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世外之地,外人怎进得来?”
    “说来也是巧合。”
    宋游见他年纪大了,又惊讶得很,怕他过于激动,便只好行了一礼,说:“在下姓宋名游,在逸州修行,绝非歹人,来到此处,甚是惊奇,想向老丈问问此地情况。”
    “哎呀!”
    老者惊讶一声。
    此地有外人来,本就是稀奇之事,再看这位道长神情从容,语气间竟毫不惊讶,谈吐得当,更觉不凡,怕是一位修行高人。
    老者当即多了几分恭敬。
    “道长要去哪里?”
    “暂且不知。”
    “那便请道长跟小老儿来,咱们边走边说,也好招待道长一番。”老者一边抓着牛绳,一边对他挥手,示意跟着他走。
    “怎好麻烦老丈?”
    “怎么不行?来来来!”
    “恭敬不如从命。”
    道人不敢拒绝,只得再行一礼,随即一边跟着老丈走,一边问道:“在下初来此地,甚是惊奇,想问老丈,此地为何地?”
    “没有名字。”
    “这座山呢?”
    “我们只叫它苍山。”
    “山下有村落多少?”
    “大大小小怕有几十个,老儿住在小北村,往前直走就是。”
    “老丈既说此地为世外之地,不知你们又是何时来此呢?还是说世世代代皆居于此?”
    “听以前的老人说,是什么大晏初年的时候来这里的,那时候这里只有房子,没有人住。”老者一边牵着青牛,一边驼着背走路,“说是当年为了躲避什么打仗还是什么赋税,后来我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听来他们对打仗与赋税都很陌生。
    “这些年可有外人来?”
    “听说有几次有外人来。”老者说道,“我记得两次,有一次我都还小,有几十个人从外面进来,现在好像住在娘儿庄那边。还有一次,是我年轻的时候,也听说有人从外面来,这次有一百多个呢,好像住在最南边。”
    “原来如此……”
    道人点了点头。
    看来这里的人也不是凭空画出来的,而是每一代窦家传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从外边放进来的。
    “这些外人都是逃难来的,要么是躲打仗,要么是躲别的什么,不过问他们怎么进来的,他们也答不上来。我们这里的人好客,地方也多,就把他们好好招待一番,安置下来。”老者对他说道,“从他们口中,可以听说很多外头的事情。”
    “外地想来没有这里好。”
    “可不是嘛,听说在外头,自己种出来的粮食还得交给别人,还要打仗,拿着刀子,要死人的。”老者摇了摇头,顿了一下,却又说道,“不过这个地方好是好,但也听说和外边很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
    宋游连忙拱手:“还请老丈赐教。”
    “这里一年都一样,没有热天冷天,也全是白天,没有晚上,说在外面,每天都会天黑,可是真的?”
    “真的。”
    “那天黑可就不能出来种地了?”
    “一般天黑我们就睡觉。”
    “全部人都一起睡?”
    “是。”
    道人回答得很平静,好似并不惊讶。
    “真的假的?”
    “看来这里不是?”
    “我们想睡就睡,想起就起,有些地方要敲钟打鼓,打鼓就睡,敲钟就醒,拉上帘子就是了。”老者似乎对宋游所说十分惊讶,“不过别的那些从外面来的人好像也这么说。”
    “那种粮食呢?”
    “粮食照样种,长得很快,只是只能种在那边田里土里,种在别地儿不长,更不能种到那后面的芦苇地里去。”
    “为何不能种到芦苇地里?”
    “那边的芦苇有神怪,只长那样,不多长也不会变少,不会变青,也不能砍,自然更没法种东西。”
    “原来如此。”
    “说来也神啊!”老丈呵呵的笑,“有人说咱们这是神仙的园子,还有人说,咱们生活在一张画里边,嘿嘿,你说,哪有什么神的事?”
    “是啊。”
    道人笑着点头附和,随即又问:“那这里可以走出去吗?”
    “走不出去,从这边到那边九九八十一里。”老者从左指了指右边,又从后边指了指前边,“后边最远就到湖边,下不去湖里,前边最远最远就只能爬到那片山的顶上,翻不过去,听说有十八里长。”
    “只能在这里生活吗?”
    “那也不一定……”
    “为何不一定?”
