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的,真有纪律性!
    连国内媒体的报道,也是口径一致。
    大多是李安《色·戒》在威尼斯引起了众多外国记者的关注。
    首场放映很快便满场,比当天上午的开幕片《赎罪》来的人多。
    放映后自发鼓掌,这也是《赎罪》没有的待遇。
    散场后,各国记者互相拉着对方采访,成了现场的风景线。
    诸如一位82岁,采访过三次威尼斯电影节的印度记者,表示很喜欢这部影片。
    对影片中的大段鸡情戏场面,他觉得很有必要。
    一位西班牙女记者也表示很喜欢这部电影,对那时的上海风情备感兴趣。
    非常重视影片细节的李安,着力还原42年上海的生活。
    不论是家具的摆设,还是男女主角的一颦一笑的手势,都是在上海摄影基地拍的外景。
    《色·戒》的外景也比《天堂口》真实多了,这和李安的深厚功底不无关系。
    在易太太的麻将牌桌上,就是几位太太的眼神交流,通过镜头剪切,传递出的东西意味深长。
    长篇累牍的吹嘘,全都是《色·戒》大受欢迎。
    李安让多少人震惊,多少人追捧。
    哪怕姜文站出来阴阳怪气,依然如此。
    可以想象,前世《色·戒》在威尼斯首映的时候,恐怕也是一片祥和,也是各种称赞。
    就是没人站出来,指出这部戏的问题。
    不仅没有质疑问题,还进行了正向美化。
    沈三通算是对记者这个群体,彻底绝望。
    范冰冰一副你骗傻子的表情:“我听说放映的时候,好多人崩溃了,姜文用德国、犹太女大学生比喻,他们为什么反应这么大?”
    沈三通稍微正经了一下,反问道:“你说我们自由吗?”
    范冰冰摸不准,不过他知道沈三通爱听什么:“挺自由。”
    沈三通道:“不是挺自由,是太自由了,自由过火了。”
    “我告诉你,全世界最自由的地方,都在国内。”
    范冰冰怀疑道:“……不是吧,我听说国外非常自由?”
    沈三通举个例子:“不说《色·戒》,就说04年出版的《狼图腾》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说的其实不是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而是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是很赤裸裸的种族优劣论。”
    “把‘草原文明’替换成小胡子鼓吹的‘雅利安人、日耳曼人’,农耕文明替换成‘犹太’,一个道理。”
    “还可以把‘草原文明’替换‘白人’,‘农耕文明’替换成‘黑人’,也是一样。”
    “哪怕不是替换,这本书放在德国也要进局子,他们有立法,不允许这种书籍。”
    “放在美国不用进局子,但是也会社死,黑人和犹太会站出来抗议,不要觉得批了个马甲,人家就看不出来。”
    “而在我们这,《狼图腾》被无数文人吹捧,无数媒体赞誉,各种力量给支撑,是畅销书。”
    “不只是《狼图腾》,很多作家的书,莫言之类的,国外也是不允许的。”
    “美国其实也有过大萧条吃不饱饭的时候,但是这类作品,会有一只暗中的手,把它排除出去。”
    “写实都不行,莫言这种虚构,用虚构的故事,贬低五月花号之类的美国开国创世神话,他这种美国活不下去。”
    “生理意义的活不下去。”
    “你不要觉得美国不在意,很在意的,你看《自由宣言》墨水痕迹都快没了,还尽力保持。”
    “假的它们不在乎,真的稍微带点历史的,一些宪法副本,都会小心翼翼的保存。”
    一时间,范冰冰眼神非常纯真。
    沈三通说的这些听不懂。
    好吧,沈三通举了个通俗的例子:“大陆人,一些大学老师,吃着饭,砸锅,不只是阴阳怪气,甚至课堂上大张旗鼓反起来。”
    “侮辱一些人,我不想举例子,正常人永远说不出来的话。”
    “港岛,歧视残疾人,歧视我们,还有东南亚的。”
    “我最近在收集一些资料,一些留学生告诉我,港岛那边出去留学,有些时候说的话,让所有人都震惊。”
    “白人学生不敢说,黑人也不敢说的一些歧视语言。港岛留学生随便说,没有感觉懂吗?没有这根弦。”
    “湾岛留学生有根弦,知道有些话不能说,但对大陆留学生,有时比港岛更加过分。”
    “开口说的话,歹毒程度,白人学生连讨论都不敢。”
    沈三通想把《囧途》做成两大系列。
    一个是国内的,变成公路片,把各个地方特色展示一下。
    另一个就是境外的,做成地区研究,国别研究。
    收集了很多资料。
    首先就是国内,以及国内境外。
    得到的反馈让人瞠目结舌。
    尤其是港岛、湾岛一些人。
    大陆这边除了一些文科专业的,大部分都很好。
    大陆是多元化、多样化,什么都有。
    出去之前,被教育我们不好,外面好,所以保持一个很开放的心态。
    愿意接受、了解各种消息。
    湾岛和港岛,各有各的不同。
    范冰冰听懂了,主要是她都生活过:“你说的很对,港人就是很赤裸裸,持强凌弱天经地义。”
    “湾人的话,对我们有敌意,他们人多的剧组,是会故意整我们的。”
    范冰冰好奇问:“外国不能说这些吗?”
    沈三通道:“姜文做的比喻,外媒没有报道,一点痕迹都没有,连对《色·戒》都淡化了。”
    “知道为什么吗?”
    “这些媒体记者在等人定调,不定调连提都不能提。”
    涉及到犹太,哪怕是比喻,也是罪过。
    沈三通消息很灵通,于冬给他讲过当时的情况。
    气氛极为诡异。
    除了寥寥几个人,连敢说话的都没有。
    于冬感觉,那个情况甚至有些人连呼吸都不想有。
    于冬很难理解,不就是谈个犹太吗?
    连《色·戒》都能看,中国人都没说什么,为什么谈个犹太就不行了?
    于冬从未想过国外会有这种情况,那么窒息。
    沈三通表示,也就是姜文是中国人,犹太管不到。
    换个人一辈子完了。
    不得不说,姜文这一手,出乎他的预料,可能也是被逼急了。
    不仅是用德国军官和犹太比喻,更是在《色·戒》首映后接受采访。
    把一些事半点明。
    国内记者问他看好自己的电影,还是看好《色·戒》。
    姜文轻描淡写说了句,《色·戒》会得奖,《太阳》不会,到时候大家不要意外,有些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
    姜文无意中触发了静音效果。
    国外媒体静音。
    国内媒体也自觉不讨论。
    国外媒体纪律严明,国内媒体也有纪律,跟着国外的脚步。
    不定调,谁也不敢碰。
    这才是谁都不能碰的话题。
    沈三通好奇,好几天了,还没定调。
    再拖下去,电影节要结束了,看来是真的难住了。
    第85章 魔改《鲨滩》,美国皆绝望
    沈三通吃完瓜,等到了想要的光线,继续拍摄《鲨滩》。
    原版《鲨滩》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医学院学生,母亲刚刚去世,正遭受着生活和事业上的双重打击。
    女主为让心情从郁闷中解脱出来,希望找一处母亲曾去过的田园诗般静谧安详的海滩。
    她只身来到一处偏远海岸冲浪。
    阳光、沙滩和巨浪一切都非常美妙。
    一面追思已故的亲人,一面抚平自己内心的创伤。
    意外发生。


章节目录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书荒仙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荒仙人并收藏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