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这句话,符合历史。
    “攘外必先安内”,回应了贾诩梳理北方胡人的主张。
    曹操认为杂胡的情况存在,需要解决。
    但他决定剿灭孙吴之后解决。
    也无人有异议,给出建言的贾诩也没有异议。
    这只是一个做事顺序,哪怕是贾诩也自信大一统会很顺利。
    拿下荆州,江东孙吴唾手可灭。
    只是代价会大一点,死的人多一些。
    去年曹操击溃袁氏。
    上个月,也就是六月,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汉朝丞相。
    能做到这一点,是曹操强大的结果。
    表明曹操将东汉朝廷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刘表病重的消息,也不是秘密。
    拿下荆州就能居高临下,从上游直指孙吴。
    曹操所有心腹都明白,也为之激动。
    拿下孙吴之后,自己的主公必定称帝,名正言顺。
    而且战胜孙吴可以说轻而易举,因为北方已经统一。
    自古以来拥有中原,便有人、有兵、有粮,也就拥有了天下。
    荆州唾手可得,孙吴根本不堪一击。
    已经没有任何一方势力,可以抵抗。
    统一之势已成。
    曹操的谋士想的是从龙之功,想的是加官进爵。
    汉朝的老臣,也开始频繁接触他们。
    已成定局!
    曹操在适应皇帝的位置,还没有统一,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必定称帝。
    实现大一统,称帝名正言顺。
    正是如此,一般讨论的时候,他不会说话,而是让手下讨论个七七八八,他才会发言。
    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他的决定,就是最终决定。
    这是曹操的威势!
    而曹操的态度也很明显,不愿意等,不想等。
    进一步北方梳理?
    拿下荆州之后徐徐图之?
    不需要!
    他就是干了,马上拿下荆州,然后灭掉江东孙权,之后就是废帝,称帝。
    沈三通看完拍摄效果,非常满意。
    吴宇森版《赤壁》中,是曹操剑履上殿,和汉献帝,那个时候还没有谥号。
    准确的说,是和刘协进行了一番带有对峙威胁性质的对话。
    港岛导演不理解权力,也不理解礼法,不理解一个大组织如何运行。
    认为和皇帝对峙,就显得曹操牛。
    其实挺逗的。
    不是说曹操不能这么做,而是根本不需要。
    朝堂不是黑帮话事,不是比谁声音大,谁够狠,是有秩序和规则的。
    曹操自己亲口和刘协对峙,那他的谋士,他的属臣,他的跟随者,不如自己一头撞死得了。
    而且如果曹操和刘协发生了不愉快,往往是很严肃的事件。
    是一个信号,要干掉刘协的信号。
    所以沈三通是用庙算议事,也就是战略层的讨论和决策开场。
    不是没有朝堂上的讨论,有。
    只不过是先有曹操内部核心层的庙算,然后结果发往许昌,摆在东汉朝堂上。
    北方平定,自封丞相之后,曹操内部的决定,就是东汉朝廷的决定。
    曹操团队内部出一个的结果,在朝堂只是走一个流程。
    如果流程出现了问题,被反复阻挠,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要么曹操倒台。
    要么曹操反过来血洗朝堂。
    沈三通开场设计这个庙算剧情,是把观众拉入电影之中。
    大部分观众知道赤壁之战曹操失败了,也就是提前剧透结果。
    沈三通要的是,哪怕知道结果,他也要给观众震撼。
    用基于现实,动态的历史,让观众感受到活生生的历史。
    这个庙算结果,也就是战略决策结果,能让观众理解曹操如何失败。
    战略因正确而成功。
    战术因成功而正确。
    赤壁之战的失败,战术失败只是直接原因。
    在战术失败之前,是战略已经失败了。
    如果有胜率显示器的话,平定北方曹操的大一统胜率会来到99%,胜局已定。
    那么这次庙算之后,胜率会在60%到70%波动。
    凭空掉了三成多接近四成的胜率,因为战略发生了错误。
    战略发生了错误,不是不会成功,而是会很难成功。
    沈三通要用这段开场,给观众意料外的惊喜。
    让观众不由自主的生出,原来是这样的感慨。
    而且这一段对国人有特攻。
    中国人,人人都能谈几句历史,谈一谈家国大势,世界局势。
    庙算议事的严肃氛围,对喜欢宏大叙事的中国人是有爽点加成的。
    也是当下中皮西骨古装戏里的独一份。
    曹操开口的第一句话,经过精心设计。
    表明了沈三通对他电影里,曹操这个人物的态度。
    沈三通没有明贬曹操,电影里没有明着来,但台词语言反应了他的贬低。
    观众听到“攘外必先安内”,一下子就会联想到拟人生物常凯申,想到运输大队长。
    常凯申也许有人喜欢他,但有一个不可能三角。
    国粉,懂历史,有脑子。
    恰恰看电影的观众,绝大部分有脑子。
    曹操在电影中的第一台词,就给了观众一个负面暗示。
    这句话安在曹操头上,不算冤枉他。
    曹操为了收复南方,所以匈奴一“投降”,就借坡下驴默认了他们的占领事实。
    五胡乱华的五胡都在曹操势力范围。
    当然,沈三通不认为五胡乱华全是曹操的锅。
    造成五胡乱华是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南匈奴内迁是东汉允许的。
    这些人是东汉封狼居胥的功臣。
    其次,曹操打仗的时候,这些胡人部落,送了人质又送兵源,也算效力了。
    当时匈奴不是大问题。
    没有西晋八王之乱,周边匈奴鲜卑杂胡,不可能成那个气候。
    只是易中天,再加上媒体鼓噪,当下风潮,鼓吹曹操。
    还有什么屠杀促进融合,放在德国要直接进监狱,在美国会社会性死亡的怪论,大行其道。
    哪怕是后世,曹操统一北方却后患无穷的锅,甩的干干净净。
    沈三通要通过电影,以正视听。
    曹操绝对要对五胡乱华负有一定责任。
    说一千道一万。
    曹操掌握那么多的资源,有那么高的位置,却没有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
    完成大一统,进一步探索大一统的制度,研究如何避免宦官、外戚干政,如何解决门阀问题。
    恢复因为连年战乱凋敝的地方,恢复人口,梳理边地异族。


章节目录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书荒仙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荒仙人并收藏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