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这东西光是听声音,就让人心有戚戚,院长却依旧不满意,还要做出能爆炸有杀伤力的火器。
    若是真的做出来,日后必然被各方势力觊觎……”
    虽然易思衡这般说,但其实盛世研制火药这个事,目前并没有多少人知道。除了石莽和他挑的几个小助手外,便是问了一嘴崔润和易思衡有没有兴趣看看。
    大家虽然时常听到有响声,但只以为跟那个噼里啪啦的小鞭炮一样,声音听着是响,但也就是吓唬吓唬家禽牲畜罢了。
    普通百姓第一次听到会吓一跳,但多听几次,便也习惯了。更别说现在一次响一两下,每次动静也不算大。
    崔润听易思衡说了一会儿,也将手里的笔搁置到一旁,转身看着他。
    “先不说这个火药到底能有多大的威力,即便真的很厉害,能够震慑北戎也是好的。
    至于朝廷或是其他势力如何,院长心中定然早有打算。你到底在担忧些什么?”
    易思衡看着崔润欲言又止,两人在一起朝夕相处了半年多,也算是了解各自的为人。
    想到崔润毕竟出身崔氏大族,应当理解自己的处境,于是解释道:
    “易家向来明哲保身,即便是朝廷招揽,祖父也未曾答应。我担心我的选择,会影响到祖父乃至整个易家。”
    崔润闻言便明白了易思衡在意的是什么。
    易思衡如今只是学院的一名老师。若是埋头教书,即便将来有什么,也可以说是院长聘请来的先生,只为了教导学生。
    但若是参与火药这类重要的东西,便是与院长深度绑定了。
    盛世效力于朝廷还好说,若是支持起某位皇子,那易思衡便也跟着站了队。
    若是将来发生什么事,他自己不要紧,就怕会连累到易慎乃至整个易家。
    崔润看出他循规蹈矩读了二十多年圣贤书,如今的心思却早就被盛世带来的各种新鲜事物给勾走。
    但崔润也没法给易思衡建议,毕竟眼见着祖安城越来越大,院长有什么打算,或是日后会怎样,他们谁也说不准。
    易思衡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崔润沉默片刻道:“我是肯定站在院长这里的,你不如写信问问易老,若他老人家也支持你,你便也没什么好顾虑的。”
    易思衡权衡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听崔润的,写信回去问问祖父。
    易老的回信,不到两日便传了回来。
    易思衡从信鸽腿下取下纸卷,上面只有简单的两字。
    ——随心。
    那便是同意了。
    -
    盛世看到易思衡来的时候,还有些意外。
    他也没问对方前几日为何没来,极其自然地将手中的小圆铁球递过去,嘱咐道:
    “我又调配了一些火药,一会儿他们会将火药装进这些小铁球里,运到城外空地上点燃。”
    说着,盛世详细说了一下火药的注意要点,如何装填装多少量,引线如何埋,留多长等等。
    易思衡认真记下。
    盛世一开始用的是陶罐,目前的火药确实可以将罐子炸开,就是爆炸的威力还嫌不够。
    盛世不确定是罐子的问题,还是配比的问题,因此这几日除了继续调配外,又让丰饶那边帮他做了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铁球。
    既然是要被炸开的一次性产品,自然不要求铁球的外形多好看。
    炸药爆炸时被炸裂的铁片飞散出去,可以造成流弹的效果,因此也不要求铁球多坚固。
    由于要求低,丰饶那边很快做好了各种型号的铁罐送了过来。
    由于威力更大,声音更响,再在学院里做试验,不仅打扰学生们学习,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接下来几天的试验场地,都安排在了城外的空地上。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城内的百姓总能时不时听到一两道惊雷声。
    一开始大家还对晴天霹雳有些惶恐,后面听说是里正大人在做试验,也就慢慢习惯了下来。
    甚至干农活的同时,还有心情数一数今日响了几次,声音是大了还是小了。
    半月后的一天,田间干活的百姓们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抬头看向远处。
    “不对呀,怎么今日都到了午时,里正大人那里还没有动静?”
    “是啊,不会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吧?”
    他们刚说完没多久,就见到人从远处跑了过来,一边跑还一边高喊:
    “大家快去看啊,里正大人要攻城了!”
