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累死你们个龟儿子,一点都不心疼老娘,现在吴秀云是真不心疼儿子了。
吴婆子稳坐上首,吃完两个包子还拿个饼子溜溜缝,各家的小问题她不管。
不过现在看来,这样的方式还不错,一开始大儿媳还有些怨言,现在嘛,只会想着家里多挣点工分,自家就能多吃点。
果然,吃饱喝足干活不累,下午的上工的时候,白欢喜开开心心的去。
然后中间余婶给她们拿来几个苹果,上面还有点黑斑点。
这都是咱们果园刚掉下来的果子,咱们今天也是运气好,果园那边分给咱们的,大家都尝尝。
一人分了两个果子,现在已经八月初,眼见苹果已经逐渐开始成熟,等苹果成熟,到时候果子就会卖给供销社,也能换笔钱。
庆丰大队年底分钱比其他大队多,苹果绝对占据一个重要因素。
白欢喜看着手里的青中泛黄的苹果,这在后世还是老品种,是那种金元帅,刚下来的时候是清脆酸甜,放一放就变黄变面了。
即便有果园,但苹果对于家家户户也是个好东西,所以白欢喜她们还真是好运气,也就是看她们养鸡分给她们的。
洗干净之后,咬一口下去,这味道确实不错,不像后世那种即便外面再好看,但总是水了吧唧口感,这苹果酸甜味道浓厚。
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有苹果味。
白欢喜找到余婶。
余婶,我想到时候多换点苹果行吗?
苹果肯定是挑好的卖给供销社,挑起来可是很严格,就是有个小虫眼或人家都不要,甚至果子不够大也不要。
然后剩下的果子到时候就是分给各家各户。
余婶一笑。
你就放心吧,只要咱们把鸡养好,你想吃多少苹果都有。
她们大队不像知青,每家每户都种点果树,不拘苹果,像梨树、柿子树也有种的。
所以和鸡比起来,苹果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这也是现在农村比城市好的一部分,各类物资充足。
白欢喜听到余婶这样说也就放心了,看来养鸡方面还要加把劲。
下午宋晓丽过来玩,本来白欢喜觉得两人之间不是太熟悉,也就之前那次在麦场一块上工,之后偶尔见过两次面。
宋晓丽是觉得无聊,整天一个人在家没事干,大队里的同龄女孩也觉得没话说,因为她们说的都是干活,但是宋晓丽根本不感兴趣。
所以她就找白欢喜说话。
白知青,你能再给我讲讲京都吗,那里是不是特别大?是不是还有小汽车?
说到这里,宋晓丽还一脸憧憬。
其实白欢喜已经讲了两次,但是宋晓丽每次都听不腻,白欢喜从原主记忆里想了想之前有没有漏下的。
那里确实不小,从东城到西城坐公交车都要将近一个小时。
至于说小汽车,街道上也有,但是不多,只是偶尔,大部分人还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
那也很好,我现在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市里,第一次去市里我都感觉自己像土包子一样。
京都应该比市里更繁华吧,要是我去了不得吓死。
白欢喜忍不住笑了。
哪有这么夸张,去一个新地方会紧张是正常的事情,就像大家第一次到荒郊野岭也会害怕,多了就不怕了。
至于繁华,京都不能说繁华,但可能要比市里好一些。
这个时候差距虽然有,但可不像后世那样明显。
这边两人说着话,那边虎子三个人提着一个袋子就来了。
白欢喜熟练的结果,然后用杆秤秤好重量。
一斤九两,两个工分,还是写虎子名字。
三人点点头。
随后接过袋子,三人又气势汹汹的冲出去,准备大干一场。
这是之前大队长说的,可以捉蚯蚓换工分,一斤换一个工分,所以小孩子都很热衷,甚至一些大人没事也去挖蚯蚓。
但是周队长也说了,挖完之后记得撒上牛粪和腐草。
白欢喜将蚯蚓洗干净扔到一旁的大缸里面,泡半个小时再拿出来曝晒,晒干再烘烤,最后磨成粉,就成了小鸡的饲料。
第47章 换肉
一大早白欢喜起来挎着篮子,准备去找吴婶她们汇合挖野菜。
前两天因为夜里刮风下雨,吓得她守着鸡舍一夜没睡,就害怕出什么事。
现在鸡崽子也就一个月大,小鸡崽子受惊吓很容易死,
检查两遍鸡舍情况,保证充足的水和饲料,炕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停,不然温度太低或者湿度太高很容易生病。
折腾两天下来,好在没有小鸡受惊太大,安安稳稳过下来。
两天时间,白欢喜也终于休息过来。
山脚下来人多了,这次她们去了南边,这边来的人少一些,路也长,毕竟容易到的地方,去的人也多。
六人说说笑笑时间就过的快。
挖到一半看到三个女孩手拉手在挖东西,不仅挖野菜,还在挖蚯蚓。
三个人都没闲着,最小的才五岁,山脚下有坡,走都走不稳,直接用手薅起野菜往背篓里放。
中间的那个也是在薅野菜,大的则是在挖蚯蚓。
白欢喜认得她们,这不是周大根三个孙女吗,大巧、二巧、三巧,之前挖了蚯蚓经常去鸡舍那边换工分。
魏婆子忍不住说。
这三个丫头也是可怜,投生到这家,真是爹不疼娘不爱的,摊上那一家胡涂人,真是倒霉。
周婆子抖抖野菜上的土,放在一边的篮子里。
大巧她们姥姥不是来给她娘撑腰了吗,周老根家他们还敢那样?
