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跪都跪了,总不好再直接站起身。
    他稍稍回头,给上官钧使个眼色——将错就错吧。
    反正要上三次香,还得再跪两次。
    姬安也就心安理得地叩拜下去。
    这时,他又听到似乎是圜丘下方响起一阵嘈杂,不知道是不是群臣见上官钧还留在他身边才发出的。
    不过,等姬安抬起头之时,就知道不是了。
    他看到一束光照在自己身上。
    虽然微弱,但因为天阴,还算是比较明显。
    姬安抬头看向天空。
    光自东方而来,破开云层,斜照而下。
    姬安都有些愣。
    接着就感觉上官钧弯身托了自己一把,才想起站起身。
    上官钧往下一层走,接过第二柱香,回来送到姬安手中。
    姬安接香之时再次对他递个眼色——你留下,别显得刚才是错的。
    上官钧眼中升起点笑意,几不可察地微点下头。
    姬安转身,再次下拜。
    下方似乎又一次发出喧哗。
    姬安起身之时,感觉照在自己身上的光束比刚才亮了许多,而且范围好像也扩大了一些。
    上官钧下去接过第三柱香,回来递给姬安。
    姬安第三次拿着香叩拜下去。
    这一次,他甚至都不用等起身,就能看到前方地面亮得有点刺眼,身上也感觉到被阳光包裹的温暖。
    姬安就着弯身的姿势悄悄回头,发现连身后的上官钧也被照在那束光当中。
    却在这时,上官钧动了。
    上官钧原地跪了下去,双膝压在坚硬的石板上。
    姬安微微一惊。
    上官钧轻声提醒:“陛下,上香。”
    姬安连忙直起身,将香插入香炉里。
    上官钧这才起身,跨步上前扶起姬安。
    姬安抬起头,就见以那束光照射下来的地方为中心,四周的云层在渐渐散开,天光越来越亮。
    上官钧转身抬手,对着下方再次高声道:“跪天子——”
    甚至都不需要人传话,照射下来的天光奇景就足以让下方群臣纷纷主动下跪。
    上官钧回身,退后两步,再次下跪。
    这回是对着姬安。
    姬安深深吸口气,对着下方沉声高喊:
    “愿我大盛国泰民安——”
    上官钧接道:“愿我大盛国泰民安——”
    声音传到下方,群臣再一声一声地传出去。
    “愿我大盛国泰民安——”
    第82章 宫宴
    姬安上完香,就到上官钧上香。
    上官钧再次下坛接过太常卿的香,回到祭坛前跪下三叩首,将香插进香炉里。
    臣子只需上一次香。上官钧起身走到姬安身旁,抬起手臂低声道:“陛下扶着我。”
    姬安穿着一身沉重的礼服,不方便独自行动,听见他这么说,也就抓着他手臂做支撑。
    随着姬安被上官钧扶着走下圜丘,天空中拨云见日,照在圜丘顶上的那束光也就渐渐融在明亮当中。
    姬安穿过群臣队列之时,许多人都忍不住悄悄抬头,偷偷去看这位带来奇景的新帝。
    上官钧一路将姬安扶上马车,官员队列也开始动起来。众人依次领香上坛,跪拜上香。
    待退回圜丘之下,再被引导着去领回自己的坐骑,准备跟随天子的马车回京。
    在此期间,先前发放食物的内侍们再次把姜茶和糕点抬过来,又一次给众官员分发。
    回京之后紧跟着就是大朝会,中间留出的休息时间很短。虽然官员们也会自带一些炊饼,找时机垫垫肚子,但半夜里带出来,现在早已凉透了。此时能吃喝上一口热乎的,实在是再舒服不过。
    群臣排队领了姜茶,喝完之后再拿上糕点,边吃边走,也一边和身旁同僚低声议论。
    “刚才那束光,是巧合还是……”
    “我看可不像。哪就那么巧,恰恰好在圣上上香之时漏下光来,还就照在圣上身上。”
    “而且,圣上三次上香,光是一次比一次亮。”
    “其实,先前烧祭文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了,你们没看到吗?”
    “我也是!明明那么大的风,可那青烟愣是没被吹散!”
