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推,一边悄悄打量叶厘。
    眼底是藏不住的忐忑。
    叶厘全当没看到,一边往磨眼里加豆子,一边问:“我听江纪说,二叔给你相了门亲事,你不愿意?”
    江柳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沉默了一瞬,才道:“那男的不好看,年纪也大,都二十多了。家里还穷。”
    “那二叔看上他什么了?”叶厘惊讶。
    “那男的兄弟七个,我爹看上他家儿子多,觉得儿子多在村里不会受欺负。”
    江柳暗暗咬牙,眼中闪过不甘。
    就因为她没有兄弟,所以要经受这些。
    她不服!
    她死也不会嫁的。
    叶厘万万没想到是这个缘由,他同情的看着江柳。
    江大河是真魔怔了。
    想儿子想疯了!
    “小柳,等你纪哥回私塾,你就过来上工,一日十文钱,每天推完磨你就可以走了。”
    “真的?!”江柳一脸惊喜的瞧着叶厘。
    她来之前,心中预期的工钱是五文!
    当然,若是只给三文,那她也愿意干。
    只要能挣钱,她什么重活都愿意做!
    结果现在竟是十文,那一个月就是三百文!
    好大一笔钱!
    但很快,她冷静了下来:“厘哥,你给的工钱太高了,你降一些吧,不然我拿着烫手。”
    谁家未出嫁的姑娘一个月能挣三百文?
    厘哥太照顾她了。
    “你烫手什么,该是我不好意思,你要磨的可不是这一把黄豆,你得磨二十斤黄豆呢。”
    叶厘摇头。
    他本来打算开七、八文工钱的,这个活儿是在村里,而且工作时间短,村里肯定有人愿意干。
    但现在来应聘的是江柳,一个可怜的小姑娘,他要是给少了,他自己根本过不去良心那关。
    要知道便宜相公一个大男人都得连续不断的磨一个多时辰呢。
    江柳又劝了几句,见叶厘是诚心要给,不仅感激不尽。
    甚至连眼眶都红了。
    她想要挣钱,她要在她的终身大事上,有决定权。
    她想要招婿!
    她爹不是整日嚷嚷着没人给他养老吗?
    不总觉得嫁出去的女儿就是白养吗?
    那她不嫁了!
    她招个男人回来!
    而这一切,需要钱。
    需要不少钱。
    她一迭声的朝叶厘说谢谢,听得叶厘既羞愧,又同情。
    哎,说到底,还是穷闹的。
    搞钱,必须多多的搞钱!
    便宜相公去买石灰、锯末,那他就买些鸡蛋,今日就将变蛋做出来,半个月后就能出售了。
    他拿出五十文钱交给江柳,拜托江柳找村人买些鸡蛋。
    如今天下太平,近些年也算是风调雨顺,因此物价平稳。
    鸡蛋的个头有大有小,一般是按斤卖,一斤十文钱,五十文的话,能买上四五十个鸡蛋。
    现在他手头银钱不多,第一批只做五十来个试试水吧。
    第21章
    江柳拿着铜板走了,叶厘就进灶房准备炸豆腐泡、大串串。
    炸大串串前,得先用刀在豆腐块上切出菱形纹路。
    这个不难,用两根筷子固定住豆腐块,靠着这两根筷子,即便是新手,也不会将豆腐块切断。
    他正快速切着,门外有人喊他:“厘哥儿。”
    听到喊声,他立马放下菜刀出了灶房。
    果然,院门口站着的是原身的二哥:叶文。
    便宜二哥今年二十一岁,和叶两相比,叶文的沧桑感不多。
    而且,叶两之前是被生活折磨的寡言少语,叶文则是天生腼腆,如名字那般文文静静的。
    “二哥,你怎么来了?吃饭没?大哥呢?快进屋,我给你留了饭。”
    叶厘一边热情招呼一边询问叶两。
    叶文进了院子,他挠挠头,没去瞧叶厘,只盯着脚下的路:“嗯……昨个儿下午,咱隔壁张叔登门给我说媒,那个哥儿是小王庄的,阿爹就让我过来背豆腐泡。”
    小王庄在八仙镇与北阳县之间,他正好顺路。
    “哎呀,这可是大喜事啊。”
    叶厘万万没想到叶两没到的原因竟是这个!
    大喜,大喜啊。
    便宜二哥妥妥剩男,便宜阿爹愁的夜夜睡不着。
    结果才卖了不到半个月的豆腐泡,竟有人做媒了!
    “二哥,那小哥儿怎么样?你喜欢吗?对方喜欢你吗?”
