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花、二花用力点点头,崇拜的看着虎子。
那你要好好锻炼,希望早点看到你一拳打倒敌人的场景。
白欢喜鼓励一句。
对着大花和二花也鼓励道。
你们也要好好锻炼,身上有了力气就可以保护自己。
虎子故作高深的点点头,大花和二花也都笑着点点头。
关于你们帮我挑柴这件事,就是咱们四个人之间的小秘密,谁也不能对外说。
以后我再想要柴,会提前和你们说。
虎子还想说这件事,没想到白欢喜先说了,赶紧用力点头,伸出小拇指。
咱们拉勾,谁也不能说出去,谁要是说出去谁就变成猪。
虎子想了想才确定这个惩罚。
大花、二花也伸出小拇指,白欢喜笑着跟她们拉勾。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三个孩子蹦蹦跳跳的走了。
不久吴婆子挎着篮子来了,篮子里还有叽叽叫的。
果不其然,吴婶就是来送鸡崽,白欢喜随便拿了四只,放到提前铺好稻草的鸡窝。
一只鸡崽一毛钱,白欢喜痛快的给了钱,至于之前菜种,吴婶并没有要钱。
白欢喜先给鸡崽喂了点温水,小鸡崽子太小,刚开始长绒毛,这说明它们出壳也就半个月时间。
白欢喜可是仔细照顾,这可是关乎她以后明面上的鸡蛋,即便她老宅有六只鸡,但是明面上的鸡也得好好养,这都是她的好口粮,绝不能浪费。
不过她这段时间老宅鸡蛋存的也不少,将近两个月时间,即便她再怎么吃,也存了两百个。
她还发愁呐,要是吃不了,她就腌上,咸鸡蛋也很好吃,还算个菜。
不过老宅调料不多,看来还要去公社添置些基本物品,也不急,慢慢增加,家不就这样一点一点被填满的吗。
六月十五号,老支书宣布正式开始麦收。
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五岁小孩,通通上阵,没有一个闲着的,就是躺着,你也要躺在外面。
白欢喜自觉选了去麦场翻麦子,至于割麦子或者运输,那运动量太大,她来不了。
虽然这段时间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但是她为什么要选那份更辛苦的活。
她们六人小分队也分开了,只有吴婆子和白欢喜选了去麦场,其他人都是去割麦子,毕竟她们这一大家子,趁着还能干还是要多干点,年底家里才能多分点钱。
虽然割麦干得少拿不了高工分,但怎么也比麦场四个工分要高,去麦场翻麦子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小孩。
每年这个时候满工分才多,基本上很多壮劳力都能拿满工分,但是他们也是真辛苦。
白欢喜戴好头巾,很快麦场就有人赶着驴车送来一大车麦子,白欢喜她们的任务就是将运来的麦子均匀摊铺开。
等着人赶着牛和驴子,后面拉着石滚在麦子上来回滚动,一遍遍碾压使麦粒从麦穗中脱落下来。
来回碾压过几遍之后,再有人把干净的麦秆挑到一边去,地上留下的就是麦粒。
只不过这个时候麦粒中夹杂着壳子,还需要过筛。
有人拿着大木铲将地上麦地向上高高扬起,一阵风吹过,麦壳轻,就飘向一边,地上面落下的就是金黄的小麦。
众人看着地上的小麦,喜悦中根本感觉不到劳累。
这样还不算干净,没法交粮,还要人再过一遍筛子,这样才干净,最后晒干装袋入库,等待交粮。
刚刚还寂静的麦场顿时被热闹取代,一时间人声鼎沸,大人的交谈声,孩子的笑声,牲畜的叫声,还有麦粒努力挣脱的声音,以及石滚从上面经过咕噜噜的声音。
整个麦场就好像从一幅画变成影片,一部丰收的纪录片。
