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也都有一百多家店。”
    “有两个生产基地,一个研究中心,八家食品生产企业。”
    “奶茶的主要原材料全部自产。”
    “开店成本比较大,今年还是略亏。”
    “过完年打算花3个亿的预算做宣传。”
    “主要是找网红达人合作,并且在网上持续发软文。”
    “然后夏天前启动加盟。”
    王景行问道:“加盟费打算收多少?”
    “初定是8万。具体到时候看市场情况随手调整政策。”
    王景行点点头:“嗯,没错,加盟费不需要太高,门槛低一点。”
    “我们不靠开奶茶店赚钱,靠卖原材料赚钱,所以价格要打下来,加盟的店要尽量多。”
    黄泽楷点头:“没错,这就是我们之前的思路。”
    看到食品公司的进展还比较顺利,王景行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第二天直接回戴云县老家。
    过完年初三回到金陵。
    拎着两瓶黑酱茅台给章闿之拜年。
    “听雪晴说你这段时间去港岛了?怎么去了这么久?”章闿之问道。
    “嗯,在南海发现了一艘东印度公司的沉船,港岛的朋友正在办手续。”
    “什么?东印度公司的沉船?”章闿之大吃一惊。
    “没错。”王景行点头,然后拿出那把金匕首。
    其他都是都统一留在港岛,等沉船挖出来之后再卖。
    但这把金匕首是王景行第一次发现沉船的时候,自己挖出来的。
    自然归王景行所有。
    就带了回来。
    匕首有三十二厘米长,纯黄金制作。
    王景行称过,重1778.6克。
    刀刃部分雕刻着精美绝伦的花纹。
    那些花纹细腻到极致,线条错综复杂。
    刀柄的一侧有一个小小的荷兰盾徽标。
    盾徽虽小,却雕刻得极为精致,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辨。
    “还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蹲徽章。”章闿之点头。
    章雪晴问道:“是那个殖民公司东印度公司吗?”
    王景行点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
    “它的诞生,源于荷兰商人对东方香料贸易巨额利润的追逐。”
    “在大航海时代,香料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堪比黄金,从东方运来的胡椒、丁香、肉桂等香料,不仅能为贵族的餐桌增添风味,还被用于药物、香水等领域。”
    “荷兰东印度公司凭借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精明的商业头脑,迅速在香料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东印度公司拥有庞大的船队,这些船只穿梭于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
    “船舰上配备着先进的火炮,不仅用于自卫,还在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建立了众多殖民地和贸易据点。”
    章闿之点头:“对于我国当年的对外贸易而言,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明朝和清朝,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中国与欧洲贸易的重要桥梁。”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备受追捧。”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频繁往来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和欧洲。”
    说到这,章闿之问王景行:“那你在沉船上发现不少瓷器吧?”
    王景行点头:“是康熙朝的外销瓷。”
    章闿之点头:“那很有价值。记得手续要办好,不要惹麻烦。”
    王景行点头:“放心,为了办手续,刘世杰专门组建了一个顶级的律师团队,专门解决公海探宝的法律问题。”
    章闿之听了,也就放心了。
    第395章 钧瓷
    大年初八,金石阁开张第一天。
    钱文墨就来到店里。
    “哎呀,钱老,我还没去给您拜年呢,您就过来了。”
    王景行赶紧拉着钱文墨在茶桌前坐下,又手脚麻利地开始摆弄起茶具,上茶。
    钱文墨也不跟他客气,一屁股稳稳地坐在茶凳上,稍作寒暄后,便直入主题:“金陵有个专门收藏瓷器的藏家,叫林世忠,他想出一件钧瓷,你有没有兴趣合股?”
    提到钧瓷,王景行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钧瓷是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在古玩界那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独特的釉料配方,宛如被窑神赋予了神秘力量,再加上复杂到近乎苛刻的烧成方法,能在窑中产生令人称奇的窑变现象。
    这窑变,就像是大自然这位顶级艺术家即兴创作的魔术。
    那句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便是对钧瓷这一神奇特性最为生动、精准的写照。
    钱文墨之所以找王景行合股,心里自有一番精打细算。
    一方面,钧瓷的身价向来不菲,这件宋代钧瓷更是价值连城,他手头的资金有些捉襟见肘,独自吃下这件钧瓷,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古玩行向来是水深莫测,到处都潜藏着暗礁与漩涡。
    万一打了眼,花重金买了件赝品,那损失可就不是小数目,足以让他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这般惨痛后果,他实在承担不起。
    瓷器本就是王景行最有把握的领域,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立刻追问道:“可以啊,是宋代的钧瓷?”
