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能够做到独善其身,就已经是一种美德了,不必一味追求家室和繁衍。”他笑得越发温润。
    “何况,村里学堂事多,我若是有了妻儿,精力也会被分走,不如投身于教书育人上,等将来桃李满天下了,又何处没有我的后人呢。”张秀才说那话时,眼底闪着光亮,无比真诚。
    不得不说,张秀才是有些书生意气的。
    而正是这份书生意气,有时候,才最能打动人。
    吴青当即就满心佩服,站起身给他敬水,动容到不行,“好,好,说得好!若能教书育人,教出几个栋梁之才,那是多少钱财妻妾都比不了的!这才是文人当有的心性啊!”
    之后,他和张秀才又说了几句,越发觉得投缘。
    可惜,秀才不用两日就要离京了,这让吴青心中怅然,眼睛也不知怎么红了。
    知己难得。
    “好不容易遇见知己,却是相识在离别时,怎能让人不惆怅呢。”他叹了口气。
    吴夫人见他这般,有些心疼,嘴上急忙打岔,“好了好了,你快别说酸话了,公主都过来了,咱们还是说些有趣的事儿。”
    吴青抹抹眼睛,赶紧点头称是,“都听夫人的。”
    于是,大伙又随口聊了几句坊间闲事。
    比如,米价几何,菜价多少,一些有的没的细碎话,来缓和一下气氛。
    这时,吴青忽然想到什么,便随口道,“对了,说起米价,今早我去国子监给猫喂饭时,路过两家粮铺,看到门外有人闹起来了。”
    “这两日,好像城外有人大量买粮,都买空了好几家粮铺,今早百姓买不到米,家里又在等饭下锅,所以就把米铺给围了。”
    第691章 突然的请帖
    吴青一边说着,手上还一边比划,把那米铺门前的争执说得有声有色。
    冯氏他们不免惊讶,“不止一家粮铺都告急了?竟然还有这事儿?”
    “可是不应该啊,眼下四海太平,京中也没什么异常,谁囤那么多粮食做什么。”姜丰年忍不住道。
    吴青也觉得纳闷呢,不过,好在此事闹得也不算大。
    眼下拿不出米的铺子,只是少数几家,周围的百姓若是走些远路,倒也能够买到粮食。
    所以,大家也没有太过起疑。
    吴夫人扎了块西瓜,送到小糯宝嘴边,还说道,“眼看要入秋了,兴许是有些粮贩子,想趁着秋收之前,收些旧粮,好方便他们混着新粮食卖高价,从前也有这样的。”
    姜家人不知内里,点了点头,便是没再说什么。
    只是,眼下的他们没能想到,这粮食问题很快就会非常严重……
    不过,等到姜家当真警醒时,就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因为到了傍晚,裴家突然前来送了请帖,邀请姜家和吴家一起赴宴,为裴老的夫人庆生,就定在明日午时。
    裴府小厮来送请帖时,恭恭敬敬,还送了一份大珊瑚来,说老夫人六十大寿,拜托各位务必赏脸。
    那红珊瑚色红如血,且造型极其惊艳,向上攀爬栩栩如生,当真是极其宝物。
    吴夫人才看了一眼,就惊艳得亮了眼睛,忙捧在手上,“红珊瑚虽多,但这般色泽和姿态的,实属少见,当真是人间极品啊。”
    那裴府小厮笑道,“正是了,这全都是我家老爷的心意,姜家和您家各送一株,其他受邀的人家也各有礼送。”
    “这一次,我家老爷邀了京城五品以上所有的官员和家眷,只为了把老夫人的寿宴办得漂亮,还请诸位定要携全家而来。”那小厮又哈腰道。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这小厮话中虽有点裹挟的意思,但态度诚恳,又送来了重礼,有谁好意思说个不字呢。
    吴夫人搂着红珊瑚,已经笑着应下了,“好好,吴祭酒会携家眷前去,多谢你们的美意了。”
    待裴府小厮离开之后,冯氏也上前看了下那红珊瑚。
    色泽确实亮眼,想必价格不菲。
    只是……裴府老夫人过寿,应该是众人去送贺礼才是,怎么他们自己家倒先给礼了。
    这怎么看都有点莫名。
    这时,吴夫人已经笑意盈盈,爱不释手道,“这可是好东西,回去我可就得摆上,还得摆在卧房的床榻旁,保准一睁眼就能看到,不能辜负了好物件。”
    冯氏低头揣摩一下,却觉得这珊瑚上的艳红,有点刺目扎眼。
    实在不想拿进家里摆着。
    于是她点点头,转头对郑嬷嬷道,“把这东西收起来,就先放咱庄上宅子的库房里吧。”
    小柳庄在京郊,比城里要凉快不少。
    等吃过晚饭后,姜家人和吴夫人他们都懒得回了,索性就在庄上的宅子里,住上一宿。
    夏日夜里,总得找些乐子。
    于是李七巧就提议道,“不如咱们打马吊牌吧。”
    吴夫人一拍巴掌,当即一拍即合,“好,好,快去问问庄上的大伙,谁家有牌,借咱们用一用,今晚咱们玩个痛快!”
