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
    小陶炉的火不大,这么久了,却也慢慢将羊肉汤烧得沸腾,奶白色的汤底咕咕冒泡,热气升腾。
    宋游取了豌豆尖来,投入其中,只需一烫,便夹起来放入碗里。
    最嫩的豌豆尖,入锅瞬间便已变软,带着羊肉汤的汤汁和豌豆尖本身的清香,道人吃来实在满足,恍惚之间,有一种当年在山上,自己与师父和黑羽道爷寒冬昏日缩在道观里煮小火锅的感觉了。
    只是稍一抬眼,烟气氤氲的对面,却是一只狐妖。
    女子微笑看他,似乎在问他的心事。
    “吃肉!”
    就在这时,一只抓着一片羊肉的小手伸了过来,放在道人面前。
    顺着手看过去,是三花娘娘倔强的脸。
    似乎是看不得他光吃草。
    “……”
    道人低眼看了看那只满是油光还湿漉漉的手,隐隐还可见灰尘,便礼貌的将之推开了:“三花娘娘自己吃吧。”
    三花娘娘手小,也不违背他,轻轻松松就能推开。
    然而只下一瞬间,刚被推开的手就又伸了过来。
    “吃肉!”
    小女童一脸坚定,直直盯着他。
    “……”
    道人满脸无奈之色。
    对面的女子平静看他,女子身后的侍女则笑吟吟,像是要看他笑话。
    “三花娘娘明明早就学会用筷子了,也有一手高超的使用筷子的本领,为何今日又要用手抓肉呢?”道人无奈的问道。
    “手比筷子多几根。”
    “有道理。”对面的侍女附和,“而且手还更灵活。”
    “还是得用筷子。”
    “好的。”
    三花娘娘答得干脆,瞬间把右手的肉换到左手,又拿起筷子来,从手上夹过去,再次递到道人面前。
    “吃肉!”
    “三花娘娘手上沾了好多灰尘……”
    “只是灰尘而已!”
    “三花娘娘说得对,只是灰尘而已,生于天地间,哪里能不沾点灰尘呢?”侍女深以为然,“我们在成精之前,都是在地上吃肉的,有时候肉还会在泥巴里面滚一圈,还不是照样吃?”
    “……”
    道人不急不忙,拿起了筷子,在锅中走了一圈,夹起几片羊肉:“我自己夹就好了。”
    三花娘娘见状一愣。
    毕竟她只是不忍心见自家道士一直吃草不吃肉,并不是非得让道士吃自己手上的不可,稍作犹豫,便将筷子上的肉收了回来,刚想自己吃,余光瞄见对面坐着笑的狐狸尾巴,神情一凝,就把肉送了过去。
    “你吃!”
    “……”
    侍女脸上笑意顿时僵住。
    吧唧一声,肉已落在了她碗里。
    小女童端端正正,坐着看她。
    不知过了多久,桌上的残羹冷炙已被撤去,只剩下了水果和米酒,侍女为主人搬来了古琴。
    黑木古琴,金丝云纹。
    “听说这把琴是千年前神仙用过的?”宋游低头看着这把琴。
    “传闻不假,这把琴确实已经传了上千年了。”晚江姑娘说道,“它是虞朝古琴圣手的琴,就是乐家拜的那位乐圣所用过的。乐圣死后,这把琴一度被虞朝宫廷所收藏,不过后来虞朝覆灭,帝都沦陷,皇宫也被冲破,这把琴便流落民间,那时恰好有位先祖在人间混迹,颇有名声,便有仰慕之人千辛万苦得来这把琴,又冒着风险跨过几千里,赠送与他。”
    “真是好情谊。”
    “是啊。”晚江姑娘说道,“听说那个时候,人会为了名节而赴死,也会为了情义而舍弃生命,对于妖来说,世界变化真是太快了。”
    “足下见识广博。”
    “道长在说晚江年老吗?”
    “足下明知不是。”
    “玩笑而已。”
    女子对他笑了笑,随即说道:“今日与道长相谈,不再顾忌,亦抛开了许多伪装,实在畅快,好比那年泛舟江上。晚江已起了兴致,便请道长允许晚江为道长抚琴一曲,以助酒兴。”
    “洗耳恭听。”
    “……”
    女子对他笑笑,便低下了头。
    手指纤白,不急不忙,左手按弦,右手勾之,首音一出,近距离下,似乎在人心里边也荡了下。
    道人安静听着。
    窗外雨雪纷飞,北风呼啸,偶尔能听见楼下的嘈杂,不知不觉的,风好似也停了,楼上帘子都垂了下来,楼下的人也纷纷安静下来。
    鹤仙楼又一次响起了琴声。
    琴艺通神,琴声自然入心,就是不爱音乐的人,都能在心中起了画面,若是平日便爱声乐,更是如痴如醉,是从内到外的身心愉悦。
    人们听得入神,连琴声停了,道人带着小女童从屋中走出也没有几人注意到。
    等他们反应过来时,琴声已停了许久。
    不知谁先开始,低声说了第一句,众人顿时纷纷低头讨论起来。
    “晚江姑娘又抚琴了?”
