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天心里明白了,原来爸妈老早去背玉米杆了。
    到了养殖场,刘小天依旧挨个挨个巡视了一番,看见小家伙们都安然无恙地在圈里,就放心地离开了。
    回到家,刘小天拿了一把柴刀,关上门。就朝着后山走去,他要给牛羊砍新鲜的树叶和野草。
    钻进树林,刘小天开始动手。见到牛羊吃的树枝,野草,就下手砍着。不一会儿,就砍了一大堆。用藤条捆好立放在一边,继续砍下一捆。
    中午12点,刘堂保两口子背回最后的玉米杆。回到家洗了一下,王桂英就去厨房做饭了。
    刘堂保钻进刘小天房间一看,发现床上没人。于是,他打电话给刘小天,才知道小天去后山弄牛草了。
    刘堂保赶紧跑去后山,找到刘小天,一人扛着一捆草往山下走。
    到了养殖场,刘小天见老爸在身边,就摸出葫芦。把灵泉水倒入手掌,悄悄地把灵泉水洒到树枝野草上。
    然后两人分工,给牛和羊添了进去。
    刘小天总共砍了五捆。
    父子俩又去扛了一回,这次,刘堂保直接扛了两捆。看的刘小天傻眼了,“老爸真狠,气力不减当年”
    扛回养殖场后,两父子一起动手,又给牛羊分别添了进去。
    看着牛羊吃的津津有味,父子俩边聊边回到了家。
    王桂英已经把猪食弄好了。猪草是她昨天在麦地里拔的,切碎后加水拌上麦麸就好了。
    父子俩刚到家,看见墙边放了几大桶猪食。二人会神地各自提两桶,去养殖场喂猪去了。
    到了猪圈,刘小天趁老爸不注意。把灵泉水注入猪食中,父子俩挨个挨个把猪槽添满。
    小天,跟你爸弄好就回来吃饭,刚把猪食添上,王桂英就大声喊他们。
    看着小猪仔吃上食后,刘堂保父子回去吃饭了。
    这把人忙的,大型养殖咱第一次搞,确实缺少经验,刘堂保边吃边说。
    哈哈,没事的爸,凡事都有第一次嘛!再说了,咱这段时间忙的,哪能考虑那么周全,刘小天笑呵呵地回答。
    对对对,小天说的对,万事开头难。慢慢理出头绪就容易了,王桂英咽下口中的饭,赞成儿子话。
    小天,等会我和你爸去你舅舅家。把他家的玉米壳和玉米杆要来,你就在家里看着养殖场,王桂英安排道。
    那我也去,好久没去舅舅家了,想过去看看。刘小天听了老妈说的话,也想去。
    那不成,你在家,我跟你爸去。这么大个养殖场,家里没人是不行的,王桂英直接拒绝刘小天的请求。
    就依你妈妈的,娃儿,你就在家吧。去你舅舅家,你妈妈的话比谁都好使,刘堂保斜看一眼王桂英笑着对儿子说道。
    那好吧,你们弄好早点回来哦!刘小天拗不过父母,只能作罢。
    饭一吃完,刘堂保就骑车带着王桂英去了小舅子家。
    家里只留下刘小天一个人!
    太阳当空照,天气有点炎热,刘小天一个人在家,很是无聊。
    去养殖场转了一圈,给牛羊加了一次灵泉水,看着它们喝完。
    转到猪圈这边,刘小天走向第一批猪仔圈门口。
    朝里面一看,哟呵!这八只猪仔明显有变化,个头稍微大了些,身体焕然一新,水灵水灵的。
    看来灵泉水出效果了,刘小天自言自语道。
    离开养殖场,刘小天来到麦地边。看着一片绿油油的小麦,心情无比爽朗。
    找到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了下来。这时的他,心比较闲。
    人一闲下来就容易乱想,刘小天这时脑海里浮现出王云霞的身影。
    去城市打拼的时候,两个年轻的情侣,出双入对,恩爱有加。
    女孩甜蜜地叫他“小天天”
    她甜蜜地叫女孩“小霞霞!”
    那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甜蜜的记忆。
    刘小天陶醉在“那年美好的画面中”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
    突然,脑海浮现出另一个画面:
    你来这里干什么?我们还有话说吗?
