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更感觉自己坠入地狱的是本来准备送女儿进东宫的官员:
    一个尚侍的孩子、一个太政大臣的孩子,还是皇帝皇后亲自做正宾的成人仪式, 这让他们的女儿怎么活啊!
    本来想着太政大臣家吃肉, 他们喝喝汤,现在加上一个尚侍, 这真是,两家吃肉,他们还有残渣吗?
    一时间,这些大臣家中的女儿们也迷茫,或者干脆摆烂了。
    有的本来就无所谓进不进宫的彻底躺平:你们快给我钱,给我多多的钱, 就当进宫养老了!
    有的本来还有些青云志的陷入了深深的迷惑:所以两位大神,我该投靠谁给谁当小妹啊?爸妈你们说话啊!快告诉我跟着谁走, 我要成为家族的荣耀!
    啊?怎么选啊?
    陷入了深思熟虑的大臣们最后集体决定:不送了!
    一个领头羊就算了,大家一起当舔狗不算丢脸,也法不责众。
    可现在出了意外啊。
    神仙打架的场面,咱们这群小鬼还是远远的吧。
    越远越好,决不能一不小心蹚进浑水!
    有的人家表示:好女儿,别说荣不荣耀了,不被流放就算好的了,溜了溜了。
    .
    为了迎接新的妃子进入东宫(其实就俩人,但来头都不小),皇太子每天都在发愁。
    太政大臣的女儿,和尚侍的侄女,这哪是妃子啊,这就是两个祖宗啊,哪个都不能得罪。
    之前他和源氏眉来眼去的时候计划得好好的:源氏的女儿是领头羊,其他大臣的女儿也是姻亲的纽带,但是都不像明石女公子那样重要,他最期待的还是源氏这个最有权有势的岳父。
    毕竟外祖家全军覆没了,他只能通过姻亲捞上救命稻草了。
    结果现在尚侍家横插一脚,原有的计划被打乱,皇太子只能忍痛接受了他不可能有其他臣子姻亲们的事实,研究着该怎么对待唯二的妃子。
    两尊大佛,必须一碗水端平。
    怎么平?
    东宫位于内里的最东面,比女官仍然盘踞的温明殿还要东一些。
    在东宫的北面,就是当年桐壶更衣居住的桐壶宫殿。
    因为当年桐壶帝对好大儿的爱,在桐壶更衣去世后,这里没有其他人居住,只留着妃子的旧物。之后因为这里离侍卫值班的地方近,也就成了长大后的源氏偶尔进宫小住的地方,常常被称为淑景舍。
    当年的淑景舍雨中点评女子大会,在淑子的心中可是留下了深刻阴影。
    而在源氏起了送女儿的心思之后,这座宫殿也如同被拂去了尘埃的珍珠一样,慢慢被装饰起来了,如今焕发着新的光彩,准备给明石女公子进宫居住。
    那么问题来了,尚侍的侄女入宫后,该住在哪里呢?
    总不能让她像是其他臣子的女儿一样,按照原计划住在依附着桐壶的侧殿吧?
    头疼欲裂的皇太子接到了尚侍的传话后,一刻不敢耽搁地去接受她和陛下的敲打,然后拿到了最新的装修方案:
    东宫北边本来种着一排排的梨树,因而在除去了政治意义后,这座宫殿本身就被称呼为“梨壶”。
    如今按照尚侍的想法,将东宫北面的宫殿单独扩建成院子、重新装修,就可成为侄女的宫殿。
    “一个地方大、一个离得近,我们多么为你考虑啊!”
    想起尚侍的理所当然和陛下的暗自偷笑,被如此强制安插眼线的皇太子,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您还好吗?”新换来的侍女们不眨眼睛地盯着他。
    也算是面容清秀的皇太子有气无力地坐在廊桥上看着满园梨树:“多看看吧,以后就不是我的梨树了。”
    啊?
    从清凉殿被分到东宫的侍女内心吐槽:这之前还是陛下的东宫呢,本来也不算是你的啊。
    .
    新的宫殿装修完成后,两位妃子在盛大的排场中同时入宫。
    因为暂时分不出名位高低,两人也没有被立为明确的正妻,因而都是皇太子的妻子。
    本来皇太子的妃子也可以用“女御”称呼,但是在宫中陛下还有不止一位女御的情况下,总觉得怪怪的。
    因而住在桐壶的明石女公子被称为“桐壶妃”,而住在新装修好的梨壶的芽生被称为“梨壶妃”。
    婚礼当天的场景可谓盛大:平安京的大小街道被打扫得异常洁净,妃子牛车经过的路边披红挂彩,为她们庆祝。
    依附源氏的大臣们根据官职乘坐牛车或步行从六条院出发,护送桐壶妃进宫;
    而亲近尚侍府的大臣们则先到尚侍府拜会,之后一同前往四条院,护送着梨壶妃。
    有意思的是,背地里和淑子来往的帅亲王按尚侍的吩咐提前跑到了宫里,和堂姐、也就是假装称病不愿给源氏做脸的槿姬亲王一起找帝后,直接坐等开宴,早就商量好给两个女孩分别做正宾的帝后默契对视;
    而帅亲王的王妃,也就是当初的平少将带着女儿,一起帮忙为四条院打点;
    更有趣的是,左大臣这回没有送女孩入宫,却下令让依附他的大臣们为梨壶妃助阵。
    绝不能让源氏快活!
