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家屯距离县城将近40公里。
    为确保当天能来回,凌晨4点不到,许曹两家便背着背篓,徒步往屯外走去。
    却不想,有人来得更早,村口的大轱辘车旁,除了蹲在车辕上卷烟的车把式外,还有两个男人。
    许晚春打量了几眼,确定没见过,猜对方是附近其他屯的。
    十里八乡,就没有不认识曹大夫的,不止车把式,就连蹲在一旁的两个男人也主动上前打招呼。
    待简单寒暄后,曹秀便问车把式:“李叔,还要等人不?”
    李贵将卷烟收好:“不等了,6个人正好一趟。”
    这话一出,几人便将车费(半斤粮食)递了过去,而后往板车上爬。
    许晚春人小,出于安全考虑,被许荷花抱在了腿上。
    等所有人坐稳后,李贵冲着前头的马匹甩了个空鞭,车轴便吱呀滚动了起来。
    车板一晃一晃,小孩儿身子不争气,许晚春才盯着周边的风景稀罕一会儿,便困顿了起来。
    凌晨的温度不算高,见桃花小脑袋一点一点,担心她睡感冒,许荷花从背篓里拿出自己的外套,搭在闺女的身上,才温声道:“睡吧,到了娘喊你。”
    于是许晚春…秒睡。
    再醒来,已经是一个小时后了。
    大轱辘车只能送到镇上,四人下了车,穿过一条冗长喧闹的街道,直奔早点摊。
    早餐种类意外的多,许晚春选了油条跟豆花,很是满足地吃了个肚饱圆,正擦嘴时,徒然听到了几声木仓响。
    许晚春在安逸的环境里长大,还没反应过来,整个人就被养母紧紧护在了怀里,同时,周围的百姓也惊呼、慌乱了起来……
    就在所有人准备奔逃时,不知谁喊了一嗓子:“都别怕,打鸟雀咧。”
    这话一出,周围先是一静,很快就有人骂骂咧咧起来:
    “哪个王八蛋跑街上打鸟雀,老子还以为胡子来了。”
    “我以为是鬼子。”
    “我也以为是鬼子,娘的,吓死个人。”
    “哪来的鬼子?咱们都胜利了。”
    “……”
    人群中讨论不断,这厢曹秀也感慨:“希望不要打仗了。”他之所以窝在小山村,就是厌恶了各种战争与牺牲。
    苏楠安抚般拍了拍丈夫,却没能说出什么安慰话语。
    而许荷花,紧紧的抱着闺女,警惕打量四周,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松快。
    真的是尚存混乱的1950年啊,因为木仓声,因为民众们如惊弓之鸟般的反应,许晚春突然有了更加真实的感触…她真的回不去了。
    “不说这个,我吃好了,去那边问问车。”见大家的情绪都低落下去,小徒弟更是一脸颓丧,曹秀便收敛起烦躁的情绪,笑着起身离开。
    见师父往不远处的角落走去,许晚春好奇看向师娘:“师父去哪?”
    苏楠问店家买了油纸,正将剩下的油条饼子打包,闻言,也不因小姑娘年幼敷衍,反而小声细说:“去县城没有专车,你师父去问有没有顺道的卡车。”
    许晚春眨了眨眼:“这是允许的嘛?”
    真是个鬼灵精,苏楠点了下小丫头的脑袋:“驾驶员接的私活,遇到检查咱们得躲好。”
    也就是说,明面上不允许,许晚春秒懂:“要是没有顺路的卡车呢?”
    苏楠:“那就去车马行租马匹,骑马去县城。”
    许晚春下意识看向养母:“娘,您会骑马?”
    许荷花不解:“咱们屯里谁不会骑马?”
    我不会……许晚春整个人又丧丧起来。
    苏楠心思细腻,见状笑哄:“等回去的,让你娘教咱们桃花儿。”
    骑马诶……许晚春瞬间复活。
    =
    幸运地是。
    今天正好有路过的卡车。
    不幸的是,卡车上货物很多,四人挤的很狼狈。
    好在汽车速度快,30公里路,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钱财放在身上不安全,下车后,四人便直奔银行。
    许荷花身上没几个大洋,等兑换成纸币后,再拿出几次卖草药得来的三百多块,凑成四百存进了银行。
    这是许荷花第一次进银行,也是第一次知道存折这种东西。
    待捏着薄薄的存折时,她又有些不放心。
    四百块就换这么几张纸,怎么觉得不咋靠谱呢?
