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使臣,罗刹国都快打过来了,在港口的时候,也没把人家怎么着。
    石井在心里恨天恨地恨所有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越发的恭谦!
    “开饭了。”
    两个牢头,一个拎着装满了干饭的木桶,一个拎着装满了肉烧豆腐白菜的桶过来。
    石井闻到香味了,肚子忍不住咕噜了一下。
    但是他没动,反而满脸堆笑的朝三人道:“壮士请!”
    一牢房的病残在他们起身时,没一个敢动。
    其实他们这么多人,本来一桶饭就不太够,顶多一人平平一碗饭就没了,但偏偏这三个人还要先吃,而他们一顿饭,哪次不要干掉半桶?
    “嘿嘿,麻烦两位。”
    张大牛拿着他的大碗往桶里,狠狠一插,再捞出来的时候,就堆了满碗的饭。
    “行了,你们赶紧吃,半个时辰后,我们来收桶。”
    因为这些倭人,最近不仅他们的伙食变好了,就是牢里的这些犯人,也都跟着沾了点荤腥。
    他们最近的活其实也变多了。
    以前这牢里没这么多人的。
    他们一桶一桶的拎了野菜粥、黑馍等过来。
    待忙得差不多了,张大牛三个人才呼啦呼啦的,吃了半桶饭,又吃了半桶菜。
    说真的,这里的伙食可比营里好。
    搞的他们都舍不得走了。
    他们扶着肚子,坐到最好的一堆干草时,石井等人才可怜巴巴的排队。
    不用说,那菜里的肉差不多都没了。
    他们一人小半碗饭,再加小半勺白菜豆腐汤。
    这是能行动的,不能行动的,还得别人帮忙喂饭。
    中村庆也和石井一郎各捞到一块肥瘦相间的小肉片,异常珍惜的吃着。
    别说,做菜的这个厨子手艺是没得说的。
    哪怕菜汤呢,泡点饭也是滋味十足。
    这一点,大昭就比他们大日本好。
    中村庆也感觉他长这么大,就没吃过比这牢饭更好吃的饭了。
    可惜……
    没有自由的饭,到底吃着呕心。
    “大人大人。”
    他恭敬的朝收桶的牢头躬身,“请两位大人,转告俞大人,我们真的想清楚自己的身份了。求求两位,让我们见见他吧!”
    说着,中村庆也又摸出两枚金瓜子。
    这是他荷包里的。
    他不明白这些人都把他们抓进来了,却不收缴他们的荷包。
    “等着吧,我们老爷最近心情不大好。”
    俞知府真的没法心情好。
    消息报上去了,可直到现在,京里也没给他一片纸。
    明明离得挺近呀!
    皇上和朝中的大人,到底在想些啥?
    还是说,他们觉得他发挥的不错,所以干脆不给指令?
    俞知府头疼。
    两方使团如今大概都恨死他了,想着脱困之后怎么告状怎么炮制他。
    这和谈成功了,他——应该会倒点霉,和谈不成功……,江南一乱,满朝文武,他大概又是第一个被喷的。
    虽然贾家也在,但贾赦什么样,天下皆知。
    贾敏……
    林如海或许会因为她,替他担点责任,但林大人是能臣,干臣,忠臣,这些年不管外面如何乱,替皇上保住了盐政的所有税收,殊为不易,皇上一定会先护他。
    唉~
    他到底要带着一家人回去喝西北风啊!
    不想喝西北风,把他们放喽……
    啪~
    只想了一下,他就不可忍。
    对罗刹人,他不想忍。
    山高路远的,他们却跑到这边来打地盘。
    凭什么?
    当大昭没人吗?
    至于倭人……
    俞知府就更不想忍了。
    瞧他们一个个的,如今多老实。
    可是越老实,他越不能放。
    前朝之鉴尤在,这是群畏威却不怀德,强时为盗寇,弱时卑躬屈膝的家伙。
    但他们弱时,也怀着狼子野心。
    小小倭王居然敢称天皇。
    还大日本?
    呸~
    和罗刹人一起来,定是两家在萨哈林岛一带达成了协议。
    那些地方,虽是苦寒之地,却是大昭固有之领土。
    宁国府沈夫人一介女流之辈,都知道按死索晋那些金人,他堂堂七尺男儿,又如何能让倭人占便宜?
    想到这里,俞志坚大步走向后宅。
    干大事之前,他得把夫人安顿好喽。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家夫人刚看到他,就满脸喜意,“老爷您猜,这是谁给我的信?”
    谁?
    俞志坚想说,你眼里只有姐妹,没有夫君是吧?
    但想想,她的那群姐妹哪怕只有一个有良心,也能稍为照顾一二,就又忍下了。
    “谁啊?”
    写这么厚的书信?
    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贾敏!”
    又是贾敏?
    她要做什么?
    虽然很多年前,就传她是京城第一才女,但就贾政的蠢样子,俞知府总感觉这才女之称,主要还是因为她家世太好,被人捧的。
    “她又要你做什么?”
    算了,人家天生有福。
    有个好爹,又有个好夫君。
    不管是荣国公贾代善,还是林如海,都是他敬佩之人。
    “她说倭人使团这样老关着也不是事,于您以后的仕途可能有碍,为防意外,您最好把他们按在宁国府沈夫人被刺一事上。”
    什么?
    俞志坚一把夺过书信。
    信中附带了徐州被拿倭寇的所有口供。
    虽是抄录的,却也可见用心。
    “……这些倭人一边派人过来和谈,一边还刺杀我大嫂,明摆着,就想立朝中势力彼此争夺的假象,这边的和谈顺利,如了他们的意,他们必要得寸进尺,再复制前朝的江南倭乱,争取更多的好处;和谈不顺,也必要在江南弄个倭乱,以为报复。”
    贾敏在信中道:“家父常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两国之争,以侥幸心理对待,那就是取死之道。所以,俞大人若能把这群倭人使团按进我大嫂被刺的案子里,不管和谈如何,他们的‘理’就先掉了三分。
    大昭如何对待他们都是正常的。
    甚至可以让罗刹人误会,他们不能上岸,不能和谈,都是受了倭人的连累。
    总之,如今是罗刹人求着我们和谈,不是我们求着他们,和谈从来都不是彬彬有礼,是拳头,是口剑,是无所不用其极……”
    俞志坚在信中,好像看到了什么叫虎父无犬女。
    他忍不住的激动起来。
    “老爷,贾敏所言可行吗?”
    “可,太可了。”
    俞志坚高兴,“至少老爷我不用担心,你跟着我去过苦日子了。”


章节目录



红楼大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潭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潭子并收藏红楼大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