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出来......”
    “......”
    众人连办理住宿都顾不了,全都挤在驿站门口垫着脚看热闹。
    黄姓头目还低声向驿丞打听了一下,斜对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驿丞本来见了众多客人还兴高采烈的脸上,马上就晴转多云。
    看着那一群妇孺,还长叹了一口气。
    想了又想,只简单总结道:
    “就是关军门出门一趟,祸从天降!死了不少人,军属们自然要找上头的人问个明白的。”
    原来如此。
    她们哭得很走心,脸上的悲痛令闻者落泪。
    却半天都没把守关一把手给哭出来。
    自然也得不到一个所谓的交待。
    最后还是自己哭累了,只能回家去。
    关军们自家的事,押解官差们自然不好多打听。
    大伙儿也以为,此事就算不了了之了。
    岂料,隔了半个小时。
    五十几具躺在门板上的尸体,就被他们的家属抬着、拖着摆放到了内城城门前。
    一阵风吹过。
    尸体上的白布被掀开,尸体就这么露了出来。
    过了一夜,尸体都已经出现了部分尸斑,甚至散发出一阵阵恶臭。
    家属们仿若闻不到,就这么直挺挺的跪在尸体旁边,默默垂泪无言。
    这个阵容可比之前披麻戴孝的哭嚎,更有冲击力了。
    因为离得不算远,临窗的人眼神好些的看得清清楚楚。
    真人版的无头尸体!
    赶紧和周围人一顿解说。
    妇人们捂住嘴巴,差点就惊叫出声!
    哪怕她们一路上受尽苦难,已经练成了相对普通人更坚韧的心性。
    看到此景都不由得大惊失色。
    这个抹着眼泪: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无全尸就是最大的不孝!下辈子投胎也会是个残废,何其悲惨。”
    那个擤擤鼻涕:
    “这等杀人手法实在太不人道了!让亲人见到,过于残忍!”
    还有人猜测:
    “也不知是不是那帮流民干的好事!现在的流民可不是我们那会在陆山县看到的那些了!
    什么官员他们都敢杀,听说黄爷就是怕再遇到他们,才改走古道的。”
    感慨最多的一句都是:“哎,都是爹生娘养的!可怜呐......”
    一帮什么都不知道的妇人,各种给人送去了同情之泪。
    唯有甘明兰目无表情,眉头都没有动一下。
    她的精神力,足以让她看清那些尸体脖子上断口的细节。
    这和昨晚阿土大王完成任务回来汇报的,它新研究出来的威武霸气之杀两脚兽的手段,完全吻合!
    呵呵,原来昨晚屠村的就是这一帮子关军!
    还爹生娘养?!
    难道那些无辜被砍头的山民汉子,就不是别人的儿子、兄弟、丈夫和父亲吗?
    可怜的他们,还没有家人为他们悲伤、哭泣。
    反正,全村都死翘翘了。
    没有人看见她眼神里一闪而过的讽刺。
    肥仔见娘离开窗口后一直阴沉着脸,一声不吭。
    小家伙都有些害怕,缩了缩脖子。
    他的个子不高,垫脚都看不到窗外的情况。
    他很想知道,外面让娘不高兴的原因是什么。
    求知欲旺盛得很。
    眼巴巴的扯了扯他娘的衣袖,胖爪指着窗户,示意他也想看。
    甘明兰无语道:“仔仔,你这般大的小孩子,什么都想看,只会害了你!”
    肥仔很天真:“窝不怕,窝有娘!”
    某人:我竟无法反驳!
    第88章 历史,惊人的相似!
    到底没有给肥仔这个小家伙看到,那个让人心理极度不适的场面。
    军属们的无声抗议和在关楼前停尸的行为,终于迫使这个关口的最高长官露面了。
    众人挤在驿站的窗口。
    就看着那个千夫长面上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温言细语劝慰,再到逐渐失去了表情管理。
    估计最后还是下了血本,才勉强安抚住了这些闹事的军属们。
    这些人同意将亲人的尸体抬回去,择日就下葬。
    照理,这事儿与流放队伍没什么相干。
    谁知道,人家千夫长很快就将放出去的血,转嫁到了他们这些送上门的韭菜身上。
    去咨询通关手续的毛姓头目回来之后,苦着脸:
    “说如今是流民闹事的非常时期,各个关口接了上封的命令都不能放人出关!