    他不顾叶文的害羞,一迭声的追问细节。
    叶文被他问的,恨不能沿着墙根走。
    只呐呐道:“还、还成。”
    人家小哥儿长的是真不错,但年龄小,才十七。
    他年纪大,还穷。
    唉。
    挠挠头,他抬步进了灶房,脸上闪过一抹忧郁。
    就在这时,却听身后的叶厘道:“二哥,说起你的亲事,正好,我有话和你说。”
    “现在我也能挣钱了,以后就由我供江纪读书,原先商定的每年三两银子,咱叶家以后不用给了。”
    “以后阿爹大哥你们专心攒钱,争取今年将你的亲事定下。”
    这话毫无征兆,叶文诧异极了,转身看向他。
    “你供小纪读书?”
    “对,我上午与他讲过了,他同意。”
    虽说当时没有讲到叶家——主要是吧,他不是原身,原身对这三两银子的怨念极深,觉得是便宜相公拖垮了叶家。
    可对他而言,一没出银子,二没承担叶家的活计,他对这事的感觉只有三个字:轻飘飘。
    因此他当时根本没想到此事。
    但现在想到了,那就绝不能再让叶家出银子了。
    “读书太费银子,只靠着你自己,太难为你了。左右现在家里有小生意,来钱比之前容易,咱家还是再供小纪几年吧。”
    叶文摇头,将叶厘的话推了回来。
    叶厘也摇头,诚恳道:“二哥,我每天挣的全是我的,你和大哥挣的,得分成两份,如若再供江纪读书,你何时才能娶亲?”
    叶家之前的规矩是,所有人挣的银钱都得上交给叶阿爹,由叶阿爹操持这一家子的吃喝拉撒。
    后来,叶两与刘饴成亲,有小家了,那肯定要为小家考虑。
    他们夫夫所挣的银钱,只需上交一半。
    豆腐泡生意主要是靠叶两、刘饴操持,但叶阿爹会打下手,叶文和叶大吉则是承担了田地里的所有活计。
    因此,饼夹菜的利润,刘饴依旧是上交一半。
    叶厘觉得一半的利润少,但叶文满足的不得了。
    他露出笑来:“生意挺好的,就算挣来的银钱和大哥平分,那也既能供小纪,也不耽搁我娶亲。”
    “豆腐泡、大串串实在太能挣钱了。”
    这两日,因着江纪在家,磨的豆腐多,叶厘做的豆腐泡、大串串也多,一日高达二十五斤。
    每卖出去一斤,叶家可挣五文。
    二十五斤便是一百二十五文。
    再加上一些豆腐、鸡蛋、蔬菜,一日的利润能有一百六七十文。
    一分为二,那就是八十来文。
    就按照八十文算,只需三十多天,他就能将三两束脩挣出来。
    当然,这是理想状况。
    碰到刮风下雨的,那就不能出摊了。
    但这种天气终究是少数。
    所以,能两全的。
    只要今日那小哥儿不提太高的要求,那定然读书、亲事两不误。
    但万一……
    压下担忧,他又道:“小纪整日在私塾,你一个人撑着这门生意撑着这个家,太不容易了。你和小纪好好过日子就成。”
    “从前咱家都撑了过来,现在来钱容易了,怎能反而不供了?”
    看叶厘还要再劝,他就忙道:“对了,有抢生意的了,其他饼摊也开始卖红油麻酱饼夹菜了。”
    “别的饼摊也开始卖饼夹菜了?!”
    叶厘惊呼一声,注意力被此事抢走不少,他赶紧询问:“什么时候的事?!”
    “就昨个儿,镇上那家炉子烤饼,也卖起了饼夹菜。”
    “不过你别担心,分不走太多生意的,今个儿我出门前,大哥回来了,他说生意依旧好。”
    因为别家没有豆腐泡、大串串!
    旁人之所以肯花四五文钱买个饼夹菜,大多是冲着这两样新鲜吃食来的。
    不然有多少人肯花这个冤枉钱去买鸡蛋、豆腐、绿叶菜?
    平日里又不是吃不到!
    他笑呵呵的又道:“放心吧,咱家没受太多影响。”
    但叶厘还是蹙眉。
    没受太多影响,这说明还是受影响了。
    不过,有竞品也行,可以帮叶家、刘家分担一下注意力。
    刘家饼摊红红火火,一个月的利润能有好几两,这对一个无依无靠的小摊子来说,有些显眼了。


章节目录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祝六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祝六六并收藏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