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明显跃跃欲试,想回到世界中心,重新成为西方头子。”
    “而美国更朴素,老苏一倒,冷战两头吃,吃的最爽的欧盟,失去了统战价值,它开始着手整欧盟。”
    “老大联合老三想做掉老二。老三那个时候是我们,老二是欧盟。”
    “再加上影片元素有同性,十年,反思,元素也丰富,有拿奖品质。”
    “有品质只是一个门槛,主要是天花板没了,大门敞开。”
    “换现在就很难做到。”
    唐嫣越听越迷糊:“现在怎么就不行了?”
    沈三通道:“原因很多,戛纳不只是法国有影响力,美国也有。”
    “同时满足法国和美国很不容易,至少对于我们来说不容易。”
    “而且西方越来越小气,跪的不彻底,不行。”
    “但是跪的太彻底,又不行。”
    “过不了审,不能去评奖,绕过审核去评,会被禁导。”
    “这些对外的导演不傻,本土市场越来越大,谁愿意放弃?”
    “一个个说是文艺片,其实心里都很精明,很精致利己。”
    “就算出了一个抛开个人前途为了外面摇旗呐喊的傻子,问题还存在。”
    “一个被禁导的,西方没必要给奖。”
    “它们给奖是为了塑造这个导演,捧起来,来影响我们,作为在我们这的抓手。”
    “也就是说,哪怕是反的导演,其影响力来源、价值体现,也是来自于我们这片土地。”
    “都被禁导了,不能做钩子了,废了,人家有必要捧吗?”
    “还有,这些奖项也不敢过于得罪我们,我们市场在发展,国际电影节,说白了就是电影大集,大卖场。”
    “电影买卖、赞助,故意来冒犯我们,意味着他们要失去十三亿蓬勃发展的市场。”
    “91是个节点,全开放。01年也是个节点,也有些开放。今年金融危机以后越来越难。”
    “明白不,随着我们经济发展,它们衰落,会越来越保守。”
    “除非赞助商砸钱,单凭电影得奖,不要说戛纳,像奥斯卡,柏林,哪怕最弱的威尼斯,都不好办。”
    “日子越不好过,心越敏感,越小气,越讲究。”
    “要求太多了,不能不跪,又不能跪的太过,要照顾西方,还要满足奖项所在地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的不同诉求。”
    “问题来了,有这个嗅觉和本事,何必去跪国际大奖呢?”
    “说难听点拍个屁电影,做外贸也比电影赚钱啊。”
    唐嫣觉得三观都崩塌了:“为什么你说了那么多,唯独和艺术没关系呢?”
    第11章 非诚勿扰,艺术追求谁来定义?
    12月19日。
    沈三通参加《非诚勿扰》首映礼。
    前世,因为一系列档期变动,《非诚勿扰》提档到了12月18日,在《叶问》后一周。
    很明显,华谊不愿意《叶问》连吃十天票房。
    这一世《梅兰芳》和《叶问》在12日厮杀,《非诚勿扰》依然22日公映,没有改变档期。
    沈三通一到,现场影迷沸腾起来。
    商业电影之王不是开玩笑的。
    冯小刚听着动静,暗暗咋舌道:“《叶问》票房被《梅兰芳》压着打,不到一半。”
    “他在年轻观众的号召力太强,可不能让这孙贼乱评价我的电影。”
    王中军也是心有余悸:“放心吧,一般他不会开口,谁让湾岛那个主持人,故意找事。”
    《梅兰芳》作为文艺片,上映一周,票房接近一亿两千万,奔着两亿而去。
    同期的《叶问》,才五千多万,肯定无法破亿。
    王中军和冯小刚一块来迎沈三通。
    冯小刚笑道:“多谢捧场。”
    沈三通客套:“祝大卖。”
    王中军一块和沈三通拍照,接受主持人采访。
    冯小刚道:“特别欢迎沈三通导演,他人年轻,但一步步探索国产电影的票房极限。”
    “尤其是《赤壁》上映后,很明显感觉到,我们市场大盘实打实上了一个大台阶。”
    沈三通没想到冯小刚怎么捧。
    不得不说,小钢炮捧人的水平是真高。
    沈三通也感觉到了,《赤壁》之后大盘起来了。
    《赤壁》和他之前的电影不同。
    沈三通之前的电影,都是中小成本。
    靠的是观众厚爱和捧场,再加上路演、营销。
    观众支持国产电影之光。
    拿到的票房超过当下大盘水平。
    而《赤壁》是历史大片,电影大制作,硬实力达到了七亿八千万。
    类似于前世《阿凡达》带来的市场效应,直接扩容大盘,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沈三通为自己电影预热:“哪里,哪里。冯导是前辈,打开了贺岁档。”
    “我作为晚辈,只能说试试能不能用《人在囧途》打开春节档。”
    花花轿子人抬人。
    冯小刚对记者进一步道:“大片能直接带动大盘,还是大片对行业有帮助。”
    “下一步我打算还是弄大片。”
    沈三通一乐。
    扫了一旁嘴角抽搐的王中军一眼。
    好吧,原来冯小刚是在点大王呢。
    沈三通走近内场,让王中军去头疼去吧。
    三大导,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各有所长。
    张艺谋作为导演能力最强,一部《英雄》带动院线改制。
    陈凯歌是金棕榈得主,资历人脉强悍。
    能建影视城,也是带动行业发展。
    冯小刚则是在九十年代,能卖的上票房,而且电影以小博大,利润率高。
    《非诚勿扰》这部戏,是冯小刚准备和彭浩翔合作《贵族》,但几稿剧本未能让他满意。
    就搁置了《贵族》的拍摄计划,不过冯小刚和华谊兄弟不愿意错过贺岁档。
    冯小刚就用数月写了《非诚勿扰》的剧本。
    对于华谊兄弟来说,最好的就是《非诚勿扰》这种,三四个月写剧本,然后拉人拍,不用什么特效。
    再做个账,上映之后咔咔收割票房。
    前世《非诚勿扰》拿下了三亿多票房,这一世大盘扩容,估计轻松四五亿。
    《集结号》虽然也不错,可投资加宣发超过了1亿。
    哪怕票房也比前世多,超过三亿,但利润并不多。
    《非诚勿扰》的投资甚至不到5000万,对比《集结号》,回报率高多了。
    从电影公司老板角度,这才是好生意。
    类似于后世互联网入场之后,大ip+流量明星的模式,简单粗暴好做账。
    《流浪地球》和《战狼2》就属于逆行业。
    投资全部用来做电影,简直是大逆不道。
    《战狼3》迟迟不出也有这个原因,吴京《战狼2》成功之后,不是狂傲。
    他老婆谢楠在综艺说漏嘴过,吴京《战狼2》之后长期失眠,诚惶诚恐,肯定是感觉到了压力。
    接连给人赚钱,也有这方面因素。
    很明显,《非诚勿扰》之后,冯小刚依然想玩大片。
    这也不只是艺术追求,也有实际利益。
    大制作,确实有助于提升导演咖位,提升行业地位。
    再看一遍《非诚勿扰》。
    依然挺有意思。
    要说小毛病一定也有,但沈三通懒得分析,轻松看电影。
    冯小刚还在创作巅峰期。
    随手做出来的小品喜剧电影,反而比精心炮制的大片好看。
    冯小刚在这行,说起来竟然也还可以。


章节目录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书荒仙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荒仙人并收藏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