主
    呢?”
    “在里头呢。”
    带着玉奴进去,稚奴泡了壶茶来,正听到玉奴说:“……只在一处粥棚里有人见过他,但那粥棚是当地的富商开设,专施舍给乞丐的,这些年战事有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户籍缺失,无法查验。”
    登基大典在即,宋怀章却还是没有下落。
    稚奴道:“会不会已经死了?”
    “有这个可能,”宋枝鸾捧起茶,吹了吹热气,道:“但就怕他死的不干净。”
    哪日真真假假的冒出来,终究是根刺。
    姜朝那么大,出了京城,就像泥沙入海,再找起来,就要费力许多,何况宋怀章此前的人脉也不容小觑,她初次上朝,朝堂之中便有很多人告假不来,若聚拢起来,也是麻烦。
    玉奴低头道:“是我的错。”
    宋枝鸾把茶端到她跟前,微微上扬的眼角不笑也像是在笑,笑起来更是能让人心生好感,“玉奴已经做的很好了,顺利将事先做好的圣旨放入养心殿,顺利稳住局势,也第一时间派了人去祖陵,可是并非事事都能如此顺利。”
    “但尽人事,听天命。”
    稚奴尚有些不解:“殿下是如何知道圣旨里的内容的?我听玉奴讲起那日,都觉得凶险万分。”
    如何知道。
    上一世,她在太液池下,恨不得将圣旨上的每一个字都划破,那已不是圣旨,是她无数个夜里的梦魇。
    如何能忘。
    那些话,本就是宋定沅亲手写下,与许清渠商议所得。
    某种意义上说,算不得作假。
    宋枝鸾想着,将此事模糊过去,往后靠着软垫,悠悠道:“我与父皇,血脉相连,他的心思,我大概也能猜到一些。”
    玉奴看着她茶杯里的茶叶,“那殿下,准备何时去西夷。”
    稚奴呼吸顿了下。
    如今宋枝鸾要登基了,去西夷只有一个身份可以去,她若去了,就意味着要与西夷开战。
    朝中的主战派很少,想必受到的阻拦不小。
    宋枝鸾拨弄茶盖,听着清脆的碰撞声,思索片刻,方才缓声道:“去西夷之前,必须要稳住乾朝与南地。姜朝位于中央,与两国相邻,这次换储,已经弄出了不小的动静,两国都有些蠢蠢欲动。”
    稚奴想起现状,也有些着急:“那要如何稳住乾朝和南地,让他们在公主前去西夷的时候不会作乱呢。”
    玉奴继续道:“殿下所言甚是,宋怀章如今逃亡在外,若叫其他两国见缝插针,干涉进来,只怕会天下动荡,所以,需得尽快牵制住两国。”
    可这谈何容易。
    宋枝鸾却道:“我已让人去给他们送了信,请两国的帝王派人来参加我的登基大典。”
    “殿下有办法了?”
    宋枝鸾喝下一口茶,微微一笑:“算有了吧。”
    -
    公主府内,罗九嶷与罗如云正在收拾行囊。
    宋枝鸾被立为皇太女的消息似也很快传到了西夷,罗文仲知道后,很是高兴,不用再躲躲藏藏,给她们两个写来了信。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
    简单告知现状之后,就问她们,要不要去西夷,和他团聚。
    将包袱打了个结,罗九嶷坐在榻上,看着空空如也的房间,新奇问道:“我还以为你会留在京城呢,平时娇娇弱弱的,现在竟肯去西夷那等蛮荒之地吃苦了。”
    罗如云看着她:“这京中可不比西夷好多少,在西夷,还有父亲护住我们,在这儿,不过是灵淮公主手上的两枚棋子,用来挟制父亲的手段。”
    罗九嶷生气道:“或许公主殿下有这样的打算,但也是实打实的对我们好,未曾苛待过,救命之恩也是真,这世间人说的话,做的事,总有私心,你,我,就算是圣人也避免不了,你说话一定要这般难听吗?”


章节目录



公主有新欢[双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树栖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树栖客并收藏公主有新欢[双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