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看了她一眼,道:“提到火灾,点燃蜡烛的到底是谁?”
娄美英沉默片刻:“小菲。”
陈益:“您怎么知道的?”
娄美英回忆:“几年前小菲自己一个人去给她爸妈扫墓,让我碰见了,她自己在墓前说的。”
陈益:“具体几年前?”
娄美英:“上高中的时候吧。”
陈益梳理时间线,怀疑高小菲慢性铁中毒的事情,也许和高慧梅说的不一样。
“所以,您给高小菲吃了大量单一食物,导致她身体不适进了医院,对吗?”现在可以诈一诈了,但意义已经不大。
就算娄美英有过类似行为,目的应该只是惩罚,不是伤害。
听完陈益的话,娄美英慢慢转头和陈益对视:“我明白了,昨天来的时候,你是怀疑我杀了小菲。”
陈益没有否认:“没有头绪的案子必须怀疑一切,也正因为怀疑一切,所以才查到了高慧梅。”
娄美英不反驳,苦涩一笑:“你说的对,我是生气,生气小菲为什么那么不听话!结果呢?把房子都给点了!但我能怎么办呢?她是我的孙女,火灾是意外,我还能真恨她不成?”
“小菲有贫血,医生说吃点补铁的药吧,后期再吃些补铁食物就行了,但不要多吃,吃多了可能会铁中毒,我问铁中毒后果是什么,问题不大,我……我没有想过要害她,只是生气。”
陈益:“选择把房子留给高小菲,其中有愧疚的原因在里面吗?”
娄美英自己也不确定:“有……吧。”
陈益叹气,整件事情以高小菲为导火索,最终演变成现在无可挽回的后果,蝴蝶效应真是没错,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
本来高慧梅没有继承权,高小菲让她有了。
本来不会有命案发生,娄美英给了高慧梅动机。
本来高小菲不必为火灾负责,最终还是死在了因火灾导致的财产争端中。
因果,循环。
两个家庭中,可以说没有姓高的人了。
“您怎么评价石怡青?”陈益问。
娄美英用了一点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最后说道:“是个好孩子。”
石怡青在娄美英这里,确实没什么负面评价,正常的外孙女罢了,见了面亲切的喊姥姥,中规中矩。
陈益提醒:“高慧梅涉嫌故意杀人,已经丧失继承权了。”
娄美英这才反应过来,坐在那里愣神。
陈益不再开口,继续喝茶。
不知过了多久,娄美英声音响起:“两家已经不可能再见面了,生在这个国家,活在这个国家,那就把房子也还回去吧。”
陈益:“您是准备捐给国家?”
娄美英仿佛又苍老了几岁:“不然还能怎么办,给杀害小菲的石家吗?”
陈益微微点头:“需要帮助吗?”
娄美英刚想说话,视线看向林辰,目光明显浮上了一抹柔和:“小辰这孩子不错,我很久没那么开心过了,要不给你一套?”
送房子如送白菜,看她的样子不像开玩笑。
对娄美英来说,房子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养老钱足够。
陈益愣住,诸葛聪等人也是愕然,齐齐转头。
你到底和老人家说了什么,几个小时的时间挣了一套房??
林辰吓了一跳,连忙摆手:“不不不……我不要!娄……娄奶奶,我……那个……”
他吞吞吐吐,有点不太敢说。
娄美英:“怎么了?”
林辰偷偷看向陈益,后者让对方想说啥说啥,他这才鼓起勇气:“娄奶奶,您没必要捐给国家啊,都是自己年轻时挣的血汗钱,可以卖了,拿着钱去环游全国环游世界,反正……您也没啥念想了。”
陈益诧异,没有发表意见,看向娄美英,听起来比捐了强不少。
说实话,他没有想到这一层,查案子查的都缺乏情感共鸣了。
林辰说的很现实,也是事实,于其捐了还不如花了,让最后的人生精彩一点,忘掉前半生的苦难。
这才哪到哪,说不定还能活个二三十年,总不能天天待在家里,直到晚年被困在养老院,等候殡葬一条龙服务。
娄美英也很意外,随即认真思考林辰的话,已经失去了所有在乎的人,离开睢城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就当……自己一直是孤家寡人,从来没有结过婚。
看看山,看看海,看看整个世界,最后告别这喧嚣的人世间,化作一片宁静的云彩,飘向那遥远的天际。
这就是她人生最后的路途。
“小辰啊,谢谢。”她已经在考虑了,但情绪依旧低落的很。
林辰张嘴想说些安慰的话,话到了嘴边并没有说出来,如此大的人生变故,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起不到该有的作用。
想慢慢走出来哪怕走出一点,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
众人离开了,林辰在最后面和娄美英告别,两人还说了一会话。
来到楼下,林辰没头没脑的询问:“陈队,咱们多久离开睢城啊?”