    ——这是目前左大臣的行事准则。
    即将成为梨壶妃女房头头的运子在前后院忙活,一看门口,差点被四条院的人满为患吓出了密集恐惧症。
    “超级风光呢!”
    她回到房间,和大礼服下的芽生咬耳朵,换来了安排流程的橘典侍姨母的瞪视。
    吉时已到,在右大臣和大将们的护送下,芽生乘坐华丽的牛车来到了内里南门,在这里,她即将换乘车架,和母亲以及伯母右大臣夫人一起入宫。
    没错,还是为了端水。
    在源氏那边,为了显示女公子的身份高贵——也就是她是被亲王的女儿紫姬抚养大的,让紫姬以女御的排场入宫护送是早就定下的流程,明石夫人会和紫姬同坐一辆车陪女儿进宫。
    桐壶妃有的,梨壶妃不能少啊!
    于是右大臣的夫人和大将夫人,也就是芽生的大伯母和母亲也以女御的排场入宫,和女儿一起参加宴会。
    在清凉殿向帝后以及尚侍参拜时,在公卿们的注视下,两位妃子镇定自若,只有皇太子战战兢兢。
    回到东宫的小宴会更是有趣:
    桐壶妃一向被母亲明石夫人教导得规矩,即使饿坏了也不敢吃东西,对这场婚礼的印象就是自己被饿得头昏眼花;
    梨壶妃这些年在女官的教导下,装是最会装的,因此在她优雅的动作下,除了身边几人,没人注意到她面前的餐盘已经空了七七八八。
    身侧的运子一边戳戳她:收敛点;一边偷偷摸摸用自己面前的点心继续投喂芽生。
    两方的四位夫人言笑晏晏,场面十分和谐。
    吃高兴了的芽生看见对面明石女公子渴望的眼神,悄悄抛了个媚眼。
    而乳名为明生的明石女公子以为自己被饿出了幻觉:真是不成体统!
    但受到诱惑的她趁着母亲在稍微昏暗的烛火中没注意到自己,也借着宽大的衣袖开始偷吃。
    而在这场宴会里,最忙的不是别人,正是“主角”皇太子:
    只见他时时刻刻盯着夫人们和周围女官的动向,绝不能让这些长辈挑毛病,毕竟她们身后的人自己一个都不敢得罪。
    看见紫夫人面前的茶碗空了一半,皇太子赶紧命人去倒茶;
    看见右大臣夫人对点心皱眉,皇太子赶紧命人去换点心;
    看见明石夫人眯着眼睛,皇太子赶紧命人去搬烛台;
    看见大将夫人和梨壶妃说话,皇太子赶紧命人离远点,给母女留下空间。
    整场宴会下来,忙活得一口饭没吃的皇太子的优秀表现只能用两个字概括:
    赘婿。
    第119章 他们,也是我们母女的工具人吧?
    两位新的东宫妃占据了内里东面的地盘, 虽然都很是“善解人意”,但皇太子每天仍然战战兢兢。
    如芒在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做梦都怕妃子们后面的长辈打过来。
    尤其是清凉殿那边的恶魔、在皇太子心中不可名状的存在,似乎一个不满意就会发出让他精神值狂掉的低语。
    “所以每天连吃什么喝什么都要关心,生怕你们回娘家告状……到底是谁在侍奉谁啊?”
    在只有两人的秘密时刻, 运子毫不留情面地和芽生吐槽她的丈夫, 虽然后者在淑子的教育下也没把这日后可以卸磨杀驴的登天梯当做正经丈夫。
    “其实, 我一开始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芽生在皇太子专门送来的上好的萌黄和深绿色绸缎做成的宫装中比以前稳重了不少。(注)
    入宫后更加敏锐地观察着皇太子的她逐渐发觉,这个比自己还小两三岁的皇太子本质是很聪明的, 具有优秀的审时度势、暗度陈仓的本事。
    该讨好谁、依靠谁,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的。


章节目录



[源氏物语同人] 穿越源氏物语的女官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春秋知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秋知我并收藏[源氏物语同人] 穿越源氏物语的女官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