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他出兵,只是暂时借用子房为他们谋划。
    韩王成心动了。
    刘邦若是继续向函谷关进发,那么秦军为了回防,便抽不出多余的军队围攻他们了。
    他略带歉意地看向张良。
    他知晓子房与沛公等人相谈甚欢,子房应该是愿意帮这个忙的。
    “子房,你意下如何?”韩王成知道自己没有多少能耐,全靠张良的辅佐,他才能在各路诸侯中分得一点话语权。
    所以,他格外尊重张良的意见。
    此时的张良也在思索。
    他直觉这是个阳谋。他心在韩,又怎能再去投靠其他势力?但是沛公相邀一起攻秦,实在难却。
    罢了,就当是帮老朋友一个忙吧。
    张良便同意随沛公入关。
    刘邦在韩国故地攻城掠地,狠狠地清扫了一番秦军,算作是对韩王成的回报。
    他此举也博得了张良更多的好感。
    刘邦这个时候想要进军洛阳,然而洛阳的守军很是能耐,他短期内无法攻下这座城池。而此时,他却收到一个糟糕的消息,赵国将领司马卬想要抢渡黄河天险,南下入关。
    先入关中者为王,这对各路诸侯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没想到这个赵国的将领不去巨鹿那边帮忙,反而想跟他抢着入关,真是岂有此理!
    刘邦这个时候心急,赶紧带军跑到了黄河渡口,烧毁船只,想阻拦司马那个混小子登入。可这也只是扬汤止沸,若是自己久攻洛阳不下,其他各路诸侯可不会干看着他在这里跳脚。
    为了抢先入关,刘邦急得像是火上的蚂蚁,赶忙向张良请教。
    张良听完,不建议刘邦强啃洛阳,拿出地图,让他换一条路:“先绕开洛阳,走南阳进发。”
    刘邦果断采纳。
    南阳郡的郡守看到义军攻城,不敢盲目进攻,以防守为主,保存实力退至了宛城,憋着坏,打算伺机而动。
    刘邦试着去打了一下宛城,发现不怎么打得动。
    而这个时候,巨鹿战场那边又传来了消息,说项羽已经打败了秦军!
    刘邦诧异得紧,毕竟他跟那些义军相处过,楚国有多少兵力,他自然是有点底数的。可那拥有数十万部将,堪称虎狼之师的秦军在项羽面前竟然这么快便输了?
    虽然友军的胜利是件好事,但这也就意味着,自己若是手脚再不快些,关中的地盘就要全归项羽了!
    刘邦心急如焚,就想跟绕过洛阳那次一样,也绕过宛城。但是,张良却不同意了。
    张良有些无奈地道:“沛公,您先看过地图,宛城极为重要,它连接都是军事要道,秦军是不可能放弃它的。若是您绕过宛城,那么我们便会被秦军前后夹击,腹背受敌!若未能攻下宛城便强行绕路,我们不久便会身死兵败。”
    刘邦心里冒出冷汗。
    的确,他此前被巨鹿战场的消息刺激得昏了头。
    刘邦别的本事没有,但唯独听劝,他立刻领兵包围了宛城。
    围城,但要如何迅速把他们攻下呢?
    刘邦犯了难,这时,张良又献一计。
    “城池易守,人心难防。沛公不如改易旗帜,蒙蔽视听,让他们误以为,此时围城的并非沛公的军队。”
    刘邦眼睛一亮,依言照做。
    宛城先前被刘邦的军队围了许久,士兵们整日神色紧绷,本来好不容易守到刘邦撤军,他们终于能歇一口气。不料天明时,他们发现又有一波人马把他们围了起来!
    事态紧急,他们赶忙禀报了南阳郡郡守。
    郡守此时都傻眼了。
    章邯到底干什么吃的?带着那么多的士兵出关,却还是让反秦的义军一波又一波,打到了天子脚下的宛城!
    他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再这么被围下去,他可等不来秦二世的援兵,全城的人都要跟着完蛋的!
    郡守思想挣扎许久,派出了一个机灵的人入夜出城前往谈判。
    使者与刘邦商谈了一夜,最终与刘邦约定,只要他宽待南阳军民,并封赏南阳郡守,那么他们便自愿加入刘邦的军队。
    刘邦一开始还很惊讶,“你们当真愿意背叛秦二世,投奔我?”