白欢喜就跟着吴婶一起,边上还有一个女孩,环顾整个麦场,同龄的女孩子也就她们两个,所以女孩子也就和白欢喜说话。
你是新来的知青吧。
白欢喜点点头,不是她不想开口说话,实在是现场尘土漫天飞,开口就是吃土,能少说话就少说话吧。
我叫宋晓丽,这大热的天真不想出门,可是我爹说我不出门就不给我买雪花膏。
一边说话还一边有用手扫扫眼前尘土。
还是吴婶在她耳边给她解释两句,这是宋会计家的小女儿,家里很是宠爱。
白欢喜之前听几个婶子说过几句,宋会计家两儿一女,大儿子在城里当工人,小儿子在村里也是个小队长。
家里就这一个女儿,还最小,所以很宠爱,可以说大队最受宠的女儿,毕竟老支书家闺女还得下地挣工分,她却基本上没下过地。
也怪不得之前白欢喜没怎么见过她,也就是麦收这个时候,不然哪会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份宠爱,所以她才能轻松说出这些话。
你要是嫌晒,可以像我这样,草帽周围缝上一圈布,也能挡挡阳光。
她这个大草帽帽檐一圈缝了一长条布料,这是准备做床单的料,也比较轻薄,捂得严实的时候只露出前面一双眼睛。
干活的时候还能把前面布料放上去,不干多少活就放下,能挡住周围一圈阳光,这样自己脖子也就不用晒的通红了。
皮肤娇嫩,毒辣的阳光晒一天,再加上麦场麦壳一阵风就飘到身上,就有些刺痛难忍。
晚上直接通红一片,还有些刺痛,白欢喜可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就是当个蒙面大侠她舒服最重要。
宋晓丽急忙点头,她主动说话就是为了这个帽子,她不想象去年一样,晒得黑乎乎的,半年才养过来。
这样征得白欢喜这个正主同意,也省的说她学人精。
第37章 麦收结束
晚上回到家的白欢喜,累的胳膊酸疼。
赶紧去老宅洗漱一番,这才感觉活过来了,这一天下来她都感觉身上都能搓伸腿瞪眼丸。
给自己下了碗面条,再来一勺提前卤好的肉,配上两个鸡蛋,这一餐吃的白欢喜很满足。
麦收这种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好点,不然吃不好怎么有力气干活。
躺在床上,感觉还没多久就又到了上工的点,现在早上五点半就要上工,晚上不一定,因为什么时候天黑的看不见才能下工。
毕竟这个时候就是跟老天爷抢饭吃,要是不趁天气好抓紧收了粮食,一场雨就能让大队一年心血白费。
所以说抢收,尤其突出这个抢字。
早上匆匆洗漱好,吃过早饭,给小鸡喂食后,白欢喜这才匆匆跑向麦场,开启一天的生活。
这天中午,轮到白欢喜守麦场,中间的时候还要翻一遍麦子,另外还要盯着防止被人偷,还要看着点小鸟,来了就要赶。
这种工作一般都是麦场的人干,几个人一组轮流着来。
她们还算好,这个时候,麦场晚上还要人守,需要守一夜,这就需要壮劳力了,因为这真有人趁着天黑来偷粮食。
顶着十二点钟的大太阳,那热气仿佛张开大嘴要把人体内的水分吞掉。
白欢喜和大家一块翻了遍小麦,又赶走成群结队来偷吃的小鸟,众人这才有空蹲在树荫下吃午饭。
白欢喜可不敢拿什么白面馒头,还是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杂面饼子,配上咸菜,噎了就喝水。
旁边的白大娘看到白欢喜的伙食,忍不住撇撇嘴。
白知青,你不是有钱吗,咋吃的这么差,还不如我这个老婆子。
白大娘碗里的饭菜是刚刚她孙子送来的,炒的白菜,上面还有点油星,最重要上面还有半个鸡蛋。
白欢喜轻笑。
大娘,我的钱都拿来盖房子了,哪还有什么钱。
不过大娘咱们都姓白,说不定几百年前还是一家,要不你的菜送我吃点?