    虽然这话怎么听怎么奇怪,但人的好奇心总是很重的,于是大家纷纷扛起锄头,跟着跑了起来。
    第59章
    官道上, 一辆马车哒哒跑着,身后跟着不少人。
    眼见着马上要到祖安,侍从一边给坐了许久车的人捏腿, 一边有些担忧地小声道:
    “大人,那个里正会不会不肯放人?”
    被问之人闭着眼靠坐在马车上休息, 闻言眼皮也没抬,轻哼一声。
    “就算被封了圣,官职上他也只是个小小的里正罢了。你见过谁家里正,手下能掌着数万人的?
    本官只是按例行事, 他有什么理由不放人?
    况且本官一个郡守亲自去要人,已经是给他最大的面子了。别说他盛世只是个里正, 就算是他们县令陈光耀也不敢不给。”
    来人正是原平郡郡守, 刘仁。
    刘仁此番是得了太子的信,让他来祖安要那数万百姓的。
    在刘仁看来,太子殿下说的对, 从北地带回来的那些百姓,虽然到了祖安,但祖安镇是广武县的,广武县是他们康平郡的,那就是他刘仁的百姓。
    他一个郡守来要人,盛世他还能不给?
    刘仁志得意满,觉得太子殿下交给他的事,他定然能妥帖地办好。
    坐着坐着,刘仁觉得后腰屁股也不那么酸疼了。“这路倒是没有之前颠簸了。”
    侍从一听也是。
    于是,探身将车窗上的帘子掀开。
    只见外面视野开阔,道路平整,与他们印象中的官道一点都不一样。
    “咦, 这祖安的路什么时候修得如此宽阔平坦了?”
    刘仁不屑,觉得侍从还真是少见多怪。
    再如何宽阔平坦,还能比得上他们郡所的官道?
    没一会儿,后面跟着的人驱马上前,靠近车窗禀报道:
    “大人,祖安到了。”
    侍从闻言将车窗探出头去,然而看到眼前的场景,他呼吸一窒,不敢置信道:“这祖安的城怎地这般高?”
    刘仁皱眉,更加不悦。
    刚好坐久了需要活动一下身体,侍从见他的动作,连忙将车帘掀开。
    刘仁一边弯腰低头从车内出来,一边对侍从道:“笑话,小小一祖安,还需要修城?”
    他又不是没来过祖安。
    祖安简直就是难民集中地,不仅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连里正家招待京中贵客都那么寒酸,上不得台面。
    也就是那个盛里正家里有些家财,能掏家底养着这些百姓。要不然这么多张口,一年内还不知道得饿死多少人呢。
    都穷成这样了,还修城?
    “即便真的修,这穷乡僻壤的,它又能修成什……”
    刘仁从车内出来抬起头来,然而他未完的话,就这么被堵在了嗓子眼,再也说不出半个字。
    只见不远处一道高墙拔地而起,像是一条长龙般横拦在自己面前。巍峨高耸的城楼,更像是刚刚苏醒的雄狮,注视着自己,让人望而生畏。
    刘仁心口不受控制地狂跳。别说是他们郡所了,就连晋阳的城楼也没有这般高的。
    这般的城墙,他只在京都见过。
    但那可是京都啊,这荒山野岭穷乡僻壤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城墙?
    是哪位神仙施展了神通,从别处搬来的吗?
    刘仁想要自欺欺人,但城门上方硕大的“祖安”二字,让他不得不承认,这就是那个被他嗤之以鼻的祖安。
    他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喃喃道:“这……怎么可能?”
    刘仁的马车刚好到了看热闹的百姓队伍里,因此他周边的人并不少。
    听他这般说,一旁早就怒目而视的百姓,忍不住阴阳怪气。
    “怎么地?谁规定咱们小小的祖安,就不能有大大的城墙了?”
    若不是看这人身后跟着不少人,他们怕是早就动手将这个大言不惭的人打一顿了。
    “都说头发长见识短,你这人头发不长,怎地见识也这般短浅,还不如咱种地的老汉呢。”
    说话的是个扛着锄头的庄稼老汉。
    刘仁被他说得脸红一阵白一阵。
    侍从见自家大人吃瘪,连忙在一旁呵斥。“胡说什么,这是咱们原平郡的郡守刘大人。”
    百姓们自然知道这人身份不简单,要不然身后也不能跟着那么多人。
    此刻听闻对方是郡守,虽不再挖苦嘲讽他,但也没有多少忌惮和惶恐,只翻了翻白眼瘪了瘪嘴。


章节目录



里正大人何时登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珑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珑韵并收藏里正大人何时登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