    “对,是一件宋代钧窑的天蓝釉红斑碗。”
    “行,那我们一起拿下来,什么时候看货?”
    “越快越好,我马上约一下。” 钱文墨马上拿出电话联系,定下明天上午看货。
    第二天一早,王景行接上钱文墨后,按照钱文墨给出的地址,设置好车载导航,朝着林世忠家疾驰而去。
    林世忠的家位于金陵赫赫有名的豪宅区——江湾城。
    这里依傍长江而建,江水滔滔,波光粼粼,周边交通便利,多条主干道纵横交错。
    江湾城内绿树成荫,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灌木错落有致,像是一片被精心雕琢的城市森林。
    王景行和钱文墨来到小区,办好登记停好车后,来到林世忠家。
    门打开后,王景行见到林世忠,是一位身材高大、头发略微有点发白的男人。
    林世忠的家装修得十分豪华,一踏入客厅,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奢华气息。
    住的是临江大平层,至少300多平方米。
    客厅里摆放着各种高档家具,沙发是用顶级的牛皮制成,柔软舒适,款式简约而不失大气。
    茶几则是由整块的天然玉石雕琢而成,温润的质感与独特的纹理彰显着主人的品味与财力。
    墙壁上挂着几幅名人字画,为整个客厅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简单在客厅喝了一杯茶后,林世忠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带着钱文墨和王景行来到了收藏室。
    收藏室是一个经过精心改造的房间,面积不大,但布置得十分精致。
    房间里摆放着一排排定制的木质架子,架子由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红木打造而成,表面经过精细的打磨。
    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瓷器,王景行一眼看过去,足有一百多件。
    这些瓷器琳琅满目,有小巧玲珑的茶杯,有造型精美的花瓶,还有古朴典雅的碗碟,每一件都是精品。
    王景行的目光在这些瓷器上一一扫过,眼神中满是惊叹与赞赏。
    他深知,能收藏这么多珍贵瓷器的人,必定在古玩界浸淫多年,有着深厚的底蕴与独到的眼光。
    而今天他们要看的宋代钧窑天蓝釉红斑碗,就静静地摆放在架子的显眼位置,像是一位高贵的女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林世忠走到架子前,双手轻轻捧起那只天蓝釉红斑碗。
    他轻轻将碗放在旁边的桌子上:“两位,这就是那件宋代钧窑的天蓝釉红斑碗,你们仔细看看吧。”
    王景行和钱文墨立刻凑了过去,身体前倾,目光紧紧地盯着碗。
    只见碗口微微外撇,线条流畅自然。
    流畅的曲线优雅动人,每一处弧度都恰到好处,彰显出宋代瓷器独特的审美风格,简约而不失韵味,质朴而蕴含高雅。
    再看那釉色,天蓝部分宛如澄澈的碧空,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让人不禁联想到夏天傍晚那湛蓝的天空,深邃而迷人。
    在这湛蓝的底色上,碗身上的红斑恰似天边绚丽的晚霞,红得鲜艳夺目,却又与天蓝釉色融合得恰到好处。
    王景行仔细瞧这釉质,只见釉质肥厚莹润,犹如羊脂美玉般细腻光滑。
    在光线的照耀下,釉面会折射出柔和而温润的光泽,就像清晨透过薄雾洒下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
    这种光泽不仅让瓷器看起来更加美观,还增添了一份神秘的韵味。
    而且钧瓷特有的 “蚯蚓走泥纹” 在这件碗上也清晰可见,这些纹路弯弯曲曲,如同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留下的痕迹,为整件器物增添了一份质朴与自然的美感。
    这种独特的纹路是钧瓷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釉层在高温下流动而形成的,是钧瓷独一无二的标志,也是鉴别钧瓷真伪的关键之处。


章节目录



从透视开始暴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乐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乐江并收藏从透视开始暴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