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没有?理会粮商的情绪低落,赵苏接着开口,说了第三件事,“最后一件,为什么要赶在春播之?前将粮站建起来,是因?为我已经上书陛下?,替粮站新增一项业务,名为春贷秋归。”
春贷秋归,是他们想的那个贷吗?
在座所?有?人?,无一不将耳朵竖起来,有?天赋异禀的,连汗毛都?竖起来了。从有?人?类社会开始,便有?印子钱,人?人?都?知道?这?是发大财的生意,但也人?人?都?知道?这?是下?作的生意。
驴打滚利/滚/利,害得多?少人?倾家荡产,卖田卖屋,卖儿卖女?。难道?太子要插手这?门生意?
可?是,这?名声?要怎么办?但凡做这?种下?作生意的,哪一个不是藏的好好的,只敢推出几个不怕死的地痞混混出来当代表。
“我说的自然不是印子钱,更不是驴打滚利/滚/利,甚至于,敢将春贷秋归做成放印子钱的,那就不是取消牌照可?以了事的,当事人?全家问斩,主事人?全家发配荒岛。”
现场一片倒抽的凉气,但却无一人?害怕,在利益面前,商人?往往表现的比最勇敢的战士还要坚强。
全家问斩也好,发配荒岛也好,都?抵不住好奇心。这?个春贷秋归,到底怎么个操作法,心里那个痒啊,简直就快抓耳挠腮了。
徐悠再一次替太子开口,解释操作方法,“目前只开放泗水郡一个郡县的春贷秋归,其他暂不开放,若是运行无误,再逐一开放。春播前农人?可?以用自己的土地为质押,贷得银两?或是种粮及口粮等实物。秋收时归还,当年归还的利率为一分,若是次年归还为一分一,每延长一年增加一厘的利息,最高宽限时间为五年。利息只计算一次,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利/滚/利,或是从本金里取巧的手段。”
这?点利息真是不高,粮商自己算了一笔帐,按太子的要求,农人?春播前来自己这?儿贷一百斤粮食,当年秋收时归还一百一十斤,次年归还为一百二十斤,若是最高年限五年归还就是一百五十斤。中间不接受任何形式,任何手段的利/滚/利。
至于说本金里取巧,这?也是印子钱的惯用套路,借你一百斤粮食,实际只给你六十斤,但借条却是一百斤的。那四十斤,就算作你的利息,但在证据链条上,却抓不住实证。
春贷秋归的利息是不高,但胜在稳定啊,想想看,整个社会最稳定的是什么阶层,农民啊。最不愿意闹事,最老实本份的是什么阶层,农民啊。
春贷的是粮种和口粮,秋收时就能实打实收回来,这?种贷款的死帐率是极小极小的。再说农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再不济卖了土地,也能还得起这?点贷款。事实上只要家里的壮劳力不出问题,五年时间还不起的情况应该也极少出现。
再说一句,粮站建都?建了,原本他们是打算平日里当粮铺,秋收时收粮所?用。现在这?么一算,又多?一项收入。而且这?项收入看着不多?,但架不住量大还稳定。
能将生意做这?么大的粮商都?不是傻子,此时没人?管什么问斩发配,围住徐悠就是一通问。粮站建在泗水郡的粮商,笑得见牙不见眼,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心里那个得意啊,简直要从咧开的嘴角里溢出来了。
其他人?则是哀嚎自己怎么没选对地方,又追问其他地方什么时候开放。
“泗水郡若是运行平稳,不出任何问题,或是找出漏洞及时补上漏洞,就可?以再往其他郡县推广。当然,所?有?开展春贷秋归业务的粮站,太子府都?会派人?驻守,三班轮替。一旦发现有?人?恶意放贷,太子金口玉言,可?不是开玩笑的。还请诸位一定要挑选良才,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情面,挑了贪婪之?徒,最后害人?害己。”
“这?是自然,太子给了我们这?么重一份大礼,若是干不好的,我朱老三第一个提头来见。”
众人?豪情万丈,纷纷表示,愿意提头来见。
赵苏笑了笑,说完该说的话,便该走了。让徐悠代他陪客,顺便拿出章程大家一起参详,看看有?没忽略的问题,也可?以再行添加。
众人?恭送太子,回头再将徐悠围住,宴厅里的嗓门也渐渐大了起来,不时响起争论或是欢笑声?,热闹非凡。