陈益习惯性叼起香烟,道:“不一定,还有其他积案需要处理,而且调研工作才刚刚开始,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林辰:“没事的时候,我能来看看她吗?”
几人相互对视,是同情吗?
陈益不能阻止林辰去做一件对的事情,说道:“不耽误工作的话,可以,但是林辰,我们以后会遇到很多案子,你会遇到比娄美英还要可怜的人,作为刑警,尽量不要去共情。”
林辰低头:“是,陈队。”
……
针对赵建辉的审讯工作持续到了第二天上午,当陈益带着调研组来到市局的时候,人已经放走了。
没认。
郑从亮已经明显看出赵建辉的问题,但对方就是没有认,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不是刻意,赵建辉带高小菲去吃海鲜纯属巧合,这就是结果。
大家私下里聊的话,只能往让高小菲住院的目的上去靠。
很多人追女孩的思想是奇葩的,甚至有些偏执,若高小菲毒发住院,赵建辉存在可能通过悉心照料,改变高小菲对自己的想法。
如果,在此期间钱长东对高小菲不管不问的话,那对赵建辉来说就是意外之喜。
警方对这件事有答案,但有答案不代表有结果,刑警生涯中,类似的情况不常遇到但绝对有,甚至于哪怕破了案嫌疑人认罪,也看不到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个时候,办案人员会有无力感,因此能决定案件最终结果的人,心怀正义就很重要了。
“开会。”
陈益没有再去关注赵建辉,睢城的调研工作继续。
破案率倒数第一的城市,需要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
第403章 黄金失窃,多起命案
调研组在睢城的第二次会议,陈益严肃了不少,分管刑侦的副局长王胜荣也来了,和刚来睢城的第一次会议相比,气氛有些凝重。
首先是去年的622毒杀案,案情虽然多少曲折了一点不是那么好查,但绝对是有迹可循的,睢城刑侦支队一年都没有侦破此案,甚至连高慧梅这个嫌疑人都没有锁定,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接受批评。
郑从亮默默不语,内心对陈益的指责倒也没有抗拒,睢城支队没有破的案子,调研组来了两天就破了,这是事实,很说明问题。
当然,这里面也有睢城支队已经大量试错的原因在里面,百分之九十的线索和嫌疑人都查了,调研组要做的就是找到剩下的那百分之十。
没有错误,但需要提高刑事侦查能力,重点是对犯罪心理的把控和分析,怀疑一切。
有些案子根据线索去调查不一定有结果,这种时候就需要逆向侦查,先推测结果再去验证,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丰富的经验和大胆的想象力。
现实永远比想象还要扯淡,所以理论上你怎么想都不过分,刑侦本就是试错的过程。
接下来就是破案率倒数第一的事情了,数据量化肯定会有最后一名,无法避免,这也许不是睢城刑侦支队的问题,但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一,陈益代表省厅调研,该敲打还是要敲打。
最后,就是睢城刑侦支队的未来。
“改革,创新,多总结,多交流,大胆启用新人,告诉他们不要怕出错。”
陈益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大家都在低头记录。
可能是想多了吧,郑从亮觉得陈益在点自己,是不是该退居二线。
上次会议夸了自己一通,这次全变了。
谁让睢城是倒数第一呢,他自信已经做得很好了,没办法,结果不是假的。
犯罪率不是最高,破案率却是最低,谁来调研都得先把管刑侦的骂一遍,陈益算客气了。
王胜荣想为郑从亮说点好话,但组织了半天语言不知该从何说起。
资历?哪个支队长没点资历。
能力?那个支队长不是能力过硬。
功劳?眼前的陈益虽然年轻,但可是经历过九死一生,据消息了解还有受害者家属给他下跪过,声望极大,在他面前谈功劳有点自取其辱。
算了,不说了,调研组愿意摆在明面上,至少不会问责。
“卷宗拿过来。”
陈益说的口干舌燥,喝了一口水后冲郑从亮他们招手。
郑从亮赶紧吩咐手下去搬卷宗。
两年前全国范围内有过一次积案清理,是帝城警部刑侦局发起的,标号“春秋行动”,意思是从春天到秋天的六七个月里,全力整治悬而未决的案子。
成效还是不错的,陈年积案清理了六百余起,其中二十年以上的案子四百起,最长悬案年限四十五年,命案侦破率飙升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但还有。
娄美英沉默片刻:“小菲。”
陈益:“您怎么知道的?”