    “听说有时候也有人走过去了,不知是为什么,只是走过去就不见了,再也没有回来。”老者说着摇了摇头,“也不晓得走到哪去了。”
    “难怪湖边设有围栏。”
    “可不是嘛……”
    老者一边说一边打量着这位年轻道长。
    却发现无论自己怎么说,这位声称从外界而来的道长都从容镇定,好像一点都不觉得惊讶。而自己这个以前曾听说过外面世界的人,反倒不免被他口中的外界惊讶到,双方对比,差别极大。
    老者更肯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测。
    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道人差不多对这里有些了解了。
    这里只有深秋,没有四季,只有白天,没有黑夜,东西长十八里,南北八十一里,不算小,但也算不得广阔,其中人口远远没达到饱和。
    边缘似有壁垒,走不过去,但也偶尔有人能从中穿过,不知去了哪里。
    一边聊一边走,已接近了村落。
    放眼看去,只见房屋整齐,常有美池桑竹,亦常听鸡鸣犬吠。
    有人在田地里耕种,有人挎着篮子出门采菜,有人端着碗吃饭,有人才刚睡醒,每个人都自得其乐,脸上很少见到有忧愁。
    老者穿的是农作时的衣裳,看不出什么,不过到了村子里,从年轻男女的衣着上便能看出,和外界虽整体相似,却也有细微的差别。
    就好比外界近些年流行起来的装扮饰品,这里就见不到。
    道人一边走一边看,同时询问身边老者,最近是否还有人进来,老者则摇头说不知晓。
    道人本想去寻窦大师,不过此地甚广,寻人艰难,老者则十分热情,邀他去自己家里做客。
    道人稍作推辞,也不好推辞太过,便应了下来,随他去到他的家里。
    老者家中七口人,听闻道人从外边来,都十分热情,设酒杀鸡,款待于他,还留他在家中住宿。个个与他闲聊,问及外界之事,每每听到不同之处都惊讶不已,仿佛难以想象,竟有外界那般世界。
    第181章 再遇窦大师
    除了好吃好喝,老者还收拾了一间屋子,请宋游与三花娘娘住下。
    道人恭敬谢过,便住了下来。
    此处果然没有日夜,从刚开始,到现在为止,一直是黄昏。
    到了现在,老者一家大多已经睡去,道人差不多也该到了要睡的时候,可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黄昏时的光景,却很难睡得着。
    这种感觉还挺有意思。
    以往身在外界,能感知到四季轮转、阴阳更替,却感觉不到如此清楚。就像是空气一样,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也能清晰知晓空气的存在,但若是到了一个没有空气的地方,必然会对空气的存在有新的感悟。
    时间一点点流逝。
    三花猫在房子里跑了几圈,已经趴在了床上,半眯着眼睛,要睡觉了。
    道人则盘坐着,静下心来,感悟天地灵韵,体会这个世界的玄妙。
    经过几乎一整天的长谈,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增加了许多。
    不光是从别人口中得知。
    还有自己身处其中的感悟。
    此间天地,既与外界有些相似,也有许多不同,既依托于外界而存在,又与世隔绝,自成一方天地,连规则也十分不同。
    宋游有很多想不通之处,当然,最想不通的一点便是它存在于一幅画里。
    而无论是哪种想不通,既然真切的存在了,其中便有大奥秘。
    静心凝思,便能有大感悟。
    要说起来——
    所谓的技艺通神,无论雕刻也好,绘画也罢,或是琴艺,技艺到了绝顶,所通的又哪里是神仙神灵,而是这个世界本身啊。
    与窦大师的结识,注定是大收获。
    ……
    此处没有日月更替,时节变化,天地也与外头不同,就是宋游也无法知晓时间流逝,只知晓三花娘娘睡着了又醒了,凑近看了自己几次,也在自己腿上踩过去又踩回来了几次,但她的睡眠向来没有规律,因此也无法从中推断过了过久。
    若是在外界,应当过了一夜了。
    外头有些喧闹,腿上微微痒。
    道人睁开眼睛,随即低头一看。
    三花猫也察觉了外头的动静,正站在床边,伸长脖子往窗外看。


章节目录



我本无意成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色茉莉花并收藏我本无意成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