春贷秋归的事根本没法保密,很多?人?隐讳的表达了关切,还是那个道?理,如果换个人?可?能连人?头都?不见了,但因?为是太子干的,大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看似这?件事和贵族没有?关系对吧,不,事实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将自己关够禁闭的公?子白,出来第一件事,就是向大哥讨教为什么世家贵族会这?么反对,按理说,这?件事应该与他们无关才是。
“一来很多?世家的钱来的不干净,他们不会做生意,也不会经营,就私下?放印子钱,吸食民脂民膏。二来可?以逼迫那些人?将田地贱卖给他们,然后再沦为佃户,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无法翻身。”
古代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是非常弱的,一场大病,一场天灾,一场意外,都?有?可?能让整个家庭分崩离析。为了抓住最后一点生存的机会,他们只能去借印子钱,可?这?就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还得起。
最后拿着印子钱的老爷,便用最低的价格买下?农人?的土地,再租给农人?租种。于是一个自由民,就这?么变成了佃户,国家少了一块税收,而贵族世家的土地,却增加了这?么一块。
不同的地方同样?的事情,千百年来就是这?么发展的,于是自由民越来越少,国家收到税也越来越少,世家贵族不断膨胀,贪婪的吃下?所?有?能吃下?的东西,最终农人?反抗,战争来临,一切重新开始。
如果要做出改变,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这?也是赵苏心急的原因?。秦国现在还能称得上地广人?稀,世家贵族在强势的秦皇压迫之?下?,尚算乖巧还没将贪欲放到最大,商人?处于弱势处处需要借力。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他如果不动手,以后未必有?动手的机会。
公?子白听懂了,“所?以大哥要做的事,就是不让他们有?盘剥百姓的机会。”
“是,这?只是第一步,皇族与世家永远都?在争夺权利,而两?方的战争极容易失控。”
“所?以大哥要加上谁?”公?子白觉得自己似乎懂了,但又没有?全懂。
“那就要看谁能上门说服我了,这?件事先?不急。”赵苏笑了笑,摸了摸公?子白头顶上细软顺滑的头发。
粮站也好,春贷秋归也好,赵苏都?用无比强硬的态度强推下?去。甚至于拿出大把的条件交换,白银矿的股份,海外的土地等等,将大的声?音压下?去,小的声?音也只能无何奈何的认命。
接下?来便是办书院,有?了纸张之?后,书籍变得更加容易流动和收藏。皇家原本就已经有?了一个国立传世藏书馆,馆长还是冯去疾,这?两?年也有?了不少的成果。
赵苏直接拿他们的书籍重复抄上数十份,然后每个郡县都?开设一家国立书院。聘请当地口碑最好的学者当院长,太子府再给搭配一个副院长作管理之?用。
免费教授十岁以上的学生,还包一日两?餐和纸张笔墨。所?有?学生入学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入学之?后学的好有?奖励,但末尾也要淘汰。
但也会给出一定附学的名额,就是考的差一点,不是不学无术的,也能来,但得收费,而且收费高昂。但入学之?后,一视同仁,一样?有?末尾淘汰制。
“韩书,我让一个太子府詹事盯这?件事,会不会觉得委屈。”赵苏和韩书讨论了好几回的章程,最终定下?来,而这?件事由韩书主导,他怕是要有?好几年的时间得奔波在路上了。
在其他人?看来,虽然韩书官位最高,但明显是酬其苦劳,真正的好差事是像徐悠的那种,整日里风风光光,迎来送往。这?些粮商手面又大方,徐悠这?一趟差事办下?来,怕是已经可?以在老家买房子置地,足够以后当个富家翁。
办书院这?事,可?就不同了,应酬那些没钱脾气又硬的老家伙,全是太子府往外掏钱的事,一点油水都?没有?又辛苦的差事,谁去谁倒霉。
韩书笑了起来,“粮站的差事,谁都?可?以去办,但书院的差事,却是非我不可?。”
赵苏拍拍韩书的肩膀,“还是你知道?我。”
“其实。”韩书看着赵苏,很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并没有?忘记,我们的理想,一个更好的,富裕又强盛的秦国。”
是所?有?人?的富裕而并非少数人?的富裕。
“只是……”理想太远,而家族太近,有?时是身不由己,有?时是无可?奈何,最后慢慢得连自己都?要不认识自己了。
春贷秋归,是他们想的那个贷吗?
