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糯宝咯咯乐了,知道萧兰衣是舍不得走,才故意这么说。
    只是过上两日,北地便会降下大雪,若再不走,怕是要行路艰难了。
    小糯宝担心风雪阻路,奶声劝道:“萧锅锅,是真的该出发啦,不能再磨蹭了!”
    萧兰衣一听,只好叹气点头。
    小糯宝说啥他就做啥。
    就是有些舍不得啊……
    舍不得小糯宝……舍不得冯大嫂……舍得姜家和大柳村。
    翌日,为萧兰衣送行时,冯氏特地用小坛子,封了五坛酸菜让他带走。
    除此之外,还有自家腌的咸鱼鸭蛋,两屉刚出锅的猪油渣包子,还有一大锅白面馒头。
    “萧公子,这些你带着,路上和兄弟们一起吃,待你啥时候再想来住了,我家随时都等着你。”冯氏笑道。
    萧兰衣抱着小糯宝,不舍得地掂了两下。
    丰景和丰苗一直紧盯着他。
    生怕他把妹妹装进行囊,一并给带走了。
    “多谢冯大嫂了,等年后我定还会再来。”萧兰衣用力点头。
    正好这时,手下们来大柳村接他了。
    临走前,冯氏想知晓城里的情况,便顺道问了一嘴。
    结果就听萧家手下们说,城中依旧街市萧条。
    粮铺只偶有两三家开着,且每次只可买二斤粮,不到上午就卖完了。
    萧兰衣是萧家人,多少知道些内情。
    他皱皱眉头:“此番你们北地是受苦了,朝廷一心只为征战,压根不在乎百姓死活。冯大嫂,我劝你们年前还是不要到处走动,免得被人偷了抢了,就在家中安生待着吧。”
    “待过了年后,朝廷应当会拨下一批贡物,救济北地的粮仓,到那时候云城才会缓过来一些。”
    冯氏微微颔首。
    只怕真有救济之物,也未必会全用在百姓们身上。
    众人又闲聊了几句。
    眼看快要日上三竿,萧兰衣也不得不动身了。
    他搂过小糯宝,捏了捏她的小脸,最后便依依不舍地消失在大柳村村口。
    等回去后,冯氏便把萧兰衣用的被褥、枕头收起,留着他之后再来时用。
    她刚一拿起枕巾,就听吧嗒一声,一块好大的金锭子,便从里头被抖落出来。
    看着这金灿灿的元宝,冯氏心头一惊,忍不住拿到嘴边咬了一口。
    “这萧公子也太客气了,不过是吃住几日,咋就给咱留了这个,这元宝都快有糯宝脚丫一样大了。”冯氏欢喜地反复摩挲。
    又觉得受之有愧。
    只等着日后萧兰衣再来,可得好好招待人家。
    腊八的前一夜,下了整整一晚的雪。
    大柳村内尽是白皑皑一片。
    待清早起来时,丰年和丰虎打着哈欠出去扫雪,小丰苗已经高兴地满屋蹦,等着娘给做腊八粥喝了。
    第68章 姜大山死因有古怪
    因为腊八和下雪的缘故,乡亲们都起得很早。
    天才刚亮,汉子们就拿着铁锹,卖着力气推门前雪,孩子们则四处疯跑,三五成群的打着雪仗。
    感受到了年味将至,妇人们都在家里洒扫、擦抹,当然更忘不了,煮上一大锅八宝粥。
    这寒冬腊月之下,村子里难得这般热闹,没多久,阵阵米粥香气,便从各家各户的院里传来。
    这腊八粥所需食材多,众人家里虽是凑不齐。
    不过有了先前姜家送的大米,再随便添上点花生、大枣,还有红豆啥的,只要能吃个热乎的稠粥,饱个肚子,大伙便已很满足了。
    孩子们打不多时雪仗,就纷纷被喊回家里吃饭。
    捧着一大碗香甜米粥,小子们都乐得直蹦,一个个撒了欢似的坐门外去吃,宁愿冻个大红脸蛋子,也要让人看见自家的八宝粥!
