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对于沈三通找她来主持这次的直播,就很意外。
    今天还特意打扮了一番,买了件平时舍不得买的羊绒大衣,里面穿了身酒红色缎面连衣裙,既有端正也有性感。
    到了室内,把大衣一脱,细看,该有的都有的。
    柳岩没忘记原来的问题:“沈导,如何看待张导冲奥?”
    沈三通说:“我觉得张艺谋导演曾经说的好,奥斯卡只是美国的奖项,张艺谋导演当年也说了,我们重视奥斯卡大奖,是因为美国电影市场是老大。”
    “与其去追逐奖项,不如推出我们的一套标准,把我们的市场做起来。”
    “先做好自家事更重要。我们重点要摆脱外面的束缚,市场足够大了,足以支撑走出我们的电影道路,就算走不出,也不要傻傻做别人给我们出的卷子。”
    意思不言自明,所谓冲击奥斯卡,是做别人出的题。
    柳岩问:“……所以你才一直没有冲奥的想法?”
    沈三通是很异类的导演。
    从05年出道开始,国产片甚至部分国产进口的票房冠军,大部分在他手里,只有偶尔几次不是。
    如果是国内导演拿了,也基本是他捧的。
    按道理,这样的导演商业成功,要去追求“艺术”了。
    但是沈三通对欧洲三大和奥斯卡没有兴趣,金马金像也没有,连个颁奖典礼也往往懒得出席。
    沈三通摇头:“我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去做地基,三通娱乐也是如此,奥斯卡、欧洲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外国奖项荣誉,不在未来清单之上。”
    “我们这一代电影人,不要去追逐外面的认可,先把市场做大。这样下一代的电影人,他们才能堂堂正正和外面交流或者说较量。”
    柳岩捧说:“哇,你做了很大牺牲。”
    沈三通却不居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都不算俯首,只是耕好自己的田。”
    “造两弹一星,多少人放弃了外部待遇,放弃前沿学术研究,去做工程,把已知的东西建好,而且还是外国已经建成的。”
    “再往前,无数流血的烈士,和人搏杀,把命拴在裤腰带上,什么爱好啊,生活啊,都没有。”
    “相比之下我们电影人多好,有国内奖项,也有市场,赚了这么多钱,收获的成功和物质够多了。”
    “我们不去烧别人的灶台,烧好自己的,很简单的要求,而且也对自己有好处。”
    “烧别人的,把自己柴火烧光了,自己回头要被冻死。”
    沈三通苦口婆心,希望更多人觉醒。
    三通娱乐只是一家公司,不可能做成所有事情。
    电影评价、奖项标准,以及整体架构,需要各方合作来完成。
    追逐奥斯卡,追逐欧洲艺术奖项,会把自己变得不人不鬼。
    一旦进入那个节奏,等着被吃干抹净吧。
    总有一款剥皮的理由,适合每一个自愿走上祭坛的火鸡。
    《寄生虫》如果不是好莱坞资本攻城略地,意图一口吞下韩国市场,是不能拿奖的。
    好莱坞在韩国的操作,是重复古装大片在中国的操作。
    这些和阴谋论无关,也和意识形态无关,仅仅从行业竞争角度。
    人家有这个手段,如何去攻占一个市场,早有一个完善的商业运作模式。
    先捧,捧上去之后,再抽梯子,透支、燃烧掉本土市场。
    发展方向带歪,走向自我毁灭之路。
    最后掐尖,将最顶尖的从业者扫入麾下,按照刻板印象融入人家的规则。
    顶尖明星到了好莱坞,先出演刻板印象角色。
    相当于飞升,下界的煊赫一方的老祖,到了仙界扫大门、刷盘子。
    美国早年最爱干的一件事,从中国、俄国等国家,把优秀人才弄过来,然后不使用,故意废掉。
    中国电影好在有政策层面兜底,再加上市场够大,有回旋余地,能够以空间换时间。
    如果全靠幼稚的电影从业者,是真的完蛋。
    韩国电影没有这个自主权,完的彻彻底底。
    电影如此,电视剧何尝不是如此。
    没有奈飞发力,《鱿鱼游戏》这部戏哪可能这么火?
