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女儿那里知道,近亲成婚的种种弊端后,她就在想她当初成亲后的种种。
    她和林如海不是近亲成婚,可是林家上三代都是近亲成婚。
    成婚几年没孩子,婆婆临死都在怪她。
    她是一步步妥协着给夫君纳妾的,可是纳了妾,一样没孩子。
    为了孩子,她吃了多少苦药汁?
    她又曾自责到什么程度?
    哪怕后来意识到问题出在夫君这边,她也一样跟着受苦。
    她不能让别人觉得是她男人不行,江南那种局面,她得帮他,所以是她善妒。
    后来好像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只有她有孩子。
    所以在江南,她就是有名的妒妇。
    “夫君,我做了一个梦……”
    贾敏泪水涟涟,“梦里,长安在琏儿去江南的那一年夏天出了意外,然后我伤心过度,一年后也不在了。”
    什么?
    林如海心肝发颤。
    隐隐的,他好像也做过类似的梦。
    只是梦醒,具体的大都忘了,只余伤心悲痛。
    现在妻子这么一说……
    “那时候东府大嫂因为生玥儿也早早亡故,母亲不放心黛玉,让人接她进京。”
    贾敏看着自己的夫君,眼泪哗哗的流,“夫君,你说,我们的女儿能在我二嫂手上过什么日子?你能看着她长大吗?”
    林如海:“……”
    曾经有一个梦里,他似乎是早早亡故了。
    东府大嫂若也早早去世,西府一定是二舅兄当家。
    那……
    “在梦里,我虽死的很早,可是,不放你和女儿,一直没去投胎。”
    因为那个梦,贾敏对自己的亲娘,都有了好些怨怼。
    太真实了。
    很多事情就是她二哥二嫂能做得出来的。
    贾敏好伤心,“我们的女儿和宝玉很好,可是二嫂不喜她,你去世后,女儿被人说嘴,说是一针一线都用贾家的。”
    林如海:“……”
    怎么可能,他家五世列侯,家资丰厚。
    也正因为此,太上皇和皇上当初才能放心的把他放到巡盐御史的位子上。
    他不需要贪,只要做好官就行。
    “女儿伤心,写了一首叫《葬花吟》的诗,说是‘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
    她好恨,恨不能化成厉鬼,把那些害她女儿的人全都杀了。
    贾敏浑身颤抖,“母亲老了,更没法为我们的女儿做主,也无力再按住二嫂,我们的女儿……在宝玉成婚的那天,伤心而死。”
    她在心痛中醒来后,久久无法释怀。
    “我们都在,我们都在,我们都在……”
    林如海搂住妻子,声音也在颤抖,“我们的女儿我们自己护。”
    夫妻两个大张旗鼓的去退亲了。
    贾赦没想到朝堂上的东西,第一个烧的是他家。
    当然最不能接受的是贾母。
    老太太一口气没上来,指着女儿女婿,当场气昏过去。
    府医连忙给其扎针、熬药。
    但老太太的年纪到底大了,贾赦不放心,还又请了太医。
    于是围绕此次退亲,有关于近亲成婚的种种不好,也被沈柠、林黛玉等派的人迅速在京城传开。
    一时间,朝廷还没正式颁布法令,进顺天府签和离书的,倒是有了二十几对。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近亲成婚,要么几年没孩子,要么孩子早早夭折……
    半月后,大昭户婚律上,明明确确写上近亲五代内不得成婚的法令。
    已经成婚还没有孩子的,只要夫妻有一方愿意,官府当助其和离。
    当然,主持户婚律改革的正是林如海。
    同科、同年、门生故旧,一时之间尽被发动。
    这一年,大昭迎来了自建国以来的最大和离潮。
    那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鬼的种种悖论,也因为户婚律的宣传,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些人。
    户婚律保障了绝户(即家中无男性继承人)女子的绝对继承权,在室女、归宗女、出嫁女的继承份额都有明确规定。
    嫁妆权利、和离自由等等,也因为各地慈幼局开展的免费小戏(故事)宣传,而被千家万户知晓。
    老百姓对于免费的戏曲,几乎没有抵抗力,让他们在看戏中,一点点知晓自己的权益,是沈柠给皇后出的主意。
    因为这个,女学甚至开展了把大诰中的种种案例,改编成戏曲的有奖征文。
    因为其中两个案例改得太好,皇帝干脆以翰林院的名义,开展了差不多同样的有奖征文。
    不过皇帝手中的权力大,他又是个喜欢故事(八卦)的人,特别给了前三名大昭书馆副馆长和馆员的职。
    反正只要写的好,又能把律法和案例完美结合,让老百姓一看就懂,还喜欢看,那最低从七品的官就是你的。
    于是无数的人摩拳擦掌,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前三名全都被女学的学生占了,林黛玉高居榜首。
    好嘛,某一天等宝玉去书馆上班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就是退婚的林妹妹。


章节目录



红楼大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潭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潭子并收藏红楼大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