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屋檐下,此时的她也没办法了。
    只希望贾家这府医,没那么厉害。
    “谢大夫,您来的正好。”
    看到谢大夫进来,王熙凤忙道:“您看看我们老太太这符,可有什么不妥。”
    谢大夫年纪大了,沈柠和王熙凤等倒也没有回避。
    老头接过鸳鸯小心递来的三角符,在手上看了又看后,还放在鼻间闻了闻。
    就在马道婆祈祷他什么都看不出来的时候,老头把折好的三角符解开,用舌头舔了舔,这才拿出帕子,连着呸了几口,“老太太气血两虚,五心烦、热,心失所养,老夫开的药,有清脑复神,补血益气之效,但是此物……”
    他拿在手上,“此物是在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药水中泡制的,原带在身上也还行,不过,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另外几味,不仅有蒙汉药的成分,还有让人致幻的药物在里面。”
    什么?
    贾母惊呆了。
    她愣愣的看向马道婆。
    “拿下,送顺天府。”
    沈柠看向软倒的马道婆,“告诉董大人,查查她的家,还有无害人之物。”
    “是!”
    平儿一挥手,几个婆子上前,拖着她就走。
    马道婆惊吓不已,忙大叫,“老太太饶命,老太太饶命啊,我真的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害人的东西啊,我这是从其他地方进的货啊!”
    不能抄家。
    不说她历年积攒的金子银子保不住,就是那些见不得人的药和她糊弄人的小纸人等东西一旦被抄出来,她这条命可就保不住了呀!
    “沈夫人,求求您了,不要送官,我这就回家,把所有财物奉给贵府,从此离了京城。”
    “堵上嘴,拿我的帖子,请顺天府马上抄她家,仔细抄。”
    丫环们不敢怠慢,忙拿了块抹布,狠命的塞进马道婆的嘴巴。
    马道婆‘呜呜呜’的被拖远了,屋子里一时有些安静。
    贾母不知道自己该说啥。
    她被人骗了?
    “这婆子是怎么进我们府的?”她恨恨的问人。
    “马道婆是二太太请进府的,宝玉生下来多病多灾的,二太太请她做了宝玉的寄名干娘后才好些。”
    鸳鸯也不知道能说啥了。
    怎么能想到……
    这人还能用符纸害人呢?
    “怪不得二婶离家后,宝玉的身子都壮了许多。”
    其实在姑姑失了自由之后,宝玉好像就很好了。
    王熙凤一副后怕样,“大伯娘,这一次真是多谢您了,要不是您……”她突然想到什么,“麻烦谢大夫,快给我们老太太看看,用了那符那么久,有无大碍。”
    “谢大夫,麻烦您了。”
    碍于这时代的孝道,再加上凤姐看她时,那求恳的样,沈柠到底给了一个台阶。
    “老太太佩带的时间短,此类东西,也有心理暗示的因素在,短时间都是无碍的。”
    谢大夫看完之后连药方都没改,就告辞了。
    老太太想捂脸,这一会她也想到自从王氏常住祠堂以后,宝玉吃好睡好,如今跟个小牛犊子似的。
    以前睡觉,他夜里还常惊吓哭叫……
    贾母那个气啊!
    “侄媳妇啊,婶娘年纪大了,这有什么错,你多……”
    “都过去了,您好好的就好。”
    “这不行。”贾母忙指挥王熙凤,“凤丫头,快,替老婆子给你大伯娘赔个不是。”
    “快起来,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我还能受老太太的礼不成?”