    那位使者无奈地笑了笑,“不瞒您说,秦二世他根本不将我们当人看。早先听闻沛公您为人仁厚,会善待百姓,我家郡守这才敢投奔您,望您明日谨守承诺。”
    刘邦亲自送使者远去了。
    张良随后说道:“孟子有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沛公当切记,事成之后,需对百姓施以仁义,方得民心。”
    刘邦当即应允。
    此前,萧何便是建议他如此做的。
    谈妥了协议,郡守第二日亲自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刘邦也当真信守承诺,封赏南阳郡郡守,且并未劫掠百姓,只是收编了他们的军队。此举得到了当地军民的称赞。
    宛城的变故传播得很快。
    大家都知道刘邦仁义,不会屠城。有的郡守和士兵们不愿意为秦二世卖命,便纷纷倒戈。刘邦后来攻略城池,守城的官员甚至主动带着百姓出来投降。当然,这些百姓皆得到了善待。
    刘邦从未想到自己打仗能打得这么轻松,喜出望外。
    当然,他知晓自己的名声能传扬得那么快,萧何与张良都功不可没。
    第81章 “刘邦,渣男实锤!”
    不久之后, 刘邦的军队已经抵达了武关。
    本来武关这里的士兵凭借着地势,怎么也能撑上一段时间的。但是我们也要了解一下守城的将领是谁,这位可是赵高的亲信!赵高的亲信还能有什么对大秦忠诚的美好品德吗?自然是跟赵高一路的货色。
    而且,这个时候秦朝内部发生了变动。赵高杀了胡亥, 但随后又被自己扶立的秦王子婴诛杀。
    赵高死后, 赵高的亲信个个都害怕子婴秋后算账。这个守将可能觉得自己卖力守城也是吃力不讨好, 根本就没有多想, 迅速将自己的财物打包了一下, 连夜逃跑了。
    守将都未战而逃了,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 武关就被刘邦轻而易举地拿下了。
    刘邦攻下武关之后, 乐得不可开交, 顿时感觉无人能敌。可是等他来到了峣关,却遭遇了秦军的抵挡。
    峣关可以说是守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天险,地势险要,可谓是易守难攻,也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当时, 守卫峣关的将领名为韩荣,他是秦王子婴紧急调派的人,即便知晓刘邦厉害,却也不为所动:“刘邦小儿若敢进犯, 先得把命留下。”
    刘邦气得不行, 当即就要带兵攻击。
    他已经一路攻破了数个城池, 眼看就要兵临咸阳城下,还怕拿不下一个峣关不成?
    然而, 张良却又劝他勿要冲动,越是离咸阳越近, 就越是要冷静。
    他给刘邦分析了一下敌我的兵力:“这批秦军虽已是强弩之末,但我方兵力的数量不过两万余众,论人数,可能还比不过秦军。强攻的变数太大了,若是秦军据城池之便,与我等鱼死网破,其它各路诸侯便乐见其成,坐收渔翁之利。届时,即便是您先攻破咸阳,但剩余的兵力也不足以让您坐稳关中王。”
    张良的话其实还是偏保守的。因为刘邦本身的兵力不多,这两万多的人数,其实还包含不久前募集而来的士兵,军队成分可谓是鱼龙混杂,远算不上精锐。
    与秦国精锐的正规军正面交战,输赢尚未可知。
    刘邦也就上头一会儿,听张良仔细分析后,是彻底冷静下来了。
    因为,他发现硬拼的话他可能还真拼不过。
    “先生有何计策?”刘邦立即虚心请教。
    张良建议道:“攻心为上,派人去劝降守军。秦二世生性多疑,朝中旧臣多已被他杀尽,秦王子婴几乎无人可用。这个韩荣出身低微,守城的其余将领也多是商贾出身。商人重利,可晓之以情,再以重金诱之,让其内部生变。”
    攻灭六国的强秦以前坚不可摧,但若内部生变,便如今日这般,成为了诸侯案板上待宰的鱼肉。
    刘邦立刻照做。
    他派使者去劝降韩荣。
    韩荣一开始没有答应。他虽然知晓如今的局势,但是要他不战而降,心理上还是过不去的。但奈何刘邦给的实在是太多了!韩荣没有把话说死,他想犹豫几天再给刘邦答复。
    然而犹豫,就说明是动心了。张良清楚韩荣的想法。
    张良便让刘邦在附近的山坡上遍插旗帜,故布疑阵,让峣关的将领和士兵们认为义军大军逼城,秦军无力抵挡,未战先溃。
    几天后,韩荣很是为难地告诉刘邦的使者,因为他们内部分歧很大,所以没有办法做到开城投降。
    这个能被刘邦派出来交涉的使者也是极有眼色的,立刻又对韩荣说了一番好话,说是能体会他身为将军的不易,且又送了重金。
    自古财帛动人心。


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 大秦长公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池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池衣并收藏[历史同人] 大秦长公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