在座所?有?人?,无一不将耳朵竖起来,有?天赋异禀的,连汗毛都?竖起来了。从有?人?类社会开始,便有?印子钱,人?人?都?知道?这?是发大财的生意,但也人?人?都?知道?这?是下?作的生意。
驴打滚利/滚/利,害得多?少人?倾家荡产,卖田卖屋,卖儿卖女?。难道?太子要插手这?门生意?
可?是,这?名声?要怎么办?但凡做这?种下?作生意的,哪一个不是藏的好好的,只敢推出几个不怕死的地痞混混出来当代表。
“我说的自然不是印子钱,更不是驴打滚利/滚/利,甚至于,敢将春贷秋归做成放印子钱的,那就不是取消牌照可?以了事的,当事人?全家问斩,主事人?全家发配荒岛。”
现场一片倒抽的凉气,但却无一人?害怕,在利益面前,商人?往往表现的比最勇敢的战士还要坚强。
全家问斩也好,发配荒岛也好,都?抵不住好奇心。这?个春贷秋归,到底怎么个操作法,心里那个痒啊,简直就快抓耳挠腮了。
徐悠再一次替太子开口,解释操作方法,“目前只开放泗水郡一个郡县的春贷秋归,其他暂不开放,若是运行无误,再逐一开放。春播前农人?可?以用自己的土地为质押,贷得银两?或是种粮及口粮等实物。秋收时归还,当年归还的利率为一分,若是次年归还为一分一,每延长一年增加一厘的利息,最高宽限时间为五年。利息只计算一次,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利/滚/利,或是从本金里取巧的手段。”
这?点利息真是不高,粮商自己算了一笔帐,按太子的要求,农人?春播前来自己这?儿贷一百斤粮食,当年秋收时归还一百一十斤,次年归还为一百二十斤,若是最高年限五年归还就是一百五十斤。中间不接受任何形式,任何手段的利/滚/利。
至于说本金里取巧,这?也是印子钱的惯用套路,借你一百斤粮食,实际只给你六十斤,但借条却是一百斤的。那四十斤,就算作你的利息,但在证据链条上,却抓不住实证。
春贷秋归的利息是不高,但胜在稳定啊,想想看,整个社会最稳定的是什么阶层,农民啊。最不愿意闹事,最老实本份的是什么阶层,农民啊。
春贷的是粮种和口粮,秋收时就能实打实收回来,这?种贷款的死帐率是极小极小的。再说农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再不济卖了土地,也能还得起这?点贷款。事实上只要家里的壮劳力不出问题,五年时间还不起的情况应该也极少出现。
再说一句,粮站建都?建了,原本他们是打算平日里当粮铺,秋收时收粮所?用。现在这?么一算,又多?一项收入。而且这?项收入看着不多?,但架不住量大还稳定。
能将生意做这?么大的粮商都?不是傻子,此时没人?管什么问斩发配,围住徐悠就是一通问。粮站建在泗水郡的粮商,笑得见牙不见眼,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心里那个得意啊,简直要从咧开的嘴角里溢出来了。
其他人?则是哀嚎自己怎么没选对地方,又追问其他地方什么时候开放。
“泗水郡若是运行平稳,不出任何问题,或是找出漏洞及时补上漏洞,就可?以再往其他郡县推广。当然,所?有?开展春贷秋归业务的粮站,太子府都?会派人?驻守,三班轮替。一旦发现有?人?恶意放贷,太子金口玉言,可?不是开玩笑的。还请诸位一定要挑选良才,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情面,挑了贪婪之?徒,最后害人?害己。”
“这?是自然,太子给了我们这?么重一份大礼,若是干不好的,我朱老三第一个提头来见。”
众人?豪情万丈,纷纷表示,愿意提头来见。
赵苏笑了笑,说完该说的话,便该走了。让徐悠代他陪客,顺便拿出章程大家一起参详,看看有?没忽略的问题,也可?以再行添加。
众人?恭送太子,回头再将徐悠围住,宴厅里的嗓门也渐渐大了起来,不时响起争论或是欢笑声?,热闹非凡。
春贷秋归的事根本没法保密,很多?人?隐讳的表达了关切,还是那个道?理,如果换个人?可?能连人?头都?不见了,但因?为是太子干的,大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看似这?件事和贵族没有?关系对吧,不,事实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将自己关够禁闭的公?子白,出来第一件事,就是向大哥讨教为什么世家贵族会这?么反对,按理说,这?件事应该与他们无关才是。
