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反应快的陈平没有官职,不在这廷议之内。
    阿玉试图避重就轻:“诸卿的意愿我已知晓,等廷议结束,我会代为转达父皇。”
    李斯听懂了她的潜意思,不肯妥协:“无需长公子费心,我等可亲自求见陛下。”
    阿玉眯着眼:“只是几日的功夫,丞相这都等不及?”
    “朝臣们已入宫,若是此刻面见陛下,还能与陛下探讨近期政令。长公子您这般推辞,很是令人疑心。莫非陛下不在章台殿,亦或是……”李斯一双老眼很是精明。
    您囚禁了陛下,试图揽权?
    “若我说,您今日见不到陛下呢?”阿玉面上笑盈盈,眼里却带着寒意。
    “丞相欲如何?”
    你敢逼宫吗?
    见长公子态度如此强硬,尉缭偷偷给李斯使了个眼色。
    不如就再等几天?你还是长公子的老丈人呢,不要闹那么僵么。
    李斯此时有点上头,没有看到尉缭的眼色,正当他要说话时,殿外有寺人高声通传。
    “陛下驾到!”
    此道声音让李斯和阿玉皆是变了脸色。
    众臣循声望向殿外。
    身着黑色朝服,姿态端庄的嬴政迈着威严的步伐入殿,而在他身后,消失许久的蒙毅上卿则是缓步跟随。
    “陛下万岁!”
    尉缭率先反应过来,立即行礼。
    李斯虽然诧异,但能见着陛下,无疑是好的,于是也紧忙跟着行礼。
    嬴政在诸位臣子行礼中缓步前行。他行至阶上,看向如今还是长子扮相,神色复杂的阿玉。
    “见了朕,为何不行礼?”
    阿玉先是看他身后的蒙毅,随后才向嬴政行了跪拜的大礼。
    “儿臣,拜见父皇。”
    嬴政这才满意几分,并未戳穿她,但也未让她起身。
    他越过阿玉,坐在了许久未坐的位置上,对诸位朝臣示意:“众卿平身。”
    李斯发觉了阶上三人之间微妙的氛围,于是便试探问询道:“陛下,您之前颁布的那道以《吕氏春秋》治国之策……”
    吕不韦的书?
    嬴政先是看了阿玉一眼,很快便道:“朕思量后也觉得此策不妥,诏书作废。”
    李斯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他就知道,陛下是钟爱法家的,不可能用吕不韦之策治国!
    嬴政换了个姿势,觉着熙和命匠人打造的这把椅子坐着怪舒坦的。
    “此次廷议由朕主持,诸卿若有谏,皆可言之。”
    第48章 “您过于傲慢了。”
    这可把李斯激动坏了。
    这一年间, 他见不着陛下。每每与长公子议事,要么就是容后再议,要么就被轻描淡写地打回去。
    李斯能够明显察觉到长公子对法家不是那般偏爱。
    身为臣子,自己的建议屡次不被采纳, 这可不算是件好事。深受陛下重用的李斯受不了被如此忽视。
    他迫切地怀念陛下。
    若不是其他朝臣们在, 李斯都想拉着陛下好生诉说这段时日受的委屈。
    李斯顾着老脸, 暂时克制住这股冲动:“陛下, 长公子之前所作之策, 可是出自您的授意?”
    嬴政瞥了眼还跪在那里的阿玉。
    “有些是她自己胡闹的。朕寻仙问道之时,许她监国之责。”
    阿玉不料他竟会这般说, 眸子闪过几分讶异。
    御史大夫冯劫趁机上书:“陛下, 长公子诸多之策变动频繁, 部分策略施行于民间,适得其反,于大秦而言,并非良策。”
    嬴政挑眉:“卿可择一例,细细道之。”
    冯劫顾念着长公子在场, 语气还算委婉:“例如长公子实行的重商之策。大商狡诈,挑着秦国新出优待商人的律令钻空子,赚得重金。没有势力的小商被大商排挤,货物受大商垄断, 长此以往, 于国有危。”
    嬴政默默听着, 暂未发表意见。
    见冯劫话说完了,李斯上前, “陛下,秦因法令而强盛, 长公子受奸人蛊惑,意图以吕氏之策融和百家之言治国,此断然不妥,恐会将大秦推向未知之路!臣斗胆,请您责罚向长公子谏言的门客!”