    滚开,别死皮赖脸地缠着我。
    刘小天心里一阵痛,牙齿咬的咯咯作响,心头一惊马上回过神来。
    我这是咋了?刘小天坐在石头上,长出一口气。
    站起身,走回了家!
    刘小天找到背篓,背上来到了麦地,开始打猪草!
    麦地的草特别多,本来刘堂保要打药除草的。但刘小天回来搞养殖,就没打药。
    一来,确实没有空打药!
    二来,草留着方便喂猪!
    刘小天在地里一把把扯着草。
    把身边的草扯干净后,又小心翼翼地用手拨开麦面,挪个地方继续扯。
    不到一小时,他打了一背篓猪草。
    背回家倒在地上后,又向着麦地走去。
    要是以前家里养猪,一背篓足够吃两天了。可现在是几十头猪仔,没个三背篓是不够吃一顿的。
    所以,刘小天打了一背篓猪草,接着打第二背篓。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大半天就过去了。
    下午3点左右!
    刘小天锁好房门,拿着柴刀,又上山弄草去了。
    虽然家里有玉米杆,玉米,小麦,麦麸可以喂牛羊。
    但他却想让牛羊吃鲜嫩的草料,正好这个季节又不缺。
    第17章 大舅送二百捆玉米杆
    刘小天上山,一口气砍了六捆草,全部扛到了养殖场。
    刚回家,倒了杯水正喝着。突然,听见路边有三轮车的响声,赶紧端着水杯站在外面看。
    三轮车装了满满一车玉米杆,又高又宽。摇摇晃晃地朝着这边驶过来。
    大舅的车,他们拉的玉米杆回来了,刘小天自言自语。
    三轮车的响声越来越近,不一会儿就到了门前。
    车刚停下,刘小天就走了过去,趴在车窗上亲切地跟舅舅打招呼:嘿,大舅,你来了!
    王桂英有兄妹三人,她排老二。大哥王桂生,就是送玉米杆的这个。三弟,王桂华,在县城开餐厅。
    王桂生几年没见亲外甥了。车刚停下,看见这小子把脸贴过来跟自己打招呼。
    伸手捏着刘小天的脸蛋,笑呵呵地说道:没看出来呀!你小子胆这么大。才出社会几年,就搞这么大的场面。
    大舅,我就想试一下嘛!万一成功了,就不用再去打工了。刘小天听懂大舅在夸自己,谦虚地回答。
    好,有闯劲的孩子不会差!王桂生松开刘小天的脸蛋儿,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小天,招呼你大舅进屋来啊。王桂英和刘堂保已经下车,开门进屋了。
    大舅,进屋聊吧。听见老妈的喊话,刘小天赶紧对王桂生说道。
    不了,小天。我还有一趟货要拉,把玉米杆卸了就得走,现在就把车开过去,说话间,已经把火打了起来。
    这么忙啊?大舅,刘小天问道。
    这段时间有些忙,盖房的多,王桂生解释道。
    小天赶紧上来,开过去看倒在哪里?王桂生着急了。
    好嘞!舅,刘小天上了车!
    三轮开到养殖场,刘小天给王桂生指了地方,就倒了下来。
    又是大大一堆玉米杆,大概有200多捆。
    三轮车开至家门口,刘小天下了车。大舅,闲了一定要过来哟!
    知道的小天,放心吧!不忙了过来帮你打下手,王桂生答应着。
    哥,你这就走了!我在做饭,马上就好了,王桂英听见他们的对话,赶紧跑出来,刘堂保紧随其后,也跟了出来。
    走了,我还要跑一趟车,边说边挂档。
    慢点儿,改天过来,见留不住。一家人赶紧叮嘱道。
    好嘞!话刚说完就启动三轮缓缓开走了。
    吃过饭,刘堂保一家人到养殖场,把牛羊猪给喂了。
    完事后,刘堂保和王桂英在养殖场整理玉米杆。
    刘小天回到家,开始洗澡,准备休息。现在养殖场忙了,他怕明天又睡过头了。
    洗完澡,刘小天就躺在了床上。
    拿起手机一看,哟!明天是周六。
    赶紧打开聊天软件,给雯雯发了一条消息。
    上次刘堂保回家说了雯雯妈的意思,刘小天虽然表面出无所谓的样子。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无奈近期太忙,一直没空和雯雯聊天。所以,就没怎么联系。


章节目录



我有一枚灵葫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小人物阿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人物阿雄并收藏我有一枚灵葫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