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玻璃是沙子烧制的,这一点扶苏半点没?有隐瞒秦王,所以秦王心里?很清楚,别?看这些玻璃美轮美奂,真讲究起来,只?是工艺值钱,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
十几件玻璃制品就?能?换回一千斤铜锭,而且这还只?是赵苏收取的价格。拿这些玻璃去进行贸易的商队,只?会赚的更?多?。这种远途的贸易,没?有三五倍,甚至更?多?倍的利润,商人是绝不会这么踊跃的。
从来没?有正视过贸易,从来没?有重视过商人,甚至鄙视他们的秦王,头一次开始自我怀疑,难道他的想法错了?吗?
秦王沉默不语了?,赵苏心中暗喜,适时开口道:“父王,儿臣在新村一年多?,有些微心得。”
“哦,说来听听。”秦王来了?兴致,六国归一已是倒计时,他是历史上头一个面对偌大国土的帝王。吞并?六国的过程中,他采纳李斯的建议,改诸侯分封制为郡县制,将国家大权牢牢抓在手?中。
私下和李斯畅聊过几回,李斯都向他保证,管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和管理秦国原则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李斯的信心,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可是这段时日,渐渐被蒙毅影响,他发现,事情好像并?非李斯说的那么简单。
赵苏酝酿了?一下才开口道:“简单来说,儿臣的心得只?有一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秦王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再三思量后道:“可以细说。”
赵苏精神一振,愿意听你细说,就?说明秦王还没?有拿定主意,一旦他决定的事情,就?不会再听任何劝告。
看样子,有戏啊。
“农民是天底下最安稳,最务实,也可以说最没?有野心的一群人。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再高?级一点的愿望就?是有间?大屋,子女能?有点出?息。甚至于,在受到欺负的时候,哪怕手?里?握着刀,但想到家中的父母妻儿,也会选择默默忍耐。”
这样的一群人,就?是这个天下的稳定器,默默的劳作?,默默的承担徭役,默默的上缴税收。
“但所有的沉默,并?不是没?有底线的,正因为他们的要求最低,所以当压榨到底线时,他们的反抗也会最激烈。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当一家老小处在饿死的边缘,就?算是只?狗也会反抗,更?何况是人。”
秦王听了?,微微蹙起眉头,秦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快要灭亡的小国,发展成春秋霸主之一,然后吞并?六国,说句不夸张的话,靠的就?是压榨底层百姓,穷民富国而来的。
“时移世易,当战争这根弦崩在人的脑门上,大家为了?保住家国,才愿意吃苦。而他们吃苦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代子孙不像他们这样吃苦。如果他们发现世世代代都如此,那谁还愿意吃苦呢。”
“所谓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这句话出?自孟子,意思也非常简单,拥有财富的人才会安心生产,才会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而赤贫的人,既然朝不保夕,还不如违法乱纪,只?为一时痛快。
“孟子不是还有一句话叫作?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秦王问道。
赵苏回道:“只?有有学识,有理想的人才能?做到,对他们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精神比物质更?为重要。”
秦王微微点头,“是啊,不能?拿农人和士人相比。”
在后世,这简直就?是歧视,但在这个时候,没?人觉得不妥。
秦王想了?很久,想到三斗都快要站着睡着了?,赵苏也捧着茶杯,快要将茶杯表面的花纹给搓平了?,才开口道:“孤承认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继续。”
赵苏认真的继续,“农人生产粮食,工匠生产生活所需的所有用具。吃饱之后的人,想要住大屋,穿衣穿鞋,使用碗碟酒具和家具,基本上,肉眼所见的所有东西,都由他们生产。”
