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同陌生的小伙伴睡一个屋子,他挺新奇的。
    那三个室友家中都是县城的,但昨晚他将带来的芋泥蛋挞一分,一下就将三个室友给镇住了。
    芋泥饼在县城有着不小的名气!
    但只有半闲居有。
    味美价贵还时常买不到,颇为紧俏。
    可现在他竟拿出了半闲居还未上新的点心,这谁还能轻视他这个乡下娃?
    这三位室友虽是县城人氏,但家境跟从前的鲍家差不多,他比起这三位室友,并不差什么。
    况且,除了芋泥蛋挞,野枣坡也挺有名气的。
    靠着变蛋和豆腐泡,野枣坡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村!
    是以,昨晚他与三位室友聊的挺愉快的。
    上午上课,夫子先摸了摸他们四人的底儿。
    他已经学了《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千家诗》,有了一定的基础,于是夫子就叫他先读《诗经》。
    其实《诗经》他也背了好些篇了。
    不过,《千家诗》里的好些诗他还没背会,所以,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背书。
    余下三位室友一样,先背书。
    听完江麦这些话,叶厘放心了不少。
    他便把已经叮嘱了好些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私塾的伙食忒差了,该加餐就加餐,别省着。
    不要惹事,但若是受欺负了,该反击反击,该找韩夫子找韩夫子。
    “还有,别有太大压力,以你的实力,现在就能胜任作坊账房一职,怎么着都能混口饭吃的。”
    叶厘重重强调这一点儿。
    当学生自己知道刻苦时,那家长就不能再施压,免得心理出问题。
    可江麦一听,立马跟江芽似的噘了下嘴巴,厘哥又咒他!
    他抗议道:“厘哥!我要考秀才的。”
    “我知道的,不过你还小嘛,慢慢学,咱不急。”
    “好了,你回私塾吧,趁着卤鸡还热着,就着粥吃,给你石大哥分点。”
    叶厘笑眯眯的道。
    这话一出,江麦倒是有些不舍了。
    私塾虽好,可他也是想家里人的。
    他知道厘哥是真心为他好。
    看他站着不动,叶厘就又道:“快回去吧,明个儿我带芽哥儿过来。”
    这下子江麦脸蛋上有了笑:“好!”
    他的确想芽哥儿了。
    等江麦拎着卤鸡进了私塾,叶厘便赶着牛车回家。
    私塾与县学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离得太远了,今日就不去找江纪了。
    到家之后,江芽和叶阿爹都在家。
    叶阿爹给他留了饭。
    饭后,他和江芽去作坊那边瞧了瞧。
    新作坊已经动工了,众人正拎着石锤在夯地基。
    盖房子,地基一定得夯实了,此时没有大型工具,只能靠人拎着石锤砸。
    这个活儿只有壮劳力能干,但周围站着不少看热闹的村人。
    这作坊是全村的,因此是全村齐上阵,家家户户都不得偷懒。
    其实也没人偷懒,作坊前景远大,没人愿意被赶出作坊。
    况且,八仙镇人多了之后,那豆腐泡的销量,还是能涨一涨的嘛。
    叶厘转悠了一圈,留江芽在那里看热闹,他背着手回了家。
    如今,家中负责做芋泥的有江大川高君、江大河梁二香江柳江榆、叶阿爹刘饴,共八个人。
    八个人做六百斤芋泥,太勉强了。
    主要是压芋泥这一步比较繁琐,得将炼乳完全融入芋泥里,六百多斤得一点点压,半点不能偷工减料。
    所需的炼乳,也是个大数字。
    炼乳做起来更麻烦。
    想了想,等江大川、高君等人过来清洗芋头时,他就问起了江通、江达,若是这两人愿意过来帮忙,那他就不找其他人了。
    肯定要先紧着自家人嘛。
    而且,这个活儿只有俩月了,不耽误农忙。
    江大川一听,直接给江通、江达应了下来。
    做芋泥一日可是有三十文工钱呢!
    两个月就是一千八百文。
    这钱得挣!
    况且,江通这门亲事,眼瞅着是能成。
    江大川已经托人、亲自上阵打探过了,这小哥儿的确如媒人所讲的那般勤快、贤惠。
    而且,知子莫若父,江通嘴巴上嚷着凑合,可实际上,从大年初二到今个儿大年初九,他已经暗暗去观察了那小哥儿五回!
    那小哥儿家中的营生是卖酱菜,在菜市场有个小摊位,特别方便江通暗中观察!
