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面上威严又冷清,望着天上的启明星,不由得问上苍———太子啥时候回来?
    上五休二的日子,还能不能回来了?
    “阿嚏~”
    “阿嚏~”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声响起。
    沉闷的鼓声在寂静的宫中中回荡,众大臣从马车上下来按照品级顺序,迅速排好队伍。
    文官居左,武官居右。
    宫门缓缓打开。
    纠察御史目光如炬,在队伍中来回巡视。
    巡视众官员有无咳嗽、吐痰、交头接耳,或是步履不稳的?
    若是有就记录下来,罚银子!
    这一巡视,纠察御史发现一件事,没看见柳尚书。
    纠察御史行至角落里,示意小内侍过来。
    “大人?”
    纠察御史压低声音道:“户部尚书为何不在?”
    “启禀大人,柳尚书家中有丧事告假了。”
    “啪嗒!”一声,纠察御史袖中的奏折落地。
    “你说什么?”谁家丧事挂红绸啊?家里死仇人了?
    “启禀大人,柳尚书的侄子和侄媳妇昨日夜里过世了。”小内侍轻声道。
    柳尚书的侄子和侄媳妇?纠察御史一愣,满脸狐疑。
    不免心中寻思到——柳尚书还趁侄子和侄媳妇呢?
    柳家大爷养外室了?还是又过继孩子了?
    小内侍低声回:“启禀大人,离世的是柳家三爷的长子。
    听说他久病不愈,于昨夜病逝了,他夫人也殉情了。”
    “那昨日柳府的红绸?”死人挂红绸?
    “启禀大人正是为了完成柳家那位老爷的心愿,此事皇上也知晓。”
    皇帝也知晓?纠察御史面上不显,实则一头冷汗。
    他不着痕迹的捡起地上的奏折,又云淡风轻的塞回袖中。
    终于…
    千呼万唤始出来,老皇帝面带黑眼圈,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上朝了。
    随着德胜公公尖锐的一声:“皇上驾到”。
    众人立刻整齐地行一跪三叩头礼。
    高呼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御史台的官员们看向纠察御史,纠察御史低垂着头,眼观地鼻观地心观地。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不听不看不抬头。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御史出列道:“启禀皇上,纠察御史周全有事启奏。”
    “准。”老皇帝头痛欲裂,望向文官御史们站着的方向。
    纠察御史缓缓抬起头,缓缓出列。
    他心中骂骂咧咧,头上一脑门子汗,紧张的咽着口水一撩袍子跪地道:“微臣参皇上。”
    文武百官:“嗯?”
    纠察御史一抹头上的汗道:“微臣要参陛下。
    陛下心怀天下,勤政为民,此乃大圣朝之幸、百姓之福。
    可人死不能复生,陛下若因长公主和安宁郡主的仙逝而损害龙体。
    又如何能让长公主和郡主在九泉之下安息?
    陛下身体日渐衰弱,又如何长久地庇佑江山社稷、造福天下苍生?
    微臣参陛下,不注重自身身体,而陷万民于水火。”
    御史们:“???”
    此时,东方泛起一丝鱼肚白,微弱的光线洒在大殿之外。
    纠察御史低垂着头,汗水滴落在青石地板上。
    此时…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闲杂人等速速避让!”
    一名信使骑着一匹浑身被汗水湿透的马,一人一马风驰电掣般朝着皇宫方向狂奔。
    猫儿胡同卖馄饨的妇人微微一愣,她包馄饨的手一顿。
    探着头看着信使的马屁股,喃喃问道:“这是又出啥事啦?自从太子出使南良后,咱大圣咋还走上背字啦?”
    吃馄饨的人也都抬起头,看着绝尘而去的大马面露担忧。
    一老汉道:“钱老爷你有学问,你给咱们说道说道呗!”
    钱进士未说话,而是从袖中掏出一旧荷包从中数出三文钱,放在桌上。
    他抬脚向着宫门口的方向,跑了过去。
    一旁卖豆腐的老孙头也凑了过来,插话道:“这钱进士,他今天咋了吗?”
    老汉放下手中的碗,一抹嘴道:“莫不是太子殿下,他在南良出啥事了吧?”
    有人突然道:“会不会是北国鞑子,会不会是北国鞑子他们出兵了?”
    第457章 疯啦
    通信的驿卒他脸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
    他砰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沙哑道:“皇上,八百里加急!边疆急报!