    于是,找牌,组局,花生和西瓜也一块摆上!
    众人也不赌钱,只撕了一些纸条做赌,照样玩的不亦乐乎。
    小胖丫人小不上桌,就撅着个小屁股,挨个围着看热闹。
    看着看着,她也来了困意,两腿一摊就倒在旁边睡着了。
    迷迷糊糊间,小糯宝看到张秀才坐到身边,拨了拨她的小刘海,感慨道,“咱们糯宝长大了,也更俊俏了。咦?下巴上的肉也没那么多了,快到抽条的年岁了。”
    小糯宝被夸瘦了,就忍不住呲出小牙,要挤出一个臭美的哈喇子泡。
    而不一会儿,冯氏也坐过来了,拿了把蒲扇,微微给她扇着清凉,又给她小肚上的衣裳往下拉了拉。
    夏日夜里,大人们手里的花牌、小院里的萤光、哥哥们啃着西瓜的大笑脸,还有娘手里慢摇的蒲扇……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童年最惬意的时光,让人想要留住……
    ……
    小糯宝睡得很香,等到再次睁眼时,都已经快日上三竿了。
    吴夫人两口子已经早起回府,准备着去裴府赴宴一事。
    而冯氏她们也在屋里进来出去,忙活着挑选贺礼、收拾行头,再有半个时辰就要出发了。
    冯氏抹好了头油,对着李七巧道,“这次的请帖收得实在匆忙,贺礼也没那么多工夫准备,想必裴府也能理解,让郑嬷嬷回府挑一副字画,或者是个玉器,只要体面就行了。”
    “另外,别忘了给糯宝拿身衣裳来,就要今年新做的那件长褙子,带玉兰花绣边的那件,裙子穿件桃红色的百迭,喜庆又不出错。”冯氏继续道。
    小糯宝从床榻上跳下来,全听娘来安排。
    很快,李七巧就端了碗嫩乎乎、撒着酱香肉沫的蛋羹过来,又拿了一碟桃酥,让她就着乳茶一块吃。
    小胖丫也没有贪嘴,吃了个七分饱,就拍拍小肚皮,拱到二嫂怀里扎头发去了。
    毕竟,晌午还要去裴家吃席。
    这次裴府弄这么大阵仗,想必菜品定不会差,小家伙已经舔嘴期待了,
    冯氏戴好了发簪,忍不住说道,“老二媳妇儿,娘不知怎么,总觉得裴家这回有些搞怪,哪有办六十大寿这么匆忙呢?他们要是当真当回事,又怎么临时知会咱们?”
    李七巧手上梳子停顿了下,其实她也有些犯嘀咕,“不知道呢娘,不过,听他们家小厮说,五品官员以上的全部家眷都能来则来,这得多大阵仗啊,少有这么大的宴席呢。”
    虽说心里面犯嘀咕,但姜家和裴家也算勉强说的上话,终究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于是,等收拾停当后,冯氏这就抱上小糯宝,带着全家出发了。
    马车驶进城里,绕过两条热闹的街巷,终于停在一处宽敞巷口外。
    这会子,众宾客多数都赶到了。
    正在陆续入裴府,并登记送上贺礼呢。
    只是,冯氏牵着小糯宝,往前走了没几步,就听见门口的几个小厮低语。
    “赵家,赵大人和一妻一妾皆到,家中两子缺席,缘由是远在边疆守军。”
    “王家,王大人和其子女皆到,其余女眷缺席,出城游玩去了。”
    “白家,……”
    诸如此类,所道宾客全堵在门口,被盘问了个详细。
    各家各户,除了来的人需要报上名姓外,就连家里没来的人,也都要被问上人在何处。
    很快气氛就有些变了,不少官员和女眷已经有些不耐烦,门口的小厮不停赔罪,但嘴上依然不放弃盘问,好像非要打探家底似的。
    众人从来没见过这般阵仗。
    这时,不满声已经越来越大。
    白夫人看到姜家来了,气呼呼凑过来,“裴府今日这是怎么回事,知道的是我等前来赴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官府盘问籍户呢,哪有这么做事的?”
    冯氏见状也有些皱眉。


章节目录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闲人吃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闲人吃茶并收藏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