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也算打出了统战价值。
    外资的统战价值。
    本来他不想用好莱坞的特效公司,但是人家一看他铁了心要自己搞。
    而且节奏很稳,稳扎稳打,有搞成的可能。
    立刻主动来接触。
    谈,都可以谈。
    沈三通感慨,换到后世18年,或者20年之后,肯定是封死他。
    像黑公关声势大,其实没太认真,只是舆论力量。
    没有完全释放产业、官方的力量。
    说到底,从汽车厂商,再到好莱坞公司,产业界对沈三通有点警惕紧张,但说不上害怕。
    它们尚且处于有自信的阶段。
    05年没有内卷这个词,竞争也没有污名化。
    这个时候西方是竞争优势方。
    舆论上,和后世完全相反。
    没有诸如让中国进入wto是美国恩赐的怪论。
    当下是自由,新自,社会达尔文论调极度泛滥。
    西方让中国进入wto的本意,是打算让欧美日的廉价商品冲垮中国本土工业,让中国变成西方工业品倾销市场。
    中国工人权益也没人在乎。
    05年不是加班问题,是物理伤害。
    纺织厂、制衣厂各类工厂,一年要夹断几百上千的手指。
    各种生产事故,屡见不鲜,一年死掉很多人。
    化学厂、制药厂、建材加工厂、煤矿等一些工作,会物理上对人造成损伤。
    这样,已经是大为改观的结果。
    再往前,80、90年代的时候,一年要断几千上万手指。
    竞争内卷没有污名化,是因为当下是用中国血汗,给欧美提高好生活。
    穿不完的衣服、玩不完的玩具!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类产品。
    人家才不会骂呢!
    后世之所以搞什么内卷、生产力过剩,是因为它们吃不到中国的血肉。
    变成了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换取欧美的原材料。
    牛肉一斤价格不到二十。
    看中国发展的利益转化为了自己的生活水平。
    一个个土鳖,不给老爷干活,可以天天炫小炒牛肉,破防了。
    不过眼下,05年的欧美还是很自信的。
    考虑到好莱坞制作水平确实高,沈三通打算派遣几批次的国内人员去好莱坞学习。
    最先进的肯定学不到,但是十年前的就足够用了。
    当然,不是免费,有代价,还很高。
    不只是高昂的学费,还要分包项目给他们。
    不过《赤壁》项目很大,而且《赤壁》只是一个开始,沈三通有充足谈判筹码。
    打算学一手高铁谈判的经典案例,做到真正的市场换技术。
    《赤壁》项目是沈三通第三部院线电影。
    按道理来说,应该轻车熟路。
    但却是职业生涯,最累的电影。
    仅文学剧本的创作难度。
    有《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作为基础,依然是一步一坎。
    关关难过。
    比他拍《超市》和《生快》加一块都要累。
    从账面利益来说,似乎也不合算。
    弄《赤壁》的时间,足够拍两三部喜剧。
    小成本喜剧他自己可以独资,赚的不要太多。
    但是随着深入《赤壁》项目,沈三通就决定要把它弄好。
    别说是05年,就是二十年后,多少国人依然没有身为大国国民的基本觉悟。
    从个人角度来说,反思无可厚非。
    可舆论上总是从大的,社会、国家层面,让国人反思。
    已经不是有问题那么简单。
    简直是病态!
    总是想着讨好别人。
    日本屠戮三千万人,作为受害者看待历史,难道不该愤怒吗?
    日本美妆产品那么好,一些生物、医学方面的优势,最初积累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对中国人的人体实验啊!
    中国人愤怒不是正当合理的吗?
    时至今日,厕所神社依然供奉不绝。
    战犯的庙宇,在日本各地,依然香火不断。
    该反思的是你日本啊!
    沈三通要在《赤壁》中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气。
    主动。
    为了自己利益而进行斗争,是天经地义的!
    《让子弹飞》的精彩,不只是历史映射。
    它有着中国电影少有的,主动的阳刚的气质。
    国产电影很多窝窝囊囊的视角。
    给人阉割、阳痿的感觉。
    充满小文人、小文青、小波尔乔亚的期期艾艾,没有点生机活力。
    沈三通要在《赤壁》里弄点不一样的。
    为了自己的利益斗争,不仅不羞耻,反而是光荣的。
    战斗爽!
    战斗不需要意义,战斗本身就是意义。
    爷们要战斗!
    实力强大,取得胜利,制定规则。
    理所应当。
    你日本自己不肃清战犯余毒,中国来帮你。
    不用客气,毕竟中国不针对普通日本老百姓,只针对帝国余孽。
    什么?
    你都是。
    那也没问题啊。
    只是工作繁重了一点而已。
    老中人就该有这种自觉和责任心。
    不要总想着别人主动送上来,山不来就我,我就主动去就山。
    毕竟追溯起来,面对大洪水,不仅没润,而是诞生了大禹治水精神。
    削峰填海、战天斗地,才是中华儿女最大的浪漫。
    当然,这种精神的《赤壁》拍出来,引发的舆论比之《超市》和《生快》,更要大。
    不是沈三通拍个电影,搞的好像与世界为敌,像做救世主一样。
    而是有些长久跪着的人,不光是自己跪,也没法接受别人站着。
    沈三通推进了《赤壁》各项事宜进度,又有了其他想法。
    《赤壁》环节多,投资、剧本、选角、道具、场景、特效等,周期要两三年时间。
    沈三通想了想,叫来助理团队。
    制定接下来几年的项目表,把未来工作安排梳理一遍。
    也是一个未来安排。
    电影项目每年保持一部。
    06年《石头》。


章节目录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书荒仙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荒仙人并收藏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