    所以,他打算过些日子就定亲,省得江通一趟一趟的往县城跑。
    再者,与他同龄的人早就当上爷爷了,他盼孙子孙女盼的望眼欲穿!
    但成亲的花销可不少,现在能挣一点儿是一点儿。
    还有,如今江通、江顺都有固定工钱拿。
    江达身为老二,可羡慕了。
    若是江达也来,那么他们一家五口就跟江大河一家一样,每人都有固定工钱拿!
    江达、江顺、高君一日三十文——高君因身子不好,一直没进作坊,只负责做芋泥。
    他、江通一日六十文。
    加起来一日就是二百一十文!
    一个月就是六两三钱!
    再算上变蛋的收入,一个月轻轻松松就是十两。
    干上俩月,那成亲的花销就有了。
    厘哥儿真是福星啊!
    江大川美滋滋的向叶厘道谢,叶厘摆手,叫他不要客气。
    因为这是共赢。
    而且叶厘赢的更多!
    之前,三百斤芋泥,可做两千份芋泥小料,一份他挣一文半。
    六百斤芋泥,那就是四千份小料,他可挣六两。
    一日六两,一个月,那就是一百八十两!
    况且,蛋挞他也有钱拿,一个他得两文,一日怎么也能得六百文吧?
    他今个儿回来的早,没亲眼看到半闲居出售蛋挞。
    但现况肯定只有一个:火爆!
    如叶厘所猜的那般,蛋挞一推出来,那就卖爆了。
    开售前,半闲居特意囤了点儿货,有一百来个。
    而且,张副掌柜亲自负责推销。
    张副掌柜只给三楼的食客推销,能去三楼的,都不差钱,试吃之后,大多数都惊为天挞。
    即便是不爱甜食的大老爷们,尝过之后也必须承认这蛋挞独特、出众、细腻、好吃。
    可偏偏蛋挞很小,一个只有成人掌心的二分之一,连江芽都能一口一个,更别说是成人了。
    因此,半闲居囤的那一百多个蛋挞,直接被两个包厢给分完了。
    这种火爆,喜得张副掌柜当机立断,立马削减芋泥饼的份额,好做更多的蛋挞。
    卖出去一张芋泥饼,半闲居只能挣三文。
    可卖出去一个小蛋挞,半闲居能挣六文——即便分给叶厘两文,那也能挣四文。
    而且,一旦蛋挞的名声传出去,那会吸引更多的食客。
    一些不爱吃热锅子的,也会来半闲居消费。
    都是银子哇!
    另一边,当余采与吴夫郎忙完芋头的事回了家,天已经黑了。
    余采就在饭后,将他与彭希明的点点滴滴告诉给了吴夫郎。
    这可把吴夫郎给吓一跳,不声不响的,他这小儿子竟自己找好夫婿啦?
    而且还是个秀才!
    比他预期中的儿婿好上不少。
    更重要的是,余采自个儿喜欢。
    只这一点儿,那吴夫郎的劝婚目的就达到了。
    他就是不想看余采安静、孤寂的在家中老去,所以鼓励余采走出去开铺子、甚至是成亲。
    过去的二十年,是他想岔了。
    他这儿子的确腿脚不便,可他家有钱呀。
    有钱就有乐子!
    有钱就能买来很多东西!
    哪怕是虚情假意、将来会翻脸,可当下的快乐,他儿子感受到了。
    这就值了。
    因此,惊讶之后,他当即表示要派人去彭家摸摸底。
    他自个儿也要去半闲居观察一下彭希明。
    而且!
    怕自家摸的不够清楚,他还打算找上余县尉——
    他想开了,划清界限,那是便宜了姓余的。
    得趁着姓余的还没从县尉一职上退下来,好好利用。
    对于吴夫郎的反应,余采一一应下。
    他知道,这都是为了他好。
    正好,他也颇为想念彭希明,明日就见上一见。
    于是,大年初十,余采、吴夫郎一起去了半闲居。
    估摸着彭希明快来时,两人还去了一楼大堂,在角落位置坐下,跟余采从前似的,装着巡查店内的细节。
    父子俩另有目的,但今个儿半闲居的生意堪比刚开业时了。
    只一日,蛋挞的名气就传出去了。
    于是今日有不少人来店内购买蛋挞。
    而且,这其中很多人两人都认识——北阳县就这么大,有身份的就那么几位。


章节目录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祝六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祝六六并收藏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