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翌日醒来,室内仍残留着淡淡的香味,而且两人皆神清气爽、神采奕奕。
    睡眠质量,似乎真的比从前要好上些许。
    既如此,那此香可以常备。
    不过,以叶厘如今的财力,他可不敢日日点。
    因为一枚就要七百多文。
    要是日日不休,那一个月就得二十两银子。
    他可享受不起。
    过完生辰,江纪又回了县学。
    叶厘则是忙了起来。
    之前余采转给他的那五十亩地,他和余采只去县衙办了过户手续,他并未实地考察过。
    如今五十亩地种的都是麦子。
    麦子是余采的。
    但如今距麦收只剩一个月,麦收之后,这五十亩地就真真正正属于他了。
    他得去踩踩点,见见自家的佃户,顺便让自家佃户来野枣坡认认门。
    这租子,他只要粮食,不要银钱。
    没办法,家里人口多,既然自家有田地,那肯定是吃自己的粮食划算。
    这五十亩地,全在县城和八仙镇之间,不算远。
    余采、彭希明两人无要紧事,就喊上余府负责收租的管事,和叶厘一道去转了转。
    这花费了三日时间。
    将这事办妥,余采、彭希明干脆也去自家的田地上踩点儿。
    其实两人没必要跑上这一趟,因为这四百五十亩田地虽过户到了余采名下,但日常还是由余府的人打理。
    余采只需等着余县尉给他送银钱即可。
    但余采不想日日守在半闲居。
    新婚燕尔的,他想和彭希明出去走动走动。
    再者,总不能一辈子都由余府的人打理吧?
    趁着春日天气不热,正适合干这活儿。
    余采、彭希明下了乡,正好,芋头用完了,没法做芋泥了,叶厘早上就不再进城送货了。
    但半闲居的生意并没有下滑太多,因为叶厘推出了莲蓉、豆沙、坚果三种口味的新蛋挞。
    有蛋挞撑着,再加上外地商旅多,所以半闲居的生意算是没受影响。
    受影响的是叶厘和江家人、叶阿爹刘饴。
    少了芋泥这个收入,叶厘每个月的收入一下子少了一多半。
    其他人也少了一半。
    但这没办法,芋头没了就是没了。
    想再尝到,得等入秋了。
    没了芋泥这道点心,江家人包括叶厘都清闲了许多。
    作坊的活计是固定的,想多挣钱,只能靠变蛋。
    今年县城周边的农人,各家各户养的鸡都比去年多,于是鸡蛋也多了不少,野枣坡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是大手笔的买鸡蛋。
    只要变蛋做成功,那就不会砸手里。
    之前过年时,府城的商贩过来买变蛋,结果空手而归。
    痛心的除了这些白跑一趟的小商贩,还有野枣坡的村人。
    都是钱啊!
    而且,马上天就热了。
    天气一热,正是吃凉拌变蛋的季节。
    所以,家家户户都是铆足劲做变蛋。
    原本,去年江大川家盖房子时,不少村人计划着今年也盖房子。
    可盖青砖房的话,少说也要花上二十两。
    有这个银子,不如留着做变蛋。
    连江大河、叶大吉也是如此想。
    这么一来,野枣坡出现了一个盛景:
    除了叶厘家,其他人家每间屋子都塞满了变蛋罐子。
    自家场地不够,乡亲们还盯上了旧作坊。
    反正旧作坊空了下来,与其空着,不如让村人用来放置变蛋罐子。
    如此狂热的氛围,让叶厘也心动。
    正好,叶大吉每日都过来运豆腐泡,他就叫叶大吉帮他买鸡蛋,他也多多的做变蛋。
    另外,叶家房子老旧破败,早就该翻修了。
    叶家没钱,他有钱。
    他可以借钱给叶家盖房子、赁铺子。
    叶大吉、叶阿爹原本不肯,可等他搬出了即将出世的孙子/孙女,两人很快就改主意了。
    盖!
    盖气派、宽敞的新房子。
    届时叶家的孙辈在大房子里出生,刘饴也可舒舒服服的坐月子。
    麦收之后,刘饴的肚子开始显怀。
    但离生产还早。
    正月才怀上。
    但他想回叶家了。
    他不好意思在江家养胎。
    而且,他想和他娘家大哥刘帆一起在镇上卖饮子。
    去年刘帆就眼红变蛋的收益,想学做变蛋,但叶厘没同意。
    上个月,刘母生辰,他回了娘家。
    刘帆旧事重提。
    卖饼子的话,一个月累死累活才五两银子。
    可若是有变蛋,那只靠着变蛋,一个月就能挣十两!