娄美英回忆:“几年前小菲自己一个人去给她爸妈扫墓,让我碰见了,她自己在墓前说的。”
陈益:“具体几年前?”
娄美英:“上高中的时候吧。”
陈益梳理时间线,怀疑高小菲慢性铁中毒的事情,也许和高慧梅说的不一样。
“所以,您给高小菲吃了大量单一食物,导致她身体不适进了医院,对吗?”现在可以诈一诈了,但意义已经不大。
就算娄美英有过类似行为,目的应该只是惩罚,不是伤害。
听完陈益的话,娄美英慢慢转头和陈益对视:“我明白了,昨天来的时候,你是怀疑我杀了小菲。”
陈益没有否认:“没有头绪的案子必须怀疑一切,也正因为怀疑一切,所以才查到了高慧梅。”
娄美英不反驳,苦涩一笑:“你说的对,我是生气,生气小菲为什么那么不听话!结果呢?把房子都给点了!但我能怎么办呢?她是我的孙女,火灾是意外,我还能真恨她不成?”
“小菲有贫血,医生说吃点补铁的药吧,后期再吃些补铁食物就行了,但不要多吃,吃多了可能会铁中毒,我问铁中毒后果是什么,问题不大,我……我没有想过要害她,只是生气。”
陈益:“选择把房子留给高小菲,其中有愧疚的原因在里面吗?”
娄美英自己也不确定:“有……吧。”
陈益叹气,整件事情以高小菲为导火索,最终演变成现在无可挽回的后果,蝴蝶效应真是没错,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
本来高慧梅没有继承权,高小菲让她有了。
本来不会有命案发生,娄美英给了高慧梅动机。
本来高小菲不必为火灾负责,最终还是死在了因火灾导致的财产争端中。
因果,循环。
两个家庭中,可以说没有姓高的人了。
“您怎么评价石怡青?”陈益问。
娄美英用了一点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最后说道:“是个好孩子。”
石怡青在娄美英这里,确实没什么负面评价,正常的外孙女罢了,见了面亲切的喊姥姥,中规中矩。
陈益提醒:“高慧梅涉嫌故意杀人,已经丧失继承权了。”
娄美英这才反应过来,坐在那里愣神。
陈益不再开口,继续喝茶。
不知过了多久,娄美英声音响起:“两家已经不可能再见面了,生在这个国家,活在这个国家,那就把房子也还回去吧。”
陈益:“您是准备捐给国家?”
娄美英仿佛又苍老了几岁:“不然还能怎么办,给杀害小菲的石家吗?”
陈益微微点头:“需要帮助吗?”
娄美英刚想说话,视线看向林辰,目光明显浮上了一抹柔和:“小辰这孩子不错,我很久没那么开心过了,要不给你一套?”
送房子如送白菜,看她的样子不像开玩笑。
对娄美英来说,房子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养老钱足够。
陈益愣住,诸葛聪等人也是愕然,齐齐转头。
你到底和老人家说了什么,几个小时的时间挣了一套房??
林辰吓了一跳,连忙摆手:“不不不……我不要!娄……娄奶奶,我……那个……”
他吞吞吐吐,有点不太敢说。
娄美英:“怎么了?”
林辰偷偷看向陈益,后者让对方想说啥说啥,他这才鼓起勇气:“娄奶奶,您没必要捐给国家啊,都是自己年轻时挣的血汗钱,可以卖了,拿着钱去环游全国环游世界,反正……您也没啥念想了。”
陈益诧异,没有发表意见,看向娄美英,听起来比捐了强不少。
说实话,他没有想到这一层,查案子查的都缺乏情感共鸣了。
林辰说的很现实,也是事实,于其捐了还不如花了,让最后的人生精彩一点,忘掉前半生的苦难。
这才哪到哪,说不定还能活个二三十年,总不能天天待在家里,直到晚年被困在养老院,等候殡葬一条龙服务。
娄美英也很意外,随即认真思考林辰的话,已经失去了所有在乎的人,离开睢城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就当……自己一直是孤家寡人,从来没有结过婚。
看看山,看看海,看看整个世界,最后告别这喧嚣的人世间,化作一片宁静的云彩,飘向那遥远的天际。
这就是她人生最后的路途。
“小辰啊,谢谢。”她已经在考虑了,但情绪依旧低落的很。
林辰张嘴想说些安慰的话,话到了嘴边并没有说出来,如此大的人生变故,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起不到该有的作用。
想慢慢走出来哪怕走出一点,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
众人离开了,林辰在最后面和娄美英告别,两人还说了一会话。
来到楼下,林辰没头没脑的询问:“陈队,咱们多久离开睢城啊?”