没?有这些工匠是万万不能?的,那大家都得回到住山洞,穿兽皮的原始人阶段。
而这些工匠生产出?来的商品,需要货币购买,商品越多?,财富也就?越多?。
这个道理,尤其是放在新村,想想那些工厂或是工坊创造出?来的利润,就?完全可以理解,无工不富是个什么意思。
赵苏看秦王的表情也知道,这一段可以过了?。
那么再继续下去,“其实儿臣和父王一样,不喜欢商人,嫌弃他们唯利是图,为了?几两银子这天底下就?没?有他们不敢做,不敢想的事。”
秦王提到商人就?开始蹙眉头,从吕不韦开始,对商人的恶劣印象就?像一根刺,怕是很难拔/出?/来。
赵苏也没?想过帮他拔出?这根刺,“只?是,就?算再讨厌他们,父王也得承认,我们不能?杀光全天下的商人,也不可能?让商人这个身份不存在于世间?。”
秦王吁出?一口气,他确实不能?。
“既然不管喜欢还是讨厌,他们都是必然存在的。那么,与?其放任不管,不如充分利用,让他们替秦国好好出?一份力。”
咦,这个思路他喜欢,秦王的眉头舒展开,好像有点意思了?。
“商人虽然不事生产,但若没?有他们,货物如何南来北往。就?比如这次开拓商道一事,若没?有这些商人,如何能?顺利实施。”
“开拓商道利润几何。”秦王终于开口问了?。
就?没?有皇帝不缺钱的,当然,皇帝不缺享受的钱,国家再穷也穷不到皇帝的头上。但国家一大,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发生,只?要勤勉一点的皇帝,愿意日日看奏折的,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这里?水灾了?,那里?大旱了?,又有地?方闹蝗灾了?,总之没?有宁日。
而这些奏折,也让秦王对蒙毅的话有了?更?多?的思考,大一统的帝国,和以前的秦国是不一样的。
以前的秦国,只?有那么大,有什么消息,不管南还是北,纵马一天就?能?跑到咸阳报信。如果咸阳风调雨顺,基本等同于整个秦国风调雨顺。咸阳十天没?下雨,就?知道秦国上下一定都缺雨水。
但现在呢,咸阳的风调雨顺,不再代表大一统的秦国风调雨顺,从最远的地?方传消息到咸阳,快马加鞭也得半个多?月。
清理河道,修缮沟渠,加固堤坝,安抚百姓,奖励百官,供养军队,打造兵器,修桥铺路,哪一样不要钱粮。
他知道扶苏很会赚钱,但他总认为,对于个人来说海量的财富,搬到一个国家面前,只?能?是杯水车薪。
可是这样的想法,在十几件玻璃器具换回一千斤铜锭时,头一回动摇了?。
赵苏则是满心欢喜,秦王不等自己派出?去的人回来,就?先问他,说明确实是心动了?。
“儿臣只?知道,走的越远,所获利润一定越多?。如果商队能?够到达身毒,或大夏贵霜等国,百倍利润并?非不可能?。”
“百倍?”就?算拥有天下,理论上富有四?海的秦王,也忍不住站了?起来,赵苏见状自然也不敢坐,同样站了?起来,双手?揖礼作?恭敬状。
“是,从大夏可以直接通往一个叫罗马的帝国,这个国家的富裕丝毫不逊于秦国。只?要我们所贩运的货物是他们所没?有而又需要的,百倍利润并?非不可得。”
大夏和贵霜帝国竟然还不是终点,后面还有更?强大的罗马帝国。听到这句话的秦王,将商道,利润统统抛到脑后,满脑子只?剩下这一件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秦国到底是不是世界的中心。
这种情况下,赵苏似乎已经不适合再呆下去。悄然溜出?秦川殿,外头风雪满天,大风将鹅毛样的大雪一卷,吹得他一头一脸。
赵苏就?势往脸上抹了?一把,整个人都处于无比清醒当中。
他回到青桐宫,黑奴儿进来给他请安,“赵佗昨日入宫,今日带着自己的亲卫出?发,准备亲自进入百越。”
赵苏缓缓点头,看样子赵佗为了?自己的前程已经拼了?。
但他不是太在乎这件事,他比较在乎的是,秦王会不会再次召见他。
今天,他做的铺垫已经足够多?,按照秦王对政事的敏锐来说,他一定意识到了?什么。
他没?有给机会让赵苏一口气说完,何尝不是因为,他也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
“公子,四?公子将闾和七公子静嘉派人来问,您现在有没?有时间?。”得运过来说道。
“他们要来吗?来吧,正好请他们涮锅子。”赵苏心情不是很好,很需要用美食安慰一下自己。
而美食从来都不是用来独享的,人多?才热闹。
将闾和静嘉来的极快,一进门就?看到扶苏在指点下人们怎么摆放用具。
十几件玻璃制品就?能?换回一千斤铜锭,而且这还只?是赵苏收取的价格。拿这些玻璃去进行贸易的商队,只?会赚的更?多?。这种远途的贸易,没?有三五倍,甚至更?多?倍的利润,商人是绝不会这么踊跃的。
从来没?有正视过贸易,从来没?有重视过商人,甚至鄙视他们的秦王,头一次开始自我怀疑,难道他的想法错了?吗?