现在不宜太过张扬,刚盖了房子,还是要吃的素点。
白大娘一听这话,急忙转过身,嘴里嘀咕。
没钱装什么大头,盖房子的时候吃的这么好,原来都是装的。
白欢喜笑笑没说话。
倒是宋晓丽看不过。
白知青,你吃我的,我这些也吃不了。
宋晓丽碗里的是大葱炒鸡蛋,这可不一般,看碗里的量,得有两三个鸡蛋。
白欢喜拒绝了。
不用,我还不太饿。
她是真不太饿,主要还是她早上吃的肉末蒸蛋,足足放了六个鸡蛋,差点撑的没吃完。
鸡蛋她都快吃腻了,现在吃点咸菜还不错。
宋晓丽以为白欢喜是不好意思,
宋晓丽以为白欢喜不好意思,所以找借口拒绝,她瞅准白欢喜手里咸菜,一筷子就夹起来大半。
我尝尝你的咸菜,你尝尝我的炒菜。
<a href="https:///yanqing/13_b/bjzza.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13_b/bjzza.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那你要好好锻炼,希望早点看到你一拳打倒敌人的场景。
白欢喜鼓励一句。
对着大花和二花也鼓励道。
你们也要好好锻炼,身上有了力气就可以保护自己。
虎子故作高深的点点头,大花和二花也都笑着点点头。
关于你们帮我挑柴这件事,就是咱们四个人之间的小秘密,谁也不能对外说。
以后我再想要柴,会提前和你们说。
虎子还想说这件事,没想到白欢喜先说了,赶紧用力点头,伸出小拇指。
咱们拉勾,谁也不能说出去,谁要是说出去谁就变成猪。
虎子想了想才确定这个惩罚。
大花、二花也伸出小拇指,白欢喜笑着跟她们拉勾。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三个孩子蹦蹦跳跳的走了。
不久吴婆子挎着篮子来了,篮子里还有叽叽叫的。
果不其然,吴婶就是来送鸡崽,白欢喜随便拿了四只,放到提前铺好稻草的鸡窝。
一只鸡崽一毛钱,白欢喜痛快的给了钱,至于之前菜种,吴婶并没有要钱。
白欢喜先给鸡崽喂了点温水,小鸡崽子太小,刚开始长绒毛,这说明它们出壳也就半个月时间。
白欢喜可是仔细照顾,这可是关乎她以后明面上的鸡蛋,即便她老宅有六只鸡,但是明面上的鸡也得好好养,这都是她的好口粮,绝不能浪费。
不过她这段时间老宅鸡蛋存的也不少,将近两个月时间,即便她再怎么吃,也存了两百个。
她还发愁呐,要是吃不了,她就腌上,咸鸡蛋也很好吃,还算个菜。
不过老宅调料不多,看来还要去公社添置些基本物品,也不急,慢慢增加,家不就这样一点一点被填满的吗。
六月十五号,老支书宣布正式开始麦收。
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五岁小孩,通通上阵,没有一个闲着的,就是躺着,你也要躺在外面。
白欢喜自觉选了去麦场翻麦子,至于割麦子或者运输,那运动量太大,她来不了。
虽然这段时间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但是她为什么要选那份更辛苦的活。
她们六人小分队也分开了,只有吴婆子和白欢喜选了去麦场,其他人都是去割麦子,毕竟她们这一大家子,趁着还能干还是要多干点,年底家里才能多分点钱。
虽然割麦干得少拿不了高工分,但怎么也比麦场四个工分要高,去麦场翻麦子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小孩。
每年这个时候满工分才多,基本上很多壮劳力都能拿满工分,但是他们也是真辛苦。
白欢喜戴好头巾,很快麦场就有人赶着驴车送来一大车麦子,白欢喜她们的任务就是将运来的麦子均匀摊铺开。
等着人赶着牛和驴子,后面拉着石滚在麦子上来回滚动,一遍遍碾压使麦粒从麦穗中脱落下来。
来回碾压过几遍之后,再有人把干净的麦秆挑到一边去,地上留下的就是麦粒。
只不过这个时候麦粒中夹杂着壳子,还需要过筛。
有人拿着大木铲将地上麦地向上高高扬起,一阵风吹过,麦壳轻,就飘向一边,地上面落下的就是金黄的小麦。
众人看着地上的小麦,喜悦中根本感觉不到劳累。
这样还不算干净,没法交粮,还要人再过一遍筛子,这样才干净,最后晒干装袋入库,等待交粮。
刚刚还寂静的麦场顿时被热闹取代,一时间人声鼎沸,大人的交谈声,孩子的笑声,牲畜的叫声,还有麦粒努力挣脱的声音,以及石滚从上面经过咕噜噜的声音。
整个麦场就好像从一幅画变成影片,一部丰收的纪录片。
白欢喜就跟着吴婶一起,边上还有一个女孩,环顾整个麦场,同龄的女孩子也就她们两个,所以女孩子也就和白欢喜说话。
