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店铺把画匣拿到工作台上。
    看了画匣才庆幸还好没有用钉子拉。
    不然就破坏了这个珍贵的画匣。
    黄花梨木气味辛辣,具有很好的去湿和防虫效果,是做画匣的顶级材料。
    王景行量了一下,画匣长达151厘米。
    画匣盖顶用厚螺钿镶嵌花鸟图案,一株寒梅迎春怒放,构图清雅,自然流畅。
    螺钿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大多施于珍贵的硬木家具上。
    光这件螺钿海南黄花梨画匣,至少就值大几百万。
    如果拍卖运作得好,过千万都有可能。
    打开画匣,里面静静躺着一幅绢画。
    保存得非常好。
    王景行小心翼翼取出,在工作台上慢慢展开。
    随着绢画展开,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跃入眼帘。
    王景行量了一下,画轴纵238厘米,横129厘米。
    一幅超大尺寸的绢本墨笔画。
    只见一条比人还粗的四爪巨龙,飞腾在九天云雾之中,曲颈昂首扑面而来,迎面怒视,唇端微仰,一副轻蔑威武之态。
    身腹在云雾中半隐半现,扭转躯干,前爪伸张,四指锋利,杀气毕露。
    用墨沉厚,虚实相映,张弛有度,气势惊人。
    具有很强的动态感和神秘氛围。
    仿佛下一刻巨龙就会从画中一跃而出。
    左上角题跋:
    玉龙谒帝游钧天,玉女大笑金蛇奔。
    为言下土正焦灼,翻江卷海苏黎元。
    右下角诗款:“抉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所翁作。”
    钤有三方印章:所翁、雷电室、九渊之珍。
    不用看钤印,王景行就知道,这是谁的画。
    陈容,字公储,号所翁,古今画龙第一人。
    还是王景行老乡,闽省常乐人,官至南宋朝散大夫。
    陈容的画龙技巧在整个绘画历史上都堪称独一无二、空前绝后。
    他不仅开创性地采用水墨技法来描绘龙,而且还为后来的画家们设定了一个难以超越的标准和典范。
    陈容画的龙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龙的独特诠释,其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他画的龙被称为“所翁龙”。
    在南宋就备受达官显贵和文人骚客追捧。
    都以能得到“所翁龙”而倍感荣幸。
    南宋权相贾似道,位高权重,热衷聚敛奇珍异宝,搜集了大批书法名画,包括《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卷》《褚遂良基兰亭序帖》等珍宝都被他收藏过,却始终未能讨得一幅陈容的龙画。
    他曾多次派人求购,甚至以重金相许,但都被拒绝了。
    陈容的画,连自视甚高的乾隆皇帝都折服,认为陈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画家,画龙的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所翁龙”也成为后人画龙的典范。
    明清时期,象征皇权的龙,形象大致定格于陈容画的龙。
    王景行立刻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发现关于陈容的画作有很多传说和故事。
    记录清内府收藏绘画、书法作品的《石渠宝笈续编》,就有陈容的《六龙图》一卷,画上还有宋理宗皇帝和诸大臣题词,以及陈容自题诗。
    2017年在海外拍卖,《六龙图》成交价4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三亿左右。
    据说他至少画了几百幅龙,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收藏界的变迁,如今流传下来并被确认为陈容真迹的龙画数量极为有限。
    据统计,目前海内外所藏署款为陈容画龙作品仅有22件,其中海外所藏11件。
    由此可见陈容画作的珍贵。
    而王景行手上这幅画,应该是陈容传世的第23幅龙画,而且还是所有画中尺寸最大的一幅。
    也是世上最大的一条“所翁龙”。
    陈容这幅巨龙图,应该可以称为国内第一龙画。
    陈容这幅最大尺寸的巨龙图,品相完好,价格绝对远超2017年的《六龙图》。
    龙是汉族的民族图腾。
    这幅画绝对是无价之宝。
    王景行用透视仔细鉴定。
    从绢布到墨迹,再对比网上陈容的画风。
    可以肯定是陈容的真迹。
    王振江所说的黄花梨木来源应该是真的。
    陈容的墓位于常乐城北门下乌墓山上,至今尚存。
    既然藏在常乐陈氏宗祠,应该是陈容后代保管的真迹。
    只是不知为何一藏就是两百多年。
    还好王景行能透视,不然这幅画大概率会被损坏。
    王景行非常小心地把这幅绢画卷起来,放回画匣。
    然后把后院的监控开起来。
    带着画匣回家,放到保险柜藏好。
    王景行的习惯就是,新得的宝贝,特别是古画这种独一无二的东西,都要先稍微藏上一段时间,不会立刻拿出来。
    比如这幅陈容的巨龙图,如果马上被王振江知道。
    万一在常乐有类似陈氏家族藏有巨龙图的传言。
    而王振江恰巧也知道这个传言。
    很可能会联想到刚换给王景行的那根房梁。
    毕竟拿几案换房梁,多少就有点不太正常。
    等过段时间再出现,就会安全一些。
    更何况这种珍宝,王景行也不会卖。
    肯定是自己珍藏了。
    基本上也不会让别人知道。
    第211章 上梁钱
    第二天一早到店铺,王景行就从不同角度拍了两段木材的视频,发给孙甜甜。
    画已经取出来,王景行急着把这根黄花梨木送走。
    不一会,孙甜甜打视频电话过来:“这么大一根黄花梨?”
    “没错,正宗海南黄花梨,至少两百多年的老料,有没有办法帮我打一套中式实木沙发?”
    王景行现在太有钱了,把这根海黄卖了,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还不如打成家具放在白鹭的别墅里收藏。
    孙甜甜白了一眼:“我就开家具城的,你说有没有办法,你那根木材多大?”
    “我量过了,长4.6米,一头粗一些,另外一头细一点点,差不是太多,平均直径大概50公分左右。”
    孙甜甜很意外:“哇,这么大一根海黄老料,你确定拿来打沙发?很浪费啊?”
    王景行:“沙发实用嘛,我白鹭的房子刚好可以放一套。”
    孙甜甜拿出计算器:“你这根海黄非常规整,可以按圆柱大致估算一下体积,半径按0.25米算,这根木材大概也只有0.9立方。”
    “实木家具的出材率在50%到70%之间,你这个按七成算,也才0.6立方左右,做一套五件套的实木沙发都不够。”
    “你这么大一根海黄,至少有千年的树龄,我这边还真没有这么好的海黄帮你凑够打实木沙发需要的材料。”
    “如果掺其他差一些的木料,那就浪费这么顶级的海黄了。”
    王景行哪懂这些,听孙甜甜这么一说才发现有点想当然。
    “这样吧,你要不要考虑打一套明式圈椅?这是中式家具中款式最经典,最受欢迎的古典家具。”孙甜甜发了几张图片过来。
    王景行看了一下,圈椅的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造型圆婉优美,坐着肯定也很舒服。
    这弄一套回去,给老爸老妈坐也挺好。
    王景行说道:“行,你看着做吧。”
    “可以,等材料到了,我让师傅看看,定好方案了再发给你。”
    这么贵重贵重的海南黄花梨,王景行不放心找不熟悉的人。
    便让茶厂专门给王景行运毛料的驾驶员开车过来,给孙甜甜送过去。
    刚好带些茶叶和山茶油过来。
    打完电话,王景行回到店铺泡茶。


章节目录



从透视开始暴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乐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乐江并收藏从透视开始暴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