    “不是说圣上前些日子才遇过仙人,现在看,当真是得天之运的真龙天子。”
    “我更好奇那篇祭文的内容,究竟是如何写的,能让上苍如此喜爱圣上。”
    “可惜啊,站得太靠后,完全听不到一点声。”
    太常卿负责给正三品以上的官员递香,并且也随队上坛上香。
    当他走下圜丘之时,就看见中书令站在一旁不远处,暗暗对自己招招手。
    太常卿目光四下一扫,见无人特别留意,就转身走过去。
    中书令捉着他的手,两人状似亲密地一同慢慢走,一边小声说着话。
    中书令问:“刚才,你可听见圣上的祭文是如何写的?”
    太常卿微微摇头:“我在圜丘底下,只能听到风声。”
    中书令再问:“祭文不是太常寺为圣上所写?”
    太常卿:“圣上好像是找翰林院写的。”
    中书令:“祭祀前不曾给你看过?”
    太常卿:“不曾。”
    他看中书令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不由得问:“祭文怎么了?”
    中书令目光往外快速掠过,声音再压低一些:“先前我问过魏公,他说,圣上似乎对翰林院呈上去的不是很满意,两次都让重写。第三回魏公亲自操刀,圣上虽未再打回,却也没有赏赐传下。”
    姬安不是个小气的皇帝,平日里这样的事只要办得他满意,多多少少都会给赏赐。哪怕赏得不算很多,但也是个肯定的意思。
    太常卿诧异道:“难道最后是圣上自己写的祭文?”
    中书令没说话。
    一篇祭文虽然代表不了什么,但烧给上天的祭文里不会写假话,也能从中一探帝王心思与性情。
    何况,刚才还出现了那样的天光奇景,很难不让人多想一想。
    另一边,众所周知的上官钧第一心腹刘叔圭,也被枢密副使拉着小声说话。
    枢密副使:“光照下来之时,大司马也在圜丘之上。先前传说圣上遇仙,大司马亦在身旁。叔圭,你说这……”
    刘叔圭迅速扫一眼周围,将他拉得靠边一些,才低声回:“那时是圣上在上香,而且,光可是先照在圣上身上。”
    枢密副使一叹:“我知道……”
    刘叔圭打断他要往下说的话:“慎言。”
    枢密副使想了想,又道:“圣上登基,后宫空虚。有了今日这一道光,怕是许多人就会起心思。”
    刘叔圭:“为延国祚,劝圣上广纳后宫、开枝散叶,本就是为人臣子应尽之责。”
    枢密副使看看他神色,感觉看不透,只能顺着话说:“你说的也是。”
    刘叔圭看他一眼,提点道:“今日还是大司马站在圜丘之上。”
    枢密副使一愣。
    刘叔圭:“圣上是大司马推上去的,无论如何,圣上与大司马君臣相得,连上苍都乐见。”
    刚才那光,最后也就罩住姬安和上官钧两个,没有再继续往外扩散。刘叔圭要这么解释,也能够说得通。
    枢密副使恍悟地点点头——不管怎么样,大司马肯定稳稳占据从龙首功。上苍这次肯定了大司马的选择,往后若是天子脱离控制,那就再推一个新的,也造个异象,就还是大司马的选择“最合上苍之意”。
    他再思索片刻,又问:“大司马为了那个批命,先前一直不肯娶妻。现在新帝登基,我们是不是可以劝一劝了?”
    刘叔圭看他一眼——枢密副使家中正有适龄的孙女。
    枢密副使也不扭捏,坦然笑道:“我这把年纪了,仕途走到这儿,也没什么再进取的想法。儿子又不争气,只能指望着孙子长成。孙女要是有福气,也好帮衬一下兄弟。”
    上官钧把刘叔圭安插在现在的职位,很显然就是让他熬到资历升枢密副使。枢密副使虽然才半百出头,但也看得透自己只是占着个位,什么时候刘叔圭能上来,自己什么时候也就该退了。
    枢密副使续道:“你最了解大司马,你觉得,可有希望?”
    刘叔圭跟着想了想,回说:“大司马未与下官谈论过家事。要不,下官先寻人试探一二。”
    枢密副使当即高兴地点下头:“那便交给你了。”
    不过,这文武百官当中,要论对今日异象最为高兴的,还要数齐万生带领的驻图使团队伍。
    他们马上就要踏上去往图国的旅程,而且预计要在图国待三年。两国相互派驻使臣是前所未有的事,众人心中总难免有着忐忑。
    而今日这一道光,哪怕是自我安慰,也能让他们觉得如同照亮了自己的前路。
    “如此异象奇景,可见上苍对圣上之满意!太好了!”


章节目录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丹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丹锦并收藏穿书给权臣冲喜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