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来,道人的话要简短许多。
    两人先后转身,一个十分果断,一个一步三回头,都渐渐离开了此处。
    ……
    即使是除夕,寒酥街上依然清净,路上还留着昨夜的雪。
    道人与僧人缓步走在前边,剑客与两匹马跟在后头,三花猫比较自由,时前时后,这里闻闻那里嗅嗅。
    让人感到安慰的是,虽然大部分街面上都是雪,可也有几户门前的雪是被清理过的,有时走到街巷某处,还能听见有铲雪的声音,能从三花猫扭头的方向辨别出铲雪声的位置,刷刷刷的,在雪后寂静的古城上空回荡,让人觉得异常干净,好似铲雪的同时,也在清洗耳朵似的。
    “听道长说,道长自幼便在山上修道?”
    “从小被师父捡到的。”
    “难怪道行如此之高。”
    “……”宋游没有与他客套的否认,只又问道,“大师又是何时出家的呢?”
    “贫僧二十二岁出家。”
    “二十二岁?”
    这倒是让宋游有些意外。
    别看这名僧人面对妖疫有些无力,常常自称道行浅薄、法力低微,其实道行实在算不上低了,宋游遇见过的很多修行人都比不上他。
    而面对病症是否轻松,道行虽也有关系,却也要看是否精于此道。
    “贫僧原本出身于一大户人家,少时不懂事,年轻时也纨绔,做了不少错事,后来得师父点化,这才醒悟,出家为僧。”僧人说着,表情却是十分平静,面带微笑,“所以为僧要晚许多。”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贫僧也这么想。”僧人虽然疲惫,声音却十分平静,“今生已然如此,不可更改,那便多行好事,只愿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正大。”
    “大师之后又去何处呢?”
    “寒酥不止城中才有百姓,大多百姓仍在城外,如今贫僧已在城内尽了全力,自该往城外走了。”僧人说着,停顿一下,才又说,“虽说城外疫情不如城内严重,可想来城外百姓获得救治也会比城内更难许多,贫僧正好慢慢走过去。”
    “这样啊……”
    宋游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着,片刻后,才说了句:“大师的去灾解厄咒颇为高深,一日最多只用一次,若用多了,怕伤了根元。”
    僧人听了微微一笑,十分从容,仍旧用了一句佛语来回答:
    “贫僧曾听闻,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却能惊艳世人。”
    “……”
    宋游听了,也并没有说什么。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喊声。
    “先生!大师!”
    一行人便都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只见那名唤作金二的胥吏向着这边跑来。
    第247章 低头赶路,敬事如仪
    “先生!大师!请等一下!”
    一行人便都站着不动,等着那人气喘吁吁的跑过来。
    “呼……”
    小吏停下脚步,舒了一口气,几乎直不起腰来,这才问道:“先生与大师为何走得如此之急?”
    “早饭都吃过了,如何算急?”
    “贫僧如今在城中已无事可做,自然要去城外村落,却是不好耽搁。”
    “今日可是除夕。”姓金的小吏用两手撑着大腿,看着他们说,“为何不过了除夕再走?”
    “除夕正好除疫。”
    “大灾之年,百姓哪来年过?”
    “那也不可让先生与大师就这么独自离去。”姓金的小吏说道,“请让小人送几位到城外吧。”
    “城外可冷……”宋游说道。
    “施主何必如此多礼?”僧人也说。
    “几位从南方来,都不怕严寒,小人自小在此地长大,又怎么会怕?”小吏说着一顿,“若非如此,小人实在于心难安。”
    “那便走吧。”
    “既然道长都说了,那就走吧。”
    “多谢。”
    小吏便笑了,反倒向他们道谢。
    随即深呼吸一口气,一边随着他们往城外走,一边解下身上包裹,从中拿出烤饼与柿饼,还有两件保暖的厚衣裳,硬是要塞给他们。
    二人拒绝不过,也只能带上。
    “多谢足下。”
    “家兄半个多月前就已经患了病,若非先生和大师照顾,怕是七八天前就已经没命了。如今不仅活到了神医的药来,还在逐渐好转,该小人多谢先生和大师才是。”小吏诚心诚意的说,“这点心意,实在不足挂齿。”
    “可惜令堂……”
    “家母年事已高,承蒙大师佛法,能不痛不苦的离去,已是好事了。”
    小吏说着也是有些悲伤,不过没多久便长舒一口浊气,又往前边走:“城门已经到了,小人去叫守城的人开门。”
    “有劳。”
    小吏如今专管城门进出,道人与僧人的名头又早已传遍寒酥,即使守城的兵卒也知道,有一名道人一名僧人自愿来到寒酥,又自愿进入病迁坊为所有患者减轻痛苦延缓病情,说不定他们也有亲人曾在病迁坊,受过二人恩惠,自是不敢怠慢,恭敬有加。
    兵卒很快便开了城门,又聚集在城门口,像是送别什么大人物一般,恭送他们。
    有人挽留,有人道别,有人祝福。
    一行人便过了城门,到了城外。
    城外满地积雪,白茫茫一片,看不到边沿。
    真是与南方截然不同的风景。
    小吏又非从僧人身上将行囊拿了过来,挎在自己身上,跟随着他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远离城池。
    “施主请回吧。”
    “送到前边,送到前边。”
    “阿弥陀佛……”
    僧人只得无奈叹气,随即继续与宋游交谈:“却是还没有问过,道长从此离去之后,又如何打算呢?”