    我们这类属于特事特办,他们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因此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个人,都要上交二两银子的保证金。”
    “每人二两银子的保证金?!还他娘的是不是人......”
    黄姓头目破防了!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他们干的可是公差!
    岂有此理,滑天下之大稽!
    他强忍着吐血的心情,再让人打听了隔壁粮店里的售卖价格后,心态更崩了。
    陈年的五谷杂粮,都比洪灾之前的新粮贵了五倍!
    据店主说,这个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他们粮店的存量已经不多了。
    借来的公款,肉眼可见的缩水了一半。
    这还没有撑到他们离开中州布政司呢!
    押解官差们都交保证金了!
    流放犯们还有什么资格不给?
    在各家掏钱的时候,左驰瑕很是自豪。
    之前在甜水县的千户所公署里,他靠自己的教人编制的手艺就挣了五两银子。
    现在,他都能为他和娘的小家做贡献了。
    佘氏再次对甘明兰夫妻表示了感谢。
    毕竟,整个左氏族人中再没比她们母子二人还穷的。
    要不是儿子拜了个好师傅,这回她又要借钱背债了。
    又在小镇上停留了两天。
    佘氏等人借了驿站的大锅灶,终于准备好了进古道的干粮。
    说是干粮,其实就是买了一堆陈年的五谷杂粮炒熟后,用石磨碾碎成粉状。
    成品就和黑芝麻糊的颜色差不多。
    吃的时候,只需要加点热水和少量的盐,搅合搅合。
    知道古道艰险难行。
    两个头目给流放队伍定的饭量是:
    青壮年一天四两粉。
    老人和十岁以内的孩子只得二两。
    官差们也不负责运粮。
    杂粮粉磨好后就在驿站里,直接过称。
    照着每户的人口比例和数量,一次性给分了十五日的粮。
    并一再声明,口粮一经出手,他们概不负责。
    甘明兰颠了颠手上拎着的,全家四口人加一块儿才十八斤杂粮粉。
    要是想放开肚子吃,估计一个礼拜都能给它炫光咯。
    不过,没关系!
    她有作弊神器。
    神木空间里被她催生的大麦,都不下万斤。
    这还是她隔三差五才催生一次的成果。
    主要是这个用木系异能催生出来的大麦,它磨出来的面粉雪白雪白的。
    比邶国市场上售卖的那种没有精筛过的面粉,白的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打眼得很。
    甘明兰已经在木屋厨房里,炒了好一百多斤熟面粉。
    炒熟的面粉微微泛黄,还带了点焦香味儿。
    她打算,以后就把这些熟面粉掺和在那些杂粮粉中,给家里人补充点营养。
    最好让这可怜巴巴的十八斤杂粮粉,吃出八十八斤的饱腹感来!
    终于出发了。
    一行人排着队,穿过了关楼门口。
    甘明兰很好奇,也很想知道,这个函谷关与她前世的是不是一回事。
    邶国听上去就和架空的一样。
    那邶国之前的历史呢?
    和种花家的上下五千年,可有重叠的地方?
    可能是他们这些韭菜交的保证金,缓解了千夫长的眼下的困境,竟然还派了一个兵卒来为他们领路。
    小兵卒一张小圆脸很是喜庆,他边走边给大家介绍着,内外古城旧址。
    只可惜,用黄土夯起的古城早已风化,只留下一些墙体。
    又走了几百米远,就遇到了一条河。
    “过了涧河,河道左边就是函关古道了!虽然这条古道早已经废弃,之前也偶有百姓从此关道去东京的,全长约有四百里路。”
    一听这条路还有人走,众人心下大定。
    四百里,真心不算远!
    关于这条古道,圆脸兵卒显然知道的不少。
    看到大家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越发得意的给大伙儿卖弄起他的学识起来。
    “其实,函关古道一共有三段!你们今日走的是汉函谷关。
    最早的一段是先秦时期所建。那时的函谷关,北部是浊河绝壁,南部是秦岭森林。
    只有中间的黄土塬上,有一个非常狭窄的裂缝可以通行。又因这条裂缝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章节目录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十六楼看风景并收藏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最新章节