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婭用手肘往后捣他:“我,谢谢你!”
    哪有这样的,都四天了。
    一开始挺享受,开心。
    现在害怕了,不是人。
    好几次还差点,哎,不愿回首,吓人。
    从电脑前,玩闹到沙发。
    再到盥洗台的镜子前。
    最后到了床上。
    佟丽婭踹狗男人:“你往哪弄呢,进眼睛了都。”
    沈三通拂去心中的尘埃,不动如山。
    这三条谣言,前世他或多或少听过,娱乐圈有名八卦。
    当事人是周杰和陈道明。
    第一第二条谣言,前世和今生没有区别。
    只是第三条有所不同。
    前世是造谣陈道明呼吁封杀港台演员,不让他们捞金。
    沈三通也是后来真相大白,知道周杰舌吻林心如是谣言,陈道明封杀周杰也是谣言。
    至于第三条的谣言,他是现在才品过味道。
    三条谣言的内涵,只有深入影视行业,才明白为什么要造这样的谣,目的分别是什么。
    之所有有针对陈道明和周杰的谣言,是两人挡了一些人的路。
    先说陈道明。
    91年,长江发生了特大水灾。
    陆港两地众多明星大腕都出席了赈灾义演,主办方却对两地演员明显差别待遇。
    对港岛艺人各种关照,唯恐照顾不周,激起了大陆众多老艺术家的普遍不满。
    到活动结束后的会餐时,港岛艺人谭咏麟在给女服务员签名时,回答从来只签英文不签中文。
    不论他是否只是婉拒,但在当事旁观者看来,对大陆人的不屑却是溢于言表。
    陈道明拍案而起,质问谭咏麟:你还是不是中国人!
    然后大陆演艺人员大伙们不顾主办方挽留,拂袖而去。
    只有长期和香港方有合作的巩俐尴尬挽留,说这样不好吧?
    陈道明怒斥:你有求于他们你就留下,我们走。
    只留下巩俐在饭店门口站着,目送众人离开。
    04年小白龙事件中,陈道明也是联合署名。
    他看不惯港台带来的风气。
    周杰也差不多,他是第一小生。
    小生对男演员来说,一如花旦对于女演员,是大小荧幕、舆论场中最光鲜亮丽的角色。
    他挡的人更多。
    内外都有,再加上他的性格过于正常,和娱乐圈格格不入。
    00年初,港台影视圈发现了大陆市场这个大金矿,纷纷大举北上,掀起了合拍片的热潮。
    当时合拍片,大都是港台演员住星级酒店,大陆演员睡附近的招待所。
    大陆演员即使是第一主演,比80年代的刘晓庆和李连傑的遭遇,也强得有限。
    沈三通听吴京吐槽过。
    拍摄《太极宗师》时作为主演的他,除了拍戏,还要干遍剧组的各种杂务。
    正因为待遇明显不同,所以在很多剧组,港台演员在大陆演员面前也隔外盛气凌人,自以为高人一等。
    拍摄《还珠格格》时,湾岛剧组和演员抱团欺负大陆演员。
    如逼小燕子喝沾了马粪的水之类,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周杰这个人性格耿直,不愿和光同尘,就成为了杀鸡儆猴的那个。
    林心如造谣只是导火索,最多算直接原因。
    湾岛综艺节目就是这样。
    或者说,湾岛娱乐圈,没有经历过社会变革,还停留在下九流阶段。
    湾岛各种奇奇怪怪的八卦谣言多了。
    谁把这个谣言推到大陆,并广泛传播,这才是关键。
    广泛传谣也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背后必然有利益驱动。
    根本原因不复杂,陈道明和周杰不愿意同污合流。
    不仅不沉默,还反击。
    成了很多人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前有周杰舌吻谣言。
    后有和陈道明在《少包》剧组不合,被陈道明下令封杀,一箭双雕的谣言应运而生。
    当然,沈三通也清楚,因为他的出现,这个谣言提前了。
    如果不是他,有关陈道明封杀周杰的谣言要等几年再回出来。
    等周杰心灰意冷,陨落、退圈。
    现在这两个谣言,是有些人除掉两人。
    特别是不让他们参与沈三通《赤壁》这个项目。
    尤其是周杰,不只是港台,大陆也有人发力。
    周杰要是在《赤壁》里出演主要角色,肯定会再起。
    黄晓明、陆毅、陈坤就很可能参与。
    利益之争,不可能温和。
    见面可能道一声好,私下里插刀正常。
    至于第三个谣言,里面弯弯绕绕就多了。
    这是狙击式造谣。
    本来是陈道明在官方会议上,主张限制废青港台艺人来大陆圈钱。
    想一想,港台那个环境,这要是有了规定,很多都要完。
    为了狙击这个主张,港台发力,外向媒体配合,扩大化。
    变成了呼吁封杀、限制所有港台艺人。
    媒体舆论之下,这就不是行业问题,而是很严肃的指控,陈道明必须辟谣。
    辟谣之后,也就把本来的主张辟掉了。
    沈三通也是研究过媒体传播相关理论,以及在古装大片海外利益争斗中,见识过造谣式辟谣,辟谣式造谣等多种手法,才明白这个谣言的目的。
    从这种配合就能看出来,中国一些媒体,不是不知道各种传播技巧,也不是不会配合。
    而是刀刃向内。
    所学的各种技巧,如何制造议题、递进,全部用在了帮助外面上。
    第三个谣言应该是十年后。
    现在因为沈三通的缘故,也是提前出世。
    变成了针对沈三通。
    港台发力,内部一些媒体跟进。
    沈三通如果辟谣,肯定会有后续舆论,让他的《赤壁》大规模使用港台演员。
    自证破除这个谣言。
    沈三通觉得可怕。
    不是这个谣言可怕,而是一些势力和群体造这个谣,有一个潜台词。
    那就是他们认为沈三通会在意,会就范。
    沈三通不由思忖,为什么一些势力,会有这个认知。
    答案很简单,他形象太好了。
    他太正了。
    哪怕他经常激情喷人,但总体是讲大局的,是要脸的。
    假设。
    把个人形象从20%提升到80%,平均提升一个点需要的成本0.5。
    边际效用可知:
    从80%提升到90%,一个点成本要2或者3。
    从90%提升到95%,一个点成本就要10到20。
    而95%以后,每提升一个点,成本就要50,甚至100。一个点的提升,消耗的资源,超过把个人形象从20%提升到80%的全部支出。
    也就是越趋近于完美,要付出的代价就越高。
    并且个人形象越是完美,负面新闻杀伤力、传播力就会越大。


章节目录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书荒仙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荒仙人并收藏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