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拜托帮忙将这些银钱给需要的人吧。”淑子轻声,“就不必捐到佛寺了,之后我会去为公子祈福的。”
    惟光双手接过,清出前方的道路,让淑子通过。
    在车厢里,淑子攥着华丽的十二单,讽刺地想,自己与那些蛀虫,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些人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如愿。
    有些人什么都不做,就站在了金字塔尖。
    她是皇宫里的奋斗者,也是民脂民膏的掠夺者。
    和面对源氏的态度一样,说一套做一套,她真是个心机绿茶了。淑子苦笑。
    不过没关系,绿茶的茶叶能回报人民,她也可以利用身边的阳光雨露,利用可以接近的一切,发出光和热,哪怕一点点。
    就像现代穿着警服的妈妈从小对她说的:俯仰无愧天地。
    回宫后的淑子受到了同事们热情的慰问,她的房间也被小宰相和近君收拾得干干净净。仿佛去年夏天的装饰还在没过去,新一年的春天又到来了。
    源氏公子因为感染疟疾,在二条院休养,许久不回宫中拜访了,但他的传说越演越烈。
    为了那反复不愈的疟疾,源氏沉迷玄学,找了身边所有的高僧的阴阳师诵经祈福,阴阳寮员工们成了二条院常客。
    最近,源氏听说北山寺的和尚法力深厚,于是去北山疗养,身边良清跟随服侍。
    不过在和淑子的通信中,他丝毫不提疾病的事情——这人一贯这样,不想显露的事情会瞒得严严实实,全身上下最硬的就是嘴。等到东窗事发,又会施展pua大法,擅长倒打一耙,顾左右而言他。
    显然,祖父出殡的时候淑子真心实意的感谢又让他燃起了希望,既然淑子性情倔强,他就曲线救国,殷勤写信问候。从除夕的游园讲到北山的风光。
    乍暖还寒,春意融融,谁不向往呢?淑子也喜欢源氏优美生动的文字,有时也会和妹妹分享。
    期间淑子也劝过,安定心思真心待人,而源氏的反应是,已读乱回。
    他一心无数用,在北山寺休养的时候,与六条和左大臣的信息不断,还不忘为那夕颜花一样薄命的女子祈福——不仅在疾病的折磨下加倍思念藤壶皇后,还看见了与心上人容貌相似的孩童——当然,这份隐秘心思不为人知。
    与淑子通信时,他也只愿意说想说的事情。
    一日,他在信中写道:“我此番疾病大抵是神佛降罪,之前有一情人夕颜,因我的缘故芳魂早逝,她的家人甚至不知道我们隐秘的恋情,而她的女儿也不知所踪,果然是前世孽缘……若你对我有一丝怜悯,请温柔些吧。”
    “我内心的痛苦不为人知,我的思念难以倾诉。”
    “良清和我说了件有趣的事情,说明石有位小姐,被他的父亲密切保护,不愿倍嫁与山野村夫。良清似乎有心,也不知道那乡野之人如何美丽……”
    “这里的小童天真烂漫,真是可爱,如果我有幸存存活,一定保护好这美景。若果这美景能在二条院,就更好了。”
    言语之间,似乎心灰意冷了。
    淑子有些难过,但转念一想,他是名著的主角,自然不会被困于当下。
    平安京被疟疾困扰的百姓无数,源氏已经很幸运了。
    等等,疟疾!青蒿素!
    淑子猛然起身,吓到了正在闲聊游戏的侍女们。
    “快将源氏公子送的中国纸拿来,好好熏香!”淑子激动地说,“我对他的思念真是无与伦比!”
    小宰相和近君双手合十,热泪盈眶;
    小雨君目瞪口呆,阿巴阿巴。
    第19章 情绪复杂的作话
    可能是亏心事做多了,神佛不佑吧。
    折腾了一圈各种法师,结果还是疾病缠身的源氏在山间收到了来自内里的信件。
    信纸上的茶香让他自恋感慨,不可能会有人拒绝他的情谊,即使是叛逆的碧茶。
    一边让良清去和僧侣交涉,以打探清楚那与藤壶女御容貌相似的女童是谁家小姐;一边表情得意,打开这封自以为是胜利标志的信件。
    信件主人的汉字措辞优雅,只可惜笔锋过于犀利,缺少当下推崇的女子圆柔之美,不过也不算太过不雅,毕竟“女子才艺最好多有涉猎,但不要就某一道钻研,不然会性情古怪。”
    信件里,那位桀骜的碧茶君悉心关怀了他的身体,并极大表达了对他施粥布善一事的敬佩之情,洋洋洒洒,真情流露。
    源氏得意地笑了。
    下一页他翻开同样用汉字抄写的佛经时,笑容迅速收起,显然是想起了某些不愉快的回忆。不过这份心思已经很难得了。
    后面的故事似乎离奇了起来。碧茶那书司的女官居然做起了药司的活计,说起之前曾阅览过唐国的历史,有位几百年前名叫葛洪的大家曾书写《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疗疟疾。
    最后又是一层一层的高帽子,直言如果公子愿意帮忙寻找草药,并将方法交给医师们学习,治疗贵族和百姓,一定会使公子的名望更上一层楼,在佛祖前的福德加深,日后百病不侵。
    源氏陷入了沉默。
    显然,他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大胆;而且提出新方法,用在百姓身上,不妥当也没什么事情,可是放在公卿身上,显然要特别谨慎。
    但名望提升对源氏确实是不小的诱惑,毕竟因为母亲的出身,他从皇子被降为了臣子,心中自然不甘心。
    尤其是现在,正是不到二十,意气风发的年纪,在宫中父皇的宠爱下,什么都敢试一试!