秦王沉默不语了?,赵苏心中暗喜,适时开口道:“父王,儿臣在新村一年多?,有些微心得。”
“哦,说来听听。”秦王来了?兴致,六国归一已是倒计时,他是历史上头一个面对偌大国土的帝王。吞并?六国的过程中,他采纳李斯的建议,改诸侯分封制为郡县制,将国家大权牢牢抓在手?中。
私下和李斯畅聊过几回,李斯都向他保证,管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和管理秦国原则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李斯的信心,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可是这段时日,渐渐被蒙毅影响,他发现,事情好像并?非李斯说的那么简单。
赵苏酝酿了?一下才开口道:“简单来说,儿臣的心得只?有一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秦王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再三思量后道:“可以细说。”
赵苏精神一振,愿意听你细说,就?说明秦王还没?有拿定主意,一旦他决定的事情,就?不会再听任何劝告。
看样子,有戏啊。
“农民是天底下最安稳,最务实,也可以说最没?有野心的一群人。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再高?级一点的愿望就?是有间?大屋,子女能?有点出?息。甚至于,在受到欺负的时候,哪怕手?里?握着刀,但想到家中的父母妻儿,也会选择默默忍耐。”
这样的一群人,就?是这个天下的稳定器,默默的劳作?,默默的承担徭役,默默的上缴税收。
“但所有的沉默,并?不是没?有底线的,正因为他们的要求最低,所以当压榨到底线时,他们的反抗也会最激烈。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当一家老小处在饿死的边缘,就?算是只?狗也会反抗,更?何况是人。”
秦王听了?,微微蹙起眉头,秦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快要灭亡的小国,发展成春秋霸主之一,然后吞并?六国,说句不夸张的话,靠的就?是压榨底层百姓,穷民富国而来的。
“时移世易,当战争这根弦崩在人的脑门上,大家为了?保住家国,才愿意吃苦。而他们吃苦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代子孙不像他们这样吃苦。如果他们发现世世代代都如此,那谁还愿意吃苦呢。”
“所谓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这句话出?自孟子,意思也非常简单,拥有财富的人才会安心生产,才会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而赤贫的人,既然朝不保夕,还不如违法乱纪,只?为一时痛快。
“孟子不是还有一句话叫作?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秦王问道。
赵苏回道:“只?有有学识,有理想的人才能?做到,对他们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精神比物质更?为重要。”
秦王微微点头,“是啊,不能?拿农人和士人相比。”
在后世,这简直就?是歧视,但在这个时候,没?人觉得不妥。
秦王想了?很久,想到三斗都快要站着睡着了?,赵苏也捧着茶杯,快要将茶杯表面的花纹给搓平了?,才开口道:“孤承认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继续。”
赵苏认真的继续,“农人生产粮食,工匠生产生活所需的所有用具。吃饱之后的人,想要住大屋,穿衣穿鞋,使用碗碟酒具和家具,基本上,肉眼所见的所有东西,都由他们生产。”
没?有这些工匠是万万不能?的,那大家都得回到住山洞,穿兽皮的原始人阶段。
而这些工匠生产出?来的商品,需要货币购买,商品越多?,财富也就?越多?。