    李斯自觉很贴心。
    他不仅使秦国的法度得以延续,还顺便给陛下和长公子递了个台阶下。
    嬴政环视四周:“看来,你们对扶苏的政策颇有不满。”
    诸臣敏锐察觉陛下语气有些不对,而李斯与冯劫都把意思表达得差不多了,他们索性便不再出声。
    王离正想替长公子说句话呢,陛下却突然来了句。
    “朕并未详细去看扶苏之策。你们一字一句说,朕恐记错,不如,诸卿就将此事写成公文,明日呈上。”
    朝臣们没有异议。
    嬴政:“朕多日未处理政务,诸卿可以与朕说说大秦近期之况。”
    众臣知晓陛下无意深究长公子之责,便很本分地向陛下奏事。
    待廷议结束,朝臣们散去,就连蒙毅都被嬴政遣退。
    章台殿内,除了远远守候的几名寺人,只剩嬴政和阿玉。
    “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话,你可都听见了?”嬴政开始发难。
    阿玉虽然跪着,但明显不服:“丞相出身法家,抨击儿臣之策乃是为了维护法家的地位,您不能光听他一面之词。”
    “是么。那你又为何用吕不韦之策治国?”嬴政语气加重,“你该知晓朕不喜他。”
    “儿臣并不介意他是什么人,觉得策论可用,便拿来用。”
    阿玉不解地问他:“吕不韦已死,父皇莫非心眼小到与一个死人计较?”
    嬴政冷哼一声,“熙和,朕还没与你计较之前僭越之举。如今只是问你几句,便又敢如此顶撞朕?”
    阿玉接话,“您身体弱,分明需要静养,政务之事由儿臣费心即可,何须劳烦父皇。”
    “朕才是大秦的帝王,政务之事何须假手他人?”嬴政有些不满,提醒她。
    “熙和,莫要忘了你的身份。”
    阿玉:“儿臣不后悔变法之策。父皇如此提点,是想要责怪儿臣?”
    嬴政见她不知悔改,冷声放话。
    “很好。今日你便留在宫内,明日朝臣上书公文,你亲自看。”
    公子府。
    刚处理完公务的陈平收到了宫里密探传来的汇报——
    陛下已重揽大权,长公子被扣押宫内。
    简短之语直击要害,陈平两眼发黑,许久不能回神。
    但他推敲时间,觉得主子应是廷议之时便被扣住了。若陛下要问罪,他们这些门客一个都跑不了。
    但公子府外,并未有军队围府。
    陈平皱着的眉头舒展几分。
    此事,或可有转机。
    【我在太空开机甲:啧啧,陈平这个管家真是老操心了,他之前就建议阿玉防着点陛下,要么就心狠手辣一点,现在可好了,还是不出意外地翻车了!】
    【草莓甜心卷:哈哈哈,这可把小平子给愁的,刚辛苦忙完工作呢,上司突然又险些倒台了!】
    【咸鱼突刺:陈平估计也提心吊胆吧。上司又被陛下扣在宫里了,距离阿玉上次被扣,还是在她身份暴露的那一会儿。不过阿玉上次都没事,这一次依旧能安稳度过啦!】
    陈平突然很能理解到李斯之前的敌意了。
    原来,是前世便结下的梁子。
    熙和认真看了一会儿。
    某人重病初愈就忙着瞎折腾她的事,又是故意不让她起身,又是关她,瞧把您威风的。
    嬴政则是在深思。
    吕不韦那些门客所编的书当真这般厉害,就连后世小辈都在夸赞?
    天幕还在继续。
    公子被陛下扣押在宫,知晓此事的门客们彻夜难眠。
    毕竟,长公子之前所作之举对于帝王而言过于僭越,若是陛下怪罪公子,于他们这些门客而言,便是灭顶之灾。
    而陛下的脾气,是公认的差劲。
    公认脾气差劲的嬴政此刻正于章台殿内,将一卷竹简重重扔在了阿玉面前。
    “你自己看。”
    阿玉拾起竹简。
    这是御史大夫呈上的公文。其中详细道明利商贾之策的弊端,以咸阳周边的郡县为例,直言政策施行下去,商人群体变动,势力壮大,很多农户有弃农从商之举,长此以往,恐会动摇国本。
    “或许是官府宣传不当,儿臣会命门客们商量更周全之策。此外,儿臣已命匠人研制利于耕种的农器,即便少量农户从商,官府也不会缺粮。”阿玉回道。
    嬴政:“周全?朕问你,你所虑的周全是在成全哪些人?何人可从中得利?”
    阿玉思索片刻,认真回他:“黔首们日子过得苦,他们整日劳作,也未必能够吃饱穿暖,儿臣想给他们多提供一条活路,令他们可选择从商盘活大秦的经济,待商业繁荣,朝廷便也可从中得利。”
    嬴政却是笑了:“你可知齐国管仲以商灭三国之策?”


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 大秦长公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池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池衣并收藏[历史同人] 大秦长公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