    “莫非那位先生会医术?”
    “总不会是……”
    “可别乱说!这琴声畅意悦耳,一点悲戚暮气也无,听来只觉愉悦,好比见了三春晖,怎会是你想的那样?”
    “此言有理,定是晚江姑娘疾病有治,心情愉悦,这才弹奏此曲。”
    “……”
    鹤仙楼有仆从出来,恭恭敬敬,将站在门口那几位爱好琴酒却又付不起屋内高额花销、女子久未抚琴仍旧天天来守的几人请进大堂,与留在大堂中的所有达官显贵同坐,又拿来鹤仙楼最好的酒,请众人畅快同饮,随即楼上琴声再度响了起来。
    此时道人已走过了半条街。
    被琴声所吸引,他一边牢牢攥住变得不老实的三花娘娘的手,一边停下脚步回头看去。
    街上不知多少人往那边聚集。
    这时恐怕只有道人才知晓——
    今日之后,长京便再无琴艺通神的晚江了。
    第352章 是个巧合
    今日鹤仙楼上的琴声是长京的名流雅士们从未听过的。
    不仅曲调,风格也是。
    明明大家聚在此处,多是为了看望那位病重的琴中仙子,心中本是有几分忧虑与哀愁的,此时却都觉得愉悦。明明外头正是冬至,来时的路上长京街头还在飘着雨夹雪,寒意瘆人,此时却觉得浑身暖洋洋,像是沐浴在二三月明媚的春光下。文人常有伤春悲秋之客,身在长京,亦不乏空有一腔抱负却郁郁不得志之人,可在这时,却都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自在。
    往常晚江姑娘很少弹奏这样的曲子。
    弹奏的曲子,也不是每一曲都有这般独特的钻入人心的能力。
    众人只觉疑惑,又沉醉其中。
    飘飘然,畅快间,神仙不换。
    名流雅士之间往往情谊深重,有人在琴声的间歇间回过神来,便连忙出门,托人立马去请自己那些同样爱好琴声的故友,告知他们,今日晚江姑娘又在鹤仙楼上抚琴了,请他们过来欣赏。
    不知多少人往这里聚集。
    慢慢的才有人发现——
    不知不觉间,不光是肆虐在长京街头的寒风停了,空中飘的雨雪也停了,甚至于整个灰蒙蒙暗沉沉的天空也好似被一双无形的手拨开,显现出了头顶似青似蓝的天空,阳光洒在长京街头,于是哪怕不在这条街、听不见琴声的百姓,也由此感知到了寒冬难得的温暖。
    突然间,却是当的一声。
    似是琴弦崩断之声。
    还沉醉在琴声中的名流雅士们顿时仿若惊弓之鸟,仿佛是被从各自构建出的幻想中踢了出来,惊讶中又茫然不知所措。
    晚江姑娘可从未弹断过琴弦。
    众人还未缓过神,呆愣之下,不是看向通往后院的那道帘子,便是仰头看向楼顶木板。
    有人讨论,有人皱眉。
    也有人自恃以往常来鹤仙楼、常去二楼听琴,想上楼查看,却也被拦了下来。
    过了很久,楼梯上传来动静。
    因为是木梯,动静很明显。
    众人纷纷闭上了嘴,都抬头看过去。
    一时间大堂落针可闻。
    “哗……”
    帘子被掀开。
    一名娇俏女子略微躬着身、低着头从里边快步走了出来,一抬起头,目光对视,众人皆被她的神情惊了一跳。
    眼眶通红,满是热泪,嘴唇嗫嚅,脸上的神情更是悲切不已。
    “主人重病,与世长辞。”
    “……”
    大堂已然落针可闻。
    众人全都怔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声音传出。
    “啊?你……”
    “你胡说什么呢……”
    “是啊,这怎么可能?”
    “方才晚江姑娘还在楼上待客抚琴呢,琴声如此动听,仿佛仙乐,怎么可能突然来此噩耗?!”
    “你这小婢女!可不能乱说!”
    “是不是搞错了?”


章节目录



我本无意成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色茉莉花并收藏我本无意成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