    但他没答应。
    因为他明白,他一个出嫁的哥儿,对娘家兄弟没有任何约束力。
    可如今他想回叶家养胎,而豆腐泡、变蛋生意有叶文、唐鱼,于是他便想卖饮子。
    八仙镇的有钱人虽不如县城的多,可若是走高端、平价两条路线的话,他拉上刘帆一起做,那一个月挣上几两银子绝没问题。
    叶阿爹、叶两都支持刘饴的决定,叶厘就点了头。
    刘饴要跟鲍北元那样,给他分成,但他摆手拒了。
    都是自家人。
    况且,也没多少钱。
    刘饴回叶家后,叶两也搬了回去。
    他接过运送豆腐泡的活,而且继续在作坊干活。
    叶阿爹也没回去,等刘饴月份再大些他再回叶家。
    作坊少了个人,但因刘饴负责的活计是点豆腐,所以叶厘没找张苋,他自己补了上去。
    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
    六月底,余采、彭希明从吴家迁入新居。
    两人摆下入宅酒,叶厘、江纪领着两个小家伙前去吃酒并送上乔迁礼。
    今日人不多,只有吴夫郎、余世亭夫妇在。
    因此叶厘江纪颇为自在。
    这院子是三进的,很宽敞。
    毕竟余采有丫鬟小厮车夫厨子,再加上王嬷嬷,光是伺候他的人就有七人。
    参观之后,众人回正院闲聊片刻,临近午时,余采叫人摆饭。
    天热,这午饭就清淡。
    而且以爽口开胃的凉菜为主。
    今日运气好,桌上除了鸡鸭鱼羊猪,竟还有牛肉。
    江芽长这么大,头一次吃到牛肉,稀罕极了。
    但江麦只吃了一片就不肯再夹了。
    八岁的他,正值换牙期,如今他两颗牙齿都摇摇晃晃的,牛肉不好嚼,他懒得费劲,就只挑软和的菜吃。
    这一次,余理年、余夫人还是坐在江芽对面。
    余理年比过年时更瘦了些。
    他本就不好好吃饭,再加上夏日没胃口,因此,当他和江芽站一起时,竟是江芽的身形更宽些。
    这可把余夫人给愁坏了。
    因此,刚才落座时,她特意拉着余理年坐到了江芽对面。
    江芽吃了几片牛肉,这时,叶厘拿起一张小饼,给他夹了几片蘸了酱的鸭肉,他便接过这烤鸭小卷饼,送到嘴边,啊呜一口,立马咬掉了一半。
    过多的食物,将他两边的脸颊撑得鼓鼓的。
    他一双圆溜溜的眸子也睁大,有些惊讶的看着手中剩余的烤鸭小卷饼。
    他头一次吃这样的鸭子呢,好吃!
    余理年瞧着这一幕,觉得好笑,便也伸手给自己卷了个烤鸭饼。
    他一直嫌鸭子油腻,不爱吃。
    可芽芽弟弟吃的这么香,那他也试试吧。
    不知不觉,他跟着江芽吃了不少东西,等这顿饭吃完,他肚子也鼓了起来。
    喜得余夫人恨不能将江芽牵回吴家去。
    江芽可没注意到这个小细节,因为吃饱之后,他采哥哥拉着他以及他厘哥回房挑布料去了。
    此次余采成亲,因吴夫郎一早就说过不收任何贵重礼品,所以一多半的宾客送的都是布料。
    这么些布料,余采可穿不完。
    此次搬家,吴夫郎给他装了不少,于是他就叫叶厘挑几匹带走。
    江麦、江芽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衣服得年年换,反正他放着也是落灰,不如叫两个小家伙拿去穿。
    叶厘见布料的确多,就没和余采客气。
    于是江芽就美滋滋的将这些布料往自个儿身上裹,好试试好不好看。
    他采哥哥家里的铜镜很大,能将他整个小身子都照进去。
    他美坏了,也不嫌热,一匹一匹试的开心。
    其实,以他的眼光,这些柔软、鲜艳的布料就没不好看的。
    他都喜欢!
    最终,四匹料子,都是他选定的。
    每一匹的颜色都很鲜亮。
    待回了家,他兴冲冲的找上叶阿爹,想让叶阿爹教他针线。
    哎呀,布料是他亲自挑的。
    那衣服他也想亲自做。
    他如今六岁,学做针线的话,正合适。


章节目录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祝六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祝六六并收藏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