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一凡摇了摇头。
    遥想当年,唯有北方乱世,才是妖魔鬼怪遍地都是,这才多少年,各州之地几乎都常有妖怪现世了。只是这些妖怪似乎是自然诞生,并不像当年北方乱世中那些吃了人肉人血的妖魔那般残暴,如今大多数还很懵懂。
    “天钟大帝……”
    舒一凡不禁喃喃自语。
    来到光州开宗立派已有十几年,他自然知道这位天钟大帝是谁。
    这是一位在光州一地及其周边被广泛信仰的古老神灵,当地百姓信仰他老人家已经很多年了,至于究竟有多古老,已经老得不可考,但远远超过对赤金大帝的信仰年限,说不定也大大超过之前那位天帝。
    只是舒一凡却从未听说过关于这位天钟大帝的显灵传说。
    无论是之前北方妖鬼横生、光州也民不聊生时,还是如今世道不安生,天下各地包括光州都有妖鬼出示,这位大帝都未曾显灵帮过百姓。
    降妖除魔、护一地安稳的,一直是惊雷剑派的门人们。
    如今忽然显灵,而且在各地宫观庙宇都一一显灵,虽说这听来好像是好事,当地百姓也高兴得很,纷纷前去上香拜神,却难免惹他疑惑。
    “这是为何?”
    舒一凡坐在上边说道。
    “不知……”
    底下的谋士以为他在问自己,连忙摇头说道,却是不敢说出口。
    舒一凡也没有追问。
    其实众人皆知。
    怕是大晏没有多少年了。
    舒一凡坐着不动,眼光闪耀之间,尽是从前,同时暗自盘算着时间。
    “大安八年秋……”
    还有两年,两年时间。
    定要亲去逸州拜访一回。
    ……
    不仅仅是惊雷剑派,光州及其周边天钟帝君显灵之事也传到了别处,别州别郡,甚至朝中。
    有江湖人听闻。
    有地神妖怪听闻。
    有朝中人听闻。
    ……
    鼎山之上,仙鹤夜展翅。
    虽然白鹤无需控制,三花娘娘却也一脸认真的盯着前方,生怕白鹤出了什么乱子,直到它从半山腰飞向明月,这才收回目光,往后看去。
    “怎么不在这里睡一晚再走?”三花娘娘问道,“我们以前都没有走过夜路,哦,飞过夜路。”
    “免得对方久等。”
    “对方是谁?”
    “天山的古神。”
    “你在鼎山上不累吗?”
    “不算累……”
    道人的声音十分平静,稍作一顿,迎着女童关心的眼神,又说了一句:“便相当于睡了两三个月。”
    “这样哦……”
    三花娘娘点了点头,难怪不睡。
    一行人确实很少赶夜路。
    就算是走夜路,也是悠然的走,图的是明月与星辰,与白日不同的心境与风景,像是这种才刚刚做完一件事,却连休息一夜也不愿意,立马便要火急火燎的前往下一个地方的情况很少有。
    只是今夜也是初秋的第一个满月,秋月无边,星光几点,乘着白鹤飞在夜空之上,仿佛与星月并肩而行,凉风送爽,亦是惬意极了。
    “你在山上的这两个多月,三花娘娘又去了几趟长京,有时候买皮蛋瘦肉粥来吃,有时候买包子馒头,还买过糖葫芦和醪糟汤汤来喝。有一家小馆子的醪糟汤汤最好喝,很甜,喝了在仙鹤身上睡一觉,睡醒就回到鼎山上了,很安逸。”
    “三花娘娘也学会享受生活了啊……”
    “这是神仙日子!”
    “令人羡慕啊……”
    “本来三花娘娘想好了的,要是你哪天从山顶上下来了,休息到第二天才走,三花娘娘就去长京给你买好菜来吃!哦对哦,三花娘娘趁你在山上的时候还去山下帮人捉了妖怪,赚了一些钱,可以去长京最贵的店买点好吃的!”
    “那多麻烦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有仙鹤!”
    “可即使有仙鹤,也要飞到长京城外,没有人的山上,再跑去长京吧。如今马儿又不在三花娘娘身边,这么一来一回,也挺费劲的。”
    “不费劲!”
    “那是我辜负三花娘娘好意了。”
    “没关系!”
    女童倒是回答得干脆。
    刚刚答完,忽然见到下方有片光点。
    月光照耀之下,高大的城墙围成了一个巨大的方形城池,城中不知多少房屋,多少街巷桥店无数,院落重重,宫殿成群,亭台楼阁,不知多少盏灯火汇聚在一起,构成了这座当世最繁华的城池。
    “那是哪里?”