你是新来的知青吧。
白欢喜点点头,不是她不想开口说话,实在是现场尘土漫天飞,开口就是吃土,能少说话就少说话吧。
我叫宋晓丽,这大热的天真不想出门,可是我爹说我不出门就不给我买雪花膏。
一边说话还一边有用手扫扫眼前尘土。
还是吴婶在她耳边给她解释两句,这是宋会计家的小女儿,家里很是宠爱。
白欢喜之前听几个婶子说过几句,宋会计家两儿一女,大儿子在城里当工人,小儿子在村里也是个小队长。
家里就这一个女儿,还最小,所以很宠爱,可以说大队最受宠的女儿,毕竟老支书家闺女还得下地挣工分,她却基本上没下过地。
也怪不得之前白欢喜没怎么见过她,也就是麦收这个时候,不然哪会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份宠爱,所以她才能轻松说出这些话。
你要是嫌晒,可以像我这样,草帽周围缝上一圈布,也能挡挡阳光。
她这个大草帽帽檐一圈缝了一长条布料,这是准备做床单的料,也比较轻薄,捂得严实的时候只露出前面一双眼睛。
干活的时候还能把前面布料放上去,不干多少活就放下,能挡住周围一圈阳光,这样自己脖子也就不用晒的通红了。
皮肤娇嫩,毒辣的阳光晒一天,再加上麦场麦壳一阵风就飘到身上,就有些刺痛难忍。
晚上直接通红一片,还有些刺痛,白欢喜可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就是当个蒙面大侠她舒服最重要。
宋晓丽急忙点头,她主动说话就是为了这个帽子,她不想象去年一样,晒得黑乎乎的,半年才养过来。
这样征得白欢喜这个正主同意,也省的说她学人精。
第37章 麦收结束
晚上回到家的白欢喜,累的胳膊酸疼。
赶紧去老宅洗漱一番,这才感觉活过来了,这一天下来她都感觉身上都能搓伸腿瞪眼丸。
给自己下了碗面条,再来一勺提前卤好的肉,配上两个鸡蛋,这一餐吃的白欢喜很满足。
麦收这种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好点,不然吃不好怎么有力气干活。
躺在床上,感觉还没多久就又到了上工的点,现在早上五点半就要上工,晚上不一定,因为什么时候天黑的看不见才能下工。
毕竟这个时候就是跟老天爷抢饭吃,要是不趁天气好抓紧收了粮食,一场雨就能让大队一年心血白费。
所以说抢收,尤其突出这个抢字。
早上匆匆洗漱好,吃过早饭,给小鸡喂食后,白欢喜这才匆匆跑向麦场,开启一天的生活。
这天中午,轮到白欢喜守麦场,中间的时候还要翻一遍麦子,另外还要盯着防止被人偷,还要看着点小鸟,来了就要赶。
这种工作一般都是麦场的人干,几个人一组轮流着来。
她们还算好,这个时候,麦场晚上还要人守,需要守一夜,这就需要壮劳力了,因为这真有人趁着天黑来偷粮食。
顶着十二点钟的大太阳,那热气仿佛张开大嘴要把人体内的水分吞掉。
白欢喜和大家一块翻了遍小麦,又赶走成群结队来偷吃的小鸟,众人这才有空蹲在树荫下吃午饭。
白欢喜可不敢拿什么白面馒头,还是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杂面饼子,配上咸菜,噎了就喝水。
旁边的白大娘看到白欢喜的伙食,忍不住撇撇嘴。
白知青,你不是有钱吗,咋吃的这么差,还不如我这个老婆子。
白大娘碗里的饭菜是刚刚她孙子送来的,炒的白菜,上面还有点油星,最重要上面还有半个鸡蛋。
白欢喜轻笑。
大娘,我的钱都拿来盖房子了,哪还有什么钱。
不过大娘咱们都姓白,说不定几百年前还是一家,要不你的菜送我吃点?
现在不宜太过张扬,刚盖了房子,还是要吃的素点。
白大娘一听这话,急忙转过身,嘴里嘀咕。
没钱装什么大头,盖房子的时候吃的这么好,原来都是装的。
白欢喜笑笑没说话。
倒是宋晓丽看不过。
白知青,你吃我的,我这些也吃不了。
宋晓丽碗里的是大葱炒鸡蛋,这可不一般,看碗里的量,得有两三个鸡蛋。
白欢喜拒绝了。
不用,我还不太饿。
她是真不太饿,主要还是她早上吃的肉末蒸蛋,足足放了六个鸡蛋,差点撑的没吃完。
鸡蛋她都快吃腻了,现在吃点咸菜还不错。
宋晓丽以为白欢喜是不好意思,
宋晓丽以为白欢喜不好意思,所以找借口拒绝,她瞅准白欢喜手里咸菜,一筷子就夹起来大半。
我尝尝你的咸菜,你尝尝我的炒菜。
<a href="https:///yanqing/13_b/bjzza.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13_b/bjzza.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