“一来很多?世家的钱来的不干净,他们不会做生意,也不会经营,就私下?放印子钱,吸食民脂民膏。二来可?以逼迫那些人?将田地贱卖给他们,然后再沦为佃户,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无法翻身。”
古代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是非常弱的,一场大病,一场天灾,一场意外,都?有?可?能让整个家庭分崩离析。为了抓住最后一点生存的机会,他们只能去借印子钱,可?这?就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还得起。
最后拿着印子钱的老爷,便用最低的价格买下?农人?的土地,再租给农人?租种。于是一个自由民,就这?么变成了佃户,国家少了一块税收,而贵族世家的土地,却增加了这?么一块。
不同的地方同样?的事情,千百年来就是这?么发展的,于是自由民越来越少,国家收到税也越来越少,世家贵族不断膨胀,贪婪的吃下?所?有?能吃下?的东西,最终农人?反抗,战争来临,一切重新开始。
如果要做出改变,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这?也是赵苏心急的原因?。秦国现在还能称得上地广人?稀,世家贵族在强势的秦皇压迫之?下?,尚算乖巧还没将贪欲放到最大,商人?处于弱势处处需要借力。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他如果不动手,以后未必有?动手的机会。
公?子白听懂了,“所?以大哥要做的事,就是不让他们有?盘剥百姓的机会。”
“是,这?只是第一步,皇族与世家永远都?在争夺权利,而两?方的战争极容易失控。”
“所?以大哥要加上谁?”公?子白觉得自己似乎懂了,但又没有?全懂。
“那就要看谁能上门说服我了,这?件事先?不急。”赵苏笑了笑,摸了摸公?子白头顶上细软顺滑的头发。
粮站也好,春贷秋归也好,赵苏都?用无比强硬的态度强推下?去。甚至于拿出大把的条件交换,白银矿的股份,海外的土地等等,将大的声?音压下?去,小的声?音也只能无何奈何的认命。
接下?来便是办书院,有?了纸张之?后,书籍变得更加容易流动和收藏。皇家原本就已经有?了一个国立传世藏书馆,馆长还是冯去疾,这?两?年也有?了不少的成果。
赵苏直接拿他们的书籍重复抄上数十份,然后每个郡县都?开设一家国立书院。聘请当地口碑最好的学者当院长,太子府再给搭配一个副院长作管理之?用。
免费教授十岁以上的学生,还包一日两?餐和纸张笔墨。所?有?学生入学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入学之?后学的好有?奖励,但末尾也要淘汰。
但也会给出一定附学的名额,就是考的差一点,不是不学无术的,也能来,但得收费,而且收费高昂。但入学之?后,一视同仁,一样?有?末尾淘汰制。
“韩书,我让一个太子府詹事盯这?件事,会不会觉得委屈。”赵苏和韩书讨论了好几回的章程,最终定下?来,而这?件事由韩书主导,他怕是要有?好几年的时间得奔波在路上了。
在其他人?看来,虽然韩书官位最高,但明显是酬其苦劳,真正的好差事是像徐悠的那种,整日里风风光光,迎来送往。这?些粮商手面又大方,徐悠这?一趟差事办下?来,怕是已经可?以在老家买房子置地,足够以后当个富家翁。
办书院这?事,可?就不同了,应酬那些没钱脾气又硬的老家伙,全是太子府往外掏钱的事,一点油水都?没有?又辛苦的差事,谁去谁倒霉。
韩书笑了起来,“粮站的差事,谁都?可?以去办,但书院的差事,却是非我不可?。”
赵苏拍拍韩书的肩膀,“还是你知道?我。”
“其实。”韩书看着赵苏,很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并没有?忘记,我们的理想,一个更好的,富裕又强盛的秦国。”
是所?有?人?的富裕而并非少数人?的富裕。
“只是……”理想太远,而家族太近,有?时是身不由己,有?时是无可?奈何,最后慢慢得连自己都?要不认识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