    一时间,源氏的神色也郑重了起来,第一次无关风月地想着等回宫后与女子见面。
    此时良清回禀,原来那像是樱花一样可爱的小姑娘是藤壶女御的亲侄女,现任兵部卿亲王的女儿,因生母早逝且不被王妃喜爱,由外祖母老尼姑抚养长大,而这山中的僧侣有一位是老尼姑的哥哥,一直庇护祖孙。
    尼姑年纪渐长,很担心自己去世后这个对苦难一无所知的孩子的境遇,因而忧心忡忡。
    源氏将此事记在心里,嘱咐随从他想与僧侣和尼姑约见。并吩咐良清取来纸笔,他要即刻写信,让良清亲自交给循左卫,不得有误。
    这是源氏第一次郑重称呼淑子的职位,而不是他私自想出的名号“碧茶君”。
    虽然是春天,确可以被称得上是多事之秋。
    藤壶女御突发疾病,回出嫁前的府邸三条院养病,久久未归。
    虽然桐壶帝不会委屈自己,身边美貌的采女藏人数不胜数,春日尚侍也在极力争宠,承香殿女御也不时带着孩子帅皇子和他的小弟弟请安,但偏心爹还是思念光彩夺目的儿子源氏和与桐壶更衣面容相似却出身高贵的藤壶女御,时不时派人问候。
    于是,本就不喜这两人的弘徽殿女御更加不满了,经常为难藤壶女御留在宫中的侍女,虽然是小打小闹,可让人不厌其烦。
    听说藏司的女官们,就像是和淑子同一日进宫的平少将小姑娘,因为灯火香油的份例,就被夹在两方之间,左右为难。
    书司这种地方,弘徽殿女御不会在意。可让淑子为难的,是另一波人马。
    因为被源氏追求和御前说书而风头,最近源氏也出宫治病,即使有侍女姐姐的阻拦,送到淑子面前的书信也再次变多了。
    有些看似风雅,却连典故都是错的;有的自以为情深,行文却油腻不堪。这哪是真心追求,明明就是猎艳:和源氏公子共享战利品的猎艳!
    其中,头中将的情书算是脱颖而出的,虽然淑子一样看不上,但比起其余歪瓜裂枣,已经能拿出去唬人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头中将的书信,涉及源氏的笔墨很多,在两页的信纸中占比一半,淑子地铁老人手机脸:你到底是在给谁写信?
    不能不回复,不然怕这些狂徒继续闯入闺房;淑子只能挑挑拣拣,写上几句应付。
    信里笑笑嘻嘻,心里骂骂咧咧。
    这段时间淑子每天上午写书下午自荐出外勤,桐壶帝向外的慰问活动她积极报名,就为了离这些宫中的贵族子弟远一些。
    但没想到出外勤的第一站就很尴尬,原来是桐壶帝最信赖爱重的源氏岳父,左大臣家。
    左大臣与当今陛下的妹妹三公主生下的女儿葵姬与源氏夫妻多年,但双方感情冷淡,源氏对高傲的葵姬多有抱怨,经常不来过夜,有时左大臣也很不满意,但看到源氏的风姿,又忍不住一次次原谅他。
    显然,淑子这位“碧茶君”和源氏的暧昧他们也是听说过的。但毕竟是代表陛下赏赐节礼的女官,总体上葵姬和老夫人还是比较客气的,只有几个侍女面露不满。
    左大臣家也在三条这里,不远就是藤壶女御的娘家,淑子一半是按照吩咐,一半是出自真心,还有几分小九九,拜访了藤壶女御。
    因为疾病,女御近来消瘦了不少,但更显得她风姿楚楚,惹人怜惜了。


章节目录



[源氏物语同人] 穿越源氏物语的女官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春秋知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秋知我并收藏[源氏物语同人] 穿越源氏物语的女官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