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村长便叫来了村族会长老们,在学堂议议咋帮老李头。
    这老李头本就是长老之一,村长便让他一块过来。
    等冯氏抱着小糯宝赶到时,村长、老张头还有老李头,都齐刷刷看向这乖宝。
    眼里不自禁地流露出疼爱。
    村长这就让冯氏把糯宝抱到上座,反正早已说定,以后以糯宝为尊。
    冯氏推脱不开,就由着闺女笑嘻嘻地坐在最前面。
    说起这老李头的事,村长就不由叹气。
    想帮老李把房子修好,倒不算难,可他自己住,年岁大了无人照顾,村长真怕他日后再出意外。
    况且年节将近,村里出不了那么多人手。
    只怕这房子要想弄好,也得等到年后了。
    想着去年,村西的老林也是这般,独自在家烧炕,竟一时睡着了,等醒来时火都把他给围住,险些丢了半条命去。
    村长便越发担心起,这几个老鳏夫以后的日子了。
    “村长,我的事不用村里操心,反正我是个寡老头子,去哪都能凑合一宿,大不了就先睡这学堂里呗。”老李头缓了一宿,精神头也上来了。
    他还以为村长只是为了房子担心。
    看着只有桌椅的学堂,村长顿时摆手。
    “这里连个炕都没有,咋能住人,老李就你这身子骨,可别想着乱来!”
    说罢,他垂下眼眸:“咱村你们这老几个啊,都是些没女人孩子的,自己一个人住着,总有不便的时候。我寻思着,要不等把你的房子修好后,看看能不能在咱村找个年轻人,经常去照看下你。”
    一听这话,老李头拄着拐棍,蹭一下就站起来了!
    “那咋成!我老李虽然老了些,但身子骨硬朗,凭啥要麻烦村里人照顾!要是那样,我宁愿拿个钵子出去要饭,也不麻烦旁人!”
    想着年轻时自己是怎么意气风发,老李头就急得脸红,生怕自己老了,倒成了村里的负担。
    村长怕他激动,忙安抚道:“你着啥急?我又没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不是还没问过咱糯宝吗。再说我也是怕你再出事啊……你说一旦昨晚,你没能跑出来,那该咋办。”
    老李头气地吹吹胡子。
    反正说啥也不可能听村长的话。
    村长只好看向小糯宝。
    “乖宝儿啊,那你觉得呢。你说两句,弄不好你李爷爷就听了。”
    小糯宝鼓着白溜溜的小脸蛋,大眼睛转了两下。
    她小嘴一嘟,忽然奶声问道:“村长爷爷,咱们村子,有很多自己一个人过,还需要照顾的老人吗。”
    “不少呢,老林,张伯,栓子,老江,加上你李爷爷,满打满算有五个呢。”村长回道。
    这几人不仅都是鳏夫。
    且还是些年迈,腿脚还不利索的。
    也就那栓子年岁小些,但却是个半痴傻的,独自生活更难。
    至于张伯、老林、老江这三个老家伙,都是赶上了五十年前那场蝗灾,家里一下子穷到根了,所以就一直没讨老婆,熬成了老光棍。
    小糯宝看出李爷爷是有骨气的。
    定不愿轻易被人照顾。
    她心思一转,便一本正经地道:“村长爷爷,那为啥不让他们几个住在一起,互相照顾呢。”
    反正他们五人,除了最老的张伯外,余下四个都能生活自理。
    不如就住在一起,彼此有个照应,既能晚年多些乐趣,也不至于再有自己看不住火的情况。
    村长一听,不由睁大眼睛,这个法子好像不错啊。
    这时小糯宝想了想,又哼唧道:“要窝看,咱们村子可以弄个老人堂呀,就让需要互相照应的,都一起生活。”
    要是有啥他们做不来的,或是做起来嫌累的,比如洗被褥套、缝制棉衣等活,可以让乡亲们适当帮忙。
    当然也不白帮,免得他们不好意思,可以让老人们拿手艺来换。
    就像老李头很会鞣制兽皮、修缮坟头,这些乡亲们有时就能用到。
    “老人堂”三个字一出,冯氏和村长都眼光大亮。
    既然村里能有学堂,那么自然也能弄个老人堂。
    使小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才是村庄应有的日子!
    老李头也乐意地直点头。
    他们老几个平日在家怪闷的,要是住一起,白天就能一块下棋干活,夜里还能一块唠嗑哈酒。
    岂不是比自己过有意思的多!