    三花娘娘愣愣的问出了声。
    “是长京啊……”
    道人盘坐凝视下方。
    明月之下,白鹤身姿优雅,缓慢的扇动着翅膀,沐浴着月光自长京上空飞过。
    街上仍有行人未归,楼顶亦有诗人文人赏月,还有道人观星闲人举头,道人低头看着他们,他们也惊讶的望见了月下飞过的仙鹤。
    又有阴神武官自庙顶显身,手持武器,面露警惕,盯着上方的仙鹤,城隍亦被其惊动,亲自显身,同样望向天空,待看见鹤上是谁后,武官与城隍又全都拱手,对着上方行礼。
    道人亦在空中与其还礼。
    此时长京一片月。
    城中万户捣衣声。
    ……
    次日清晨,禾州禾原。
    一轮红日自东边出来,红光为满地秋色与晨雾染了色,照出一片平整的禾原大地。
    当初积雪三尺的白茫茫大地如今已恢复成数百里良田沃土,刚刚收获完,地上还留着金黄色的禾茬,使得大地也一片金黄。
    围绕禾原、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的庙宇仍然保存着,里头神像也全都完好,有些此时仍有香火,每年也仍有大批人集体前来上香,记叙着神灵曾在此地极力封锁妖王的往事。在平原里面,一些当初的人形石堆处,又有人建了庙宇,却是不知供奉的是谁。
    可在这片本该平整无边、连大一点的起伏都没有的土地中间,却突兀的多出了一座石山——
    石山高耸,奇特俊美,山上有碑,山前有庙,碑前庙前都有许多刚烧完的香,晨雾笼罩着石山,又逐渐被晨光所驱散。
    山顶有棵小松,松下一名道人。
    道人身上已被雾水沾湿透了。
    仙鹤、燕子与猫儿都不见踪影。
    直至朝阳跃出天边水汽云层,投来的阳光一下变得灿烂而明亮,其中带着的温度仅仅片刻就在薄雾彻底驱散,天地一片清明。
    清明之间,头顶又有白云飘来。
    “轰隆隆……”
    看似只是寻常的积云,凝实而厚重,一团一团的,可却隐隐传来常人听不见的战鼓声。
    道人终于睁开了眼睛。
    抬头看向天上——
    积云分成好几片,从不同方向围来,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许多积云上面都显出一道道神官天将的身影。其中最前面、最高处有朵小云,云端站着一名身着古老白袍的老者,老者须发皆白,低头看来,却是一脸冷漠。
    众多神官天将也都看向道人。
    这次的排场明显格外的大。
    “下方有些百姓住得很近,在下已托梦给郡官,请他们疏散了。诸位皆是神灵,便请再等三日吧。”道人却是一点不惧,对着上方说道。
    “……”
    老者依旧低头看他,面无表情。
    只是却也没有拒绝。
    确实如道人所说——
    云中皆是神灵,至少表面上,神灵要以德行为先,行事哪能都与凡间人一样?
    道人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等天更亮一些,下方果真有官吏策马而来,带着近处几个村庄的百姓离去,有百姓离去之前,还来山下上了香,祈求保佑,却不知求的是谁。
    说是三日,也只是眨眼间罢了。
    第662章 四季钟响
    秋风掠过大地,草木微动。
    原先“借来山”周围还有几个村落,都是很小的屯子,如今已空无一人。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唯独“借来山”上飘着浓重的白云。
    “轰隆隆……”
    吹过大地的风一下变得急促,原先只是微微摇晃的禾草猛然低下了头,树木也弯下了腰,枝条哗然抖动,叶子被风拔走。
    头顶的战鼓声又响了起来。
    盘坐山巅的道人也站起了身。
    天上白云中依旧人影攒动,几乎都是有名的神官天将,以斗部星官与火部正神为主,若是细数,说不定不少位都在青史上留有名字,其余的在这天地间应该也有些名头,放到下界,妖鬼之中,都是要吓跑不少妖鬼的。
    站在云头上的,自然便是天钟古神。
    不知哪位天将擂鼓,打得震天响,仅仅只是听见,就觉得震耳欲聋,体内热血也随之沸腾起来。
    “倏……”
    肃杀之气如有实质,扑面而来,使得松树也落下了针叶。


章节目录



我本无意成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色茉莉花并收藏我本无意成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