这个道理,尤其是放在新村,想想那些工厂或是工坊创造出?来的利润,就?完全可以理解,无工不富是个什么意思。
赵苏看秦王的表情也知道,这一段可以过了?。
那么再继续下去,“其实儿臣和父王一样,不喜欢商人,嫌弃他们唯利是图,为了?几两银子这天底下就?没?有他们不敢做,不敢想的事。”
秦王提到商人就?开始蹙眉头,从吕不韦开始,对商人的恶劣印象就?像一根刺,怕是很难拔/出?/来。
赵苏也没?想过帮他拔出?这根刺,“只?是,就?算再讨厌他们,父王也得承认,我们不能?杀光全天下的商人,也不可能?让商人这个身份不存在于世间?。”
秦王吁出?一口气,他确实不能?。
“既然不管喜欢还是讨厌,他们都是必然存在的。那么,与?其放任不管,不如充分利用,让他们替秦国好好出?一份力。”
咦,这个思路他喜欢,秦王的眉头舒展开,好像有点意思了?。
“商人虽然不事生产,但若没?有他们,货物如何南来北往。就?比如这次开拓商道一事,若没?有这些商人,如何能?顺利实施。”
“开拓商道利润几何。”秦王终于开口问了?。
就?没?有皇帝不缺钱的,当然,皇帝不缺享受的钱,国家再穷也穷不到皇帝的头上。但国家一大,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发生,只?要勤勉一点的皇帝,愿意日日看奏折的,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这里?水灾了?,那里?大旱了?,又有地?方闹蝗灾了?,总之没?有宁日。
而这些奏折,也让秦王对蒙毅的话有了?更?多?的思考,大一统的帝国,和以前的秦国是不一样的。
以前的秦国,只?有那么大,有什么消息,不管南还是北,纵马一天就?能?跑到咸阳报信。如果咸阳风调雨顺,基本等同于整个秦国风调雨顺。咸阳十天没?下雨,就?知道秦国上下一定都缺雨水。
但现在呢,咸阳的风调雨顺,不再代表大一统的秦国风调雨顺,从最远的地?方传消息到咸阳,快马加鞭也得半个多?月。
清理河道,修缮沟渠,加固堤坝,安抚百姓,奖励百官,供养军队,打造兵器,修桥铺路,哪一样不要钱粮。
他知道扶苏很会赚钱,但他总认为,对于个人来说海量的财富,搬到一个国家面前,只?能?是杯水车薪。
可是这样的想法,在十几件玻璃器具换回一千斤铜锭时,头一回动摇了?。
赵苏则是满心欢喜,秦王不等自己派出?去的人回来,就?先问他,说明确实是心动了?。
“儿臣只?知道,走的越远,所获利润一定越多?。如果商队能?够到达身毒,或大夏贵霜等国,百倍利润并?非不可能?。”
“百倍?”就?算拥有天下,理论上富有四?海的秦王,也忍不住站了?起来,赵苏见状自然也不敢坐,同样站了?起来,双手?揖礼作?恭敬状。
“是,从大夏可以直接通往一个叫罗马的帝国,这个国家的富裕丝毫不逊于秦国。只?要我们所贩运的货物是他们所没?有而又需要的,百倍利润并?非不可得。”
大夏和贵霜帝国竟然还不是终点,后面还有更?强大的罗马帝国。听到这句话的秦王,将商道,利润统统抛到脑后,满脑子只?剩下这一件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秦国到底是不是世界的中心。
这种情况下,赵苏似乎已经不适合再呆下去。悄然溜出?秦川殿,外头风雪满天,大风将鹅毛样的大雪一卷,吹得他一头一脸。
赵苏就?势往脸上抹了?一把,整个人都处于无比清醒当中。
他回到青桐宫,黑奴儿进来给他请安,“赵佗昨日入宫,今日带着自己的亲卫出?发,准备亲自进入百越。”
赵苏缓缓点头,看样子赵佗为了?自己的前程已经拼了?。
但他不是太在乎这件事,他比较在乎的是,秦王会不会再次召见他。
今天,他做的铺垫已经足够多?,按照秦王对政事的敏锐来说,他一定意识到了?什么。
他没?有给机会让赵苏一口气说完,何尝不是因为,他也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
“公子,四?公子将闾和七公子静嘉派人来问,您现在有没?有时间?。”得运过来说道。
“他们要来吗?来吧,正好请他们涮锅子。”赵苏心情不是很好,很需要用美食安慰一下自己。
而美食从来都不是用来独享的,人多?才热闹。
将闾和静嘉来的极快,一进门就?看到扶苏在指点下人们怎么摆放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