    沈柠倒是没想到,马道婆很早之前,就对宝玉出过手。
    富贵人家,孩子难养。
    这其中到底有多少真的难养,还是假的难养,就很不好说了。
    回府的第一件事,她就让去打听顺天府抄家事宜。
    至晚间,贾珍回来,一副后怕样,“母亲您是不知道,顺天府抄出好些泥人、草人,有的头戴脑箍,有的胸穿钉子,有的项上拴着锁子。柜子里有无数纸人,底下还有好些小账,上面记着某家应验过,应找银若干,其得人香油钱更是不计其数。
    最后连董大人都亲自去看了。”
    第294章 屠夫
    又一个轰动京城的大案来了。
    各家后宅的太太、奶奶们先是懵了一瞬,再是炸了锅。
    不说那些泥人、草人、纸人,光从马道婆家里抄出来的诸多符纸,就有好几箱,有好些她们和她们的孩子还正佩着。
    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其中一种符纸有致人虚弱、陷入幻觉的药物,常年佩带,有致死,致人发疯之效。
    户部于侍郎的元配发妻,就是在别人家做客时发了疯,被诊为癔症,后来被幽禁后院,自己死了。
    这里面细思极恐啊!
    于侍郎的元配发妻是他举业老师的女儿,于侍郎靠着她的陪嫁和刺绣赚的银子,进京赶考,步步高升。
    她在家中替他奉养双亲,他在京中纳妾生子,好不容易,他爹娘带她进京,结果不到一年她疯了。
    于侍郎为了他的发妻,据说到处请医问药,能当上侍郎,据说还是因为求药,求到太上皇那里,太上皇念他一片痴心,户部侍郎缺位后,就提了他。
    当初他妻子发疯的样,好多太太奶奶们都见过,于侍郎的老娘说,因为她心不静,她老人家可怜儿媳妇,特意在马道婆那里求的符。
    当时那老太太还哭得人模狗样,嘶~
    御史们闻风而动,第二天的朝堂上,于侍郎被弹劾成了狗,乌纱帽和官服被当场剥了,打入刑部大牢。
    各家的太太奶奶们,一边听着外面的八卦,一边紧急自查的时候,某些借着马道婆之手干了坏事的,也都开始日夜不安起来。
    不过,她们也没提心吊胆几天,顺天府的衙役就上门了。
    京城高门士家人心惶惶之际,宁、荣二府倒是安安静静了。
    贾母病好了,也老实了。
    但宁国府这边,又开始做远行的准备。
    皇帝、皇后其实都想说,沈夫人你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要不就在家吧!
    可是话到口边,又不能不忍下去。
    贾敬是沈夫人的逆鳞啊!
    那马道婆若是不提贾敬,大概也不会被沈夫人在气愤之下,当场锁拿。
    荣国府管的到底没有宁国府严,皇帝很轻松的就弄到了那日的情报。
    发现她在家,也要被隔房的婶子各种拿捏,人家不讲理的哭闹,她也得哄着,他和皇后都有种想笑的感觉。
    唉,做人都难啊!
    “母亲!”
    贾珍已经租好了船,“后日三月十六,诸事皆宜,我们就后日走。”
    “成!”
    阳春三月下扬州呢。
    沈柠点头,“一会儿,你亲自去请你三姑姑一家过来。”
    “儿子才从那边过来。”
    贾珍笑,“也跟老太太他们说过了。老太太和三姑姑都问玥儿怎么办?若不带,就送到她们那边去。”
    “带!”
    上次没带,小姑娘委屈了多少天?
    沈柠不加思索的说带,“你媳妇在家,也得安顿好。”
    “尤氏的胎已经稳了。”
    走水路,他们也能很快回来的。
    贾珍道:“两位稳婆也请了来,家里还有府医随时待命,她这边不会有事的。”
    沈柠摆摆手,“趁着在家,多陪陪。”
    她这边该收拾的,也早就收拾得差不多了。
    第一次没走成,这第二次,总不能还走不成。
    沈柠现在查的是女儿的东西。
    虽然往南走会越来越暖和,但是,这个季节乍暖还寒的,孩子小,宁愿东西带着用不上,也不能需要的时候没有。
    时间在他们的准备中迅速溜走,三月十六如期而至。
    一家人到铁槛寺重新启灵时,沈柠的心已经跑到了船上。
    她终于能真的离开京城了。
    从东便门码头上船时,通惠河上南来北往的各类船只也正是特别多的时候。
    贾玥的眼睛简直不够看了,她瞅这个新奇,瞅那个也新奇。


章节目录



红楼大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潭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潭子并收藏红楼大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