    眼看这些孩子们吃得欢实,李婶子躲在家里,直心疼儿子。
    只无奈她家男人不肯给钱,家里连个糙米都吃不上,又哪来的东西煮这劳什子。
    “这些熊孩子,大字不识几个,就知道吃吃吃,一个个的满脸挂饭盒,将来左不过就是种地的命儿!”李婶子心里有气。
    李文才正在屋里温书。
    听了忍不住蹙眉:“娘,吃饭和将来能不能出息有啥关系,你有那骂别人的胆子,咋不敢去怼爹呢。”
    李婶子被儿子说得心窝口一疼。
    只好憋屈地趴在炕上,继续躺尸了。
    ——
    姜家这边,冯氏刚淘好米,便要下锅煮粥。
    只是家里一直没进城,也没处买些薏仁莲子啥的,满打满算就凑了四样食材,冯氏正觉可惜。
    这时,小糯宝挠挠小屁股,被善信们上供的声音吵醒了。
    腊八咋说也算是年味的开场,善信们都热情极了,供的东西也足。
    她小肉手轻轻一挥,外屋盆里便传来哗啦声响。
    冯氏回头一看,就见什么赤豆、糯米、薏仁、莲子核桃的,竟都凭空出现在了盆中。
    她默契地瞅了一眼里屋,忍不住笑笑,啥都不问这就生火煮粥去。
    大火烧了小半个时辰,最后再添一块红糖。
    热乎乎的八宝粥这就出锅,全家一人一大碗,都喝得无比欢实!
    下午,姜丰年带着弟弟们,照旧出去除雪。
    冯氏整理衣箱,叠着刚为全家做好的过年新衣。
    李七巧是个闲不住的,手头的活刚空了,就又拿着缎布和针线盒,想再给小糯宝添两件过年衣物。
    顺带着把那琉璃珠子也用上,只要小姑子喜欢。
    这时,冯氏想起后院还养着的灰兔,觉得答应闺女的兔毛比甲也该做了。
    她敲了敲窗户,把姜丰年喊来:“老大,去把那几只兔子处理了,养了快一个月,也都挺肥的了。”
    一听到要宰兔兔,小糯宝就忍不住分泌口水,她抹了抹小嘴,这就伸手去挠冯氏脚心。
    “凉~”小糯宝声音软软甜甜,给了娘一个馋巴巴的大笑脸,笑得牙花都出来了。
    冯氏立马心领神会。
    这便温柔道:“正好今晚吃啥娘还没想好,就烧碗兔肉,再做个麻辣兔头吧。兔腿肉单独弄,做成手撕凉拌的。”
    小糯宝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软乎乎的小身子这就扑过去,给了娘一个满是口水的大吧唧!
    这兔皮弄下来后,并不能直接制衣。
    必得先鞣制出来,才能使得皮毛不发硬,且没有气味。
    这活村里就老李头会做,于是姜丰年忙活完后,便拎着兔皮,还有一大碗生兔肉,去麻烦李叔帮忙弄出来。
    老李头一看有下酒菜了,连忙一口应下。
    看他拄拐腿脚不好,姜丰年便道:“李叔,弄好这个需要多少时日,到时候我来取。”
    老李头扒拉手指头,笑得合不拢嘴:“这个急不得,得个六七天吧,也不用你单跑一趟,等弄好了我去你家送就是了。”
    说起这老李头。
    年轻时候就是个热心肠,简直就像块砖头,村中哪里需要,他就往哪搬。
    只可惜时运不济,刚至中年就没了女人和孩子,一直孤寡到现在,地里收成也不咋好。
    姜丰年琢磨着,等兔毛鞣制好了,咋说都得再给李叔些辛苦钱。
    正好这时,村长从门口路过。
    看到他俩,村长招呼了声道:“老李,又有活计做了啊,可别忘了帮我家那口子修坟的事啊,她这两天总托梦说房子漏水,我去一看,那坟头果然破了一角。”
    听到修坟,姜丰年就不由朝山上看去,自己也有好些日子没去看爹了。
    顺便,他还想给爹的坟包重新弄弄,毕竟当初下葬时就太过仓促。
    到家后,听姜丰年说完,冯氏不免有些感叹。
    “你爹那坟是弄得有些草率,咱们现在日子过好了,也该给重新修一修,让他在下面也过得体面,年前咱就把这事办了吧。”
    想那时,姜大山突然没了,家里什么都来不及准备。
    姜老太和大房抢着帮忙操办,可却死拦着不让摆席,就连入坟都弄得不尽人意。
    后来,冯氏想重新打理一下坟包,可偏生姜老太又哭嚎着不让,非说老人在世,小一辈的不好把坟弄太好,会影响老人寿数。
    受不了她一哭二闹三作妖,此事就只能先作罢。
    现在想来,冯氏真为大山觉得委屈。
    于是便打算傍晚时,就去山上看一看他,再回来计划着咋修缮那坟。
    看着全家都要上山去了,就留四哥在家看着自己和侄子,小糯宝耐不住寂寞,也想跟去,便扯着娘的袖子直晃悠。
    “凉,窝也要跟着去~”
    冯氏怕山路不好走,再给她摔着冻着,只能抽回衣袖摇头。
    小糯宝哪里肯依,委屈地瘪瘪小嘴,眼巴巴地瞅着冯氏,圆溜的眸子里全是“指控”。
    “糯宝是要去看爹呀!凉咋不让窝看爹!”她耍赖地踢踢小腿。


章节目录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闲人吃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闲人吃茶并收藏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