    “我觉得成,就让我们老几个凑在一起吧!”老李头不再气鼓鼓了,乐呵地直敲拐棍。
    老张头虽有儿子,但也替他们高兴:“不愧是咱小糯宝啊,说话就是有道理,村长,我也觉得这法子好得很。”
    “行,那咱就弄个老人堂。”村长笑出满脸褶子:“让老李他们一起住,我老头子也就不用再操心他们没人管了。”
    在得到村族会一致同意后,村里那几个老鳏夫,都无比期待着老人堂的成立。
    所有人都满意极了!
    只是眼下唯一有难处的,就是用谁家房子,来做这老人堂。
    他们几个都是独居,房子盖得也小,谁家都容不下五人一起住。
    若是重新建盖,这其中费用,村里和他们更是谁都负担不起。
    村长正纠结时,小糯宝却早拿定了主意。
    姜家二房已经人去宅空。
    那可是全村最大的房子,拿来改成集体老人堂,再合适不过!
    想想此举定会把姜老太气得吐血,小糯宝就嘚瑟叉腰,小手一挥,吩咐村长爷爷去办。
    第71章 你就宠她吧
    二房的宅院可大。
    正房加上东、西厢房,足足有十一个屋子。
    这还没算上两侧的耳房。
    村长看过之后,不由喜笑颜开,满意得褶子都全展开了:“别说是老李他们了,日后就算再别的有乡亲需要老人堂,这里也都足够住下了啊。”
    冯氏掰着手指头算了算。
    她笑道:“确实,满打满算下来,应当能住十五、六个人呢。”
    此地各处都好。
    屋子亮堂,院子宽敞。
    甚至还有单独的小厨房。
    只是因空了好些日子,屋里难免落了积灰,角落里也生了好些蛛网。
    于是大伙齐心合力帮忙。
    纷纷拿上扫帚、抹布,过来洒扫擦洗。
    冯氏见打扫不需太多人手,便带着俩儿媳,去帮老李头他们把被子晒上。
    村长和姜丰年还有几个壮年,则赶着驴车,帮老家伙们搬来家当。
    张秀才也带上村里的小子,风风火火地给这五家木柴运来。
    所有人都忙得正欢,只有小糯宝是个闲人。
    她学着村长故意背着手,小屁股一扭一扭,像只母鸡似的哒哒乱走,到处“视察”乡亲们干活。
    众人虽忙活得辛苦。
    但只要扭头看到这个乖萌小宝儿,心里就都甜滋滋的,像是受了莫大鼓舞,顿时又来了干劲。
    “瞧咱糯宝,咋看咋招人稀罕,要是能给我当闺女该多好啊。”杨田梅擦擦汗水,不由感慨一声。
    张秀才笑得一脸淳朴。
    “有这样的闺女我可不敢肖想,只等糯宝再大一些,若是能来咱村学堂,让我教她识识字,做她一回老师,就是我好大的福气了!”
    说完,张秀才又有些感慨:“就是不知再过上几年,咱村学堂还能不能办下去了……”
    毕竟桃源村出了事,等学堂再开课时,孩子们就会少上一半。
    生怕日后再会有别的变故,张秀才不免有些患得患失。
    瞧着他一脸担心模样,小糯宝晃晃头上的小发揪。
    放心吧,只要有她在,村里不管是学堂还是老人堂,都会好好办下去的。
    要是再能想些法子,让学堂和老人堂可以有额外收入,养活得了张秀才,还有村里几个老人,便更好了。
    小糯宝的心里,渐渐冒出想要发展村子的念头。
    这时,杨田梅见儿子旺福来了。
    便忙喊他回家跑一趟。
    “儿啊,咱家衣箱子里头有几包冬瓜糖,娘买着留过年吃的,你快去拿一包出来,给你糯宝妹妹。”
    旺福一听娘还藏了糖,馋得直吞口水。
    他蹭的一下就往家跑,脚底都快跑出火星子了。
    待拿来了糖,杨田梅一看旺福自己已经吃了半包,气得直想踹他,忙把剩下半包塞给小糯宝。
    “好孩子你快拿着吃,等吃完了,田梅姨再给你家送去一包。”
    小糯宝的思绪被拉了过来,拿起块糖就含在嘴里,味道立马化开,整个小嘴巴里立马甜滋滋的。
    “蟹蟹田梅姨~”她高兴蹦跶两下,声音听着比糖还要甜软。
    杨田梅一听,美得快要晕厥。
    嚯,糯宝可是喊她姨,还冲她笑了啊!
    刘婆子和张秀才等人听见,这便纷纷丢下抹布扫帚,急着跑回家。


章节目录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闲人吃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闲人吃茶并收藏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