魏婆子直接啐了口。
她姥姥来了那就管一阵,这不狗改不了吃屎,又缠到一起了,真是不害臊。
周老根那个老东西也不管,脸都没了,还好意思在外面和人说笑,那个大傻子听不出来,人家哪是听笑话,分明是笑话他。
她娘那个软面团也不管用,我看着还不如大巧一个孩子。
白欢喜直接接了句。
那就让她姥姥家管的住不就行了。
她姥姥怎么管,人家家里不要了?魏婆子反问。
这事对大巧姥姥家也有影响,人家名声也不好听,到时候周家搞一次,就让大巧去喊她姥姥和舅舅,顺便拉走点粮食当作赔偿。
只要她们搞一次,大巧姥姥就来一次,多几次,说不定大巧她们三姐妹的口粮都出来了。
魏婆子眼睛噌的一下亮了,嘴角缓缓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大白天的看的人汗毛直立,白欢喜忍不住打个冷战。
这主意好啊,让周老根那个老东西心疼死,就该这样。
白欢喜瞪大眼无辜的看着大家。
这是怎么了,我就是随便说说。
然后赶紧对着魏婆子说。
魏婶,你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要不然人家能恨死我,我就完了。
魏婆子一摆手。
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说是你说的,我只会告诉大家都是我说的,必须让周老根那个老东西知道是我说的,我要看看周老根的脸会不会变色。
说完镰刀一扔就跑去大巧那边,手舞足蹈半天,激动的像跳大神。
这个时候大家不由看向白欢喜,感情这是个芝麻馅包子,看着像个小白兔,心里可黑着呐。
白欢喜弱弱的问。
周老根怎么得罪魏婶了吗?
还不是周老根自己得意的没个正行,果园马上就要丰收,非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他的功劳。
还说他可不像魏婆子那样拐棍插进鸡窝里整天没事瞎捣蛋,这不就让魏婆子听到了,当时气的都差点没给周老根脸挠花。
周老根就是一个破看门的,果园丰收和他有半毛钱关系,要说有关系也是和咱们有关系。
要不是小白,咳咳,还有咱们治好果树,今年果子能结这么多吗。
对,周老根别看是个大老爷们,实际上心眼比针眼还小,他就是嫉妒咱们救好果树,让他个老东西没脸,所以胡乱造谣。
怪不得魏婶提起周老根都咬牙切齿,原来根由在这,白欢喜心里想着。
话题岔开,大家也不再看白欢喜,都加入讨伐周老根大军。
魏婆子像个打胜仗的大将军心满意足回来,一摆手。
咱们就等着看热闹吧。
这下大家都高兴了。
那边大巧也不割草了,拉着两个妹妹就跑回家。
大家继续挖野菜,没挖两下,山上就下来一个人,白欢喜抬头这不正是任英吗,背着一个大背篓草。
任英从她面前经过的时候,白欢喜抽抽鼻子,直勾勾盯着她的背篓,任英注意到白欢喜眼神,眼中情绪闪过。
<a href="https:///yanqing/13_b/bjzza.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13_b/bjzza.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吴婆子稳坐上首,吃完两个包子还拿个饼子溜溜缝,各家的小问题她不管。
不过现在看来,这样的方式还不错,一开始大儿媳还有些怨言,现在嘛,只会想着家里多挣点工分,自家就能多吃点。
果然,吃饱喝足干活不累,下午的上工的时候,白欢喜开开心心的去。
然后中间余婶给她们拿来几个苹果,上面还有点黑斑点。
这都是咱们果园刚掉下来的果子,咱们今天也是运气好,果园那边分给咱们的,大家都尝尝。
一人分了两个果子,现在已经八月初,眼见苹果已经逐渐开始成熟,等苹果成熟,到时候果子就会卖给供销社,也能换笔钱。
庆丰大队年底分钱比其他大队多,苹果绝对占据一个重要因素。
白欢喜看着手里的青中泛黄的苹果,这在后世还是老品种,是那种金元帅,刚下来的时候是清脆酸甜,放一放就变黄变面了。
即便有果园,但苹果对于家家户户也是个好东西,所以白欢喜她们还真是好运气,也就是看她们养鸡分给她们的。