    沈三通可以肯定,绝对砸钱了。
    不是一般的砸钱,还投入了战略层面的资源,开放了以往不开放的渠道,全面发力。
    付出这么大,奈飞也得到了回报,《鱿鱼游戏》收益以及韩国市场。
    《鱿鱼》后续收益,和制作方、演员导演没有丝毫关系。
    到了第二部导演直接说了,不拍第二部没有钱赚。
    这就是美国行业巨头公司的可怕。
    它们不只是要某个方面的好处,是所有方面的好处都要。
    要韩国市场,也要《鱿鱼游戏》的盈利,还要韩国优秀制作团队和演员贡献自己的创造力……
    占据生产生态位,不仅是吃,还要让被攻占的市场与有荣焉,自己主动献上血肉。
    同时,因为有着叙事的优势,奈飞只要在本土砸钱,鼓动本土的传媒机器发挥作用,打开局面后,国外自有人跟随。
    哪怕精神内核,后续收益完全和韩国无关,“美国重视认可”“欧美潮流”“闯美成功”等关键词轰炸,依然足以轻易在韩国引爆热度。
    不只是韩国,中国也有莫名其妙的人跟进。
    某些人,立刻扑上去跪倒反思。
    为什么我们没有《鱿鱼游戏》?
    还有韩国饭圈渠道,为了维护韩流在欧美打开局面,你内娱自娱自乐这套话术,围绕着韩国饭圈的人也会各种搅风搅雨。
    而且以上操作,和电影、电视剧本身质量关系不大。
    特别是获奖影片,什么都可以用艺术解释。
    拍的一坨屎,也可以是一种艺术探索尝试,就看大喇叭如何塑造。
    可以是《鱿鱼游戏》,也可以是《黑暗荣耀》,可以是《寄生虫》,也能是《老手》或者《杀人回忆》。
    关键在于给不给口子。
    给了,总有一套可以吹的角度。
    这才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内娱的电影、电视剧“自产自销”,在外国来说是小儿科。
    欧美那才叫一个自循环。
    不允许人在自己草坪种地,这样离谱的规定都能执行下去。
    资本运作进入了高度垄断阶段。
    中国都有预爆剧,美国会没有吗?
    不过是之前好莱坞电影、美剧在中国存在滤镜,没人质疑。
    滤镜没了,好莱坞电影低常识特点才显露无疑。
    沈三通真希望电影从业者,能有个基本的认知,也能有点基本大局观。
    “沈导,关于春节档的问题。”柳岩从网友发言中,找了个关于今年春节档的。
    也是专访任务之一,为三通娱乐春节档造势。
    《囧途4》和《赵子龙》这两部戏,沈三通不是导演也不是制片,没有挂名监制,不过作为重点戏,大方向他有把握。
    随便聊聊,就快一个小时。
    沈三通干脆自己来看看网友留言。
    直播这方面比不上后世拿个手机就行,要用电脑,但也和后世很像了。
    这场直播,链接了一个大屏幕投影。
    沈三通看着屏幕的实时发言,莫名有种既视感。
    网友发言千奇百怪,有电影的,也有公司相关的,还有问好的,新年好啊之类的。
    基本保持友好,倒不是网友素质高,而是素质低的没法发言。
    做了限制,只有关注一定时间的才能发言。
    沈三通找了找关于奥斯卡,《金陵十三钗》,以及张艺谋的问题。
    刚刚留了点话没说全,正好现在直播也到了结尾,可以说说。
    不难找。
    沈三通在电影局茶话会批评《金陵十三钗》,大众圈层没有公开,但是当时参会的人,有文艺逼导演,和沈三通恩怨不小,转回头就发了博文。
    关注电影的人,想打听能打听到。
    再加上沈三通刚刚谈了奥斯卡,没有直面回应《十三钗》,不少网友更加好奇。
    “大家别搞事,别乱传消息。张艺谋导演,是我尊重的前辈,上大学的时候,《英雄》上映,我和很多老师、同学争论,我认为《英雄》是载入影史的电影,现在我也是这个评价。”
    不提还好,一提直播间里话题就转移到了张艺谋身上。
    沈三通看到已经有人刷“但是”。
    “没有但是,我很尊重张导,我不评价《金陵十三钗》,冲奥这个我不好说,各有各路,奥斯卡不是我家开的,我耕好自己的田就行。”
    沈三通看到有人说他圆滑,变了,只是笑而不语。
    “不说《十三钗》,我想聊聊我们文艺片为什么没有爱,没有美好的元素,和大家探讨一下。”
    “从张艺谋导演一路走来的电影基调来看,进入商业片领域,他在文艺电影领域打通关了。从他的一系列作品,我们能窥见文艺片的一二。”


章节目录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书荒仙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荒仙人并收藏新时代艺术家(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