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总监、评委团,包括观众,都化了。
    融化。
    克系故事。
    电影节老登,五六十岁,没死在那几年。
    一路追电影节看过来的,有一种回旋镖的感觉。
    年轻的时候看中国题材电影,如同猴戏,获得猎奇感。
    自己五六十岁了,爹妈死了。
    看被自己国内(法国)投资商扶持的导演,放了一部讽刺他们死妈的片子。
    主观上是讨好,但是客观上就是如此。
    不再有经济依赖,脑子说好好听话,行为上非常逆天。
    住的酒店,偶尔闪过的一些基础建设,负责的医护。
    观众就如同调查员窥探一些莫名存在一样,当场人都融化了。
    法国大部分区域,三十年没变过。
    好一点的,是08年之后,十几年没变过。
    走在巴黎,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包,手机也不能放在桌上。
    每一刻都在紧绷,忍受着尿骚味。
    受不了中国平常、安全、舒适的环境。
    为了不精神崩溃,所以纷纷退场。
    为了让更多观众避免崩溃。
    好心的影评人贴心提醒,不要去直视,不要去直视。
    不听,不看,不想,不闻。
    任何一点感知,都会迎来崩溃。
    娄烨戛纳的这点事,本质上是西方各种信息封锁,制造的茧房。
    导致中国任何一点信息外溢,对于生活在痛苦中的法国人来说,都是巨大无比的精神冲击。
    当然,去戛纳的记者不会报道。
    娄烨被打零分,也是通过网友传回来的。
    同样的。
    前世14年柏林电影节被赞助拿下的事,也没什么传播。
    提到国际电影节,都是艺术。
    各种舔、吹。
    今生,沈三通想整点客观、中立的好活。
    用《无人区》评奖拍一部纪录片。
    一开始,他就会肯定这部戏能获奖。
    原因很简单,08年之后,不能明着来干,只能暗着来。
    前世《无人区》找个适合的电影节,也很容易拿奖。
    纯纯的兽性。
    比五代、六代厉害多了。
    如果宁浩在评奖前表个态,愿意成为电影节的嫡系。
    哪怕是假意表态,事后悔过。
    对方也会想办法争取。
    因为时代真是变了。
    贾樟柯、娄烨这帮人主观上听话是听话,但是业务能力太差。
    宁浩来拍国际电影节的命题作文,模具里雕花,远比贾樟柯等人强。
    前世要是能把宁浩这个新生代导演的代表,拉过来,所谓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说送就送。
    今生,有了沈三通这个挤压外国叙事的导演兼电影公司老总。
    宁浩重要性更加突出。
    沈三通原计划和宁浩唱个双簧,上演决裂。
    现在好了,真决裂了。
    也好,不是演的,是真的。
    把《无人区》当工具,沈三通还有些忧虑。
    要考虑宁浩的意愿。
    宁浩和贾樟柯、娄烨是不一样的,没那么魔怔。
    再加上经济基础不一样了。
    国际电影节充其量面上好看,最高奖,也就值个几十万欧。
    放在过去很值钱,10年之后真不行了。
    国内市场可是真金白银,动辄几百万欧,上千万欧。
    不难选择。
    前世宁浩就没有被俘获。
    当然,他也有科班出身通病。
    一股文青劲,没有打破外国叙事的想法。
    没有这个想法。
    脑子里天然没有想法。
    沈三通电影里,要放个国旗贴纸,有点内核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决定的。
    有了郭帆,好一点。
    之后,陆陆续续培养,有几个能理解他的人。
    但依然很少。
    大部分文艺创作者,根本不明白沈三通要表达什么。
    听不懂,也不理解。
    宁浩也不例外。
    从科班走一遭,或者在娱乐圈泡久了,就自然进入这个模式。
    要是来点抱怨的,来点批判的玩意。
    哗啦啦的,非常上劲,灵感爆发。
    以至于沈三通主控的电影,要亲自对绝大部分环节做最后把关。
    因为电影这个东西,没有一个镜头是随意的。
    哪怕是随意,也是有意识的随意。
    沈三通经常在既定的规划里发现一些割裂。
    一些摇摆不定的观念,还有一些莫名的东西,自然会反馈到文学剧本、拍摄剧本、道具制作等一些小细节。
    沈三通理解为什么,前世他看一些电影,或者电视剧,玩游戏,有时候感觉到撕裂。
    有的部分,感觉创作者很正向价值,或者很认同传统文化。
    但有的部分,感觉创作者似乎又在努力解构正向价值,或传统文化。
    就是不同主创的私货,折射到了作品上。
    现在好了。
    等《无人区》这部戏死的不能再死,拖的不能再拖。
    投资人不断施压,大概率看这个架势,宁浩自己也要投。
    到了那一步,宁浩没有选择,沈三通会把这部戏溢价买过来。
    代价,宁浩要做沈三通的刀。
    轰轰烈烈的干。
    得奖的时候,让宁浩拒绝,狠狠的将所谓的国际大奖踩在地上。
    不拒绝都不行,从一开始这就是一部纪录片。
    揭露这些国际电影节的面目。
    得罪国际电影节?
    沈三通不在乎。
    玩得大,过头了?
    《色·戒》玩的不大,玩的不过?!
    别人打脸,沈三通是不喜欢自怨自艾的,他要反打过去。
    实际上,这才是沈三通的第二刀。
    其实这种话语权争夺,还是次要的,也有实打实的利益。
    沈三通想魔改《无人区》。
    他要进行的魔改,不多,只有一处。


章节目录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书荒仙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荒仙人并收藏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