洗干净之后,咬一口下去,这味道确实不错,不像后世那种即便外面再好看,但总是水了吧唧口感,这苹果酸甜味道浓厚。
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有苹果味。
白欢喜找到余婶。
余婶,我想到时候多换点苹果行吗?
苹果肯定是挑好的卖给供销社,挑起来可是很严格,就是有个小虫眼或人家都不要,甚至果子不够大也不要。
然后剩下的果子到时候就是分给各家各户。
余婶一笑。
你就放心吧,只要咱们把鸡养好,你想吃多少苹果都有。
她们大队不像知青,每家每户都种点果树,不拘苹果,像梨树、柿子树也有种的。
所以和鸡比起来,苹果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这也是现在农村比城市好的一部分,各类物资充足。
白欢喜听到余婶这样说也就放心了,看来养鸡方面还要加把劲。
下午宋晓丽过来玩,本来白欢喜觉得两人之间不是太熟悉,也就之前那次在麦场一块上工,之后偶尔见过两次面。
宋晓丽是觉得无聊,整天一个人在家没事干,大队里的同龄女孩也觉得没话说,因为她们说的都是干活,但是宋晓丽根本不感兴趣。
所以她就找白欢喜说话。
白知青,你能再给我讲讲京都吗,那里是不是特别大?是不是还有小汽车?
说到这里,宋晓丽还一脸憧憬。
其实白欢喜已经讲了两次,但是宋晓丽每次都听不腻,白欢喜从原主记忆里想了想之前有没有漏下的。
那里确实不小,从东城到西城坐公交车都要将近一个小时。
至于说小汽车,街道上也有,但是不多,只是偶尔,大部分人还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
那也很好,我现在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市里,第一次去市里我都感觉自己像土包子一样。
京都应该比市里更繁华吧,要是我去了不得吓死。
白欢喜忍不住笑了。
哪有这么夸张,去一个新地方会紧张是正常的事情,就像大家第一次到荒郊野岭也会害怕,多了就不怕了。
至于繁华,京都不能说繁华,但可能要比市里好一些。
这个时候差距虽然有,但可不像后世那样明显。
这边两人说着话,那边虎子三个人提着一个袋子就来了。
白欢喜熟练的结果,然后用杆秤秤好重量。
一斤九两,两个工分,还是写虎子名字。
三人点点头。
随后接过袋子,三人又气势汹汹的冲出去,准备大干一场。
这是之前大队长说的,可以捉蚯蚓换工分,一斤换一个工分,所以小孩子都很热衷,甚至一些大人没事也去挖蚯蚓。
但是周队长也说了,挖完之后记得撒上牛粪和腐草。
白欢喜将蚯蚓洗干净扔到一旁的大缸里面,泡半个小时再拿出来曝晒,晒干再烘烤,最后磨成粉,就成了小鸡的饲料。
第47章 换肉
一大早白欢喜起来挎着篮子,准备去找吴婶她们汇合挖野菜。
前两天因为夜里刮风下雨,吓得她守着鸡舍一夜没睡,就害怕出什么事。
现在鸡崽子也就一个月大,小鸡崽子受惊吓很容易死,
检查两遍鸡舍情况,保证充足的水和饲料,炕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停,不然温度太低或者湿度太高很容易生病。
折腾两天下来,好在没有小鸡受惊太大,安安稳稳过下来。
两天时间,白欢喜也终于休息过来。
山脚下来人多了,这次她们去了南边,这边来的人少一些,路也长,毕竟容易到的地方,去的人也多。
六人说说笑笑时间就过的快。
挖到一半看到三个女孩手拉手在挖东西,不仅挖野菜,还在挖蚯蚓。
三个人都没闲着,最小的才五岁,山脚下有坡,走都走不稳,直接用手薅起野菜往背篓里放。
中间的那个也是在薅野菜,大的则是在挖蚯蚓。
白欢喜认得她们,这不是周大根三个孙女吗,大巧、二巧、三巧,之前挖了蚯蚓经常去鸡舍那边换工分。
魏婆子忍不住说。
这三个丫头也是可怜,投生到这家,真是爹不疼娘不爱的,摊上那一家胡涂人,真是倒霉。
周婆子抖抖野菜上的土,放在一边的篮子里。
大巧她们姥姥不是来给她娘撑腰了吗,周老根家他们还敢那样?