陈益习惯性叼起香烟,道:“不一定,还有其他积案需要处理,而且调研工作才刚刚开始,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林辰:“没事的时候,我能来看看她吗?”
几人相互对视,是同情吗?
陈益不能阻止林辰去做一件对的事情,说道:“不耽误工作的话,可以,但是林辰,我们以后会遇到很多案子,你会遇到比娄美英还要可怜的人,作为刑警,尽量不要去共情。”
林辰低头:“是,陈队。”
……
针对赵建辉的审讯工作持续到了第二天上午,当陈益带着调研组来到市局的时候,人已经放走了。
没认。
郑从亮已经明显看出赵建辉的问题,但对方就是没有认,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不是刻意,赵建辉带高小菲去吃海鲜纯属巧合,这就是结果。
大家私下里聊的话,只能往让高小菲住院的目的上去靠。
很多人追女孩的思想是奇葩的,甚至有些偏执,若高小菲毒发住院,赵建辉存在可能通过悉心照料,改变高小菲对自己的想法。
如果,在此期间钱长东对高小菲不管不问的话,那对赵建辉来说就是意外之喜。
警方对这件事有答案,但有答案不代表有结果,刑警生涯中,类似的情况不常遇到但绝对有,甚至于哪怕破了案嫌疑人认罪,也看不到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个时候,办案人员会有无力感,因此能决定案件最终结果的人,心怀正义就很重要了。
“开会。”
陈益没有再去关注赵建辉,睢城的调研工作继续。
破案率倒数第一的城市,需要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
第403章 黄金失窃,多起命案
调研组在睢城的第二次会议,陈益严肃了不少,分管刑侦的副局长王胜荣也来了,和刚来睢城的第一次会议相比,气氛有些凝重。
首先是去年的622毒杀案,案情虽然多少曲折了一点不是那么好查,但绝对是有迹可循的,睢城刑侦支队一年都没有侦破此案,甚至连高慧梅这个嫌疑人都没有锁定,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接受批评。
郑从亮默默不语,内心对陈益的指责倒也没有抗拒,睢城支队没有破的案子,调研组来了两天就破了,这是事实,很说明问题。
当然,这里面也有睢城支队已经大量试错的原因在里面,百分之九十的线索和嫌疑人都查了,调研组要做的就是找到剩下的那百分之十。
没有错误,但需要提高刑事侦查能力,重点是对犯罪心理的把控和分析,怀疑一切。
有些案子根据线索去调查不一定有结果,这种时候就需要逆向侦查,先推测结果再去验证,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丰富的经验和大胆的想象力。
现实永远比想象还要扯淡,所以理论上你怎么想都不过分,刑侦本就是试错的过程。
接下来就是破案率倒数第一的事情了,数据量化肯定会有最后一名,无法避免,这也许不是睢城刑侦支队的问题,但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一,陈益代表省厅调研,该敲打还是要敲打。
最后,就是睢城刑侦支队的未来。
“改革,创新,多总结,多交流,大胆启用新人,告诉他们不要怕出错。”
陈益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大家都在低头记录。
可能是想多了吧,郑从亮觉得陈益在点自己,是不是该退居二线。
上次会议夸了自己一通,这次全变了。
谁让睢城是倒数第一呢,他自信已经做得很好了,没办法,结果不是假的。
犯罪率不是最高,破案率却是最低,谁来调研都得先把管刑侦的骂一遍,陈益算客气了。
王胜荣想为郑从亮说点好话,但组织了半天语言不知该从何说起。
资历?哪个支队长没点资历。
能力?那个支队长不是能力过硬。
功劳?眼前的陈益虽然年轻,但可是经历过九死一生,据消息了解还有受害者家属给他下跪过,声望极大,在他面前谈功劳有点自取其辱。
算了,不说了,调研组愿意摆在明面上,至少不会问责。
“卷宗拿过来。”
陈益说的口干舌燥,喝了一口水后冲郑从亮他们招手。
郑从亮赶紧吩咐手下去搬卷宗。
两年前全国范围内有过一次积案清理,是帝城警部刑侦局发起的,标号“春秋行动”,意思是从春天到秋天的六七个月里,全力整治悬而未决的案子。
成效还是不错的,陈年积案清理了六百余起,其中二十年以上的案子四百起,最长悬案年限四十五年,命案侦破率飙升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但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