    皇上,北国拒不归还长公主和安宁郡主的尸首。
    跟随长公主同安宁郡主去北国的女子们,她们的头颅被挂在北国的城门上。
    据潜伏在北国的细作来报,姑娘们死前看着大圣的方向,口中皆喊着生为大圣人,死为大圣魂。”
    驿卒声音哽咽道:“她们说身死不得反乡,唯望大圣盛世长存。”
    元日宴上的歌声由在…可人已亡。
    红妆亦抱山河志,赴难捐躯护国殇。
    偌大的大殿上,无人语。
    一头发花白的武将,他双目赤红大吼一声道:“皇上,老臣恳请出战。
    北国鞑子这般行径,分明是没把我朝放在眼里,肆意践踏我大圣尊严。
    老臣恳请出战。”
    一御史道:“臣冒死进谏。皇上,此仇不报我朝威严何存?
    恳请皇上当机立断,对北国出兵。”
    老皇帝的心腹们恨北国恨的直掐自己大腿,当初怎么就想将计就计了?
    应该直接打北国。
    那挂在城门上的是安宁郡主吗?那是文王啊?
    那是养男宠的文王啊?
    北国说好的扶持文王,争夺大圣皇位呢?
    咋就把人弄死,挂城门上了?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娘,杀人不杀子的道理他们不懂吗?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懂不懂?
    官员们不明白,北国为何公然撕破脸,直接杀了长公主和文王?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唯有老皇帝松动的牙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老皇帝面色铁青,眼眶乌黑他双手握拳,指节泛白。
    他恨不得把松动的牙齿咬碎,良久之后,他从牙缝中挤出四个字:“欺人太甚。”
    崔尚书微微蹙眉,他出列拱手道:“皇上,依微臣之见,北国此举定有缘由。
    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何况长公主同文…同安宁郡主身份高贵,北国怎么会贸然杀害两位贵女。
    更何况今时不同往日,大圣的连弩和火炮,北国不可能不忌惮。
    是什么理由让北国鞑子非杀长公主和安宁郡主呢?”
    礼部尚书一拱手道:“微臣斗胆猜测…
    朝中有人泄密,或者是卓宇告密,让北国察觉我方部署。
    北国君主自觉被愚弄,才对长公主和安宁郡主痛下杀手。
    微臣主张先派人去和谈,摸清北国底细,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和谈?
    派谁去?
    武官们看向礼部尚书,心里寻思着——派谁去?老皇帝总共三儿子。
    大皇子把自己折腾死了,文王折北国了,难道派太子去?
    派上五休二的独苗苗去和谈吗?
    “哼!”兵部尚书冷哼一声道:“不管何等原由,北国杀害我国长公主和安宁郡主,就是在辱我国威。
    皇上,末将愿率铁骑出征,踏平北国。
    夺回公主与安宁郡主的尸首,用北国鞑子的血祭英魂。”
    一官员道:“北国欺人太甚。”
    众人道:“那如花似玉的天宫女娃们,他们也舍得砍下头颅挂在城门之上,简直不是人。
    “比襄王还不是人。”
    “襄王只要她们跳舞,北国要她们头颅。”
    “皇上,咱们对北国出兵把?”武将一撩袍子,跪地道:“臣恳请出战。”
    户部侍郎道:“陛下,国库银钱不足,近年各地水旱虫灾频发。
    赈灾耗去大量库银,又兼之先前为加固边防工事、屯积粮草军备,已然所剩无几。
    如果贸然出兵北国。
    国库中银两有限难以支应,后续补给粮草恐难以为继,还望陛下三思。
    若是明年春日再遇见旱灾,恐怕…”
    战事加旱灾便是民不聊生,那才是真正的乱世。
    乱世乱像生,恐有人起义。彼时内忧外患,国将不国。
    礼部侍郎又道:“皇上,当下正值多事之秋,北国虽行径恶劣,但此时出兵,实在不是好时机。”
    武将高喊一声:“什么时候是好时机?长公主和安宁郡主尸体生蛆的时候吗?”
    一文臣出列道:“皇上,仇王爷是假的,万一被南良王发现他的真实身份,会不会恼羞成怒?
    若南良以此为借口,对我国出兵。


章节目录



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叽里咕噜的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叽里咕噜的风并收藏首辅大人后悔了,我已宠冠六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