    看出养母在担心什么,许晚春劝:“娘,师娘都说了,钱存在银行,别人想偷也偷不到,您就放心吧。”
    许荷花回神,先背着人,将存折仔细塞到里衣口袋里,才吐出一口浊气:“娘知道,你师娘肯定是为了咱们好。”说完还不放心的按了按里衣口袋。
    见状,许晚春挽上母上大人的手臂,逗她开心:“往后咱们一两个月就来存一次,说不定下次就能超过一千了。”
    这话真好听,许荷花瞬间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了,整个人都喜滋滋起来,再没了之前的紧绷……
    出了银行,时间还早,四人便准备去合作社。
    县城合作社里,有不少镇上买不到的东西,不提旁的,光是布料花色,就精致很多。
    许荷花牵着闺女,正笑着与苏楠讨论一会儿要买的东西,脚步突然就挪不动了,眼神也直直盯着一处。
    许晚春顺着养母的视线瞧过去,讶异:“娘,您想照相?”
    许荷花还没照过相,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坚持:“桃花,娘跟你拍张合照怎么样?”
    当然好呀,许晚春立马同意。
    一旁的苏楠也来了兴趣:“那就先去拍照,桃花儿,等会儿跟我们也照一张,寄给你师兄。”
    第15章
    照相馆的门脸并不大。
    前来拍照的人却不少。
    四人迈进店里时,老师傅正站在三脚架后方,微弓着腰,边摇把手调整焦距,边安抚镜头前浑身僵硬的客人。
    而另一边,三三两两的聚集着几小波人,每个人都穿着讲究,时不时还拽拽衣服,理理头发。
    显然,在当下,照相虽已普及,却仍被郑重对待。
    许晚春正打量照相馆内里的装修时,就感觉到脑袋被摸了下,她抬头,发现是师娘。
    见小丫头看向自己,苏楠又揉了揉她的脑袋:“还得排一会儿队,桃花儿要不要将头发扎起来。”说着,还指了指不远处的小女孩:“就像那样,眉心再点个红。”
    许荷花本还有些局促,闻言立马兴致勃□□来:“这个好,桃花,娘给你点一个。”
    许晚春差点吓出表情包,她又是捂脸又是捂脑袋:“不要!坚决不要!”
    见状,已经从包包里掏出口红的苏楠很是遗憾:“真不试试?我们桃花儿长得这么好,点了红肯定更好看。”
    若平时,许晚春定要瞧瞧这年代的口红,但眼下却是顾不上了,她依旧埋着脑袋,瓮声瓮气坚持:“我不喜欢点红,也不喜欢扎啾。”
    “这丫头……”许荷花轻拍了下闺女的后背,很是无语:“也不知道咋回事,一直不愿扎辫子。”
    许晚春冤枉……她那是不愿扎辫子吗?她是不想在脑袋中间竖一个啾啾,真的太幼稚了。
    好在照相老师傅适时出声,将大人们的注意力引了过去……
    =
    拍照挺贵,许荷花却很舍得,登记时,除了跟闺女的合照外,还付了两张单人照的。
    曹秀跟苏楠没有经济压力,却也不是挥霍的性子,也只交了两张合照的费用。
    老师傅的速度挺快,只等了半小时,就轮到四人了。
    看旁人照时,许荷花趁机给自己做了充分的心理建设,但真站到镜头前,她还是不受控制的浑身僵硬。
    老师傅见怪不怪,语气温和劝道:“大妹子别紧张,坐到椅子上就好,就跟在自家一样……那小姑娘,你站着,对,挨着你妈妈。”
    坐到椅子上后,许荷花深呼吸几口气,又扯了扯衣角,努力抚平上面的褶皱,才挤出一个笑,却怎么看,怎么不自然。
    见状,许晚春朝养母伸手:“娘,要不您抱着我?”
    闻言,许荷花很是心动,下意识看向照相师傅。
    老师傅点头,乐呵呵道:“抱着也行,你这闺女倒是个胆儿大的……好了,往我这边看……笑……对对,别紧张……”
    镜头外,苏楠盯着小姑娘看了一会儿,突然笑了:“我是发现了,桃花儿这孩子是真稳当。”
    曹秀有些得意:“天生学医的料。”
    苏楠……
    苏楠很想说,就桃花儿这处变不惊的性子,做什么都能成,但想到丈夫好不容易才收个徒弟,到底没忍心吐槽。
    =
    照片一个星期后才能拿。
    放好收据,揣着期待离开照相馆后,几人便直奔合作社。
    1956年之前,私营经济还是允许的。
    一路上,烧锅店、油坊、粉坊、铁匠炉……还有叫大车店的旅馆,看的许晚春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她不止看街景,还观察行人。


章节目录



五零年代女军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月半蔷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半蔷薇并收藏五零年代女军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