魏婆子直接啐了口。
她姥姥来了那就管一阵,这不狗改不了吃屎,又缠到一起了,真是不害臊。
周老根那个老东西也不管,脸都没了,还好意思在外面和人说笑,那个大傻子听不出来,人家哪是听笑话,分明是笑话他。
她娘那个软面团也不管用,我看着还不如大巧一个孩子。
白欢喜直接接了句。
那就让她姥姥家管的住不就行了。
她姥姥怎么管,人家家里不要了?魏婆子反问。
这事对大巧姥姥家也有影响,人家名声也不好听,到时候周家搞一次,就让大巧去喊她姥姥和舅舅,顺便拉走点粮食当作赔偿。
只要她们搞一次,大巧姥姥就来一次,多几次,说不定大巧她们三姐妹的口粮都出来了。
魏婆子眼睛噌的一下亮了,嘴角缓缓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大白天的看的人汗毛直立,白欢喜忍不住打个冷战。
这主意好啊,让周老根那个老东西心疼死,就该这样。
白欢喜瞪大眼无辜的看着大家。
这是怎么了,我就是随便说说。
然后赶紧对着魏婆子说。
魏婶,你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要不然人家能恨死我,我就完了。
魏婆子一摆手。
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说是你说的,我只会告诉大家都是我说的,必须让周老根那个老东西知道是我说的,我要看看周老根的脸会不会变色。
说完镰刀一扔就跑去大巧那边,手舞足蹈半天,激动的像跳大神。
这个时候大家不由看向白欢喜,感情这是个芝麻馅包子,看着像个小白兔,心里可黑着呐。
白欢喜弱弱的问。
周老根怎么得罪魏婶了吗?
还不是周老根自己得意的没个正行,果园马上就要丰收,非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他的功劳。
还说他可不像魏婆子那样拐棍插进鸡窝里整天没事瞎捣蛋,这不就让魏婆子听到了,当时气的都差点没给周老根脸挠花。
周老根就是一个破看门的,果园丰收和他有半毛钱关系,要说有关系也是和咱们有关系。
要不是小白,咳咳,还有咱们治好果树,今年果子能结这么多吗。
对,周老根别看是个大老爷们,实际上心眼比针眼还小,他就是嫉妒咱们救好果树,让他个老东西没脸,所以胡乱造谣。
怪不得魏婶提起周老根都咬牙切齿,原来根由在这,白欢喜心里想着。
话题岔开,大家也不再看白欢喜,都加入讨伐周老根大军。
魏婆子像个打胜仗的大将军心满意足回来,一摆手。
咱们就等着看热闹吧。
这下大家都高兴了。
那边大巧也不割草了,拉着两个妹妹就跑回家。
大家继续挖野菜,没挖两下,山上就下来一个人,白欢喜抬头这不正是任英吗,背着一个大背篓草。
任英从她面前经过的时候,白欢喜抽抽鼻子,直勾勾盯着她的背篓,任英注意到白欢喜眼神,眼中情绪闪过。
<a href="https:///yanqing/13_b/bjzza.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13_b/bjzza.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