    “在下此行乃是下山游历,从长京出来,便是一路往北,自然该继续往北而去。”
    “往北?”
    “从这往北?”
    身边两道声音,一道来自僧人,一道则来自小吏。
    “道长要去雪原?”僧人皱着眉头,但片刻之后,眉头又舒展开,转而眯起眼睛。
    “雪原可有大妖盘踞!”小吏也震惊。
    “在下只想去看看。”
    “阿弥陀佛。”
    僧人双手合十,道了一声。
    瞬间他便已然明了了。
    寒酥是九日疫最先开始的地方。
    有说是有一群人被妖魔蛊惑,睡梦中出城往北,进了雪原,再出来时,便已不人不鬼,但凡与这些人接触过的,十之八九也在之后染上了病。
    也有说是从雪原来了一群小妖,妄图进城,战争过后禾州妖魔本来就多,寒酥又挨着雪原,守城的兵卒哪里会轻易放这些小妖小鬼进去,在城门口就拔刀将之斩了,这几个兵卒或许是气血旺盛、身强体壮,倒是没事,然而负责将妖魔尸首拉去掩埋的人,却在回来之后没两天就患了病。
    不知哪个真,哪个假,或是都是真的,总之两个说法都指向雪原。
    就僧人在归郡行走以来对这妖疫的了解来看,是八九不离十了。
    雪原才是瘟疫的根源。
    身边这位道长法力通天,怕是一开始往北走到寒酥,就是打算去雪原的。
    说不准是早点除掉雪原大妖更好,还是在寒酥多留一些天,保得病迁坊所有百姓等到神医药来更好,多半是受自己感染,这才留了下来。眼下既然寒酥县的百姓已然得救,他自然要继续往雪原而去。
    果不其然,很快便听身边道人问道:
    “足下既自小便在寒酥,不知对雪原中的那位可有几分了解?”
    “先生是想知道……”
    小吏惊慌的看向身边的道人。
    道人却是一脸温和:
    “尽管说来。”
    小吏顿时身体一抖,又想了想,这才说道:“回禀先生,寒酥离雪原其实很近,先生直往北四五十里,便到雪原境内。”
    “这么近呀……”
    “不过靠近雪原边界,我们修了很多庙子,雷公庙灵官庙都有。以往没有瘟疫的时候,每年大年初一、六月初六,我们都要前往祭拜,不止是整个寒酥城内的人会去祭拜,城外的百姓也会自发的去。”小吏说道,“有神仙保佑着,成气候的妖魔都过不了界,所以虽然离得近,但是我们寒酥的百姓也勉强活得下去。只是也搬走了不少就是。”
    “雷公庙灵官庙……”
    “以周雷公和金灵官为主。”
    “这样啊。”
    宋游露出笑意。
    病人知药效。
    禾州别地的人可能不清楚,甚至有像是普郡这样被妖道影响,全供奉傅雷公的,但这靠近雪原的归郡,尤其是寒酥,却对哪位神灵管事最为清楚。
    “那边常有神灵下界,有时晴天、冬日也会打雷,别地的人可能不知道,咱们寒酥的百姓却最清楚不过了。”


章节目录



我本无意成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色茉莉花并收藏我本无意成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